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知道一家公司同時在香港和大陸上市總資產是怎麼分的,為什麼工商銀行香港市值4850多個億
市值跟總資產沒有關系。同時在大陸和香港上市的公司他的總資產是同一個數值,不需要區分大陸和香港部分。所謂大陸和香港的市值,不是公司的總資產數,而是公司分別在兩地上市流通的股票的市場價格。
⑵ 為什麼內地公司選擇港股上市
內地企業選擇香港上市的八個原因:
1、名稱選擇自由;
2、選擇在香港上市因為香港對企業經營范圍限制少;
3、低稅環境有利發展:香港稅率低,稅種少,國際上有許多機構利用香港的稅務優勢達到降低稅費成本的壓力;
4、注冊資金少且無須驗資:在香港不論注冊資金多少,都不需要把資金打到香港銀行.香港政府要求最低注冊資本10000港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資本;
5、容易獲得國際信用和信貸:可以利用香港金融中心來融資,也可以直接向海外開出信用證;
6、人流,物流,資金進出自由:資金進出自由體現在香港沒有外匯管制,各種外幣可以隨時兌換調動,而且資金進出沒有限制,商人喜歡利用香港銀行便利收發信用證;
7、利用香港知名度,創立香港品牌:由於香港的國際地位高,後起的企業常常喜歡利用香港的知名度為自己的企業加以包裝;
8、在香港上市可爭取獲得香港居留權:如果你的公司已經對香港作出貢獻,你可以向香港人民入境事務處申請多次來往商務簽證,住滿7年後可獲得香港永久居留權。
⑶ 國內已上市的公司在香港上市會對股價產生什麼影響
沒有什麼大的影響,兩地股票有一定的關聯性,但不明顯。
國內的投資者和香港的有很大的區別,香港一般是那種價值型的投資者,所以股價跌到幾分的也有很多。沒有漲跌限制。國內投機氛圍稍微濃一些吧。
並且香港和國內的銀行利率有所不同,會影響到股價表現。
目前兩地同時上市的AH股很多股票股價相差很遠。
⑷ 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有什麼影響
一般來說,國企或中資企業在香港上市有很多好處:
(1)有利於吸引外資
(2)有助於強化國內市場經濟體系的整體素質,構造高效而富於競爭性的國內經濟環境,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
(3)促進企業在國內外擴展業務,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有利於新的金融產品、工具的推廣,實現融資渠道和手段多樣化;
(4)一定程度上可將本國的不良經濟現象通過資本流動轉移到其他國家,減少本國經濟損失;
(5)使投資者持有的資產組合更加國際化,風險性降低;
(6)可以提升一國的國際聲望,在國際社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自 10 年前內地開始批准國企在香港發行 H 股起,其最著重的是希望該批國企能盡快與國際市場接軌,經歷國際市場競爭的磨練,最終將國營企業推向國際化。而事實上,經過 10 年的磨練,國企股企業的管理、會計水平及透明度已有大幅度的改善,離世界級標准已經不遠。
⑸ 內地企業如何到香港上市
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主要有三種模式:「紅籌」模式上市、H股上市模式、買殼上市。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中國證監會皆鼓勵境內企業通過H股在香港上市,並且境內企業在香港以H股上市後,仍然可以在國內A股上市,實現A+H股兩地上市。
1、紅籌模式上市
在股權收購模式下,紅籌模式操作程序為:國內企業股東以少量資本成立離岸公司,該離岸公司引入投資者或自行籌集外匯資金(數額相當於國內企業凈資產值),足夠購買國內企業股權。
離岸公司收購國內企業股權,需將外匯收購價匯入國內,並將國內企業變更為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國內企業股東以少量資本在境外(百慕大、開曼、香港)成立擬上市主體。BVI公司股東與擬上市公司進行換股。
2、H股上市模式
H股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H股上市適用中國的法律和會計制度,向香港投資者發行股票,在香港主板或創業板上市,但僅在香港發行的股票可以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流通,其他股票不在香港市場流通。
H股公司向境外股東支付的股利及其他款項必須以人民幣計價,以外幣支付。
3、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又稱「後門上市」或「逆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一般而言,買殼上市是民營企業的較佳選擇。
買殼上市作為赴港上市的一個重要途徑,正越來越受到內地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關注,這不僅因為在香港買殼上市具有方式更靈活、融資速度更快和投入產出比高等比較優勢,而且在於它可以提供相對廣闊的私下操作空間。
⑹ 為什麼很多的大陸公司要到香港上市
門檻低是一個方面,另外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可以通過股市將資金投資到世界各地,中國大陸股市暫時無法做到這點。在香港上市的融資是面對全球任何地方的。所以在香港上市的大陸公司很容易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融資。另外香港使用港幣交易,可以與全球任何貨幣兌換,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呢。最後,香港法律更完善,金融體系更成熟,證券市場更加公平。
⑺ 同時在香港和大陸上市的公司每股利潤如何計算
這些公司在兩地上市的資產實際上是一樣的,對於A股或H股每一股的股東權利或股專東權益是相屬同的。
每股收益(即每股利潤)實際上在大陸上市只會公告一個大陸會計准則下的每股收益情況,而由於香港的監管要求,必須除公告大陸會計准則下的每股收益情況外,還要披露一個按照國際會計准則調整後的每股收益情況,故此實際上對於兩地上市的公司來說每股收益情況基本是一致的,只不過會存在由於計算統計口徑不一致而產生的少許不一樣。
市盈率指標的計算也是根據傳統的該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由於每股收益情況對於兩地上市公司而言是一致的,只是在市價上由於A股和H股的交易價格上有較大的差異,導致相同的上市公司在兩地有不同的市盈率,主要是不同市場的投資者對該股票的偏好所產生的價值差異。
對於補充問題的回答:你的理解基本正確,但是每股收益的計算並不是利潤總額來算的,是用該公司實現的凈利潤來算的,主要原因是利潤總額一般是未扣除公司應繳納的所得稅,每股收益的計算就是把凈利潤除以該公司發行在外的所有股票(只包括普通股,不包括優先股,A股和H股都屬於普通股)。
⑻ 為什麼很多企業都不到大陸上市而選擇到香港或者別的國家上市呢
首先香港在80年代起,就已經是享譽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了,與紐約、倫敦、東京並稱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其股票和證券市場規模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
因為香港股市是連接全球的自由體系,世界任何地方的公司都可以投資到香港,香港也可以接受世界任何地方的投資,同時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也可以通過香港股市將資金投資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這是大陸股市無法做到的),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資是面向全球的。這也是為什麼大陸公司去香港上市能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融積到大量外資。
在香港上市是使用港幣交易,港幣是自由兌換貨幣,與全球任何一種貨幣自由兌換(人民幣至今為止都不能自由兌換)。
香港擁有最完善的法律體系,最透明的監管機制,和最成熟的商業市場,資金可以自由流動不受限制。讓證券交易更加自由,公正。
最後因為赴港上市,必須經過香港證監會非常嚴格的評估和審查,大陸的公司由此能對自身進行自我檢查和自我完善,並能提升自己的實力和完善公司結構,合理化公司的管理機制。
⑼ 大陸公司香港上市原始股問題
還沒上市,怎會有行情,有些新股上市還要破發,但也有升上50%以上的,專得看是什麼股,如屬給你的是面值的原始股,就很少上市後會低於面值的,通常也溢價一倍以上來發行,建議先持有吧,也許5年後有面值10倍以上的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