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中國收緊銀根 股市反而上漲
我認為管理層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的目的不是針對股市,而是劍指通脹!當然對於目前階段,此政策對股市的直接影響還是有的!所以,我估計在周一會低開,部分資金可能會藉助低開的時機進行吸納,股指可能會走出低開高走的態勢!所以大家不必恐慌,雖然主力會藉助這樣的消息進行打壓和洗盤,但是目前大盤的底部形態已經比較明顯!這個時候盲目殺跌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摘自本人周末博客!
❷ 債券基金為何在銀行資金面緊張時收益下降
資金的價格更貴,因此銀行允諾的資金利息會明顯上漲,一方面當上漲到一定程專度的時候,屬很多之前買了債券的大機構就會賣掉債券轉而將資金直接借給銀行,這樣大手筆的賣掉債券(或者債券基金),自然使得債券價格下降。另一方面,既然銀行很缺錢了,自然會賣掉自己持有的債券來換錢以度過難關,這也是造成債券下跌的原因。
至於貨幣基金,它本來主要就是投資銀行存款的(或者超短期債券),本來就是借錢給銀行的,所以利息上漲對它自然有好處。當然,如果資金過於緊張,也會導致貨幣基金被機構大筆贖回,而被迫賣掉短債造成收益下滑。比如今年六月就是如此。
❸ 炒股:從什麼地方(網站)觀察資金面是否緊張或寬松還有IPO的節奏
可以從基金的倉位來看,一般情況下倉位高的可以考慮資金緊張,還可以從一些收費的軟體上,比中說大智慧和同花順上看資金流向,如果流出過多,也可以說明資金緊張。還可以從國家的貨幣政策來看,收緊的政策也表現資金緊張。還可以從其它市場來看,比如說銀行間債券市場,可以參考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或者是回購利率。有好多種方法的,可以結合來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❹ 央行將怎樣力保資金流動性合理充裕
央行6月28日發布公告稱,為穩定半年末資金面,人民銀行於2018年6月28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55%。鑒於當日有1800億元到期,據此,央行實現凈回籠資金為1000億元,為連續第4日凈回籠。
貨幣政策靈活性顯著增強
央行28日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二季度(總第81次)例會於6月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繼續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加強形勢預判和前瞻性預調微調。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主動有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增強金融業發展活力和韌性。
對此,市場普遍認為當前貨幣政策邊際放鬆特徵明顯。在陳冀看來,貨幣政策邊際放鬆有其必要性。因為當前企業部門的信用風險上升,主要原因是之前的金融去杠桿造成的,很多企業在表外融資資金成本比較高,但現在表外的渠道無法融資,企業過去表外的融資到期,但在表內信貸由於資信等級不夠,而借不到相應的貸款,就會出現信用風險。另外,包括之前很多企業發債,到兌付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兌付,也會出現流動性風險。
陳冀表示,為了防止企業部門信用風險的擴大化,現在央行強調定向放鬆,保證釋放的流動性盡量流向企業部門,來緩解企業當前面臨的信用風險問題。
王青表示,從資金面來看,當前貨幣政策向偏松方向有所微調,但這主要是為了控制流動性風險,同時支持新動能培育和保就業、促轉型,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全面寬松。近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持續下行、迭創歷史新低,M2增速也處於歷史低附近。這些數據表明,前期多種政策工具的運用並未改變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主基調。
今年以來,央行先後使用CRA(臨時准備金動用安排)、PSL、定向降准(置換MLF)、MLF抵押品擴容等貨幣政策工具,市場人士認為,目前貨幣政策總基調仍保持中性穩健,但靈活性有所增強是最為顯著的變化。
鄂志寰認為,今年以來,央行使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反映出央行的貨幣政策更具針對性和靈活度。貨幣政策的靈活度體現在央行對不同領域運用不同的貨幣工具,例如為增加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央行實施定向降准;為支持綠色金融,央行將綠色債券和綠色貸款納入MLF擔保品范圍。由於近期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主要針對特定領域,因此這並非代表貨幣政策的轉向,其目的在於通過差異化貨幣政策調整市場的流動性結構。相信未來貨幣政策仍然是延續穩定中性的基調。
陳冀表示,當前貨幣政策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央行的調控方向,即結構性的調整,通過各種工具的使用和搭配,來引導流動性向實體經濟去做好金融的支持,而不是將增量資金流向資本市場,或者是流向目前調控的房地產市場,體現了脫虛向實的策略。
王青表示,上半年以來,伴隨著金融嚴監管不斷加碼,主要金融數據持續下行,債券市場違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近期數據顯示,宏觀經濟總需求偏弱,國內消費和投資增速均創多年新低,GDP增速下行壓力增大。為此,監管層在推進資管新規落地,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同時,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寬松,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政策靈活性,呈現出「嚴監管、緊信用、穩貨幣」的特徵。
❺ 7月份股票行情怎麼樣
能夠小幅度反彈就該慶幸了.
今天大盤的小反彈在2700結束了,雖然沒有收在了今天的最低點,但是也不是很好看,今天資金參與繼續維持低迷狀態,請注意風險如果這幾個交易日沒有利好消息的支持小心大盤復制6.4日後的走勢(昨天再次破位了,風險已經臨近了,今天的走勢和6.5日很接近,而如果後兩個交易日大盤無法強行反彈突破5、10日雙線壓制那大盤在資金參與低迷不積極(又無利好刺激)的情況下選擇向下的概率更大,要小心大盤復制6.10~6.17日這種信心崩潰似走勢)。建議逢高降低倉位了,大盤有破位下行考驗2500點的可能(一般破位2500,守住2500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❻ 7月份的大盤將會達到多少點
能夠穩到3000點以上就很不錯了. 大盤之前上演了絕對的瘋狂,短時間內連續的大漲大跌,演繹的很精彩,但是背後的東西缺值得人注目.每次大漲都是一些不疼不癢的利好來維持股市的運行.靠這種非實質性的邊緣性利好消息來維持的這種短時間的大漲能夠持續多久,值得考慮喲.油氣漲這點價這種利好,對油氣企業的巨額虧損來說不具備實質性的作用,這也是短線游資在狙擊,後市仍然不是很樂觀,而近3個交易日大盤再次出現被5日和10日線雙線壓制的情況,下個交易日2830是大盤上方的壓力點位,是這連續幾個交易日橫盤運行即將變盤的關鍵時間點,如果後市能夠維持逐漸放量突破10線壓制並站穩(有利好消息配合是最好的),還有看高3000點的機會,但是如果大盤再次在沖擊10線失敗後弱勢下探,建議逢高降低倉位了,大盤有再次破位下行考驗2500點的可能.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而後市如果再次發出一些非實質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為了新股著想的而不是廣大投資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但是在弱勢狀態下一個小小的負面消息可能因為恐慌的心理被數倍放大,請已經介入的散戶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隨時關注有沒有什麼利空消息再出來。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❼ 資金面緊張什麼意思
是市場中資金的短缺,這種短缺有多種因素構成,比如國家宏觀調控(銀行收緊銀根)等等原因
❽ 凈回籠會改變資金面寬松的狀況嗎
據報道,12月6日,央行繼續暫停逆回購操作,僅等量對沖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凈回籠資金2400億元,為連續第四日凈回籠。市場人士指出,資金面短期無虞,但機構應防患於未然。
交易員稱,6日,雖然央行凈回籠量較大,但早盤資金面仍較為寬松,大行及股份行均有隔夜和7天資金融出,融出機構類型增多,大部分機構融入需求在早盤就可得到滿足,下午有減點隔夜資金供給,短期流動性仍延續寬松態勢。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穩定發展!
❾ 央行開展3500億元逆回購操作能改變流動性嗎
據央行公告稱,7月24日,為對沖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央行逆回購、MLF到期等因素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周一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500億元逆回購操作。
另有人認為,中旬以來的資金面波動,並不是央行有意為之,仍是財政存款增加後銀行體系流動性減少,以季節性為主;從以往經驗來看,進入下旬財政支出力度會加大,屆時中旬以來流動性收緊過程就會反向發生,估計7月流動性最緊張的時候基本過去。
❿ 未來一個月大盤走勢怎樣7月份
能夠止跌有個反彈就已經很好了. 市場超跌肯定有反彈,但是沒有實質性利好消息支持的反彈不建議看得太遠. 昨天大盤的小反彈在2700結束了,雖然沒有收在了昨天的最低點,但是也不是很好看,在新華社發表的長篇評論中股民似乎發現了救命稻草,大談特談,國家將救市,這是預先通知散戶去抄底保持信心,不過看完該評論提的3條重點提示後發現還是沒有實行性的東西出來,純粹是穩定人心的公告不過沒政策,1、中國股市完全可以實現穩定健康發展(這句話,在大跌之初國家也說過,就是越說越跌,只是個書面的安民榜,沒有實質的政策來支持這個公告)2、矛盾和問題需要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去解決(意思很明白了,現在政府不可能立即解決導致下跌的核心問題大小非及其他問題,需要時間和市場來消化,發展過程到底是多久,沒人知道,不過政府不決意解決這個問題按照大小非的解禁規模看這個過程要到2011年去了)3、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和只跌不漲的股市(誰都知道,不過這句話容易給人造成誤解,感覺跌多了就該漲了,我們應該清楚,大跌可能會有反彈,但是反彈並不是反轉,而且反彈的規模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有關,如果只是口頭的護市而沒有實質的動作,這種反彈就要謹慎參與了,不會太大),而今天的反彈可能受了該消息的刺激場外資金有些去搶反彈了想在政府利好政策出來前搶個提前量,不過不知道各位有印象沒,政府每次真正出利好政策的時候是不會對外公布的,而是搞突然襲擊,但是這次就這個一個安民公告基本上說出了政府應對股市的後期策略,首先政府可能會救市特別是在奧運前這個關鍵時間點,雖然不一定會馬上出台政策,但是導致這次大跌的那些核心問題政府希望用時間和市場來解決,而不是政府親自掏錢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未來的趨勢仍然是在利好刺激下肯定有反彈,不過反彈吸引進來的資金政府是想用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讓行情反轉,所以政府才不敢做出承諾,只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打擦邊球,給人點希望,但是就是不會出手,讓市場一直抱有期望一直消化這個矛盾。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作用逐漸褪去後,股市暫時被緩解的下跌行情將再次回到該走的趨勢,而市場中的每次這種反彈都和政策有關,形成這個牛市中的很多反彈高峰,所以未來在熊市中把握這個趨勢很重要,而今天靠這個所謂利好帶來的抄底資金能夠支撐多久還是未知數,謹慎的投資者仍然建議持幣或者輕倉為主。短線大盤有沖擊5日線的趨勢,而這次這波反彈的關鍵就在5、10日線這個壓力夾角區域了,如果能夠在場外資金的配合下突破並站穩2700和2770這個區域這波反彈還有再次看高3000的機會。但是靠這個不痛不癢的利好如果無法突破2700和2770這個壓力夾角區域那這波反彈結束後沒政策護盤的情況下破2500就是很輕松的了,下個支持位也是象徵性的2000點。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