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降息意味著貶值!
降息,你存一年得到的利息就少了,人民幣就不如以前吸引人了,不如以前值錢了,有一部分不想持有人民幣了,市場上拋售人民幣,所以就貶值。
人民幣貶值對於出口企業來說是利好,本幣貶值利於出口,舉個例子,你在中國生產或者采購一個產品,成本60元錢,出口金額是10美元,不考慮退稅因素,以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6.1:1,你收匯10美元,銀行給你兌換成61元人民幣,利潤是1元。如果人民幣貶值了,匯率6.3:1了,你在國內的成本不會有太大變化,還是60元,而收匯10美元,銀行給你兌換63元人民幣,你的利潤是3元。
從實際業務的操作來看,人民幣貶值可能不會給你帶來0.2元利潤的增加,為了吸引客戶,你可能會將匯兌收益轉移一部分給客戶,也就是說你可能報價會調整為9.8美元,這樣你的利潤會變成9.8x6.3-60=1.74元。
從宏觀市場考慮,人民幣貶值前,中國產品的報價是10美元,印度產品的報價時9.9美元,這樣客戶會轉向印度產品,而人民幣貶值後,中國產品報價9.8美元,比印度產品更有吸引力,客戶會買中國產品,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上升了,市場份額會提高,外貿公司接到更多的訂單,總體利潤也會提高的。
做外貿最怕的就是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也就是國內通脹高企,而對外還保持堅挺,國內采購成本不斷上升,而美元換來的人民幣逐步減少,內外夾擊,外貿公司紛紛倒閉。
B. 央行降息是什麼意思,央行降息意味著什麼
央行降息是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1、意味著銀行的存貸款利息都開始變低,人們更樂意將錢取出來,銀行開始增加貸款的力度,企業有了貸款以後,能更好的產生,搞活經濟;
2、企業經濟好了,股票的財報就好看,股市也會跟著上漲,人們手中的錢開始增多,也會選擇投資股市,投資實體,樂於消費,拉動內需導致經濟的上漲。
此外,國際游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會帶來人民幣升值更大的市場壓力,尤其在美元可預期的持續貶值下,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加大。
其次,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非理性繁榮」的風險進一步加大。由於市場內部風險控制尚不完善,中國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在國際流動性湧入加大的背景下有可能出現投機勢力更趨活躍、資產泡沫不斷形成的發展態勢,增強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周期性風險。
C. 人民幣降息的後續影響是什麼
人民幣的降息會促使國內經濟的再次減壓,但這就相當於給有洞的水池放水,沒有任何意義,即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也並沒有治本,只是一定程度緩解了經濟下降的勢頭。
D. 央行降息對人民幣有什麼影響
所謂降息是指銀行利用利率調整,來改變現金流動。當銀行降息時,把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減少,所以降息會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存款變為投資或消費,結果是資金流動性增加。簡單的說就是會導致你口袋裡的錢貶值了!
E. 央行降息 人民幣會大貶值嗎
降息只是中央貨幣政策之一,是利用貨幣工具刺激經濟發展的措施和步驟,不會導致人民幣大幅貶值。。。
F. 請問降准降息有利於人民幣的升值還是貶值!
央行降息,人民幣會貶值。
所謂降息是指銀行利用利率調整,來改變現金流動。當銀行降息時,把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減少,所以降息會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存款變為投資或消費,結果是資金流動性增加。一般來說,降息會給股票市場帶來更多的資金,因此有利於股價上漲。降息會推動企業貸款擴大再生產,鼓勵消費者貸款購買大件商品,使經濟逐漸變熱。
G. 為什麼說中國未來降息是趨勢
前期,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與紐西蘭等國家先後降息,以應對強勢美元帶來的匯率沖擊問題,力圖穩定下滑的經濟與挽救失業率。由此也引發了國內一些人對降息問題的議論。
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元、歐元、英鎊與日元等都大幅調低利率,這使幾大國際貨幣的利率水平紛紛接近零利率,或者為零利率與負利率,這樣一來,國際貨幣就對其他國家的貨幣形成了明顯的套利空間。
中國央行為了緩解美元等的套利壓力,被迫下調銀行利率,而下調利率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問題主要通過提高准備金率來調控,再加上前幾年國內經濟去杠桿化,長期提高准備金率,這使法定準備金率一度超過了20%,導致國內的銀行利率處於偏低水平而准備金率卻處於明顯偏高的水平,這就形成了准備金率與銀行利率水平非常不平衡的局面,給經濟發展帶來了一些困擾,外匯市場壓力轉為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明顯干擾了國家正常的經濟秩序。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持續下滑,為了穩定經濟增速與就業水平,再加上對沖外匯流出,央行開始大幅調降准備金率,尤其是去年年末至今年,降准幅度比較大,這使准備金率逐漸接近合理水平,保障了市場流動性的需求。
目前,央行手中還有一定的降准空間,足以對於應對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因此央行降息的概率並不高。尤其是在當下通脹水平上行與銀行攬存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央行輕易不會開啟降息窗口。如果這個周期降息,不僅會加速通脹水平上行,而且銀行利率的下調會促使居民存款流向市場,由於目前實體經濟發展困難,所以大部分存款會流向風險市場或消費,這會明顯推高通脹,而最近兩三個月以來,國內的溫和通脹上升明顯,4月CPI已經回升至2.5%,這種情況下明顯不利於降息。
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中包括數量工具與價格工具,近幾年以來,央行主要動用的是數量工具來調節市場,以保持央行基準利率的穩定,這利於穩定市場與維護匯率價格。
現階段,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窗口指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等,工具比較豐富,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動用降息手段,以避免市場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尤其是規避房地產市場的風險。
降准可以有定向手段,譬如近期的定向降准主要就是為了服務縣域的農商行,以保持信貸投放精準地將釋放的長期資金全部投放到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但是降息則不同,對市場具有普遍性沖擊,有可能會繼續推高房價,還對人民幣匯率水平帶來更大的壓力,這不利於國內經濟風控。
目前,一年期的存款利率為1.50%,近期由於一些銀行攬存壓力較大,所以一些中小銀行的利率水平上浮較大一些,實際利率水平有所抬高。從准備金率與利率水平綜合來看,即使下半年貨幣政策有進一步寬松的可能,主要還是以降准手段為主,不到萬不得已央行不會輕易降息。
最近兩周以來,由於受貿易等問題的影響,人民幣匯率貶值速度過快,國際匯率市場做空人民幣勢頭再來,導致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多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人民幣匯率的快速貶值,使人民幣離岸匯率價格是否破7為國際市場所關注,在這種復雜情況下,要求央行在動用貨幣手段上更為慎重,所以央行近期動用降息手段的可能非常小。
H. 央行降息會使人民幣匯率怎麼變化
央行降息會使人民幣利率可降、匯率難貶,降息未必會引發人民幣匯率走弱,但藉助此次降息確實讓人民幣升值得以「降降溫」,人民幣匯率總體上仍會保持堅挺。
過去的兩年多以來,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央行一直沒有調整過基準利率。鑒於社會融資規模與各項經濟增長數據連續低於預期,且融資難的問題尚未緩解,央行在維持「定向寬松」操作的同時,宣布全面降息。野村證券、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預計,中國央行將於明年繼續下調基準利率。
從利差角度看,部分投資者擔心降息對人民幣匯率產生沖擊。事實表明,降息後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與即期匯率雙雙出現下跌。2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前一交易日調低了0.05%至6.1420。當日在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大跌將近200個基點,創出近2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25日是降息後的第二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格雖然小幅上行了30個基點。但在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依然徘徊在6.14的下方。
與此同時,對於各國貨幣競爭性貶值的擔憂情緒再起。自日本央行10月底意外推出新刺激政策以來,日元已累計下跌約7%,投資者也正在減持韓元、新加坡元等其他亞洲貨幣。在此背景下,部分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的升值空間明顯收窄,在央行實行寬松貨幣政策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也可能會出現較為顯著的一輪貶值。
對人民幣匯率而言,理論上降息後存在貶值壓力,但人民幣匯率只會出現溫和的回調,總體上仍會保持堅挺。
首先不可低估央行穩定匯率的能力,不可簡單預測降息一定帶來人民幣匯率走弱。由於中國目前採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因此人民幣持續貶值的情況不會出現,甚至不排除進一步升值的可能。
I. 人民幣降息的原因,降息後會帶來哪些影響
中新網12月4日電4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同上日一樣為6.8502元。開盤價報6.8842元。匯市開盤後9點45分,人民幣對美元以6.8845元的即期賣報價第四度觸及當日波動區間0.5%的下限,再次刷新匯改以來記錄。北京時間13:00,美元兌人民幣報6.8830/6.8838。本周以來接連4個人民幣跌停板。但是不必引起驚慌.
1.因為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貨幣,人民幣匯率水平是對外的價值,人民幣貶值主要目的一是促進國內出口(出口企業以外幣計價的出口收入能夠換到更多的人民幣),增加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國際金融危機對國內出口企業影響很大,特別是對勞動密集型企業);二是增加外商在國內投資的資本抽逃的成本(我國是外國直接投資額最大的國家),穩定國內經濟.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影響不大.當然如果近期到國外旅遊或學習等需要支付外匯,則成本增大;還有國內的企業的生產促進會直接增加就業,增加人們的收入,就這點,對我們生活質量的進高還是有利的.
2.現在手裡的錢是不會影響的.這里要注意,人民幣對外貶值引起外貿出口的增長,帶動國內經濟的增長,國民收入的增長,消費和投資的帶動引起物價的上漲,這時,人民幣對內價值會改變,,一萬元還是一萬元,但實際購買力會下降. 在現在狀況下,這種物價上漲不會明顯,最多抵消一下因金融危機引起的投資消費下降而導致的通貨緊縮.
3.沒有原因,是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