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波動率的變化對期權價格有什麼影響
期權波動率是期權交易中的一個重要的「修正值」(Fudge Factor)。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交易者都可以確切地知道影響期權價格的下列因素:股票價格、定約價、離到期日的時間、利息和股息。唯一剩下的因素是隱含波動率。
計算的VIX波動率指數(VIX)是必需的隱含波動率,在最新的交易價格隱含波動率期權市場計算,以反映市場投資者對於未來市場預期的核心數據。這個概念是類似的到期收益率債券(到期收益率):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使用適當的本金和利率會打折息債券,當債券以折現率的現值等於該債券的市場價格是到期收益率,這是對債券回報率隱含。通過使用抗發射市場價格在計算過程評價模型利用國債到期收益率,收益率是到期收益率暗示。
隱含波動率的估計方法很多,計算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的時候,必須首先確定評價模型的選擇,其他參數值和所需的選項所觀察到的市場價格的時間。例如,在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1973),價格,履約價格,無風險利率,期限和股票收益等數據的波動入公式的題材,的理論價格可用的選項。如果題材和期權市場是有效率的,價格充分反映其真實價值,以及正確的定價模式也可以在選項中,使用反函數的概念,通過市場價格和期權的市場價格可以觀察到黑Scholes期權模型,可以發起反隱含波動率。因為代表的市場價格未來變動的,所謂的隱含波動率的投資者期望的隱含波動率。
⑵ 為什麼股價的波動率越大,看漲期權價值越高
參考一下期權的B-S定價模型公式,以及Rho值變化曲線就很明顯了
⑶ 為啥有時候期權價格上升,但對應的IV卻下跌
正常現象,理論上當其它因素不變時,IV波動率下跌,期權價格會下跌,但實際上,Ⅳ波動率下跌的同時,其它因素也在變化,比如標的價格變化可能正在引起期權格上升,而這種上升影響又大於波動率下降的影響時,共同作用下,就形成了期權價格上升,而IⅤ波動率下降的現象。
期權價格由標的價格,波動率,行權價格,到期時間,無風險利率等因素共同決定。這些決定期權價格的因素中,利率影響很小,行權價和到期時間是已知固定不變的,真正決定期權價格的因素主要是標的價格和波動率,而標的價格對期權行格的影響一般比波動率影響更大,也更直觀。
實際期權交易中,要准確考慮標的價格和波動率兩個因素,才能達成預期。或者用合適的組合策略,對沖不確定的那個因素。
⑷ 看漲期權價格與執行價格關系
1、標的資產的市場價格
標的資產市場價格與期權的執行價格之間的關系:
一般來說,對於看漲期權來說標的資產價格上漲,期權價格也會隨著上漲,標的資產價格就會發生下跌,期權價格也就會跟著下跌,這和標的資產價格是同向的。
而看跌期權則是反向的,標的資產價格上漲,則期權價格下跌,標的資產價格下跌,則期權價格上漲。
其次就是行權價與期權之間的價格關系。看漲期權,只要行權價越高,那麼期權價格越低,如果行權價格越低,那麼期權價格就越高,而看跌期權則正好是相反的。
2、期權合約的時間
期權的有效性,也就是時間帶來的可能性對於看漲期權來說,如果期權的有效期越長,那麼期權價格就越高;假如期權有效期越短,那麼期權價格就越低。對於看跌期權來說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因為對於期權來說,我們給予他的時間越長我們賦予他的可能性就越多,漲到某個位置,或者跌到某個位置的可能性就越大,大家願意為多出來的時間花這個錢,來買可能性;
而時間的價值,是逐漸衰退的,當月合約的時間價值,衰退的是最快的。
3、標的的資產波動率
很多人不懂波動率對期權合約的價格是如何影響的,這里做一個比較簡單的比喻:
比如同一部車子:
A開的車子,一年能出事故8回,保險出險次數很多。
而B所開的車子,一年裡是0事故,就沒有出過險。
那這兩個人的保險費,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因為資產的風險率是不一樣的,如果買保險的話,肯定比B的保險貴得多。因為在A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高,那標的被保險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了,也就是波動率更高,所以A君買保險肯定是更貴的。
而B,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很低,波動也就會更平緩點,所以,保險費就相對便宜。
那這個在期權上就容易理解了。波動率越高那期權合約的價格越貴,波動率越低期權合約的價格越便宜。
當波動率開始拉升的時候,帶動期權合約的價格上漲。
4、無風險利率
無風險利率對期權價格影響不是很直接,短期內對期權價格的影響其實也不大,他只對賣方的一些策略有一些影響。
5、標的資產收益
標的資產分紅付息等將降低標的資產的價格,如果期權執行價格不便,則會引起看漲期權價格的下降,看跌期權價格的上升。一般對於指數類的期權來說影響也不會太大。
這五個因素是通過影響期權的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來影響期權價格。哪個影響期權內在價值呢?標的資產市場價格一般和期權的執行價格,其他的主要是對時間價值影響大一些。
期權價格減去內在價值就是他的時間價值,這些時間價值就包含了期權的波動率,隱含波動率等因素,都包含在這裡面。
⑸ 在保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期貨價格的波動率越高,那麼期權的價格就越高
對的,期權價格的波動率越高,期權的買方獲得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期權買方總是在期權價格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變化時執行期權,對自己不利的方向變化根本無法影響期權買方的收益),所以期權價格就越高。
⑹ 期權怎麼做波動率
(1)歷史波動率:歷史波動率是度量資產價格歷史變動的指標。它度量的是資產價格在一段特定時期內的活躍程度。通常,歷史波動率是取一段時期內每日資產收盤價變動百分比的平均值,並將其年化。歷史波動率通常稱為實際波動率或已實現波動率。
(2)隱含波動率與歷史波動率反映的是標的資產過去一段時間的波動程度不同,隱含波動率是資產價格未來一段時間的波動率,是由相應的期權價格估計出來。如果知道期權的價格和所有除了隱含波動率以外的因素,那麼就可以用期權定價模型計算出資產的隱含波動率。
由於以同一隻資產為標的的期權合約有很多,執行價格和到期時間不同的期權具有不同的隱含波動率。即使到期時間相同,不同執行價格的期權也具有不同的隱含波動率。
隱含波動率的作用:
隱含波動率反映了投資者對標的資產未來價格變動的預期。高的隱含波動率意味著市場預期資產價格會朝一方大幅波動或上下大幅振盪。相反,低的隱含波動率意味著資產價格波動較小。研究隱含波動率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由於隱含波動率可以左右期權價格,隱含波動率的改變意味著期權價值的改變。很多時候,相對於資產的看跌期權看漲期權的隱含波動率會有明顯的變化,這是市場傾向轉變的一個信號。
基於波動率的期權策略:
1.利用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的差異來做交易
專業的期權交易者、做市商和機構投資者通過delta對沖來做波動率交易。意思是說,他們通過買賣期權來對沖標的資產敞口部分,這樣會消除股市小幅波動帶來的風險。這種對沖是一個持續的隨市場變化而調整的過程。為了對沖標的資產的風險,交易者捕捉資產上的歷史波動率和期權價格的隱含波動率。也就是說,如果賣出期權的隱含波動率高於對沖標的資產的歷史波動率,他們就會賺錢。同樣的,買入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低於對沖標的資產歷史波動率,也會賺錢。
這個策略的風險相對較低,但是它涉及的交易數量非常大,需要一個合適的資產組合風險管理系統。盡管這種對沖波動率交易很難實施,並且不適用於非機構投資者,但是它把波動率分析變成了可行的交易策略。
這並不是說波動率分析就不是個人投資者投資武器中的重要部分。個人投資者仍然有很多可以用波動率分析進行微調的策略。
2.有擔保買權
有擔保買權(持有資產多頭和虛值看漲期權空頭)是一個很常用的策略。有擔保買權在到期日資產價格略微高於期權執行價格時獲得最大收益。選擇這一買權的第一準則是標的物需是溫和上漲型的資產。有擔保買權並不適合一隻正在上漲、並且漲勢迅猛的資產。
接下來,要關注標的資產的隱含波動率和歷史波動率。一般來說,隱含波動率越高的資產越適合做標的資產,但是這並不總是成立的。歷史波動率如果非常高,那麼就意味著資產波動非常大,資產價格下跌到執行價格以下的概率就很大。擔保買權標的資產的隱含波動率和歷史波動率相差越大越好。
最後,比較當前隱含波動率與歷史隱含波動率。隱含波動率接近歷史最高水平,是利用該策略的好時機。
如果想在期權到期前退出該策略,你需要尋找資產價格上漲但是隱含波動率降低的時機,也就是說,你賣出的看漲期權接近實值,波動率降低,可以全部平倉獲得較多的收益。而你持有資產的隱含波動率上升,你的收益將會抵消期權平倉時支付的高額權利金。
⑺ 外匯中的波動率與期權的計算
第一抄題,所謂的波動率水平最有利,實際上的意思就是波動率較小(必須注意企業是期權的供需的弱勢方),而波動率較小的往往是體現在期權價格是否便宜之上。必須注意一點左邊的那一個數是你持有期權向銀行出售時的銀行願意支付的價格,而右邊的的那一個數是你向銀行買入期權時銀行願意售出的價格。實際上A、B、C三個答案中其點差是相同的,都是0.15(2-1.85=2.03-1.88=1.97-1.82),故此C在三個當中是最便宜的,而D選項來說其點差是0.19,相對於來說D的其雙向的報價對於企業來說比C的報價更不便宜,綜上述分析故此是選C。
第二題,必須注意本身就是美元兌人民幣的報價,用人民幣點數表示期權費實際上是用即期匯率的報價看成一個大整體整數乘以期權費價格的百分比。而即期匯率是6.1000,看成一個大整體整數即為61000,那麼期權費報價為61000*0.653%/61000*0.71%=398.3/433.1,故此是選D。
⑻ 期權的定價標準是什麼比如公司市值目前60億
期權價格的定價標准非常復雜,合約標的當前價格、行權價格、合約到期剩餘時間、市場無風險利率、標的價格預期波動率等因素都會影響期權價格。
1.合約標的當前價格
合約標的當前價格對期權價格的影響非常重要,在其他變數不變的情況下,合約標的價格上漲,則認購期權價格上漲,而認沽期權價格下跌。對於行權價格為10元的認購期權來說,如果標的價格從9元上漲到11元,那麼合約就從虛值變成了實值,因此期權的價格也會相應上漲。而對於同樣行權價格為10元的認沽期權來說,如果標的價格從9元漲到11元,期權就從實值變成了虛值,其價格會下跌。
2.行權價
在其他變數不變的情況下,對於認購期權來說,行權價越高,期權價格越低,認沽期權則相反。因此,行權價為55元的認購期權比65元的認購期權貴,這是因為期權買方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入標的證券,購買價格更優越,而行權價為75元的認沽期權則比65元的認沽期權貴,因為期權買方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賣出標的證券。
3. 合約到期剩餘時間
對於期權來說,期權到期期限越長,期權買方獲利的可能性越大,期權賣方須承擔的風險也越大,因此期權價格越高。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期權到期期限越長,期權的時間價值也就越高。如果把期權比作保險,保險期間越長,所支付的保險費理應越高。
4.市場無風險利率
對於期權來說,時間代表了獲利的機會。因此,期權的到期剩餘時間越長,它能轉化為實值期權的可能性就越大,買方也就更願意付出更高的權利金。在其他變數不變的情況下,到期剩餘時間越長的期權對於期權買方的價值越高,對期權賣方風險越大,其價格也因此更高。。
5.標的價格預期波動率
標的價格的預期波動率是用來衡量標的證券未來價格變動不確定性的指標,簡單地說,標的證券價格波動率越高,期權合約到期時成為實值期權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相應合約具有更高的價格。
波動率分為歷史波動率和隱含波動率,前者是從標的證券價格的歷史數據中計算出的收益率的標准差,後者是通過期權現價反推出來的波動率,反映的是市場對未來存續期內標的證券價格波動的判斷。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習慣用市盈率判斷股價高低,在期權市場中,隱含波動率成為類似市盈率的估值工具,投資者可以通過比較隱含波動率和歷史波動率,判斷期權價格被高估還是低估,從而進行賣出或買入的操作。
⑼ 什麼是期權波動率,如何計算
隱含波動率是制期權市場投資者在進行期權交易時對實際波動率的認識,而且這種認識已反映在期權的定價過程中。從理論上講,要獲得隱含波動率的大小並不困難。由於期權定價模型給出了期權價格與五個基本參數(St,X,r,T-t和σ)之間的定量關系。
只要將其中前4個基本參數及期權的實際市場價格作為已知量代入期權定價模型,就可以從中解出惟一的未知量σ,其大小就是隱含波動率。因此,隱含波動率又可以理解為市場實際波動率的預期。
期權定價模型需要的是在期權有效期內標的資產價格的實際波動率。相對於當期時期而言,它是一個未知量,因此,需要用預測波動率代替之,一般可簡單地以歷史波動率估計作為預測波動率。
但更好的方法是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歷史波動率作為初始預測值,根據定量資料和新得到的實際價格資料,不斷調整修正,確定出波動率。
(9)波動率上漲時期權價格擴展閱讀:
影響:
標的資產的波動率是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中一項重要因素。在計算期權的理論價格時,通常採用標的資產的歷史波動率:波動率越大,期權的理論價格越高;反之波動率越小,期權的理論價格越低。波動率對期權價格的正向影響。
可以理解為:對於期權的買方,由於買入期權付出的成本已經確定,標的資產的波動率越大,標的資產價格偏離執行價格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能獲得的收益就越大,因而買方願意付出更多的權利金購買期權;對於期權的賣方。
由於標的資產的波動率越大,其承擔的價格風險就越大,因此需要收取更高的權利金。相反,標的資產波動率越小,期權的買方可能獲得的收益就越小,期權的賣方承擔的風險越小,因此期權的價格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