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是事業單位嗎
一般來說是這樣的,而且這樣的事業單位都屬於交通系統。這種情況基本在交通系統出現,別的行業貌似沒有。
全額、差額、自籌自支的經費是由當地政府財政支付。而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轉移支付這類事業單位的經費是由費改稅這部分收入由中央專款下撥到省市財政部門,由當地財政部門帶發的。
『貳』 國家財政為什麼要實行成品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
『叄』 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轉移支付什麼意思
轉移支付的基本目標是:對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形成的財政收入,除由中央本級安排的替代性等支出外,其餘全部由中央財政通過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方式分配給地方,保證地方政府在原公路養路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公路運輸管理費、航道養護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和水路運輸管理費(以下簡稱「六費」)等收費取消後,通過科學規范、公開透明的資金分配獲得相應資金來源,保障交通基礎設施養護和建設等需要,逐步推進全國交通均衡發展。
轉移支付總額計算公式為:
轉移支付總額=當年成品油稅費改革形成的財政收入×改革基期年「六費」收入等占按改革相關因素測算的財政收入的比例
『肆』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明確
①市場經濟是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完善成品油的價格形成機制,使油價既反映自身價值,又體現市場的供求關系。②財政和稅收是國家調節經濟的重要桿杠,規范政府收費,提高單位稅額,籌集建設資金,都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體現。③成品油價格的稅費改革有利於促進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綠色消費,進而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④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對種糧農民、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一定的扶持,就是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體現社會公平。 |
『伍』 什麼叫 成品油價格改革補貼
就是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國際油價接軌後 為了讓某些行業受到的影響減小 而採取的財政補貼措施
『陸』 為什麼要發成品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資金
去年十一月,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後,國際市場油價繼續攀升,特別是今年2月份上漲較快,2月19日,5月6日和5月21日已突破每桶100美元,$ 120和130美元六月6沖高至138.54美元桶。近一半的中國的原油消費依賴進口,由於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油價和矛盾的原油價格日益突出。增加煉廠生產造成的損失部分煉廠特別是地方煉廠生產和半生產,成品油市場供應的影響。最近,又有些地區燃油管路,停葯現象限量供應。在石油價格適當提高,有利於緩解困難企業增加國內石油供應,確保市場供應,促進節約石油資源。這是權威
國家發改委發布了!
『柒』 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機制是怎麼樣的
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機制是原則就是「十個工作日一調」,即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等三地以10個工作日為周期對國際油價進行評估,國際油價上漲就上漲,下跌就下跌,但當汽、柴油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波動等特殊情形需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依法採取臨時調控措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批准後,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當特殊情形消除後,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批准,價格機制正常運行。
依照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 美元(含)時,按原油價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每桶40美元即為所謂的「地板價」。
(7)成品油價格改革擴展閱讀
2020年截至目前國內成品油調價歷程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歷11次調整,其中8次擱淺、3次下調,汽、柴油價格分別累計下調1850元/噸、1780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從3月31日24時的調價窗口開始,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連續6次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而擱淺。
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6月28日24時開啟。截至6月24日第九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40.67美元/桶,變化率為4.05%,對應的汽柴油應上調125元/噸。如果本次油價上調落實,2020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將呈現「一漲三跌八擱淺」的格局。
『捌』 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是什麼意思
提高現行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不再新設立燃油稅,利用現有稅制、徵收方式和征管手段,實現成品油稅費改革相關工作的有效銜接。
1.取消公路養路費等收費。取消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等六項收費。
2.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抓緊制定實施方案和中央補助支持政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相關方案和政策統籌研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各地可以省為單位統一取消,也可在省內區分不同情況,分步取消。實施方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制訂,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3.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汽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每升提高0.8元,柴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每升提高0.7元,其他成品油單位稅額相應提高。加上現行單位稅額,提高後的汽油、石腦油、溶劑油、潤滑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為每升1元,柴油、燃料油、航空煤油為每升0.8元。
4.徵收機關、徵收環節和計征方式。成品油消費稅屬於中央稅,由國家稅務局統一徵收(進口環節繼續委託海關代征)。納稅人為在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成品油的單位和個人。納稅環節在生產環節(包括委託加工和進口環節)。計征方式實行從量定額計征,價內徵收。
今後(2018年8月18日)將結合完善消費稅制度,積極創造條件,適時將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到批發環節,並改為價外徵收。
5.特殊用途成品油消費稅政策。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後,對進口石腦油恢復徵收消費稅。2010年12月31日前,對國產的用作乙烯、芳烴類產品原料的石腦油免徵消費稅;對進口的用作乙烯、芳烴類產品原料的石腦油已納消費稅予以返還。航空煤油暫緩徵收消費稅。對用外購或委託加工收回的已稅汽油生產的乙醇汽油免徵消費稅;用自產汽油生產的乙醇汽油,按照生產乙醇汽油所耗用的汽油數量申報納稅。對外購或委託加工收回的汽油、柴油用於連續生產甲醇汽油、生物柴油的,准予從消費稅應納稅額中扣除原料已納消費稅稅款。
6.新增稅收收入的分配。新增成品油消費稅連同由此相應增加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具有專項用途,不作為經常性財政收入,不計入現有與支出掛鉤項目的測算基數,除由中央本級安排的替代航道養護費等支出外,其餘全部由中央財政通過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方式分配給地方。改革後形成的交通資金屬性不變、資金用途不變、地方預算程序不變、地方事權不變。具體轉移支付辦法由財政部會同交通運輸部等有關部門制定並組織落實。新增稅收收入按以下順序分配:
一是替代公路養路費等六項收費的支出。具體額度以2007年的養路費等六費收入為基礎,考慮地方實際情況按一定的增長率來確定。
二是補助各地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補助資金,用途包括債務償還、人員安置、養護管理和公路建設等。
三是對種糧農民增加補貼,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考慮用油量和價格水平變動情況,通過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中相應的配套補貼辦法給予補助支持。
四是增量資金,按照各地燃油消耗量、交通設施當量里程等因素進行分配,適當體現全國交通的均衡發展。
『玖』 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後 油價是
燃油稅汽油每升徵收1元 柴油每升0.8元,
但是油價不會上漲,因為燃油稅汽油每升徵收1元 柴油每升0.8元是在現在現有的油價裡面的,也就是說,改稅以後不會有什麼變化,反而減去了養路費的支出。跑的多交的多,不跑不交稅還是比較合理的。這和多跑多燒油,少跑少燒油是一樣的。沒什麼變化。
改革方案取消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並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
改革方案在不提高現行成品油價格的前提下,將汽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單位稅額相應提高.
改革方案將現行汽、柴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
:《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將自2009年1月1日起實施。
收燃油稅後國內油價是要和國際接軌,但是要逐步的,一步一步的,不是馬上就與國際接軌,因為現在的原油價格是每桶44美金,有可能會在短時間標升到最高144美金。那樣的話,國內的普通消費者是無法承受的。所以還有經過國家的相應調控,這也是以前國際原油爆漲到144美金一桶的時候,國內沒有上漲10幾元一升的原因。而現在國際原油下跌到44美金,國內油價沒有下調是在補貼原有的虧空的一個原因所在。
『拾』 發改委說稅費改革後成品油價肯定下降
降價是肯定的,但下降的幅度不會太大。今天的報紙說每升油降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