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問;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什麼東西最有漲價的可能
現在消費水平高了未來幾年什麼東西都有可能漲價的呀
㈡ 全球大宗商品漲價,會給全球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全球大宗商品漲價,引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震盪。大宗商品作為世界各國的基礎產業,對世界經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國家依靠著大宗商品維持國家發展,對這些國家來說,大宗商品的價格走高,是有益的。但是,一直持續走高肯定會對世界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國就是大宗商品主要的進口國,價格一昧走高,肯定也會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宗商品
民眾生活
疫情影響
一,什麼是大宗商品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簡單的來說,就是社會上各種工業和糧食生產的原材料。比如一些農產品,大米,甘蔗,甜菜。各種礦石原材料,橡膠等等,都屬於大宗商品。
以上,歡迎大家補充評論,寫作不易還有各位點贊關注
㈢ 大宗商品價格未來幾年不會走高.是什麼意思
國家要整頓了
㈣ 大宗商品漲價引全球通脹預期升溫,漲價傳導到我們生活還有多久
最近,大宗商品開始了新一輪的快速上漲趨勢。有色金屬、黑色系價格繼續創出新高。LME銅價突破1萬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普氏能源公司62%的鐵礦石價格首次突破200美元大關,力霸和普氏能源都創下歷史新高。直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國內價格的影響已經見過。分析顯示,盡管來自外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增加,但總體通脹水平得到了控制。未來幾個月,中國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升至7%左右,未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更加“隨意”。
商品價格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最大的應該是通貨膨脹預期,每個人都預期未來的可能價格,所以最近增加了一些產品的購買,這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需求變化,導致一些當地的價格,所以對於商品價格的上漲,實際上,我們應該把它從更理性的角度。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過程,市場均衡也會來。只是時間問題,沒有必要太擔心。
㈤ 今年年底到明年,大宗商品價格,原材料還會上漲嗎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業績一路上揚。據巴克萊銀行公布的最新報告,迄今為止,今年大宗商品市場的總投資額已達到508億美元,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同期最高水平,而2009年同期的總流入也只不過比這個數字高出10億美元。大宗商品價格多年不景氣,在全球經濟依舊復甦乏力的情況下,價格持續高企,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未來將如何進一步演化?現狀——大宗商品價格呈現全面上漲「大宗商品進入牛市」。這是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的標題。報道指出,在過去的幾年間,大多數大宗商品的價格都「跌跌不休」,尤其是黃金、銅礦石、煤炭、銅和原油等,但現在看來大宗商品市場已經「走出熊市」。巴克萊銀行的報告顯示,新流入的資金推動大宗商品資產管理總額從2015年底的低點1610億美元增至2350億美元。世界銀行近日的報告也指出,今年以來,從大豆到鑽石等所有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實現了重要復甦,大宗商品「最糟糕的日子已經過去」。英國媒體報道說,自2011年從高位回落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在過去幾年裡,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從今年伊始,情況發生逆轉,繼鋼材等「黑色系」原材料價格率先上漲以來,包括飼料類原材料、石油化工類以及有色金屬類等原材料價格輪番走高。經過今年6月、7月相對的小幅回落後,進入8月,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大面積飆升。其中,「黑色系」商品價格全面提升,有色金屬商品、能源化工商品也幾乎全線上漲,不過農產品走勢分化,貴金屬則顯現出弱勢。如果今年全年大宗商品市場都能實現資金凈流入的話,那將是4年以來的第一次。
㈥ 用什麼方法能判斷未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
要判斷商品的價格走勢,就更多的需要結合消息面了,並且還需要專業知識過硬,這樣分析的才比較准。
㈦ 世行預計明年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回升是真的嗎
世界銀行26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場前景》季度報告顯示,包括能源、農產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明年有望回升。
世行預計,金屬價格今年將上漲22.4%,明年則將下降0.7%。世行指出,中國市場的需求狀況將影響未來全球金屬價格走勢。報告預計農產品價格今年將小幅下降0.6%,明年將上漲1.2%。其中,糧食價格今年將下降0.2%,但明年將上漲1.9%。報告說,供給充足將制約農產品價格進一步回升。
㈧ 美元升值,大宗商品的價格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
美元走勢與各類大宗商品以及貴金屬產品為反向。美元升值,意味著美元經濟利好,那麼相比各類大宗商品則是利空的方向,那麼因此美元漲,大宗商品跌
從大宗商品期貨市場來說,價格幾乎為歐美市場所壟斷,以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兩家交易所年成交量就佔到世界期貨商品交易量的近一半,無論是原油、黃金、鐵礦石產品,價格無論都是美國市場說了算,有時候我們看到現貨市場供需並不緊張,可以說是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但期價市場卻有大幅上漲的情況,直接帶動了現貨市場價格的上漲,這是由於投資或者是通脹預期引起的。
最好的例子是去年的原油價格,從世界范圍內看並未發現有大規模供應緊張的情況出現,有的也只是局部的情況,而且很快就得到緩解,但原油價格一度達到140多美元的歷史高位,這時候美國政府對世界主要產油國施加壓力,要求其增加產量,但歐佩克的回應說不會增加產量,從表面上看是其有意維持高油價,因為這對自己十分有利,其實不然,歐佩克給出的理由是它覺得因為經濟過熱投資者對原油期貨市場的趁機炒作使得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矛頭直指美英原油期貨市場,當時雙方爭論不休,直到華爾街金融風暴橫掃期貨市場,同時原油生產國被迫減少產量,但國際油價依然跌到每桶35美元,這時候大家才看到問題所在,完全是期貨市場炒作的結果,並不是原油供應不了世界的需求,按現在的原油產能,再考慮到世界工業化水平和進程,對石油的需要峰值已經過去,只要排除戰爭等非常態因素的影響,我估計在未來二十年內,都不會發生什麼石油危機,有的只會是人禍,就像2008年那樣的價格炒作或是故意囤積居奇造成人為能源危機以獲取不道德暴利,特別是在新能源的應用普及化之後,人類會找到可行的辦法慢慢替代石油的
在這裡面美元與大宗商品有非常緊密且微妙的關系,你可以想像資金就像流水一樣,它會在美元與大宗商品之間選擇,當它流向那一方的時候,那一方就會應聲上漲。只要投資者都去投資大宗商品的時候,就會把手中的美元換成大宗商品,這時候對美元的需要就不怎麼強烈,短期來看它會對美元造成貶值,當然美國的貨幣政策、利率水平和貿易收支等都會對美元指數造成影響,但這些影響遠遠沒有短期需要對美元指數的影響來得直接;反過來說如果大家都覺得大宗商品無利可圖時,這時候就需要把大宗商品換成其它資產,這時候美元和美國國債會成為最佳選擇,這些都會促使美元升值,無論是不是出於避險目的,當投資者想換掉大宗商品時,第一選擇就是美元。所以美元和大宗商品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只要美元漲了,大宗商品一般就是下跌趨勢,美元跌了,大宗商品一般就是上漲趨勢,同向運動的情況幾乎沒有出現過,有也只是非常短暫的一小段時間,之後必定是分道揚鑣
㈨ 軟性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上漲之後有什麼後果
軟性大宗商品指的是可被廣泛交易,並且廣泛作為工業基礎原料的商品。軟性大宗商品包括可可,咖啡,糖,農副產品,像活豬,活牛,小牛等也屬於軟性大宗商品。
㈩ 現貨大宗商品未來的趨勢如何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近幾年表現還是不錯的,因為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還在成熟的路上,但不可否認,它有很多優於股市的地方,比如T+0,雙向交易,所以說它在未來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