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何為在岸,離岸
人民幣離岸業務是指在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的存放款業務。交易雙方均為非居回民的業務稱為離岸答金融業務。
在中國發行的人民幣,必須收中國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規的管控的,是在岸人民幣。
在岸人民幣(CNY)市場發展時間長、規模大,但受到管制較多,央行是外匯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意味著在岸人民幣匯率受央行的政策影響較大。
離岸人民幣(CNH)市場發展時間短、規模較小,但卻受限較少,受國際因素,特別是海外經濟金融局勢的影響較多,更充分地反映了市場對人民幣的供給與需求。
『貳』 人民幣升值引境外資金流入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7日報6.2882,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190個基點,創出2015年8·11匯改以來的新高。另外,當日,在岸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雙雙盤中升破6.26關口,截至記者發稿前,在岸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分別報6.2594和6.2791,較上一個交易日分別上漲189個基點和29個基點。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國際貨幣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何青昨日表示,人民幣強勢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熱錢的流入,今年以來,港股市場交易量的大幅上升也表明有大量的資金流入。原因在於,當前美股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市場對於美國是否加息的預期更加不明朗,在此背景下,資金會去尋找其它相對安全的投資機會,目前來看,中國市場是比較穩定和安全的,因此,資金會考慮流入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
宗良認為,在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背景下,外資流入中國後,或流向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當然,要謹防大量資金流入而導致這兩個市場的泡沫,避免未來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總體來看,在歐洲經濟勢頭較好的背景下,短期內,難以出現資金集中流向美國。全年來看,人民幣匯率在波動中趨於升值的概率大。
何青認為,外資的流入會促使人民幣在短期內呈現相對升值的趨勢,對中國會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人民幣在相對穩定持續的升值下,將吸引境外資金流入中國市場來購買人民幣資產,助力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向前推進;另外一方面,人民幣更加值錢,會促使企業到海外進一步的並購,同時進行有意識的布局,可以使得人民幣資產進一步實現國際化。
可以購買。
『叄』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以「抄8·11匯改」為分水嶺,人襲民幣匯率徹底告別單邊升值模式,有彈性的雙向浮動成為新常態。未來,人民幣將在雙向波動中,長期保持趨勢性穩定,並堅守調節中國經濟內外部均衡的功能本位。
人民幣有望加大雙向波動力度。8·11匯改以來,人民幣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里貶值,但也有部分階段小幅升值,並非單邊走勢。
未來還是希望升值。
『肆』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離岸是什麼意思謝謝一定採納。
離岸人民幣主要的交易市場在香港(當然目前新加坡也比較活躍),離岸人民回幣匯率的交易發生在境答外,基本是完全市場化的操作,因此比較貼近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預期。人民幣強勢的時候,離岸匯率往往比在岸略高(例如2010年-2012年人民幣強勢升值的這段時期);人民幣走勢較弱的時候,離岸匯率往往比在岸略低(例如2016年人民幣貶值這段時期)。
在岸人民幣是在境內交易的人民幣匯率市場。其匯率形成機制是:每天早上9:30,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前一天境內人民幣交易的收盤價,制定當天的人民幣匯率指導價,各家外匯指定銀行(國內五大行、八大股份制銀行、個別外資銀行)根據指導價進行報價,最後形成當天人民匯率開盤價(其中包括中間價)。在此基礎上,各家外匯指定銀行在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進行交易,全天人民幣會圍繞當天的中間價上下波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規定了波動區間,因此每天的人民幣匯率上下浮動不會超過一定的比例。這就是帶有政府指導的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今後將會逐步實現市場化
『伍』 離岸人民幣暴跌 離岸人民幣是什麼意思
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對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反應更強烈。當經濟數據超預期時,匯率會第一時間反映市場對經濟預期的調整。比如,增長高於預期可能會引起貨幣升值,而離岸市場因為沒有管制,對數據,尤其是超預期的部分的反應更大。
離岸和在岸兩地流動性差異會影響人民幣匯率差價。當離岸人民幣市場中人民幣的流動性惡化時,離岸人民幣升值壓力上升,當CNH比 CNY強時,價差上升,反之亦然。當離岸人民幣市場中美元的流動性惡化時,離岸人民幣貶值壓力上升,價差或下降。
人民幣離岸業務是在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的存放款業務。交易雙方均為非居民的業務稱為離岸金融業務。
(5)境外市場人民幣走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把匯率牌價差,看作在岸人民幣未來升值/貶值的空間,離岸人民幣沒有匯兌管制,沒有央行托市,可以部分理解成實際價值,在岸人民幣匯率的管制和托市不會一直持續,最後總會向自由市場價格靠攏。
2、如果人民幣沒有升值預期,或者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離岸人民幣市場就不存在套利空間。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人民幣都是升值,所以在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人民幣)就變成了暢銷商品。
3、在貶值預期之下,香港持有人民幣的人都想盡快換成美元和港幣,離岸人民幣的匯價就會低於在岸人民幣。而這兩者之間匯價的差有很多解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離岸人民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暴跌
『陸』 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分析
就人民幣境外流通的現狀分析,過去人民幣僅在邊境地區流通,已經在部分發達國家的部分地區流通和兌換。可以說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人民幣流通擴大的過程。經濟發展的速度越快,流通的范圍就越廣、數量就越大。
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已經成了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元的又一個「硬通貨」。在西南邊境地區,人民幣有「小美元」之稱,被當作硬通貨使用,流通范圍較廣,寮國東北三省人民幣完全可以替代本幣在境內流通,最遠深入到寮國首都萬象一帶。而在中緬邊貿及旅遊活動中,緬甸禪邦重鎮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幣多達10多億元。
人民幣在越南流通范圍也非常廣,已經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國家銀行已經開展了人民幣存儲業務。在西北地區人民幣主要是在中亞五國、俄羅斯地區和巴基斯坦流通。目前人民幣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哈薩克,大約有十多億元人民幣。在中亞其他國家流通的人民幣總共也有十多億元。
在東北地區,人民幣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羅斯和朝鮮以及蒙古國。特別是蒙古國,已經把人民幣作為主要外國貨幣。蒙古國的各個銀行都開展了人民幣儲蓄業務。在與蒙古國的邊境貿易中,人民幣現金交易量占雙邊全部交易量的1/3強。
人民幣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中國香港地區。人民幣在香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自由兌換。與在周邊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人民幣在香港被用來作為投資的一種儲備貨幣。另外,在中國澳門地區人民幣也在廣泛使用。
進入21世紀以來,人民幣有向世界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流通的趨勢。主要表現為,人民幣在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始使用。隨著中國遊客的不斷增多,在歐洲一些國家和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機場以及飯店也開展了人民幣兌換業務。如紐約的機場、唐人街以及部分華人比較集中的地區。在日本華人比較集中的地區也已經開始收人民幣。 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是中國經濟成長到新階段的表現。同時說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人民幣國際化趨勢首先應該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動的結果。
具體來說,一國貨幣走向國際化首先是由該國的經濟基本面決定的:較大的經濟規模和持續的增長趨勢是建立交易者對該種貨幣的信心的經濟基礎;經濟開放度較高、在世界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國家能夠獲得交易者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國際交易者對該種貨幣的信心和需求,決定了該種貨幣必然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促使該貨幣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按照這些條件分析目前正在出現的人民幣國際化趨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為維護人民幣不貶值的國際信譽,人民銀行收窄了人民幣的波動幅度,與美元形成了較為穩固的關系,使得人民幣迅速得到周邊地區的認同,形成區域內的「良幣」形象。同時,經濟高速穩定增長支撐下的人民幣強勢表現,增強了人民幣在區域內的信譽,也贏得了區域內市場的信賴和需要。
從中國來看,中國大國經濟特點的形成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增強了國際經濟交易參與者和普通公眾對人民幣的信心,從而增加了對人民幣的需求。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可持續的,普遍接受性也會大大提高,人民幣將必然會成為國際通貨。
從亞洲來看,隨著中國的崛起,在一個市場中,一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將大大減少貿易和資本流動中的交易成本,為該地區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提高交易的規模、效率和國家福利。中國與亞洲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將擴大亞洲市場的規模,並產生對共同價值標準的需求。人民幣地位的提升將是一個必然結果,亞洲出現人民幣替代其他貨幣的現象也將成為可能。
『柒』 外匯市場上的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的區別在哪
兩個市場的參與者、價格形成機制以及交易量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
1.離岸市專場人民幣匯率對超預期的經屬濟數據反應更強烈,當經濟數據超預期時,匯率會第一時間反映市場,對經濟預期的調整。而離岸市場因為沒有管制,對數據,尤其是超預期的部分的反應更大。
2.離岸和在岸兩地流動性差異會影響人民幣匯率差價。雖然同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價差。
A.當大家都急著搶購人民幣拋售外幣時,離岸人民幣市場中人民幣流動性惡化,離岸人民幣升值壓力上升,當CNH比CNY表現出更強的升值壓力,價差上升。
B.當大家爭相拋售人民幣買美元時,離岸人民幣市場中美元流動性惡化,離岸人民幣貶值壓力上升,價差有可能會下降。一般來說,在正常時期,價差較小,但是在非正常時期,由於離岸人民幣市場表現更為敏感,所以價差拉大。
3.國際金融市場的沖擊,尤其是海外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對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匯率影響更大。
因其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更緊密,而在岸市場因為存在管制,對這些沖擊就不那麼敏感。因此,在國際金融市場較動盪的時候,在岸和離岸匯率通常也會出現較明顯的差價。
『捌』 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的區別是什麼
兩個市場的參與者、價格形成機制以及交易量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
1.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專對超預期的經濟數屬據反應更強烈,當經濟數據超預期時,匯率會第一時間反映市場,對經濟預期的調整。而離岸市場因為沒有管制,對數據,尤其是超預期的部分的反應更大。
2.離岸和在岸兩地流動性差異會影響人民幣匯率差價。雖然同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價差。
A.當大家都急著搶購人民幣拋售外幣時,離岸人民幣市場中人民幣流動性惡化,離岸人民幣升值壓力上升,當CNH比CNY表現出更強的升值壓力,價差上升。
B.當大家爭相拋售人民幣買美元時,離岸人民幣市場中美元流動性惡化,離岸人民幣貶值壓力上升,價差有可能會下降。一般來說,在正常時期,價差較小,但是在非正常時期,由於離岸人民幣市場表現更為敏感,所以價差拉大。
3.國際金融市場的沖擊,尤其是海外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對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匯率影響更大。
因其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更緊密,而在岸市場因為存在管制,對這些沖擊就不那麼敏感。因此,在國際金融市場較動盪的時候,在岸和離岸匯率通常也會出現較明顯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