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在哪個年鑒或者網站上面有嗎
有的。
最簡單和方便的辦法就是,你可以通過外匯交易軟體,可以看到美元對人民幣從08年到今天所有的記錄,包括每天每分鍾的。
到模擬欄目申請一個模擬賬號,然後下載模擬軟體,登錄進去模擬後,找到美元對人民幣的貨幣對名字是USDCNH,其他貨幣也可以模擬交易交易,例如EURUSD是歐美,日元是JPY
炒外匯現在的人比較多,但是最好要認認真真研究技術,現在人民幣交易確實比較火。能不能破7難說
⑵ usdcnh 美元離岸人民幣 怎麼做
FXCM福匯,KVB昆侖國際可以做。交易方式跟外匯一樣
⑶ 人民幣納入SDR的是CNH還是CNY
FX168訊 周二(7月28日)知名外媒報道指出,中國重啟匯率改革已過去10年,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議題終於再次登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會議桌。對於同時在境內外兩個市場交易,存在兩種匯率的人民幣,最終成為SDR計價基準的會是哪一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駐華首席代表席瑞德(Alfred Schipke)7月中旬在北京國際貨幣論壇上曾表示,目前人民幣進入SDR除了要滿足常規的評審條件之外,在操作層面上還存在幾個問題,包括採用何種利率、匯率標准,及能夠提供哪些 對沖工具,相關討論將成為IMF於7月29日非正式董事會議的議題之一。
中國境內外匯市場尚未完全開放,在岸人民幣匯率的形成仍處於中國央行(PBOC)的管控之下,且在資本項目下不完全可兌換。離岸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交易更加活躍,但一則不是官方匯率,二則供求關系也難以體現中國國際收支狀況。
中國官方視納入SDR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標志,中國央行航咋周小川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期望人民幣在IMF今年的評估中被接納。在中國股市近期的暴跌中,離岸人民幣一度恐慌貶值,而在岸人民幣則巋然不動,IMF該採用哪種計價標準的爭論隨之升溫。
本周一(7月27日)匯豐全球新興市場貨幣研究主管Paul Mackel表示,「CNY和CHN哪一個應當進入SDR,的確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現在還沒有直接明了的答案。」
對於哪個人民幣更適合納入SDR,知名外媒報道指出,離岸人民幣(CNH)更具技術優勢,而在岸人民幣(CNY)尚需推進改革。
-----fx168財經網
⑷ 哪裡有CNY人民幣和CNH離岸人民幣的走勢圖
網路一下,不行就谷歌,這種走勢圖估計只有專門的網站才有,
⑸ 人民幣對美元誰是單位一
人民幣對美元,也就是外匯平台上的CNH/USD或者CNHUSD。
外匯交易中這種寫法,就是把前面那個貨幣CNH當作商品,後面的USD當作平常概念上的錢。
因此前半部分為單位一。
USDCNH=6.6 -->你要買入1美元,就要拿6.6人民幣來換。賣出1美元同理。
CNHUSD=1/USDCNH=1/6.6=0.1515 -->你要買入1人民幣,就要拿0.1515美元來換。賣出同理。
PS:CNH和CNY都是人民幣,CNH是離岸。
⑹ 什麼是境外人民幣cnh
境外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CNH),也叫人民幣離岸價!
⑺ 美元匯率有在岸價和離岸價嗎為什麼人民幣有離岸價和在岸價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回種貨幣表示另答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資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貨幣兌換
1美元=6.5875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1518美元
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6-01-08 13:41
⑻ 人民幣為什麼會有在岸價(CHF)和離岸價(CNH)
因為在國內人民幣兌美元是受監管和調控的,所以並不能真實的反應出來人內民幣兌美元的實際值。
容而離岸人民幣屬於國家在境外設立的能夠自由交易的,更能反應出來人民幣在國外的供給與需求。所以這兩個價格是不一樣的。而其中境外市場以香港的最為活躍。
⑼ 在美國用人民幣兌換美元和在中國的匯率一樣嗎
一樣。
固定匯率制是以本位貨幣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作為確定匯率的基準,各國貨幣間的匯率基本固定,其波動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內的匯率制度。
固定匯率制分以下兩類:
(1)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制。其特點是: 決定各國貨幣匯率的基礎是各國金鑄幣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市場匯率隨外匯供求關系的變化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匯率的波動受黃金輸送點的制約,相對穩定;匯率的形成是自發的,各國沒有專門制訂和管理匯率的機構,國際間對於匯率也沒有統一的安排和規定。
(2) 紙幣流通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規定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根據法定含金量與美元建立固定比價,即黃金平價。
(9)美元對人民幣匯率cnh擴展閱讀:
調節措施
1、運用貨幣政策
運用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調整貼現率使利率發生變動,引起本國幣值發生變動和刺激國際資本流動,以引起外匯供求狀況改變,進而引起匯率變動。當匯率上升,有超過匯率波動上限趨勢時,該國貨幣當局常常提高貼現率,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上升。
這一方面使通貨收縮,本幣實際幣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國資本流入,增加本國的外匯收入,從而減少國際收支逆差,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幣匯率下降,使匯率維持在規定的波動范圍之內。
當匯率下跌、低於規定下限時,則降低貼現率、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下降,使國內貨幣供給增加、本幣對內價值降低、資本外流,本國外匯需求增加,最終使匯率在規定的幅度內變化。
2、調整外匯黃金儲備
一國為了滿足其對外政治、經濟往來需要,都必須保有一定數量黃金和外匯儲備,黃金和外匯儲備不僅是國際交往的周轉金,也是維持匯率穩定的後備力量,還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
管理當局經常利用所掌握的黃金和外匯儲備,通過參與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買賣外匯)平抑外匯供求關系 ,以維持匯率在規定的上下限內波動。
3、實行外匯管制
一國國際收支狀況異常嚴峻和國際收支長期惡化,黃金外匯儲備不足,無力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賣外匯以進行干預,則藉助於外匯管制手段,如直接限制外匯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匯率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