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閱讀以下材料,完成後面的問題:①2008年7月國際原油價格曾達到每桶140美元以上的歷史最高紀錄,隨後兩個
(1)設2008年7月到9月國際原油價格的月平均增長率為x,則有:140(1+x)2=70(3分)
解得:x1≈-0.3x2≈-1.7(不回合題意,捨去)(答5分)-0.3=-30%
∴2008年7月到9月國際原油價格的月平均增長率為-30%(6分)
(2)目前我國秸稈用途的扇形統計圖.(10分)
(3)在身邊的家人、朋友、同學中大力倡導崇尚節約、合理消費、綠色消費等理念,宣傳節約、環保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營造「節能減排,人人有責」的氛圍. (12分)
㈡ 跪求國際原油月平均價格
10月份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繼續回落趨穩,盤旋在每桶60美元下方。10月份WTI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59.42美元/桶,與去年同期下降3.69美元/桶,同比下降5.85%;布倫特原油平均現貨價格為58.12美元/桶,與去年同期下降0.99美元/桶,同比下降1.68%。迪拜原油的現貨價格為56.63美元/桶,比去年同期增長2.21美元/桶,同比增長4.05%;OPEC一攬子石油均價為55.16美元/桶,比去年同期高出0.53美元/桶,上漲0.97%。
據國際能源署11月份發布的《石油市場月度報告》信息,受庫存充裕影響,中國需求受到抑制,10月份溫暖的氣候以及至今為止沒有發生的颶風降低了美國和歐洲的需求。10月份世界石油供應量日均8530萬桶,比前一月日均增長10萬桶。秋季大規模的檢修讓10月份經合組織成員國原油加工量在9月份下降70萬桶/日後進一步減少了130萬桶/日,10月份全球煉油廠檢修高峰,估計當月平均降低了370萬桶/日的原油加工量。10月份美國和日本成品油庫存每周數據顯示下降。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國際主要原油現貨價格走勢
單位:美元/桶
WTI
布倫特
迪拜
阿曼
米納斯
WTI/迪拜
布倫特/迪拜
OPEC一攬子油價
2005年10月
63.11
59.11
54.42
55.79
58.74
8.69
4.69
54.63
11月
58.82
55.92
51.84
53.03
54.27
6.98
4.08
51.29
12月
58.92
56.28
52.83
53.87
53.92
6.09
3.45
52.65
2006年1月
64.06
61.93
57.42
58.24
61.59
6.64
4.51
58.48
2月
61.98
60.88
57.9
58.84
61.63
4.08
2.98
56.62
3月
62.65
61.21
57.51
58.8
61.76
5.14
3.7
57.87
4月
68.71
69.26
63.13
64.56
68.24
5.58
6.13
64.44
5月
70.85
70.1
64.97
66.32
70.43
5.88
5.13
65.11
6月
70.62
68.12
64.98
65.96
68.55
5.64
3.14
64.6
7月
74.24
73.39
68.91
69.91
73.09
5.33
4.48
68.89
8月
73.67
74.36
69.4
70.58
75.91
4.27
4.96
68.81
9月
65.11
63.09
61.3
62.53
65.22
3.81
1.79
59.34
10月
59.42
58.12
56.63
57.6
55.96
2.79
1.49
55.16
2003年1月-2006年10月國際主要原油現貨價格走勢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consulting.cn/article/html/2006/1204/105432.php
如果你滿意,就再加點分吧!
㈢ 歷史上原油價格最高是多少
國際上原油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價格。1983年,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推出了輕質低硫原油專期貨合約,一般稱屬為WTI原油,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同時NYMEX的WTI原油期貨又是最活躍的原油交易品種,所以漸漸地,約定俗成提及的「國際油價」或者「原油價格」,一般指WTI原油價格。歷史上,2008年7月11日,WTI原油盤中達到了歷史最高價格:147.27美元每桶,原因是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市場擔心全球原油供應不足。
英為財情擁有WTI原油推出以來的每日數據,你可以在上面找到實時價格、查看價格走勢,也可以下載每一天的價格歷史數據。
㈣ 2014年平均油價多少錢
目前國際石油界在進行原油重量、容積折算時,一般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烏地阿拉伯34度輕原油為准。這種原油每噸摺合7.33桶,每桶又摺合42美加侖(0.159立方米),每加侖(美)相關於3.785升。
這樣計算1桶=42×3.785=158.97 升
國內的原油經過提煉的汽油或是柴油兩者是不同的。中國的:(中化與中油價格差不多,不會有大的變化。中國油價相對於國際油價只跟漲,不跟跌的):140美元左右!//一桶=158.98升 //我們現在的油價=每升的價格(按93#汽油6.02元計算)*158.98升=985.676元人民幣=144.2523美元//現在最少是144.2523美元一桶
中國油價很貴的
所謂國際油價/:國際市場原油交易形成了3種基準價格,即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價格、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和阿聯酋迪拜原油價格, 上述3種基準油價均分為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其中大致下一個月交貨的期貨價格因其交易量大而最具參考價值。
國際油價每時每刻都在變的。此時此刻比中國油價低多了!
㈤ 2014年7月份中石化油價一覽表
我只知道9月份的油價變動
㈥ 為什麼 2014 年下半年國際油價會出現大幅度下跌
油價的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而需求疲軟是油價大跌背後的原因之一。根據2014 年10 月發布的石油市場報告,國際能源機構將2014 年原油的全球需求增長預測下調為70 萬桶/天,同比增幅0.8%,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需求增長放緩是導致石油需求增長疲軟的主要原因。中國是全球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2008-2013年在所有出現需求增長的國家中,中國佔到總需求增長的33%,同期需求凈增長的53%。近5年來中國的GDP增長速度由2010年的10.5%逐漸放緩到2013年的7.7%,2014年三季度GDP增長率更創近六年新低。
除了中國外,其他金磚四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沙特的經濟增長率也對原油需求的增長率有著重要影響。而這些國家的經濟也不容樂觀:印度過去3年都在努力走出經金融危機的陰影,增長率在4.5%--5%之間徘徊;巴西央行於11月11日調低今年經濟增長率至0.2%,為5年最低;穆迪將俄羅斯的主權信用評級已經下調為「Baa2」,距離「垃圾級」僅剩一級之差,預計俄羅斯2014年經濟增長率僅為0.5%。
與需求疲軟情況對應的是石油供應量的逐年上升。在美國,頁岩油產量的上升使得該國對進口的依賴下降。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資料,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之間美國七大頁岩油盆地的原油總產量翻番至400萬桶/天。至2014年7月,總原油產量進一步增長至470 萬桶/天,佔到美國原油產量的55%。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美國將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態石油產出國,這是自1991年以來的首次。
油價和全球宏觀經濟緊密相關,受疲軟的需求和不斷上升的供給影響,石油價格短期內將無法大幅回升,除非經濟增長率顯著攀升;但是受開采成本和各國的財政盈虧線限制,油價不存在下行空間,而是會長期保持在80美元/桶左右。
㈦ 今年7月份我國石油價格的走勢及以後的價格變化將會如何
主流機構都預計國際油價仍將繼續保持下跌態勢,國內已經很少見的迎來「三連降」,預計在今後的時間包括到年底,降多漲少。
但從長遠來看,大幅度降價如降到5元每升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一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國內油氣壟斷的格局和原油進口份額的把持在2-3年內估計很難有所改觀,特別是三大石油國企背後的大老闆是不會輕易降價的,既得利益集團和權貴的力量在我們這個國度和多災多難的民族,真是悲哀的可怕。
二是,國內原油開採的難度不斷增加,同時,廣義貨幣M2自1005年29萬億迅速增加到6月末的95萬億元,預計年底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增長235%,與此同期我生產效率幾乎沒有增加,中層打工群體和廣大的民工就業的積極性和勞動的積極性自2003年就開始迅速下降,下降程度5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濫發貨幣,生產效率又沒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必然會產生滯漲的現象,這種大環境下,作為社會硬通貨性質的石油其價格真的很難下降。
三是,可替代能源的增長速度太低,短期內還難以取代。目前, 我國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為4.0%,煤炭和石油消耗的比例分別為67%和17%,要想提高清潔能源 或者可替代能源的消耗比例,天然氣是目前不多的開采空間和發展空間較大的選擇,但目前只佔4%,比例實在太低,只有當其所長比例接近8%甚至16%和石油能源相當的時候,才能撼動石油的地位,大幅度拉低其價格。目前做到這一點的只有頁岩氣大規模開發的美國 加拿大,前提是他們具備先進的關鍵技術,特別是國內相對缺少的壓裂技術,和相應的井下特殊壓力工具。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希望多給點懸賞分,謝謝。
㈧ 國際油價上調多少
5月8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周五國內成品油價上調概率加大》的報道。文章稱,國際油價創三年半來新高。《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5月11日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再度開啟,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短期仍舊看漲,本輪成品油零售價上調窗口兌現可能加大。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成品油一般貿易出口配額近日下發,較第一批增長41.61%,出口配額下發力度加大將在後期有效緩解國內供需矛盾。
金聯創分析師王延婷也表示,隨著國內煉油能力不斷攀升,截至目前,國內煉油能力已達8.66億噸,成品油市場供大於求矛盾愈發突出,加大出口依然是緩解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