1. 2010年世界各國GTP,人均GTP是多少
什麼叫GDP?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期內,國家領土范圍內所有單位和個人產生的商品和提供勞務價值的總和。
計算公式為:
1)支出法(從購買者角度)
GDP=居民消費C+投資I+政府支出+出口X-進口M
2)收入法(從資金流向角度看)
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主要是企業利潤)
國民收入(NI)=工資+利息+利潤+地租,
國民收入(NI)-公司利潤-社會保險稅+股息+政府轉移支付和利息支出+紅利收入=個人收入(PI)
個人收入(PI)是一個國家在一年內個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個人收入(PI)=國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費)+政府轉移支付
個人收入(PI)-個人納稅=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個人可支配收入(DPI)=個人消費+個人儲蓄。
從個人收入中減去個人所交納的稅收(如所得稅、財產稅等)就是個人可支配收入。
2009年中國各省人均GDP排名人均GDP*(0.45至0.5)=人均收入
一、單列直轄市(美元)
1.上海11320.41人均年收入5660美元大概相當於克羅埃西亞(50位)的水平
2.北京10298.30
3.天津9295.48
4.重慶2964.62
二、各省區(美元)
1.浙江6582.88人均年收入3291.5美元相當於波里茨(71位)的水平
2.江蘇6437.91
3.廣東5861.92人均年收入2931美元略高於土耳其(72位)的水平
4.內蒙5467.30
5.山東5262.96
6.遼寧5013.66
7.福建4854.18
8.吉林3798.49
9.河北3604.55
10.湖北3233.07
11.黑龍江3166.16
12.河南3089.95
13.山西3046.80
14.陝西3005.40
15.寧夏2880.02
16.湖南2837.92
17.新疆2803.36
18.海南2750.68
19.青海2689.99
20.四川2535.05
21.安徽2442.55
22.廣西2430.51
23.江西2334.40
24.西藏2242.47
25.雲南2006.87
26.甘肅1888.85
27.貴州1350.98人均年收入675.5美元相當於不丹(130位)的水平
2009年人均收入達到發達國家最低的收入標准:
2009年個人年收入10000美元以上您可以判定一下自己的情況。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人均GDP是反映按人口計算的全社會新創造的價值,從分配的角度來說,它包括國家收入(也就是各項稅收)、企業收入(也就是企業利潤以及固定資產折舊)和勞動者收入,因此人均GDP的概念要大於人均收入,也就是說,個人收入(包括城市和農村居民的收入)只是GDP中的一個構成要素。人均GDP*(0.45至0.5)=人均收入
2009年世界各國(地區)人均收入排名(美元)
摩納哥人口3.2萬人,全國只有一個城市,就是首都摩納哥。
摩納哥人沒有自己的語言和貨幣,卻經常發行新的郵票。
世界最大的蒙特卡洛大賭場就在這里,博彩業輕而易舉為摩納哥公民提供著富足的生活和無可比擬的的社會保障。
摩納哥國民經濟營業額達95億歐元,摩納哥人的人均收入超過了美國幾十倍,這里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1盧森堡43,940(目前最富裕的發達國家)
2挪威43,350
3瑞士39,880
4阿聯酋38,540
5美國37,610
6聖馬利諾34,600
7日本34,510
8丹麥33,750
9冰島30,810
10瑞典28,840
11英國28,350
12芬蘭27,020
13愛爾蘭26,960
14奧地利26,720
15荷蘭26,310
16比利時25,820
17香港25,430
18德國25,250
19法國24,770
20加拿大23,930
21澳大利亞21,650
22義大利21,560
23新加坡21,230
24西班牙16,990
25科威特16,340
26台灣地區16,274
27以色列16,020
28紐西蘭15,870
29巴哈馬15,110
30澳門14,600
31希臘13,720
32塞普勒斯12,320
33葡萄牙12,130
34韓國12,020
35斯洛維尼亞11,830
36巴林11,260
37波羅黎各10,950
38馬爾他9,260
39巴貝多9,270
40安提瓜9,160
41沙烏地阿拉伯8,530
42阿曼7,830
43帕羅7,500
44塞席爾7,480
45特立尼達和多巴哥7,260
46聖凱茨和納維斯6,880
47捷克6,740
48匈牙利6,330
49墨西哥6,230
50克羅尼亞5,350
51波蘭5,270
52愛沙尼亞4,960
53斯洛伐克4,920
54立陶宛4,490
55智利4,390
56哥斯大黎加4,280
57巴拿馬4,250
58模里西斯4,090
59拉脫維亞4,070
60聖露西亞4,050
61黎巴嫩4,040
62格瑞那達3,790
63烏拉圭3,790
64馬來西亞3,780
65阿根廷3,650
66加彭3,580
67委內瑞拉,3,490
68波札那3,430
69多米尼加3,360
70聖文森特3,300
71波里茨3,190
72土耳其2,790
73南非2,780
74牙買加2,760
75巴西2,710
76馬歇爾群島2,710
77俄羅斯2,610
78斐濟2,360
79羅馬尼亞2,310
80馬爾地夫2,300
81突尼西亞2,240
82薩爾瓦多2,200
83泰國2,190
84秘魯2,150
85保加利亞2,130
86密克羅尼西亞2,090
87多米尼加2,070
88蘇利南1,990
89伊朗2,000
90馬其頓1,980
91瓜地馬拉1,910
92塞爾維亞1,910
93阿爾及利亞1,890
94納米比亞1,870
95約旦1,850
96哥倫比亞1,810
97厄瓜多1,790
98哈薩克1,780
99阿爾巴尼亞1,740
100薩摩亞1,600
101白俄羅斯1,590
102波黑1,540
103凱普維達1,490
104東加群島1,490
105埃及1,390
106史瓦濟蘭1,350
107摩洛哥1,320
108維納阿圖1,180
109敘利亞1,160
111土庫曼尼斯坦1,120
112西班克和伽扎1,110
113中國1,100
114巴拉圭1,100
115菲律賓1,080
116宏都拉斯970
117烏克蘭970
118亞美尼亞950
119斯里蘭卡930
120吉布地910
121蓋亞那900
122玻利維亞890
123克里巴提880
124喬治亞830
125亞塞拜然810
126印度尼西亞810
127赤道幾內亞930
128安哥拉740
129尼加拉瓜730
130不丹660
131迪沃瑞爾660
132喀麥隆640
133剛果.640
134索羅門群島600
135賴索托590
136莫**590
137塞內加爾550
138印度530
139葉門520
140巴布亞紐幾內亞510
141辛巴威480
142蒙古480
143越南480
144巴基斯坦470
145蘇丹460
146Comoros450
147貝南440
148幾內亞430
149茅利塔尼亞430
150Timor-Leste430
151烏茲別克420
152孟加拉400
153肯亞390
154海地380
155尚比亞380
156Kyrgyz330
157迦納320
158寮國320
159奈及利亞320
160São-Tomé320
161柬埔寨310
162甘比亞,310
163多哥310
164布吉納法索300
165馬達加斯加290
166馬里290
167坦尚尼亞290
168中非260
169查德250
170尼泊爾240
171烏干達240
172盧安達220
173莫三比克210
174尼日200
175塔吉克190
176馬拉維170
177獅子山150
178幾內亞比索140
179賴比瑞亞130
180蒲隆地100
朝鮮國封閉、神秘,經濟不景。2009年人均收入估計不到400美元。而國民收入也不過89億美元,這是韓國數值的1/100。
人均收入富裕地區:卡達據說是美國的2倍、百慕達群島35,200、開曼群島35,000、法羅群島22,000、格恩西島20,000、格陵蘭20,000等未列入排名榜。
在發達國家之中,盧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與第三名的差距繼續拉大;愛爾蘭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發達國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躍居世界第5名,是過去20年中經濟最成功的發達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東歐國家在經歷了90年代初轉型期的陣痛之後,在過去10年間紛紛走出低谷,成為經濟增長最強勁的國家。東歐國家中轉型最順利且最靠近歐盟的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愛沙尼亞、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波蘭、拉脫維亞等國也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預備梯隊中。
在人均GDP的下一梯隊中(5500-9000美元),有下列國家:
塞席爾(8,892)愛沙尼亞(8,885)斯洛伐克(7,963)克羅埃西亞(7,764)立陶宛(6,796)墨西哥(6,566)波蘭(6,373)拉脫維亞(6,150)智利(5,742)
如能保持發展勁頭,它們有可能在未來10多年內成為新增的發達國家。
2010年世界各國GDP排名:
(1)歐盟20.8萬億美元;
(2)美國15.6萬億美元;
(3)中國6.5萬億美元;
(4)日本5.4萬億美元;
(5)德國4.2萬億美元;
(6)法國3.4萬億美元;
(7)英國3.1萬億美元;
(8)義大利2.8萬億美元;
(9)俄羅斯2.7萬億美元;
(10)西班牙2萬億美元;
(11)巴西2萬億美元;
(12)印度1.6萬億美元;
(13)加拿大1.5萬億美元;
(14)韓國1.3萬億美元;
(15)澳大利亞1.2萬億美元;
2010年中國大陸最終核實的GDP數據為39萬億元人民幣
2. 不經常打電話發信息,一月就幾次,但還是老欠費,手機號新辦的,沒辦套餐,直接就用了,這是欠費的原因嗎
可能是因為開號時運營商暗地裡給你開通了一些包月服務,另外由於你沒有選擇套餐,撥打電話每分鍾費用可能較高,以上原因導致了話費扣除的較快。建議致電10086查詢有無開通任何付費包月服務,然後根據自己的使用偏好選擇套餐服務。
3. 人民幣發行量比美元還大嗎
我國的貨幣與的美元發行量對比,不能是數量上的對比,而是經濟差、貨幣購買力、國際商品購買力的對比。如果從貨幣總量來講,當前貨幣供應量為16103.9(10億)美元,也就是約為16萬億美元。我國的貨幣供應量為2080900億元,也就是約208億元,按照美元兌人民幣1:7.08計算,約為29.4萬億美元。
客觀來講,國內的貨幣發行量還是不夠大,雖然總量上較要大一些,但購買力、薪酬、人均份額均是低於方面。
4. 為什麼資金流向顯示資金大額流入,而股票市值卻大幅下跌呢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有些投資者從字面上錯誤理解了資金流向的意義,他們認為資金流向就是資金的進場或離場。
其實,資金流向(moneyflow)在國際上是一個成熟的技術指標。其計算方法很簡單,舉例說明:在9:50這一分鍾里,鋼鐵板塊指數較前一分鍾是上漲的,則將9:50這一分鍾的成交額計作資金流入,反之則計作資金流出,若指數與前一分鍾相比沒有發生變化,則不計入。每分鍾計算一次,每天加總統計一次,流入資金與流出資金的差額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凈流入。
這種計算方法的意義在於:指數處於上升狀態時產生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上漲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入;指數下跌時的成交額是推動指數下跌的力量,這部分成交額被定義為資金流出;當天兩者的差額即是當天兩種力量相抵之後剩下的推動指數上升的凈力,這就是該板塊當天的資金凈流入。換句話說,資金流向測算的是推動指數漲跌的力量強弱,這反映了人們對該板塊看空或看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資金流向能夠幫助投資者透過指數(價格)漲跌的迷霧看到其他人到底在干什麼。指數(價格)上漲一個點,可能是由1000萬資金推動的,也可能是由一億資金推動的,這兩種情況對投資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指導意義。
一般情況下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走勢非常相近,但在以下兩種情況下,資金流向指標具有明顯的指導意義:
1.當天的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相反。比如該板塊全天總體來看指數是下跌的,但資金流向顯示全天資金凈流入為正。
2.當天的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在幅度上存在較大背離。比如全天指數漲幅較高,但實際資金凈流入量很小。
當資金流向與指數漲跌幅出現以上背離時,資金流向比指數漲跌幅更能反映市場實際狀況。
大盤主力資金凈流入(100萬以上)與大盤走勢對比
大盤主力資金流是通過收費數據計算得到的每日市場內活躍的大資金成交情況,大資金的流入流出趨勢反映了主力在股市中運作的思路。
參考用法:
1.當主力凈流入資金從負的最大值開始持續向正值靠攏時,說明主力資金的拋壓開始減少,大盤可能下跌趨勢開始放緩。
2.當主力凈流入資金開始從負值像正值轉變時,市場可能短期面臨啟穩反彈趨勢。
3.當主力凈流入資金到達峰值並從峰值開始回落時,大盤可能短期面臨上漲幅度放緩或震盪的趨勢。
4.當主力資金凈流入開始持續下降靠近負值時,拋壓出現,市場可能又要面臨短期調整的趨勢。
5. 有什麼軟體可以看到股票或大盤的資金流向
資金流向是股票漲跌的風向標。
能看到流向的軟體大多要付費。
提供一個專網址,你可以在在這里查看屬資金流向。
中國最權威的滬深A股機構大資金動向查詢 http://www.panlv.com/?fromuid=74825
6. 600360華微電子為何一直不漲
現在的形勢,跌是正常的。最近一個時期的中國股市,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怪異和詭秘。由於決策部門對牛市運行的評價轉為負面,中國證監會開始對市場進行干預。一方面大規模擴容,一方面限制入市資金,對基金公司的「窗口指導」和對不聽招呼的基金經理的「斬首行動」是這一輪行政干預的最主要手段。由於公墓基金的發展已達到三萬億的規模,其占市場流通市值的比重已高達37.5%,因此一旦公墓基金的入市規模受到限制,市場資金就立刻呈現出斷流效應。特別是在「5.30」以後,散戶熱已經退潮,基金熱成為主流,大量的社會資金都主要通過基金公司進入股市,在私募基金很不發達並且規模極為有限的的情況下,卡住了市場的公墓基金,無疑就是遏制了牛市的咽喉,市場就很難再按照自身的規律進行運行,「政策市」的全面復歸也就無可避免。
「政策市」在本質上是對現代市場經濟原則的反動。中國股市在過去的長時期中歷盡磨難,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行政權力對市場運行與發展的無盡無休的干預和控制。股權分置改革的最重要成果,是矯正了中國股市的制度缺陷,為整個市場的市場化運行打開了制度之門。如果在股權分置改革以後「政策市」又死灰復燃,那就是中國股市市場化進程的重大逆轉,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股權分置改革的宏觀成果會喪失殆盡,而且也會使市場運行失去其客觀的與正常的市場預期,市場運行就無可避免地會發生重大紊亂,中國股市就很可能失去其千載難逢的發展跨越與制度變遷的重大機遇,中國進入資本時代的進程就不可避免地會被大大延緩。
有漲有跌是市場運行的正常狀況,即便是牛市也是如此。問題的核心不在於市場應不應該調整,而在於是什麼因素並以何種方式主導著市場的運行與調整。如果管理層把「有形之手」隱藏起來對市場進行大規模的隱秘的調控,並且在事先就預設了調控的幅度和點位,不達目的就決不罷休,那就會嚴重違背市場的自身規律,也會嚴重扭曲市場的內在機制,其結果,就是市場的公平、公正與公開原則受到重大而又嚴重的嘲弄與挑戰,市場運行就很難不發生扭曲和變形。衡量股市正常與否的客觀標准只能來源於市場自身而不能來源於行政權力,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行政判斷都不能左右甚至取代市場判斷。對於一個剛剛經歷過股權分置改革的巨大制度陣痛、市場發展正處於起飛階段的中國股市來說,36倍的市盈率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都既不為高也不為過。
鑒於中國證監會對基金公司的「窗口指導」和「斬首行動」已經成為市場運行的最不穩定和最難以把握的重大因素,為了維護市場的「三公」原則和使中小投資者利益不受到過度侵害,中國證監會有必要對一系列重大而又緊迫的問題盡快地加以澄清:
1.中國證監會是否如市場所廣泛流傳的那樣正在對基金操作進行「窗口指導」?是否對基金公司的持倉比例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並要求基金公司限期達到此比例?最近幾家優質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者相繼離職到底是由於什麼原因,是否如市場所廣泛流傳的那樣是倒在了中國證監會「斬首行動」的槍口之下?中國股市發展機構投資者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市場的發展服務還是為行政權力服務?如果機構投資者得以發展的結果是使其成為調控市場的籌碼或者手段,那麼這樣的機構投資者還有沒有發展的必要,廣大的投資者還有沒有必要對機構投資者的發展提供支持?
2.新基金的發行已經被叫停了幾個月,這樣做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新基金的發行規模與發行節奏是根據股指走勢來確定還是根據市場的發展戰略來確定?新基金的發行何時才能恢復,其具體的時間表何時公布?把新基金的發行當作調控市場的籌碼究竟是一種市場行為還是行政行為?基金管理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中國證監會還是基金持有人大會?中國股市的基金發行什麼時候才能廢除審批制而走向登記制?中國證監會掌握著如此之大的行政審批權是否符合中國股市的市場化趨勢?
3.尚福林主席已多次公開表示股指期貨的推出時機已經成熟,既然已經成熟,為什麼還沒有推出股指期貨的時間表?中國證監會遲遲不公布推出股指期貨的時間表,是否與目前對股市的調控有關?如果推出股指期貨本身就成為調控市場的籌碼,那麼是否還有必要推出股指期貨?股指期貨推出的最核心條件是股市運行的市場化,在中國股市的行政力量如此之大、行政權力如此之強的情況下,中國股市推出股指期貨的條件成熟了嗎?如果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推出股指期貨,中國證監會如何保證股指期貨能夠真正具有價值發現功能並且真正按照市場化原則而不是行政化原則運行?
4.最近一個時期基金的贖回情況到底怎樣?是不是像市場所流傳的那樣真的的發生了大規模的贖回行為?如果是,中國證監會會採取那些措施保證市場運行的健康與穩定?
股票市場在本質上一個預期的市場,社會資源的流向、流量與流程,資源配置的合理與有效,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市場運行能不能有一個正常的與合理的預期。在一個預期紊亂和混亂的市場上,就既不可能有合理的資源流動,也不可能有有效的資源配置。在中國股市中,機構投資者與中小股東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如果中國證監會的市場調控採取只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打招呼的暗箱操作方式而使廣大的中小投資者都蒙在鼓裡,那就不但會進一步放大這種信息不對稱,而且還會造成整個市場的嚴重不公。信息的公開性與透明化不能只局限於對上市公司的要求上,更應該體現在市場監管特別是股市政策上。既然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前提是明確市場預期,那麼沒有時間表的市場監管就應當盡快休矣!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既是決定當前市場走勢的最重大和最關鍵問題,也是決定中國股市發展的市場化道路與市場化機制的最本質和最核心問題。在決定市場命運的最重要時刻,中國證監會應該對市場與投資者負起應該擔負的責任,而不能一味地對行政權力與行政機制負責,更不能把數以億計的投資者作為人質抵押給行政機制與行政權力,否則,中國股市的改革與發展大業就可能受到嚴重損害,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就可能再次淪為「政策市」的犧牲品,市場無緣地流血,股民無故地流淚,財富無味地流失這種舊市場中的典型特徵就可能在經歷了股權分置改革的新市場中再度出現
7. 如何看待2017年大盤走勢
決定A股走勢的四大要素分析:一是資金、二是政策及消息面、三是估值,今天我們從這三要素綜合分析2017年A股。
一、資金面
1、截止2016年12月31日;流通市值39.06萬億;總市值55.59萬億;
2、新股IPO:美國市場117年發行股票5千隻,A股26年發行3千隻;近期每天3隻,按這樣節奏,2017年新股有望突破600家,屬於超級擴容節奏,中國將製造一個新世界紀錄,3年內超越美國證券市場;預計融資3000-4000億;
3、解禁:2016年合計解禁市值為22950.64億元,占解禁公司A股總市值95813.06億元的13.85%;2017年29464.29億元的解禁市值,比2016年增加22%左右;
4、大小非套現:2015大小非減持4566億元,2016由於股災限售,年初減持較少,四季度減持瘋狂;2017套現預計超過8000億,如果證金等逐步退出,則有望突破1.3萬億。
5、定增:2016年定增1.63萬億市值,近期管理明確控制再融資,預計2017將會有30%左右萎縮;但一些中概股回購、H股回歸,其中360、萬達等大市值的個股回歸,都是千億級別的;本來是通過借殼解決上市問題,現在轉移到IPO市場,這里只是轉移,而不是減少。
6、印花稅、傭金:2016年1247+504億=1751千億;2017年不會有股災,市場活躍度加強,這塊額度還將增長。
7、公、私募基金:公募2016增長2057千億,預計2017增長3000億水平;目前公募基金規模9萬億;2016私募基金管理規模有望在年底突破10萬億元,近幾個月每月五千億遞增,預計2017年規模會到13-15萬億左右規模;私募隊伍不斷強大!
8、滬深港通:截止2017年1月3日,北向凈流入1477億元,南下香港3873億,凈流出2396億;由於人民幣貶值等預期存在,2017年依然會有2000億左右的資金凈流出。
9、養老金:預期第一階段2000億;
10、其他融資需要:PPP資產證券化、債轉股、新三板轉板
11、其他資金供給:企業年金、房產炒作資金轉向、普通散戶增量資金、
總結:從2017年資金供求分析可以看出,2017年資金需求約3.5萬億,如果證金等退出,則需要5萬億左右資金需求;資金供給約4萬億規模。
二、政策及消息面
1、2017經濟數據預期:預測GDP增6.3-6.5%左右,M2增12%;房產佔GDP大部分,一旦2017房產在調控影響下走弱,那麼GDP增長率將受較大影響;M2代表印鈔票速度,預計2017將新增16-18萬億的貨幣,貨幣超發問題嚴重,資產泡沫,轉變成維持泡沫。
2、人民幣:預計2017年人民幣匯率維持在6.7-7.3波動;央行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自然人客戶20萬以上跨境轉賬需報送;控制資金流出;
3、外匯儲備:管理層提出保持3萬億美金的底線,2年內外匯減少9000億,加上本來3000億增長規模,也就是2年內中國減少了1.5萬億左右外匯儲備,中國經濟面臨資金嚴重外流影響。
4、貨幣供應量:2016年新增貸款12.65萬億,其中45%流向房產按揭,另有20%變相流入地產;由於房地產調控等因素,預計2017新增貸款中流入房產的資金將減少20-30%;
5、MSCI:國家隊沒有退出之前,我認為都很難加入;
6、美聯儲加息:目前美元指數已經上100,全世界的資金都向美國流動;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影響最大
7、某余: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這句話,可以很明確得到結果,2017年A股依然是震盪,管理層不希望股市大漲大跌,只要穩定,接著完成大量融資需求即可;
8、2017最不穩定因素:美國總統特朗的政策、局部戰爭
總結:政策是A股不穩定的主因;中國經濟2017依然困難重重,靠地產支撐經濟不可持續;管理層必須有效抑制資金外流,建立好吸收貨幣的池子,股市是目前唯一具備沖到蓄水池的標的。
三、估值
1、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易所A股平均市盈率15.94倍;深圳市場平均市盈率是41.21倍;其中深圳主板平均市盈率是25.73倍,中小板50.35倍,創業板73.21倍;
2、2016年12月31日香港恆生指數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0.19倍,恆生中資企業股票平均市盈率11.25倍,香港創業板平均市盈率是12倍左右;
3、通過上述兩個數據對比,A股的估值偏高,同時12月31日公布的AH股溢價指數為122.3%,意味同樣的公司,A股比香港貴22.3%;銀行股拉低了A股市盈率,如果剔除銀行,那麼A股溢價率更高。
4、新三板903家創新層的公司2015年業績增速53%,好於創業板(26%)和中小板(10%);測算創新層市盈率為26.0倍,顯著低於目前創業板市盈率73倍。
5、總結:從價值投資角度分析,A股估值遠高於香港,泡沫較大;一旦注冊制或者新三板交易門檻放開,中小板、創業板仍有估值修正空間;
四、2017市場機會分析
1、房地產:2017調控力度加強,地產屬於全球最大泡沫,是貨幣泛濫的結果,一旦破滅,將是一場危機,這需要管理層拿出壯士斷臂的決心,若繼續吹大泡沫,不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對實體經濟更是一種打擊;利空地產、銀行。
2、環保板塊: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復、大氣治理,這些題材會有長期炒作機會;2016年底,北方霧霾繼續加重,健康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唯有健康,發展才有意義;投資者依然可以環保股的長線投資機會。
3、國資混改:參照2015年的一帶一路炒作思路;央企改革、上海、深圳等地方國資改革均是輪動機會;兩會前後,主線就是國資混改;
4、二線藍籌:低估值、高成長、高分紅等,屬於價值投資的范疇,將是市場一顆明星;新股加速,殼資源等題材股的炒作將得到壓制,價值投資者將是最佳理念;
5、主題投資:這個結合市場熱點操作,屬於事件驅動,投資者結合政策消息面把握。
六、總結:
1、A股有望成為新的蓄水池,但供求關系依然不平衡:新股IPO、債轉股、PPP資產證券化、定增等多重壓力;養老金、MACI、地產資金等仍然屬於預期,決定2017年不會有牛市,僅存在階段性反彈機會;
2、2017年一季度屬於「小陽春」行情,二月起,有一個半月左右的吃飯行情預期;春節後消息面將會偏暖,屬於每年「兩會」前後波段機會;
3、指數運行區間2900-3600點,牛市依然遙遠,階段性反彈可以預期;看好一、三季度及四季度上半場;
4、創業板估值高,泡沫大,依然有10-20%左右的下跌空間;個股下跌幅度還會大一些。
5、關注四大機會:一是國企混改,優選低位、低價、橫盤籌碼密集個股;二是高分紅、持續高增長、低市盈率的優質藍籌;三是環保,環保是未來;三是結合市場熱點,尋找事件驅動的主題投資機會。
8. 網貸哪些額度高
1、人人貸,人人貸作為網貸行業的後起之秀,在網路方面的宣傳才能令人印象深入,不管在查找引擎裡面查找哪個渠道的名字,都會出現人人貸的網址,火爆程度令人難以想像,總的來說是個不錯的渠道,安全也是有保障的。
2、迷人貸,迷人貸是我國在線P2P渠道,在2013年推出可以在手機上完成告貸全流程操作的「迷人貸告貸」App;在2014年針對出借人推出「迷人貸理財」App,完成告貸端和出借端雙線在移動端的全流程服務。
3、點融網
點融網成立於2012年,創始人之一有著海外P2P創業經歷,目前已完成了渣打銀行領投的C輪融資,平台實力強大。
點融網主打的明星產品是投資理財工具團團賺,可以將用戶資金極度智能的分散到上千個標的中,降低用戶的投資風險,這也是點融網相對其他平台而言最突出的特點。點融網的團團賺項目每日付息,本息自動復投,而且資金流向透明,安全性較高。不過投資收益方面略有不足,一般在8%左右,適合做分散投資之選。
4、微貸網
微貸網專注於汽車抵押借貸服務的互聯網金融P2P網貸平台,在我國P2P理財行業中成立時間較早。平台目前主要專注於汽車抵押借貸業務,投資者可以看到項目借款人的婚姻狀況、籍貫、房車情況等,微貸網設有風險准備金,平台拿1500萬元作為風險准備金用於解決逾期情況。
同時,發生逾期或壞賬時,平台利用風險准備金進行墊付,之後再處理抵押物。總體來說,微貸網的年化利率較高,周期更適合中期投資者,而風險系數較低,適合投資人選擇。
5、三益寶
三益寶是一家主打供應鏈金融項目的平台,秉承著安全、專業、透明的理念,致力於為投資人提供高效精準的投資理財服務。
三益寶嚴格把關借款企業資質,其推出的都是質量有保障的精品項目,經過專業風控團隊的實地考察,並公開考察結果和借款信息,項目真實性有保證。另外三益寶最大程度的讓利於投資人,年化收益率在8%-15%之間,處於業內中等偏高水平,項目期限以6-12個月的中短期為主,是中短期穩健投資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