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稅率問題(17%改為13%,單價怎麼變)
如果抄簽訂合同時與廠家簽訂的單價為1000元是不含稅的,那麼你就按發票面的金額付即可,即1130元。
如果1000元是含稅的,則換成不含稅的單價,即=1000/1.17=854.70元,加上按13%的稅來付款=965.81元。
2. 關於稅率調整17%至16%,你們有沒有客戶要求調整價格 解釋了半天解釋不通 求各位大俠評論 [流汗
1,如題所述,一般來說,購銷雙方已簽訂長期合作合同、合同約定交易價專格為含稅價、雙方均屬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則涉及價格方面的協商事項。
2,以上,作為采購一方,會主動要求補充協議結算價格,通常情況下,會要求銷售方以原不含稅價按照16%稅率計算出含稅的結算價。
3,可見,購銷雙方應通過密切溝通達成共識以解決問題。
4,以上僅供參考,請予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3. 稅率改革後,客戶要求原來產品的單價除1.17然後乘1.16改革後的含稅價付款,這樣合理嗎
這就看雙方怎麼訂立的合同了。
如果約定的是含稅價,則總價不變,供貨方的銷售額增多。
如果約定的是不含稅價,按照新的稅率16%開具發票,總價肯定變少。
原來17%的總價=不含稅價×(1+17%)
現在16%的總價=不含稅價×(1+16%)
含稅價÷(1+16%)>含稅價÷(1+17%)
4. 稅率調整下調3%,產品價格不變。客戶要求降價,怎麼合理解釋這個問題
如果是在4月份國家確定稅率降低3%以後,可以考慮客戶降價即價稅合計降低的要求回,在以下公式范圍內降低答含稅價,對銷售方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含稅價÷(1+16%)×3%
因為這個公式並沒有降低不含稅價。而增值稅本身就是按照不含稅價為計稅依據徵收的。
5. 招標結束後,中標人價款不變,但實際報價稅率有誤(6%、3%),合同簽訂後可否變更合同
報價稅率有誤原則上不能變更。
如果是低稅率改為高稅率,
甲方有可能允許變更,因為他可多抵扣。
如果稅務政策稅率變更,
那稅率是可以進行變更的,
前提不是總包價(合同明確除外)。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6. 2018年5月1號關於稅率調整17%至16%,客戶要求降價1%,如何回復
可以這么回答:增值稅由17%降為16%,實際上是減少1%增值稅沖抵後的稅率!讓全國各企業都享受國家的減稅政策!並不是將價格降低!也不是只對個別企業進行減稅賦!更要注意,環保稅今年已經開始徵收,另原材料漲價20%根本無法用降1%稅收能彌補,故懇請大家莫要將國務院降低企業稅賦之好意去要求降價!否則國家對全國企業減少稅賦就失去了公平意義!所以跟各客戶的交易單價從5月開始不會因為稅率下降而降低
7. 增值稅稅率調整後結算價是否需調整
增值稅率調整,屬於合同所應規定的政策性原因引起的稅率改變。結算價是否需要調整,完全取決於合同雙方協商作出鋪充規定。原則上,只對增值稅稅率調整後的未完成的合同部分進行調整。
8. 關於單價稅率問題(17%改為16%,不含稅單價不變,那含稅單價要變嗎)
這就看雙方怎麼訂立的合同了。
如果約定的是不含稅價,也就是「客戶要求凈單價」,按照新的稅率16%開具發票,總價肯定變少。
原來17%的總價=不含稅價×(1+17%)
現在16%的總價=不含稅價×(1+16%)
如果是約定的是含稅價,「客戶要求凈單價」升高,總價不變。
不含稅價=含稅價÷(1+16%)>含稅價÷(1+17%)

(8)稅率改革貨品價格不變報告擴展閱讀:
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徵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銷售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
因為增值稅額單獨列出一般情況下,零售、銷售給小規模、個體納稅人、一並收入的價外款、貨物包裝押金都是含稅價格。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沒有開具發票,但是視同銷售應該計算增值稅的時候就應該是不開發票但是同樣計算到含稅銷售額中。
含的稅一般是增值稅和國稅.增值稅可以抵扣,國稅可以做固定資產.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要不要開發票.要開發票的,就是含稅價可通過公式將含稅價折算成不含稅價,即含稅價=不含稅價*(1+稅率),一般的稅率有16%,10%,4%,6%,25%,最常見的是16%的增值稅。
比如,含16%增值稅價為100,不含稅價即是100/1.16=86.21,稅金是86.21*0.16=13.7936,企業就可以抵扣13.80的稅。
9. 稅率調整說明怎麼寫,稅率調整說明怎麼寫資訊
稅率調節指通過對不同產業、不同產品、不同企業以及不同稅目、不同納稅人採用不同的稅率實施的調節。稅率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也是稅收調節的核心手段。稅率的高低,直接決定納稅人稅收負擔的輕重,體現稅收調節的深度。不同的稅率形式,實施調節的程度不同。採用比例稅率,調節具有「剛性」;採用累進稅率,調節具有「彈性」;採用定額稅率,調節具有「直接性」。根據國家的政策要求,對不同的產業、部門、產品等採用不同的稅率,可以有效地調節產業、部門和產品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穩定發展。但還要同時採用其他具體的稅收調節手段並與其他經濟杠桿協調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應答時間:2021-03-1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10. 稅率從17降到16,采購單價需要下調1%嗎
同學,不是這么理解的哦,總的算來,單價下浮是不到1%的,當然價格越高,相差的就多,所以只要明確這一點,
稅率不管怎麼變,不含稅價格是不變的,接下來就好計算啦
比如假設2017的17%稅率,單價為A,
那麼現在16%的稅點時,單價就是A/1.17*1.16
你可以對比一下,相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