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中需求供給坐標圖中的P Q D E S 分別代表什麼我知道P是價格的意思。
P: Price 價格
Q: Quantity 數量(包括需求量和供給量)
D: Demand 需求
S: Supply 供給
E: Equilibrium 均衡
2. 在市場失衡狀態中,供給過剩圖怎麼看
供應過剩還是需求過度都是從供需曲線坐標上的一個點來看的。
當蛋卷的價格為$2.5的時候,消費者覺得售價過高,願意在這個價格購買的需求量僅僅為4,而生產商覺得有利可圖,大力生產,供給量為10。 10-4=6,這多出來的6就是供給過剩的數量。按照經典經濟學理論,此時生產生會降價促銷,直到售價為$2.0的時候供需平衡為止。
當蛋卷的價格為$1.5的時候,消費者覺得便宜,願意在這個價格購買的需求量為10,而生產商覺得無利可圖,僅僅提供4的供給量,此時10-4=6的6就是短缺的數量。此時,市場處於賣方市場,生產商為了增加利潤將提價,直到售價為$2.0的時候供需平衡為止。
3. 價格與需求量的函數圖象
-36。
解這個方程,得x=32。此時-x+60=28。
所以,該商品的穩定價格為32元/件,穩定需求量為28萬件。
(2)因為「需求量為0時,即停止供應」,所以,當y1=0時,有x=60。
又由圖象,知x>32。
所以,當價格大於32元/件而小於60元/件時,該商品的需求量低於供應量。
(3)設政府部門對該商品每件應提供a元補貼。根據題意,得方程組
-x+60=28+4
2(x+a)-36=28+4
解這個方程組,
得x=28, a=6,
所以,政府部門對該商品每件應提供6元的補貼。
4. 價格升高需求量減少的圖
價格上升的理由很多,需求只是一個方面.需求取決於價格,消費者偏好,替代商品價格,消費者預期等等原因.而價格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同時決定,當前商品的價格一般稱為市場均衡價格,是消費者和生產者通過博弈後產生的被雙方接受的價格.一般的當需求上升導致需求量大於商品供給量時,價格會上升,若果仍然是供過於求,則價格不會上升
5. 商品需求量與供求量的圖示
需求量是指其他因素不變時,價格與需求量的關系,體現的是沿需求曲線的變化;需求變化是指價格不變,其他因素的變化引起需求量的變動,體現為需求曲線的移動。其他商品價格變化屬於外因,是需求曲線的移動,故選擇A.
6. 下圖中,p、q、d分別表示商品的價格、需求量、需求曲線
B 當商品的供求同時發生變化時,商品價格取決於供給與需求兩方面的變動方向、變化幅度。供給減少,需求增加,且前者幅度小於後者幅度,此時E點向右上方移動,B項正確。A項情況下,E點向左下方移動;C項情況下,E點向右下方移動;D項情況下,E點向左平移。
7. 高中政治經濟生活中價格和需求量的曲線圖怎麼看
簡單地說,從左上角向右下角傾斜的是價格需求曲線,左下角向右上角傾斜是的價格供應曲線
價格需求曲線中,斜率較大的是生活必需品,斜率較小的是高檔耐用品。
8. 政治價格變動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圖標,怎麼判斷是在同一條線上點的移動還是線在移動,沒搞清楚,請教……
1.需求量的變動:我們把由於價格因素引起的消費者願意並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的變動稱為需求量的變動。需求量的變動表現為同一條需求曲線上的點的移動。
2.需求的變動:把由於價格以外其他因素引起的消費者在每一可能的價格下所有需求量的變動稱為需求的變動。它的變動表現為需求曲線的移動。
9. 誰會畫圖,就價格需求量什麼的,微觀經濟學的,在線等。追加啊
對於農民來說,總收入才是值得考慮的因素,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收入R=P*Q
如何使得收入R達到最大值? 我們用R對Q求導:
dR/dQ= d(P*Q)/dQ = P+Q*dP/dQ = P *(1+Q/P*dP/dQ)
注意,需求彈性 E=-dQ/dP*P/Q
那麼 dR/dQ=P *(1-1/E)
當導數為0的時候,R取到峰值,此時E=1 !!
所以對農民來說,影響收入的決定因素是糧食的需求彈性!!在圖上,糧食的E<1,dR/dQ<0,導數為負,說明隨著Q的增加,R會減少,所以糧食豐產,不是好事!!但是,在遇到旱災的情況下,糧食的需求曲線會發生變化,糧食一點點價格的下降會導致大量的需求,此時E將會大於1,導數為正,說明隨著Q的增加,R會增大。
如果畫圖的話,只要再話一根平坦的需求曲線說明旱災的情況就可以了
10. p代表價格,Q代表需求量 兩個圖分別是什麼意思, 舉例說明
第一個圖表示價格相同的情況下,需求量增加。第二個圖同樣表示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需求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