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存貸款基準利率2017
2017年3月最新存貸款基準利率:2017年3月份最新銀行利率、最新銀行存貸款利率調整一覽,銀行信息港獲悉: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進一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同時,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並抓緊完善利率的市場化形成和調控機制,加強央行對利率體系的調控和監督指導,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自同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同時,為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正向激勵,對符合標準的金融機構額外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本利率為2017年3月份最新銀行利率,銀行存款貸款基準新利率)
銀行信息港特別提示:這次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沒有更隨一起降低
B. 2017年銀行業資產規模首次突破多少億大關
2月9日,銀監會召開年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吹風會,並回應下一步強監管措施等熱點問題。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當前銀行業運行穩健,穩中向好趨勢明顯,流動性充裕,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2、貸款增速高於資產增速,銀行業收縮表外業務明顯。截至2017年底,各項貸款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普惠金融力度加大,用於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余額均達到3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9.6%。
3、商業銀行資本和撥備能力提升。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5%,較上年末基本持平;一級資本充足率11.35%,較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3.65%,高出最低監管要求近3個百分點,較上年末上升0.3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42%,較上年末上升5.02個百分點。
4、資產質量穩定向好。截至201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7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4%。不良率已連續一年保持穩定。
5、流動性充足。銀行業流動性比例50.03%,存貸比70.55%,流動性覆蓋率123.26%,說明銀行業資產負債匹配較好。
C. 中行2017年業績如何
中國銀行2017年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稅後利潤1,724億元,同比增長4.76%。
2017年,中國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金融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任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經營業績穩中有進。
中國銀行堅持科技引領不動搖,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的驅動作用,積極探索適應網路金融發展的新機制。全面升級手機銀行,2017年交易金額達到10.97萬億元,同比增長60%,成為個人客戶最為活躍的線上交易渠道。電子渠道對網點業務的替代率達到94.19%。加快完善手機銀行綜合金融移動門戶,金融超市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28%。加快推進網點智能化升級改造,智能櫃台網點覆蓋率達80%,大大降低客戶等候時間,提升客戶體驗。「中國銀行新一代網路金融事中風險控制系統」投產上線,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安全性、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2018年,中國銀行將把握新時代要求,牢記新時代使命,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轉型求實、變革圖強,全力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為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奠定堅實基礎。
D. 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的小微企業有多少
我幫助你查閱了很多材料,一直沒有查詢到2018年我國小微企業的統計數回據。這可能是2018年我答國經濟持續放緩,具體數據暫時無法統計造成的。
美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 8 年左右,日本為 12 年左右,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為 3 年左右,成立 3 年後的小微企業還正常營業的約佔三分之一。
E. 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達多少億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小微企業的作用舉足輕重。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陸家嘴論壇上說,截至2017年末,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70%以上的發明專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網商銀行2016年年報披露,彼時累計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879億元,對應的小微企業客戶數是277萬戶,戶均貸款余額約為1.5萬元。而截至2017年末,網商銀行已經累計為571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提供貸款服務,戶均貸款余額達到2.8萬元。其中,也包括了75萬農村用戶,涉農貸款占網商銀行貸款余額的11.9%。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網商銀行提供貸款的小微商戶數翻了一倍多。
F. 什麼是小微企業,其定義標準是什麼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
定義標准:
1.企業應納稅所得額300萬以下。
2.企業的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
3.現在資產總額在5000萬以下。
2018年之前的小微企業,要區分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其他企業,2019年之後,不再區分企業的類型,統一按照以上三個條件來作為標准。
G. 請問小微企業貸款轉嫁成本是什麼意思
強制銷售其它產品等強迫行為。
近期,根據群眾在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台反映的問題線索,國辦督查室在先期暗訪的基礎上,協調中國銀保監會及北京銀保監局組成核查組赴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簡稱建行北分)和平安銀行北京分行(簡稱平安北分)就借貸搭售、轉嫁成本等問題依法進行現場核查。核查發現,兩家銀行部分分支機構未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部署要求,執行監管規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抵押類小微企業貸款存在借貸搭售、轉嫁成本等問題,變相抬升了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增加了小微企業負擔。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建行北分個別客戶經理違規向小微企業借款客戶搭售人身險產品
核查發現,建行北分下轄通州分行個別客戶經理違背客戶真實意願、強制要求小微企業借款客戶在辦理貸款過程中購買「貸無憂」人身險產品。該產品以借款人為被保險人,以意外傷害身故及殘疾為保險責任,以銀行為第一受益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間,建行北分下轄通州分行新發放抵押類小微企業貸款137筆、累計發放金額5.92億元。其中47筆、累計發放金額1.9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的借款人購買了「貸無憂」人身險產品,佔全部發放金額的32.60%,佔全部發放筆數的34.31%,保費合計47.91萬元。
此外,建行北分部分客戶經理在推介「貸無憂」人身險產品時,利用銀行優勢地位,通過話術變相誤導客戶,使其認為該人身險產品為發放貸款所必須的風險防控措施,導致部分客戶錯誤理解並購買了「貸無憂」人身險產品。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間,建行北分新發放抵押類小微企業貸款2114筆、累計發放金額98.11億元。其中160筆、累計發放金額6.19億元小微企業貸款的借款人購買了「貸無憂」人身險產品,佔全部發放金額的6.31%,佔全部發放筆數的7.57%,保費合計201.85萬元。
二、建行北分違規將押品評估費轉嫁給小微企業借款客戶承擔
核查發現,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間,建行北分新發放抵押類小微企業貸款2114筆,上述2114筆貸款押品評估費用均由借款人承擔,涉及評估費約為295.58萬元。
三、建行北分未區分押品風險狀況,要求所有小微企業借款客戶為抵押物購買財產保險並承擔相應保費
核查發現,建行北分未對小微企業貸款抵押物是否屬於「容易受到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影響而造成損失的押品」進行區分,「一刀切」地要求所有小微企業借款客戶為抵押物購買財產保險,並承擔相應保費,客觀上增加了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間,建行北分新發放抵押類小微企業貸款2114筆,上述2114筆貸款抵押物全部購買財產保險,並由小微企業借款客戶承擔保費,保費合計849.22萬元。
此外,建行北分部分客戶經理存在變相引導客戶到指定保險公司購買財產保險的行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間,建行北分新發放抵押類小微企業貸款2114筆,上述2114筆貸款抵押物全部購買財產保險。其中,1393筆購買了建信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財產保險,佔比65.89%。
四、平安北分違規在個人經營貸款過程中搭售高額人身險產品
核查發現,平安北分違規向個人經營貸款借款人搭售平安福人身險產品。該產品以重大疾病、身故、意外傷害身故及殘疾為保險責任,交費頻次為年交、交費年期10至30年。2017年6月14日至2019年4月30日間,該行辦理個人抵押經營貸款業務4721筆,累計發放金額133.73億元。其中1295筆、累計發放金額41.58億元個人經營貸款的借款人購買了平安福人身險產品,佔全部發放筆數的27.43%,佔全部發放金額的31.09%,保費合計2327.78萬元。核查組對部分借款人進行了電話回訪及見面訪談,其中13位借款人反映該行在辦理貸款過程中,存在強行將購買保險與貸款進行掛鉤、違背借款人真實意願、損害其消費者權益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辦理貸款時必須上保險,貸款額度與保費金額掛鉤(客戶經理要求保費一般為貸款額度的1%),不買保險則貸款利率上調等。
從督查情況看,建行北分、平安北分對國家關於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重大決策部署認識不到位、落實不徹底,未切實全面履行社會責任,未真正落實對小微企業服務優惠和減費讓利原則,對監管部門明令禁止的借貸搭售、轉嫁成本等行為搞變通、打擦邊球,內部監督檢查缺失,業務、合規、審計三道防線未能切實發揮作用,對分支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和一線員工行為治理不到位,未能及時發現並有效遏制小微企業貸款業務中的違規行為,影響了國家有關惠企利民政策舉措的落實效果,削弱了小微企業的獲得感。此外,兩家銀行過於重視發展中間業務收入等經營效益類考核指標,對保險銷售設定的激勵機制較高,使得基層業務人員多以短期利益為先,忽視了合規經營、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小微企業客戶利益受到損害。
中國銀保監會對督查發現的問題高度重視,已經約談建設銀行總行、平安銀行總行,責令其立查立改,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全行存在的問題。北京銀保監局按照相關規定,對建行北分、平安北分有關違規行為依法實施行政處罰並採取相關監管措施,責成兩家銀行嚴格落實整改要求,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建行北分已經暫停向小微企業借款人銷售「貸無憂」保險,明確由銀行承擔小微企業貸款抵押物評估費,對不容易受到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影響造成損失的押品不再要求辦理抵押物財產保險。平安北分已經停止向個人經營貸款借款人銷售保險產品。
著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重要任務。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要帶頭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加強普惠金融服務,確保小微企業信貸綜合融資成本在2018年基礎上再降低1個百分點。有關部門要推動和引導其他金融機構全面履行社會責任,落實對小微企業服務優惠和減費讓利原則,實質性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切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促進就業擴大和新動能成長。有關監管機構要加大監管力度,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貸款中附加不合理條件、變相抬升企業融資成本、對沖減費讓利政策效果的行為,必須堅決整治查處、絕不姑息。國辦督查室將對相關工作部署落實情況持續關注,加大督查力度,切實維護中央政令暢通,確保令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