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莊家是如何利用開盤價做局的
1.平均價測算
莊家若通過長期低位橫盤來收集籌碼,則底部區間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平均值就是莊家籌碼的大致成本價格。此外圓形底,潛伏底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測算持倉成本。莊家若是通過拉高吸籌的,成本會更高一些。
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個交易日,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可以認為是主力的平均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會有一定誤差,但不會超過百分之十。作為一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隻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若升幅為100%,則莊家正常利潤為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來後,然後在這價位上乘以150%,即為莊家最低目標價,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會到這個價位,因為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莊家資金大,有時候會進出兩難。
2.統計換手率測算
對於老股,在出現明顯的大底部區域放量時,可用為莊家建倉的成本區,具體計算方法是計算每日的換手率,直到統計至換手率達到100%為止,以此時的市場平均價作為莊家持倉成本區。對於新股,很多莊家選擇在上市首日就大量介入,一般可將上市首日的均價或上市第一周的均價作為莊家的成本區。
3.最低價測算
在最低價位之上的成交密集區的平均價就是莊家建倉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大約高於最低價的15%~30%。
4.股價測算
以最低價為基準,低價股在最低價以上0.5~1.5元左右,中價股在最低價以上1.5~3.0元左右,高價股在最低價3.0~6.0元左右為主力大致成本區。
5.用SSL指標測算
SSL指標是顯示股價的成交密集區和支撐位、壓力位、成交密集區內平均價位對應的巨大成交量的價位就是莊家的建倉成本。
6.莊家的持倉成本
莊家的持倉成本=(最低價+最高價+最平常的中間周的收市價)/3
作為莊家,其控盤的個股升幅最少應在50%以上,大多數為100%。一般而言,一隻股票從一段行情的最低價到最高價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
7.新老股測算
① 新股上市後,股價的運行一直保持較為強勢的特徵,如果在連續好幾個交易日股價總體向上,換手頻繁,並且一周之內達到了100 %以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平均價格就大致接近莊家的成本。
② 上市當日換手率超過60%的新股,莊家的成本線在上市首日開盤價與收盤價之平均值附近。這是因為,新股上市當日,一級市場申購專業戶大量拋售套現,此時正是收集籌碼的最佳時機,看好該股的莊家常進場大肆吸貨。因此,一旦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60%,當天的平均價必然是莊家進貨的成本價。尤其是在弱勢時,一些中大盤股或行業屬性一般股不被散戶看好,上市低開低走,莊家正好趁機大量吸貨。一旦莊家收集過程完成,日後的拉抬幅度往往是首日收盤價與開盤價之平均值的2至3倍, 甚至4至5倍。散戶只要在此區域進貨,又能捂住3個月乃至半年以上,常有驚人的獲利。
③ 上市首日換手率不足50%的次新股,莊家成本一般在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大多數莊家收集籌碼不可能集中於一日,上市若首日未能拿足籌碼,莊家需要一定的時間吸貨。對大多數剛上市新股,莊家如果立即拉高吸貨,往往成本較高,需慢慢吸納。據我觀察,大多數莊家一般收集籌碼需要2至4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收集完畢之後,在大市適度活躍時擇機拉抬,發動一波行情。因此,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的價位往往是莊家成本區域,散戶在這個區域擇機介入,取勝的把握較大。
④ 冷門老股的莊家成本在底部反復拉抬、箱形震盪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均值處。一些股票因利空調整得十分充分,股價已跌深跌透、無人關照,此時有心莊家正好趕來收集破爛然後施展手法變金子。但要想哄出散戶手中廉價籌碼並非易事。唯一辦法是反復拉抬、打壓。這時股價K線圖及成交量特點是:K線小陰小陽或連綿陰線伴隨萎縮成交量之後,突然來一兩根大陽線同時伴隨成交量的放大。然後,又是萎縮成交量和連綿陰線或小陰小陽,如此反復幾次,股價上下箱形震盪,成交量間隔性放大。莊家的成本就在箱頂與箱底之中位附近。散戶在箱底或箱子中位進貨埋伏,一旦莊家籌碼收集完畢發力上攻,升幅甚為可觀。
⑤ 慢牛股莊家成本通常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的黃金通道內。有些朝陽行業潛力股,主力機構因看好該股基本面在裡面長期駐守,耐心運作,只要該股基本面不發生重大變化,莊家就不會出局。其走勢特點是股價依託10日均線、30日均線震盪上行, 緩慢盤升,莊家手法不緊不慢,不溫不火,股價偏離5日均線過遠則回調, 技術整理幾天,一碰到30日支撐線就上行,然後再次觸及5日線又回調,成交量既不放得過大,也不萎縮太小,始終保持一個比較適中的水平。這種慢牛股的莊家成本區域就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散戶在此區域進貨,賺錢的概率極大。
8.通用方法
選項擇吸貨期內趨中的最低價與最高價瑞加上平均價之總和,然後再除以3,這種方法簡單實用。一般吸貨建倉越長則利息、人工、公關、機會成本都會增加。一般要略為上浮15%以下,如有達到兩三年的建倉莊家時,則成本合算會要再加上20~35%為宜一般一年取用10%較合適。
⑵ 莊家怎麼控制股票開盤價
開盤價一般是由頭一天的收盤價決定,但是每天開盤有一個15分鍾的集合競價,就是說 買賣雙方都在當天十個點以內的漲跌幅里 隨意掛自己要買賣的價格單子,如果說買賣的單子剛好都比較大達到 作為開盤價的條件,就將撮合這筆買賣成交,同時以他們的成交價作為開盤價, 比如你持有一個股票 10塊錢,你想要開盤就賣出在9:15的時候就主動掛 9.5掛上面,剛好同時外面有人覺得今天這個股票不好他開盤想買但是不想出高價就出9.5 也掛單剛好買,這時候系統就會撮合你這兩筆交易 同時交易量最大的達到開盤價條件的 你們的9。5的成交價 就作為當天的開盤價了
⑶ 莊家是怎麼控制股價漲跌呢
莊家控制股票漲跌是通過莊家對敲來完成的。
莊家對敲主要是利用成交量製造有利於莊家的股票價位吸引散戶跟進或賣出,莊家經常在建倉、震倉、拉高、出貨、反彈行情中運用對敲,莊家對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建倉時通過對敲的手法來打壓股票價格,以便在低價位買到更多更便宜的籌碼。在個股的K線圖上表現為股票處於低位時,股價往往以小陰小陽沿10日均線持續上揚,這說明有莊家在拉高建倉,然後出現成交量放大並且股價連續下跌,而股價下跌就是莊家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這期間K線圖的主要特徵是:股票價格基本上處於低位橫盤(也有拉漲停的),但成交量明顯增加,從盤口看,股票下跌時的每筆成交量明顯大於上漲或者橫盤時的每筆成交量,這時的每筆成交量會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因為在低位進行對敲時散戶尚未大舉跟進)。
另外,在低位時莊家更多地運用夾板的手法,上下都有大的買賣單,中間相差幾分錢,同時不斷有小買單吃貨,其目的就是讓股民覺得該股拋壓沉重上漲乏力,而拋出手中的股票。
第二、拉升時利用對敲的手法來大幅度拉抬股價。莊家利用較大的手筆大量對敲,製造該股票被市場看好的假象,提高股民的期望值,減少日後該股票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散戶也會跟著搶先出貨)。這個時期散戶投資者往往會有買不到的感覺,需要高報許多價位才能成交。從盤口看,小手筆的買單往往不容易成交,每筆成交量明顯有節奏地放大。強勢股的買賣盤均在三位數以上,股價上漲很輕快,不會有向下掉的感覺,下邊的買盤跟進很快,這時每筆成交量會有所減少(因為對敲拉抬股 價,不可能像吸籌時再投入更多的資金,加上散戶跟風者眾多,所以雖然出現價量齊升,但每筆成交量會有所減少)。
第三、震倉洗盤時因為跟風盤獲利比較豐厚,莊家一般會採用大幅度對敲震倉的手法使一些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出局。從盤口看,在盤中震盪時,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顯放大,這是莊家為了控制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敲手筆控制股票價格造成的。
第四、經過高位的對敲震倉之後,一些股評家也會長線看好,股價再次以巨量上攻。這時莊家開始出貨,從盤口看,往往在盤面上出現賣二、賣三上成交的較大手筆,而我們並沒有看到賣二、賣三上有非常大的賣單。
成交之後,原來買一或者是買二甚至是買三上的買單已經不見了或者減少了,這往往是莊家運用微妙的時間差報單的方法對一些經驗不足的投資者布下的陷阱,散戶吃進的往往是莊家事先掛好的賣單,而接莊家賣出籌碼的往往是跟風的散戶。
第五、莊家出貨之後,股票價格下跌,不少跟風買進的中小散戶已經套牢,成交量明顯萎縮,莊家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敲,拉抬股價(此時莊家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賣力了),較大的買賣盤會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因為莊家此時對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地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賣個好價錢。
⑷ 主力機構是否可以控制一隻股票的開盤價
開盤價是很容易控制的,而且多數股票的開盤價都是由主力控制著,一般的散戶多是在開盤之後觀望,很少參與集合競價。
⑸ 股票的開盤和收盤莊家可以控制嗎
莊家控制一日內的盤中走勢,最重要的是控制開盤價和收盤價。因為股民一般都習慣於看K線,在日K線上,K線的實體很明顯而上下影線不太明顯,所以,控制住一天的開盤和收盤就控制住了日K線的大輪廓,就可以讓日K線走成莊家要的形態。一天走勢中控盤效果最好的是控制開盤價,因為開盤時參與交易的人少,用較少的錢就可以把開盤價給控制住。而開盤又是一日行情的出發點,如果莊家想出貨,可以控制開盤高開,這樣只用很少的資金就可以給一天的出貨開出空間;反之,如果想進貨也可以先低開,給一天的進貨開出空間。所以,高開低走和低開高走是經常出現的走勢。開盤價的影響主要是在盤中,收盤價則可以影響到以後的走勢。莊家常常通過控制收盤價給第二天的走勢埋下一個伏筆。一般,如果前一天的尾盤是上漲的,則第二天順勢高開上摸的概率大;如果尾盤是下跌的,則第二天常常順勢低開下探。控制收盤還可以起到掩蓋一天走勢的作用。比如整個一天都在逐級下跌,莊家一個價位一個價位的出貨,到尾盤時可能用幾個大單子把股價迅速拉起來,在日K線上會形成一個實體不長但帶有長長下影線的陰線。這樣可以給每天看日線的人造成一個下跌並不太多的印象,為明天繼續出貨創造條件。類似手法用在吃貨時則形成一個帶長長的上影線的陽線。如果在日K線上出現這種長長上影線的走勢則給了人一個很好的短線獲利機會。因為上影線所摸到的一段空間中的籌碼其實已經被吃光了,以後不出兩三天這段空間就會被收復。第二天一般還會有低價買入的機會,雖然上漲空間不大,但時間短,成功率也比較高。不過一旦這段上影線空間已經給了,這個上影線也就利用完了,以後有沒有更高的價格就不一定了。收盤價控制起來一般比開盤價難,因為盤中沉積了大量單子,要把價格打到某個價位就要真的把這些單子都打掉,這是要花成本的。所以,莊家在控制收盤時要先看看盤中埋單的情況,把預先的操作計劃和盤中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靈活決定。控制收盤價的操作一般在收盤前二十到四十分鍾開始,特別是最後的十到二十分鍾,人為控制價格的痕跡常常非常明顯,而且是越到後來爭奪越激烈,和一天的走勢比起來,這段時間的波動往往比較大比較劇烈,常常發生突然的逆轉。收盤前四十分鍾,此時開始控制收盤價時間還嫌早了點,因為後面還有時間走兩波,現在打出的價格最後多半不算數;但有時在走勢上已開始出現人為的痕跡。收盤前二十分鍾,時間差不多了,但此時開始,最後十分鍾還有時間被人再扭轉一次。收盤前十分鍾控盤操作不能再晚了,要做此時就要開始做。
⑹ 莊家可以控制股價的意思是說莊家可以隨意改動股價嗎,還是什麼意思謝謝!
莊家可以控制股價的意思不是說莊家可以隨意改動股價。
莊家炒股票也要獲利。同樣是買、賣的差價獲利。與散戶不同的是,他可以控制股票的走勢和價格,也就是說散戶獲利是靠期待股價上漲,而莊家則是自己拉動股價上漲。 所以,莊家炒作包括四部分:建倉、拉高、整理、出貨。所謂的「洗盤」,多為吃貨。一般是吃、拉、出三步曲。
銀行家通常選擇在股價較低時建倉,並希望股價越低越好,他希望在買入前先擊中兩塊板。 因此,不要相信「推高食品價格」和說股票價格已經達到創紀錄的高點等。 食物吃完後,通常會有一個快速的上拉過程。
一旦一隻股票開始飆升,它就會離開安全區,並可能在任何時候出貨。 所以我的中線建議總是很低 當銀行家認為裝運時間還沒有到,他需要在高水平水平上安排貨物,通常會造成價格差異。散戶投資者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出貨。
(6)莊家控制開盤價格擴展閱讀:
《證券法》第77條規定:
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縱證券市場:
(一)單獨或者通過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者利用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二)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三)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
(四)以其他手段操縱證券市場。
操縱證券市場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因股價被操縱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有權向行為人提起民事賠償責任。
⑺ 股票莊家怎樣控制開盤價
通過買賣股票來控制
⑻ 莊家如何操控價格
1、莊家操縱價格的方法和步驟如下:
(1)莊家通過勾結某些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虧的負面消息和運用技術圖形等一系列運作,利用大盤連續重挫和市場的悲觀情緒等不利因素,強化投資者的拋售意識和悲觀情緒,讓投資者確信股價還要下挫而拋出股票,從而達到吸籌建倉的目的;
(2)通過並購重組、大宗交易、技術圖形,以及適時「借勢」————借大盤攀升和適度「借力」————借正面的金融政策等有利因素,激起投資者的追漲意願,讓投資者相信上市公司受主力的追捧和其股票具有上漲潛力,從而掩蓋推升股價的目的;
(3)通過外資並購、高送配方案、調升股票的評級等系列運作,利用大盤的走強和公布的正面金融政策等有利因素,強化投資者的持股意願,讓投資者確信上市公司極具投資價值和股票極具上升潛力而紛紛追漲,從而順利將手中的籌碼出脫給跟風的中小股民。
2、莊家,指能影響金融證券市場行情的大戶投資者。通常是佔有5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達到50%,看各品種而定,一般10%至30%即可控盤。因交易量和資金量巨大,所以在期貨市場上很少出現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