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貸款違規購地

貸款違規購地

發布時間:2021-06-11 01:35:24

❶ 9家銀行因房貸違規被罰款上百萬,違規行為是什麼

因9家銀行涉房貸違規被罰482萬。這9家銀行分別是:中國銀行、九江銀行、江西德興農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浙江稠州銀行、江西上栗農商行、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西安銀行、建設銀行。

一、9家銀行具體違規行為:

1、江西德興農村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房、向不符合借款主體資格的借款人發放貸款、以貸轉存用於月末沖時點。

2、中國銀行常州分行違規發放商業用房貸款。

3、九江銀行上饒分行因向未竣工驗收的商業用房發放按揭貸款,遭饒監管分局罰款。

4、中國農業銀行西寧市城南新區支行因貸款審查失職,形成虛假個人按揭貸款,遭青海銀保監局罰款。

5、浙江稠州銀行嘉興分行因信貸管理不審慎,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遭銀保監會罰款。

6、江西上栗農商行因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未審查承兌匯票保證金來源,保證金來源不合規遭銀保監會罰款。

7、江蘇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因個人消費貸款流入房地產領域、貸款資金轉存銀票保證金、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遭銀保監會罰款。

8、西安銀行雁塔支行因個人消費貸款用途管控不嚴,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遭銀保監會罰款。

9、建設銀行鹽城分行因存在服務收費質價不相符、信用卡透支和個人消費貸款資金流入樓市、貼現資金用途審查不盡職,貼現資金轉回出票人賬戶等違法違規事實,遭銀保監會罰款。

最後,小編認為金融行業的灰色地帶較多、誘惑大,無論從業人員還是金融機構,都該記住那句話:莫伸手,伸手必備抓 。

❷ 銀行貸款的違規行為怎麼應對

如果合同已經出了那肯定是按合同規定的7折執行,我覺得銀行不大可能做這種事情,很可能在貸款審批環節出了狀況,或者你被中介忽悠了一把. 你能確定你一開始簽的借款合同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嗎?

❸ 嚴控經營性貸款資金違規入房地產市場

央行日前公布的一組數據引人關注。數據顯示,2020年末,銀行本外幣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為13.62萬億元,同比增長20%,全年增加2.27萬億元。
經營性貸款余額上升好嗎?好。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金融業加大力度對企業提供貸款支持。這是經營性貸款資金余額上升的重要原因。
可細細再想,經營性貸款余額上升如此之多,資金都投向實體企業了嗎?恐怕並非如此。在增加逾2萬億元的數字背後,不少經營性貸款資金已經悄然流入房地產市場。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銀行業加大了減費讓利的力度。當前針對企業的經營性貸款利率持續走低,甚至低於個人房貸利率。於是乎,不少人動起了利用經營性貸款購房的歪腦筋。去年,一些專門為購房者辦理經營性貸款的市場組織在各地涌現,不少房產中介甚至能幫助購房者操作辦理經營性貸款購房。
某些銀行機構也樂見經營性貸款流入樓市。曾有銀行信貸員坦言,貸款給購房者不僅安全而且高效省心。如果將資金投放給生產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貸後管理費時費力,甚至晚上睡覺都擔心小微企業主還不上錢。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4.44萬億元,同比增長14.6%。為防範金融風險,央行和銀保監會已經發布通知,對銀行涉房類貸款佔比做出限制,其中對幾家國有銀行房地產貸款佔比紅線劃定為最高不能超40%。在此背景下,防止經營性貸款資金進入樓市尤顯重要。
對於監管部門來說,要警惕經營性貸款資金進入樓市這一現象,要進一步勒緊執法韁繩、紮好監管籬笆。目前已有上海和北京兩地銀保監局發出通知,表示將聚焦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問題,嚴防經營性貸款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未來需要更多的地方監管部門對資金「變臉」進入樓市予以重視,對該類違規行為加大打擊力度。
對於銀行來說,需要進一步加強信貸管理,切莫對經營性貸款違規進入樓市「睜隻眼閉隻眼」。此外,銀行業還需要進一步練就服務實體經濟的本領,不能沒有房地產抵押物就不敢放貸。金融機構需要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增強金融服務可觸達的企業范圍和廣度,將金融活水真正灌溉到實體經濟中去。金融與實體經濟應血脈相通,試想,如果經營性貸款資金新增的2萬多億元都流進了實體生產部門,該有多好。

❹ 為何央行要求各地嚴禁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

9月21日訊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中國央行會同銀監會近期要求各地監管部門,指導銀行規范個人消費貸款,防止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央行的要求重點針對一線和熱點房地產城市。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9日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收集北京等16個典型地區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短期消費貸款同比走勢大幅攀升,明顯偏離穩中有升的零售額同比,預計新增異常短期消費貸款金額約3700億元,估計其中至少有3000億流向樓市,約佔新增短期消費貸款總額30%。

❺ 三部門: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3月26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住建部辦公廳、央行辦公廳發布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
《通知》要求,房地產中介機構不得為購房人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房抵經營貸等金融產品的咨詢和服務,不得誘導購房人違規使用經營用途資金;在提供新房、二手房買賣經紀服務時,應要求購房人書面承諾,購房資金不存在挪用銀行信貸資金等問題。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建立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人員違規行為「黑名單」,加大處罰問責力度並定期披露。
以下為全文: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
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
各銀保監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管委、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
近年來,個人經營性貸款、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等經營用途貸款在滿足企業臨時性周轉性資金需求、提升企業持續運行能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持。但近期一些企業和個人違規將經營用途貸款投向房地產領域問題突出,影響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擠占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貸資源。為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決策部署,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強借款人資質核查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切實加強經營用途貸款「三查」,落實好各項授信審批要求,不得向無實際經營的空殼企業發放經營用途貸款。對企業成立時間或受讓企業股權時間短於1年,以及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低於1年的借款人,要進一步加強借款主體資質審核,對工商注冊、企業經營、納稅情況等各類信息進行交叉驗證,不得以企業證明材料代替實質性審核。
二、加強信貸需求審核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對經營用途貸款需求進行穿透式、實質性審核,要根據借款人實際經營需求合理確定授信總額,與企業年度經營收入、資金流水等實際經營情況相匹配。密切關注借款人第一還款來源,不得因抵押充足而放鬆對真實貸款需求的審查。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對貸款金額較大的,要通過多種形式全方面了解企業情況,進一步加強審核。對通過互聯網渠道發放的經營用途貸款,應滿足互聯網貸款管理相關規定。不得向資金流水與經營情況明顯不匹配的企業發放經營性貸款。
三、加強貸款期限管理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做好經營用途貸款期限管理,根據借款人實際需求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對期限超過3年的經營用途貸款,要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專門統計台賬,逐筆登記並定期進行核查,確保貸款期限與借款人生產經營周期、資金收支規律相匹配,真正用於企業經營。
四、加強貸款抵押物管理
對使用房產抵押的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抵押物估值管理,合理把握貸款抵押成數。重點審查房產交易完成後短期內申請經營用途貸款的融資需求合理性,對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低於1年的,審慎確定貸款抵押成數。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低於3年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定期核查貸款使用情況並保存核查記錄。
五、加強貸中貸後管理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嚴格貸中貸後管理,落實資金受託支付要求,防範企業通過關聯方規避受託支付要求。加強貸後資金流向監測和預警,不得以已開展受託支付為由弱化貸後資金管控。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書面向借款人提示違規將信貸資金用於購房的法律風險和相關影響,在和借款人簽訂貸款協議時應同時簽訂資金用途承諾函,明確一旦發現貸款被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的將立刻收回貸款,壓降授信額度,並追究相應法律責任。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通過網站公示、營業網點張貼公告等方式加強宣傳教育。
六、加強銀行內部管理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合規意識和審慎經營理念,認真梳理經營用途貸款業務操作流程,扎緊制度籠子,切實強化內部問責。要加強對分支機構經營用途貸款的監測分析。要加強員工異常行為監控,嚴防內外勾結,對相關違法違規人員依法嚴格問責。
七、加強中介機構管理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制定各類中介機構准入標准,建立合作機構「白名單」。對存在協助借款人套取經營用途貸款行為的中介機構,一律不得進行合作,並將相關機構名單報送地方有關管理部門,對存在違法行為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要加強對合作類業務的監測統計,對與單家中介機構合作業務快速增長的情況要重點加強分析核查。
房地產中介機構不得為購房人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房抵經營貸等金融產品的咨詢和服務,不得誘導購房人違規使用經營用途資金;在提供新房、二手房買賣經紀服務時,應要求購房人書面承諾,購房資金不存在挪用銀行信貸資金等問題。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建立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人員違規行為「黑名單」,加大處罰問責力度並定期披露。
八、繼續支持好實體經濟發展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持續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保持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發揮經營用途貸款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
九、強化協同監督檢查
各銀保監局、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暢通違規問題投訴舉報方式,及時共享並聯合排查違規線索;要將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等相關問題作為各類檢查的重要內容,依法嚴格問責,加強聯合懲戒,將企業和個人違規挪用經營用途貸款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及時納入徵信系統。
各銀保監局、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聯合開展一次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於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並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

❻ 涉房貸違規屢現為什麼這么多

2018年開年,關於房地產金融風險整肅之風越發嚴厲,關於銀行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受到查處的新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期,海南銀監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海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口農商行」)員工梁某因違規向房地產開發商貸款遭到監管部門處罰。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銀監部門已經針對違規輸血樓市對商業銀行開出10張罰單。事實上,近年來監管部門出台系列措施加強變相輸血樓市資金的整頓檢查,但仍有機構頂風作案,分析人士表示,加強涉房貸款核查管控仍將是未來監管關注重點。

多家銀行違規被罰

經歷了2017年樓市嚴控後,2018年開年,監管部門對於房地產資金來源是否合規的檢查力度依然不小。近期,海口農商行員工梁某因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用於房地產開發的違法行為引發監管關注,當地銀監局對當事人給予警告的行政處罰。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針對違規「涉房貸款」已開出10張罰單。如1月9日中信銀行廈門分行因部分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挪用並流入房地產市場被罰款25萬元;1月11日,平安銀行廈門分行因為相同的原因被罰款25萬元;1月19日,天津濱海江淮村鎮銀行違規發放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房被天津銀監局處以20萬元罰款,同日,廈門銀監局也對農業銀行廈門市分行罰款35萬元,處罰原因為個人消費、經營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1月23日,北京銀行上海分行因某同業投資資金投向項目資本金不到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等原因被要求責令改正,並處罰款50萬元。2月9日,中原銀行鄭州分行因個人綜合消費貸款被挪用於「購房首付」吃監管罰單。

在這10張罰單中,有3張罰單處罰時間是在去年底,分別涉及浙商銀行杭州分行、郵儲銀行廈門分行和招商銀行杭州分行。

緣何屢禁不止

事實上,為了防範房地產市場過快上漲、抑制炒房,自2016年10月以來,樓市調控政策逐漸蔓延至全國各地,經歷了2017年一整年的樓市調控後,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投資得到明顯抑制,但違規涉房貸款卻並未銷聲匿跡。

盡管查處力度不斷加大,銀行變相「輸血」樓市資金、暗箱操作現象仍屢禁不止。對此,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表示,商業銀行貸款政策具有很強的主觀性,違規貸款資金往往會流入像房地產這類投資收益比較高的行業,這也意味著商業銀行持續看好房地產未來投資收益。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缺乏紀律性和專業風控能力,後續也需要商業銀行自身加強把控。

「對於銀行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處罰比較多的,一是資金用於為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購置費用;二是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或者信用卡透支等資金用於購房。這兩類貸款,對於銀行而言,貸款利率更高,銀行議價能力更強,所以對於銀行而言是有利可圖。同時,對於房企支付購地款,其資金來源渠道一直比較有限,通道業務受阻後,房企的資金渠道進一步受限,所以資金需求比較大。而對於個人消費貸款流入購房,也與個人按揭貸款額度緊張有關,很多人會繞道通過消費貸款買房,所以也反映出購房需求較大與購房資金緊張。」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坦言。

信貸政策收緊環境下,開年以來,包括廣州、深圳、南京等多個城市傳出房貸收緊、首套房購房貸款利率上浮的消息。融360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43%,相當於基準利率1.11倍,環比2017年12月上升0.93%;同比去年1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4.46%,上升21.75%。

趙卿認為,從銀監會以及各地銀監局的表態來看,2018年對於房貸的信貸政策會趨嚴,特別是在去杠桿、去通道下,非標資產進入房市的資金也會受到限制,同時,對於消費信貸類資金進入房市的清理也會加強。

有需求就有市場。

閱讀全文

與貸款違規購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融資租賃 瀏覽:716
投資2萬億美元 瀏覽:409
長信基金總經理 瀏覽:753
白領投資攻略 瀏覽:438
境外匯款不到賬 瀏覽:59
期貨財經要聞 瀏覽:954
天齊鋰業貸款利息 瀏覽:750
期貨鐵礦投 瀏覽:749
君弘一戶通怎麼買股票 瀏覽:151
60元理財卡 瀏覽:517
股票不分紅價格也不漲 瀏覽:788
蘇交科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327
期貨從業人員可以炒外匯 瀏覽:893
每日股票直播 瀏覽:701
海聯訊是只什麼股票 瀏覽:639
外匯委託騙局 瀏覽:399
應收賬款融資包括什麼 瀏覽:838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