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消耗性生物資產貸方余額大於借方余額表示什麼
貸方大於借方,余額為哪方?
那要看是什麼科目,如果是資產方,比如現金、銀行存款、材料、產成品等,它們的余額本身是借方的,當月它們的貸方發生額大於借方發生額時,它們的余額還應是借方,只是比期初小了。
如果是負債類、損益類科目余額本身是貸方的,當月貸方發生額大於借方發生額,那它的余額當然還是貸方。
Ⅱ 養殖可以貸款嗎
可以貸款。
農業貸款需具備下列條件的才能向銀行和信用社申請貸款。
1、借款單位應是經濟實體,具有法人資格。借款個人應具有合法身份的證明文件。
2、借款單位從事的生產經營項目,要符合國家的法令、政策及農業區域歸劃;物資、能源、交通等條件落實,具有相應的管理水平;產品符合社會需要,預測經濟效益好,能按期歸還貸款本息。
3、借款單位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有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有合理的收益分配辦法,能獨立自主承擔對外債權債務關系。
4、借款單位和個人應有符合規定比例的自有資金,大額貸款還要有相應的經濟實體擔保,或有足夠清償貸款的財產作抵押。
5、借款單位要在農業銀行和信用社開立帳戶,恪守信用,接受銀行和信用社的監督和檢查,並按規定向銀行和信用社提交有關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會計報表及其它經濟資料。
(2)生物資產好貸款擴展閱讀
農業貸款的風險有以下:
1、市場型風險。
由於農村市場信息閉塞,許多農產品的生產難以跟上市場需求變化。在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過程中,農業產銷企業對市場信息判斷的把握不正確,直接關繫到農產品銷售價值的實現。一旦出現判斷失誤,其影響和後果就對我行、企業和農民產生不利影響。
2、規模型風險。
規模化、產業化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縣城現代農業發展以家庭主。
3、災害型風險。
自然災害具有不可抗力因素,特別是突發性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項目造成損失最大,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
而農貸支持服務的對象是以農業產銷項目為主的企業,大多以種養植農業為主,受自然環境約束大,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對支農資金安全造成直接威脅,投放的農貸無法按期回收,將面臨損失的風險。
4、信用型風險。
農貸信用風險的來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企業的履約能力出現了問題。農貸的償還一般通過農業生產取得經營收入、出售農副產品,或者通過其他的途徑借入資金而實現。
借款企業收入的多少直接關繫到貸款資金安全。第二類是借款企業的履約意願出現了問題,這主要是其品格決定的。這就要求借款企業必須是誠實可信的,並且能夠努力從事生產經營,能夠主動承擔各種義務及責任。
Ⅲ 生物資產評估的西方國家生物資產價值評估的現狀分析
英國《評估指南》(紅皮書)1996版指南12——森林與林地資源評估,提到了關於資源類植物價值評估的一些方法。《歐洲資產評估准則》(EVS)2000版指南5
貸款為目的的農業資產評估中將農業資產劃分三個大部分來說明:第一部分介紹農業資產包含的內容以及相互之間的區別、評估方法以及市場價值的確定;第二部分介紹了多年生植物的存在形式——正在生長著的、培育中的、收獲的和其他形式的,還介紹了一些牲畜;第三部分主要介紹了在評價這些動植物時影響因素和多年生植物的評估方法。《IVS指南10——業資產評估》2005版該指南中指出了生物資產是活的動物和植物,評估中將其劃分為附著地的生物資產和非附著地的生物資產,將其區別於農業資產和個人財產進行評估,要求根據農業生物資產的類型和周期性按照市場法對農業資產進行評估。《澳大利亞評估准則與實踐》對鄉村資產評估進行了介紹,其中包括對生物資產相關不動產的闡述,如果園的建設投資、養殖設備、設施等評估。國外學者進行很多有關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評估的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的研究,從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的類型、評估方法和案例研究等方面進行論述,國外比較流行的是條件價值法。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福利經濟學對消費者剩餘、機會成本、非市場化商品與環境等公共產品價值的思考,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的評估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理論、方法體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OECD)將評估方法分為三類,即實際市場價格法(市場分析)、模擬市場法和替代市場法。
從上述國外研究現狀來看,雖然國際評估准則和發達國家的評估准則中對農業資產評估的研究有許多可取之處,但相對於其他資產評估研究來講,起步較晚,而且也不成熟。各評估准則中只是粗略介紹影響生物資產的自然因素,都沒有詳細說明生物資產具體的評估依據、評估原則和不同生長階段下的評估方法及一些參數的選取,未將其作為重點進行研究.、隨著社會的進步及評估的范圍的不斷擴大,現有的國外的理論與方法不能滿足生物資產發展的需要。
Ⅳ 自行栽培的作物收貨後, 借:原材料貸:消耗性生物資產 後續的會計分錄是這樣做的嗎怎樣做後續分錄
首先確定人工費養料費等的攤銷方法,攤銷方法自己根據合理的方法攤銷,只要定下來以後都按這個原則計算即可,一般都是平均攤銷。
其次看你這些樹苗的計量單位是什麼,用個、斤還是別的?這里假設用的是斤。
接著確定成本結轉方法,根據准則也有四種選擇(加權平均、個別計價、蓄積量比例、輪發起年限法),比較簡單的也是加權平均法。
具體舉例如下,第一個月買來10斤樹苗10元(1元/斤),第一個月的人工養料等費用一共發生了10元,月底樹苗的成本為20元(2元/斤)
第二個月買來5斤樹苗5.5元(1.1元/斤),人工養料等費用一共發生了12元,這個時候樹苗一共15斤,月底樹苗成本一共是37.5(2.5/斤)
第三個月賣出了8斤,結轉成本20元(2.5*8),這個月發生人工養料費一共7元,所以月底剩餘樹苗成本一共24.5元(37.5-20+7)(3.5/斤)
Ⅳ 你好!我是做農業會計的,生物資產的二級科目有哪些,謝謝!
您HI我。我給您介紹幾位農業會計的朋友。大家共同探討哦
Ⅵ 會計實訓:消耗性生物資產余額在貸方怎樣處理
【導語】消耗性生物資產主要包括生長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等,屬於資產類科目。該科目余額在貸方時,如何處理?消耗性生物資產余額在貸方,說明有錯誤,需要查明錯誤的原因,然後做相應的調整分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消耗性生物資產余額處理相關事項。
1、消耗性生物資產余額在貸方的時候,調整的賬務處理是:
借:消耗性生物資產
貸:銀行存款
應付職工薪酬
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2、應付職工薪酬:核算的內容包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職工福利費;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等。
3、主營業務成本:指的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4、消耗性生物資產是否屬於存貨?
消耗性生物資產不屬於存貨,按照生物資產進行披露。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將來收獲為農產品的生物資產,包括生長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欄待售的牲畜等。
關於消耗性生物資產余額在貸方怎樣處理,就給大家分析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當然會計實訓都是我們進行賬務處理的常見問題,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學起來!
Ⅶ 生物資產死亡損失屬於資產損失申報范圍嗎
股權投資損失,分為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兩種申報形式,什麼是實際發生,這就需要企業財務人員具有職業判斷能力。納稅人與稅務機關都是第一次嘗試,可適當延期申報?如果是實物資產、注意事項 《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前前後後歷經三次修改,應當在滿足25號公告第三章規定條件時再在這個年度進行申報扣除,同時附送會計核算資料及其他相關的納稅資料,只有滿足條件。大家細心閱讀25號公告就會發現「屬於法定資產損失,方可以進行賬務處理:在申報前對資產損失的類型要進行區分,稅務機關應當要求其改正。這里特別要向納稅人提示的是。涉及清單式申報時,按照公允價格銷售、銀行存款、固定資產。這項規定與以前的《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稅發[2009]88號)發生了很大變化、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損失,未經申報的損失?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5號公告第七條規定、各類墊款,難免會出現一些具體問題;法定資產損失採取「專項申報」並且都是在匯算清繳期一並申報、變賣非貨幣資產的損失:(一)企業在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二是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 清單申報,是指企業在實際處置,筆者還要強調按25號公告第三章的規定要件「對號入座」,還在申報期限上也給予充分的准備時間,「對號入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財稅[2009]57號)給出了范圍,納稅人只需要在申報時提供「資產損失確認證據」。 3,《 財政部;(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發生的資產損失,無法確認的損失沒必要確認,在申報損失時應仔細閱讀相關條款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稱作實際資產損失,25號公告是第一年實施。特別提示,也不再劃分金額的大小。屬於專項申報的資產損失。企業因國務院決定事項形成的資產損失,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納稅資料留存備查就可以了;對貨幣性資產和投資損失的確認,企業實際發生資產損失方可進行確認,包括現金,缺一不可,其追補確認期限為五年、市場等買賣債券。如果企業在申報資產損失稅前扣除過程中不符合要求的、轉讓上述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失,特殊情況、基金以及金融衍生產品等發生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這就說明確認損失的基本條件一是實際發生,應當在企業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證據資料證明該項資產已符合法定資產損失確認條件、轉讓,不能追補扣除、改變了「永久性損失」和「數額較大」需要聘請行業內的專家參加鑒定和論證的要求,如果涉及的納稅人、無形資產,對此,有特殊要求,企業應逐項(或逐筆)報送申請報告,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因為准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資產損失、報廢。」如果你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屬於法定資產損失,也可以在以後年度通過「專項申報」追補至該項損失發生年度扣除,存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企業雖未實際處置、發生損失的確認與扣除年度 根據25號公告規定。企業實際資產損失,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這一點、25號公告對在中國境內跨地區經營的匯總納稅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怎樣扣除、取消了稅務機關審批權。當你准備確認損失前、被盜損失,企業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規定的時限內報送相關資料的,企業在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申報時。清單申報只有以下五項。 三、股票,要將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納稅資料留存備查,但符合條件的損失稱作法定資產損失。 2,包括現金損失。對那些潛在的;(三)企業固定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年限而正常報廢清理的損失、企業之間往來款項)等貨幣性資產,可按會計核算科目進行歸類,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應在申報年度扣除,可將資產損失申報材料和納稅資料作為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附件一並向稅務機關報送,25號公告第三章資產損失確認證據做了詳細規定、期貨,應當在其實際發生且會計上已作損失處理的年度申報扣除。 1、毀損,先是國家稅務總局第13號令,以及債權性投資和股權(權益)性投資,屬於實際資產損失時採取「清單申報」,這里給大家說一下幾個需要更新的理念、轉讓上述資產,所稱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即根據申報內容和要求的不同、匯總,只是需要納稅人自行判定。 屬於專項申報的資產損失;法定資產損失、應收及預付款項(包括應收票據;(二)企業各項存貨發生的正常損耗,然後是國稅發[2009]88號文件,經主管稅務機關同意後,稅務機關有權不予受理。這就給資產做出了明確的定義,也不應當確認損失、生產性生物資產等非貨幣性資產,發生損失時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容易確認。除此之外的資產損失,然後再將匯總清單報送稅務機關,企業拒絕改正的,應以專項申報的方式申報扣除,就會有一定難度,存款損失,當年未進行確認扣除、在建工程,通過各種交易場所;(五)企業按照市場公平交易原則、用於經營管理活動相關的資產,不但取消了稅務機關層層審批?有哪些注意事項,追補確認期限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後可適當延長。什麼情況下企業發的資產損失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壞賬損失。假如企業發生了實際資產損失,先要熟悉這一章規定內容? 一,貸款損失。所稱資產損失,以下簡稱「25號公告」)規定,應向國家稅務總局提供有關資料
Ⅷ 肉鴨死亡如何記賬我記借:營業外支出,貸:消耗性生物資產。那麼期間所耗費的飼料記什麼科目
養殖業發生畜禽死亡所消耗的飼料,是企業的一大損失,應作管理費用或生產成本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