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貨幣交易量很大價格也會高嗎

貨幣交易量很大價格也會高嗎

發布時間:2021-06-13 18:31:29

⑴ 為什麼貨幣供應量過大會使物價上漲

雞蛋價格上漲,是因為賣雞蛋的發現飼料上漲了,坐車去賣雞蛋的運費上漲了,成本越來越高了,由於糧油價格上漲,按原價賣雞蛋得的錢越來越不夠養活自己了。所以,為了保持以前的生活水平,吃以前一樣多的豬肉和大米,不得不漲價。

所以我們要考慮的是整個經濟體,即宏觀經濟,因為影響雞蛋價格的有原油、糧食等的價格上漲,影響這些東西上漲的因素又很多。個因素之間又相互影響。

宏觀經濟對物價上漲做出的解釋就是:發行的貨幣增多了,而社會財富(所有的商品、不動產及無形資產等)不變。原來有100張紙幣,100單位的財富,那麼1張紙幣購買1單位財富,這樣交易就會順利。現在有200張紙幣,還是100單位財富,如果還是1張紙幣買1單位財富,那麼就會有100張紙幣買不到財富,那到底是你手裡的錢買不到財富還是我手裡的錢買不到呢?這樣就亂了,經濟會自動調節,自動調節的結果就是,你的錢和我的錢都只能買到以前一半的財富,這樣就公平了。即1張紙幣買到0.5單位財富(或者2張紙幣買到1單位財富)

⑵ 為什麼價格總水平上升,會使人們的貨幣交易需求增加呢

價格總水平上升,也就是說東西賣得貴了,東西貴了就表示錢不值錢了,那麼錢這種貨幣貶值了之後,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用錢來換取物品,物品內在的價值是不會變的啊,所以會使人們的貨幣交易需求增加啊

⑶ 假如市場交易流通量增加,物價不變貨幣價值增加還是減少高分

貶值。根據MV=PQ,這個明顯的是V增大,M與Q不變,剩下的就是P增大,則每件東西的價格上漲了,也就是貶值

外匯買入和賣出價為什麼各個幣種差別很大

你提到的這幾種貨幣都是兌人民幣的匯率。外匯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差差別很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流通量較小,流動性不足;

  2. 因流動性不足,流動商需要報價的時間延遲,便於更好的成交和匹配市場的訂單,所以增大交易點差也是一種解決流動性不足的方法;

  3. 優點有利於投資者的交易環境的體驗,不利的地方,增加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⑸ 為什麼貨幣發行量大物價就會上漲

好多年沒碰經濟學了,回答僅供參考

貨幣和實物一樣,都會形成市場,實物形成的市場叫實物市場,奉行一條准則:物以稀為貴,什麼東西供給少且需求多,那麼就貴。貨幣市場是貨幣形成的市場,也是一樣的道理,貨幣發行量大
,那就貶值了,錢貶值,相應物價就漲了。

金融學里有好多理論模型,有點記不得了模型名字了,但是不管什麼高級的模型,其中的變數,比如利率、收入、實際貨幣供應,等等這些都是描述供需變化的,說到底就是供給模型和需求模型的拓展,而供需模型的精髓就是物以稀為貴,不管是對象是貨幣還是商品。

當然,任何規律都不是絕對的,所有的經濟模型都是基於一個假設,即模型沒有考慮到的變數是不變的,但是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經常忽略很多因素,比如匯率,比如正致因素,比如非理性的交易,所以有的時候,貨幣發行增加,不一定物價就漲,我們列舉三個常見的:

1、市場上交易活躍,經濟形勢好,本來就有貨幣需求,這時候加大貨幣發行量,不會對價格有影響;

2、匯率上漲,增發的貨幣正好抵消了匯率上漲帶來的需求,物價就不變了;

3、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跌得厲害,大家紛紛拋售黃金換取現金,增發的貨幣正好抵消了拋售黃金帶來的需求,物價就不變了。

另外,非預期通貨膨脹,顧名思義,就是通脹率和大家預期的相差較大,通脹率有可能過小,也有可能過大,這時候大家都沒有準備,受到沖擊就比較大,拿產品市場做個類比,如果市場上價格大漲大落,那就會引發高價搶購或者低價傾銷,市場就亂了,貨幣市場也是一樣的,通脹率會影響匯率,也會影響資金成本,這些就是貨幣的價格,大起大落,金融就沒有秩序了。

⑹ 為什麼名義貨幣需求會受到交易次數、交易量、以及價格水平的影響

1.商品交換規模。也就是一個時期內進行交換的商品價格總額,它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即商品的數量和各種商品價格的乘積。假如價格已定,流通的商品量愈大,需要的貨幣量也愈大。如果投入流通的商品量是已定的,那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取決於商品的價格水平。價格愈高,所需要的貨幣量也就愈多。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總是與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也就是同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這兩個因素的變化成正比。
2.貨幣流通速度,也就是同一貨幣在一定時期內轉手的次數。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即貨幣的流通次數增加,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減少;貨幣的流通次數減少,貨幣量就會增加。正是由於貨幣流通速度這一因素的作用,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總是小於商品的價格總額。
因此,商品流通中的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之間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商品價格總額/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次數=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可以看出,根據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物價水平和社會商品可供量同流通中的貨幣必要量成正比;而貨幣流通速度同流通中的貨幣必要量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是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提出的。在不兌現的紙幣流通條件下,因紙幣本身沒有內在價值,過多的紙幣也不會自動退出流通。因此,在社會商品可供量和貨幣流通速度一定時,流通中的紙幣數量倒決定了一般物價水平。
但影響流通中貨幣量的因素可以依不同方向、不同比例發生變化。因此,待實現的價格總額以及受價格總額制約的貨幣流通量,也可能有多種多樣的組合。在商品價格不變時,由於流通的商品量增加,或者貨幣流通速度減慢,或者這兩種情況同時發生,貨幣流通量就會增加。反之,由於商品量減少,或者貨幣流通速度加快,貨幣流通量就會減少。在商品價格普遍提高時,如果流通的商品量依相同比例減少或流通的商品量不變,而貨幣流通速度依相同比例增加,貨幣流通量就會不變。如果商品量的減少或貨幣流通速度的加快比價格的上漲更為迅速,貨幣流通量就會減少。在商品價格普遍下降時,如果商品量依相同的比例增加,或貨幣流通速度依相同的比例減慢,貨幣流通量仍會不變。

⑺ 為什麼貨幣供給量增加會使證券價格上升

資產價格,主要是股票價格,影響實際投資的機制在於:股票價格是對現存資本存量價值的評估,托賓把Q值定義為企業市場價值與資本重置成本之比。如果Q值高,意味著企業市場價值高於資本的重置成本,廠商將願意增加投資支出,追加資本存量;

相反,如果Q值低,廠商對新的投資就不會有積極性。因此,Q值是決定新投資的主要因素。 貨幣供給量增大,資本存量價值高,股票價格高,企業市場價值高於資本的重置成本,Q值大。

(7)貨幣交易量很大價格也會高嗎擴展閱讀

對有些問題的分析,也可用月末、季末、年末貨幣余額這樣的數字。貨幣供應量的現實水平是一國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預測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變動情況則是一國制定貨幣政策的依據。

由於各國經濟、金融發展和現實情況不同,以及經濟學家對貨幣定義解釋不同,各國中央銀行公布的貨幣供應量指標也不盡相同。有狹義貨幣供應量(流通中的現金和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總和)和廣義貨幣供應量(狹義貨幣供應量再加商業銀行定期存款的總和)之分。

⑻ 貨幣流通的速度越快所產生的價值越高嗎

是,貨幣流通快,說明商品交易多,生產商品的工廠一定生產很多商品。交易活躍,成交量大,產生的價值也高。

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量之間的關系,同運動員賽跑速度與所用時間之間的關系非常相似。貨幣流通速度是指單位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周轉次數。例如,1元貨幣1月內平均執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職能,就起了4元貨幣的作用。

假設我們全社會商品價值總額為10萬億元,如果貨幣的流通速度為5,那麼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就為2萬億元;如果貨幣的流通速度為2.5,那麼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就為4萬億元。也就是說,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越少,反之則越多。

(8)貨幣交易量很大價格也會高嗎擴展閱讀

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量之間的這種關系,在貨幣銀行學中被稱為貨幣交易數量學說。貨幣需求由商品的名義價格和商品交易量來共同決定,供給則是由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流通速度決定。

通過需求和供給的作用,交易中所需要的貨幣供應量取決於商品名義價格、商品交易量和貨幣流通速度的共同影響。如果市場中的商品數量大、價格高,自然對貨幣數量需求就高;如果貨幣在消費者之間的轉手速度快,自然對其貨幣數量的需求量就低。

所以,從定性角度看,名義價格和商品交易量對貨幣數量的影響是正向的;而貨幣流通速度對它的影響則是負向的,即貨幣流通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貨幣量就越少。

⑼ 為什麼貨幣印多了 就會導致物價上漲 人們怎麼知道貨幣多就回提升物價 這是還是經濟學研究的范疇嗎

這位同學的疑惑應該是在於,這個由貨幣到物價的傳導過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我在學習經濟學的時候,也有類似的疑惑,盡管有PY=MV這樣的貨幣恆等式詮釋了價格、產出、貨幣量與流通速度之間的關系,但仍然難以從切身體會中去理解,當市場上貨幣量增加時,是如何一步步傳導到物價上的?市場上第一個價格的上漲是如何發生的?作為一個個微觀個體,交易中的人們如何得知整個市場的貨幣量提高了呢?
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有個思路供你參考。
首先,價格是如何決定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需求供給曲線決定了產品的價格和數量,即市場的需求和供給狀況決定了價格,這個規律貫穿其中。
其次,再看貨幣供給的來源,市場的貨幣供給通常是由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完成,比如,中央銀行通過逆回購(向商業銀行等機構購買有價證券)的方式向市場提供流動性,在貨幣乘數效應下,商業銀行可供借貸的貨幣多了,貸款的利息自然就會低了。
再次,從商業銀行到實體投資,貸款利率降低時,資金成本下降變相提高了投資收益,於是就會刺激企業主貸款進行投資,所謂實業投資就是購買勞動力和原料、設備等,以勞動力為例,當各企業主增大投資時,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市場上勞動力供給不變,於是形成用工短缺,商人提高工資以招到更多的工人。其他原料類似。這樣,成本上漲了,企業生產的產品價格也相應上漲。
最後,從個人再到消費品市場。每個人工資提高了,根據消費方程,於是也會提高消費檔次,消費更多商品,增加商品消費需求,也會引起消費品商品價格上升,刺激廠商擴大生產。
當然,現實中的傳遞過程要比這個復雜的多,而且並非單一的鏈式因果,而是各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系統。個人覺得,價格傳導通常是從工人工資和生產性資料開始。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貨幣交易量很大價格也會高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黑市換匯技巧 瀏覽:676
中國鐵建股票歷史最低價格 瀏覽:862
2月23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36
股指期貨一手漲跌多少點爆倉 瀏覽:611
新華制葯最新資金流向 瀏覽:30
秋林集團投資者索賠 瀏覽:311
2014年中國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886
股票雙鴨頭 瀏覽:500
多少錢可以炒股票 瀏覽:597
粘膠短仟股票 瀏覽:982
外匯分為那些 瀏覽:488
怎麼發現一字板的股票 瀏覽:948
鼎譽融資租賃深圳 瀏覽:440
海航投資金控 瀏覽:469
澄西新榮股票 瀏覽:765
共青城乾和投資創始人 瀏覽:346
怎樣學做貸款這行業 瀏覽:778
現貨白銀投資k線 瀏覽:200
大陸期貨開戶不入金可以嗎 瀏覽:377
湖南信託官網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