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資本循環理論的內容及現實意義是什麼
資本循環指產業資本從一定的職能形式出發,順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分別地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實現了價值的增殖,並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全過程。
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是總資產,右邊是債務和權益,也就是告訴我們資產的來源分為債務資本和投入資本,債務資本索取利息,投入資本索取股利。
貨幣資本在一個循環結束後,部分轉化為存貨和設備,總體資產的增加額等於一個循環的凈利潤。
另外,能源,物料,人工和折舊都被固化到產品的價值當中,當產品賣出時才將其作為成本抵減利潤。理論上發生的費用如果可以歸屬到產品當中,也可以固化作為產品價值的一部分,但是考慮到費用的發生與產品的增值關系不直接,一般作為期間費用在當期作為支出直接沖減利潤。
意義:在資本循環中,購買原材料和銷售商品處於流通領域,盡管剩餘價值不是在這兩個過程生產,但卻是價值實現的過程。這一過程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現代企業要加速資本的循環,就要縮短流通時間、減少流通費用,搞好合同生產。
(1)怎麼解釋資金大循環擴展閱讀
馬克思的資本循環理論以產業資本為例,分析了資本要增值,必須不斷運動的特徵,同時提出要使資本不斷地運動,就必須滿足空間上並存與時間上繼起的條件。
這一理論對於現代企業資本運營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這就是:現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要重視運動的每一環節,加強成本核算,優化配置資源,協調好購、產、銷三環節的關系,使資本處於不斷的運動中,從而不斷地吸收活勞動,以實現價值的增值。
Ⅱ 資產用來支付費用嗎不然要資產幹嘛我對會計資金的循環一直理解不好,不知道怎麼轉入費用,負債呢
你問的問題也有點模糊,我不知道是資金的循環還是資產的循環。這回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交的。答
如果是資金的循環,那麼通俗來說就是:企業資金循環和周轉其實是一個意思,即資金投入,購進原材料或者貨物,通過生產加工然後銷售出去,收回資金的過程。
我學的時候也曾感覺這些地方很模糊。
比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三者之間真的只有公式的聯系么?
不是的,你之所以不明白是因為現在的教科書把這些東西的聯系都分開講了。
比如就拿資產來說,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的比率這是屬於高級財務會計的范疇。
但是按照你說的,資金循環怎麼循環?用資產么?確實會用到,比如周轉率,這就是講周期性財務循環的指標。
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下,我建議你按順序查查下面的內容:
1固定資產/流動資產比率
2為什麼針對不同企業,固定/流動資產的比率不能太高?
3什麼是周轉率?為什麼要設置周轉率?
在完成這些之後企業資本的基本知識就差不多了。然後你要是覺的還不滿足還可以按科目來看看。
比如固定資產周轉率具體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是什麼。
另外我怕你誤解我說一句,我沒直接回答你的問題的原因是因為你的問題太大了,所以我把總體脈絡梳理了一下,你可以看看。
Ⅲ 會計資金循環和資金周轉有什麼區別
在會計資金運動中,資金循環和周轉沒有大的區別。
這個題目可能是多選,選B和C。
Ⅳ 資金的循環與周轉怎麼理解,每個企業都不一樣的不是嗎有沒有個大概流程
企業的資金隨供產銷三個過程進行,從貨幣資金開始依次轉化為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最後又回到貨幣資金.這一過程叫資金循環.資金的不斷循環叫資金周轉
Ⅳ 宏觀經濟學中的資金循環表是什麼
我對你這個式子實在是沒什麼印象,估計是類似薩繆爾森之流從哪裡搜集來的內。
我的理解是,等式左邊都是支容出,財貨支出是買東西時支出現金,△A是購買金融資產支出現金,(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摺,各種證券)
等式右邊是各種所得資金。,△L通過證券得到的資金。證券不僅是股票,還有債券,基金,各類票據。
等式無非是說明:(實物和金融的 )總支出和總收入是平衡的。
左邊是買貨,買金融資產流出的錢,右邊是賣貨,賣金融資產流入的錢.
Ⅵ 如何理解資本的循環周轉與再生理論
雖然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經濟全球化,但是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仍然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的經典理論。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經營方式日趨多樣化,產業結構也日益復雜,該理論依然是宏觀經濟政策制定者和微觀經濟管理者所遵循的主要理論之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資金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首先對馬克思的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對我們認識馬克思的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對當代企業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資本循環;資本周轉;經濟政策
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從社會再生產中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四個基本環節入手,不僅揭示了商品經濟社會自我發展的動力機制,還揭示了社會財富實現增殖的方式。某種意義上,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不僅在政治經濟學中具有基礎地位,更在西方經濟學以及其他應用經濟學中佔有基礎理論的地位。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與市場機制中的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相互配合發揮作用,從而構成了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理論框架。
一、馬克思的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的主要內容
1.馬克思的資本循環理論的主要內容
資本循環是資本所有者帶足了貨幣到市場上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然後進入生產過程,生產出包含有剩餘價值的新商品,再到市場上去把商品賣掉,收回比原來更多的貨幣。這樣,資本就完成了一個循環。從產業資本這一循環運動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它要依次經過購買階段、生產階段和銷售階段,最後回到原來的出發點。
資本循環分三個階段:購買階段、生產階段、銷售階段。在第一階段中,產業資本家以「采購員」的身份,帶著貨幣到市場上去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剩餘價值生產准備條件。在第二階段中,資本家以「商品生產者」的身份,使用購買到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進行生產消費,生產出包含價值和剩餘價值的新商品。這是資本循環的決定性環節。在第三階段中,資本家以「推銷員」的身份,把生產出來商品運到市場上出售,實現了價值和剩餘價值。對於資本家來說,這一階段關繫到資本家能否收回預付資本,賺錢的目的能否最終實現,是一個「驚險的跳躍」,資本循環的致命階段。
同產業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相適應,資本還依次採取了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三種形態,執行三種不同的職能,產業資本只有在不斷的運動中,才能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價值,因此,產業資本的循環是不停、周而復始地進行地。
產業資本家為了不斷地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是產業資本的循環的條件,就不能中斷生產和流通過程,這樣就把資本按一定的比例分為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式。這三種資本形式都必須連續不斷地進行循環運動,要保持資本運動的連續性,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首先,空間上並存:資本家的全部資本,要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三個部分。分配在空間上,同時並存的三種職能形式上。分配取決於企業生產的性質。資本的有機構成,技術水平,購銷狀況等。其次,時間上繼起:每一部分的資本都必須要按順序,連續不斷地通過三個階段,在這過程中,不斷地轉換資本的職能形式,並且各自以自己為起點又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如果資本的任何一個階段發生了停滯,其它兩部分就不能同時並存。
由此可見,產業資本循環不僅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而且是三種循環形式的統一。要實現循環連續進行的條件,是空間上的並存性和時間上繼起性的辯證統一。通過對產業資本的分析,對資本就可下更深的定義:即資本是在不斷運動中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是在物的外殼掩蓋下的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關系。資本的本質是「資本不是一種物,而是一種以物為媒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2.馬克思資本周轉理論的主要內容
資本是在不斷運動過程中來增殖自己的價值。產業資本周而復始不斷重復的循環就叫資本周轉。資本周轉的中心問題是周轉的速度問題。資本周轉速度的兩個度量因素是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資本周轉時間是資本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總和,一般來說,資本的周轉時間和周轉速度成反比。資本周轉時間越短,周轉速度越快,反之,就越慢。周轉次數與資本周轉速度成正此,次數越多,速度越快。資本周轉速度越快,資本家手中一定數量的資本就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帶來更多的剩餘價值,因此,資本家為了追求盡可能多的剩餘價值,總是千方百計地加速資本周轉速度,用縮短資本周轉時間和一定時期內增加資本周轉次的方法,來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
生產資本的構成是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主要因素。生產資本按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可以區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固定資本是投在廠房、機器設備、工具等勞動資料上的生產資本;流動資本是用來購買原材料、輔助材料、勞動力等方面的那部分資本。固定資本的價值不是一次全部轉移,而是按照它們在生產過程中人磨損程度逐步地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並且隨著產品的出售,逐步地收回。流動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全部消耗掉,價值全部一次地轉移到新產品中,出售後,又回到資本家手裡,而用來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它的價值並沒有轉移,而是工人重新創造出來。
二、馬克思的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對當代企業的現實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更快地發展,就需要在理論的指導下,使資本循環和流動。為了搞活企業資金運動,必須使資金的三種循環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理順供產銷的關系,保證建立在高度社會化生產基礎上的社會主義資金循環的連續性,圍繞提高經濟效益這個中心,加強資金運動的科學管理,降低投資風險,促進資源合理流動,實現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強化企業資金管理,按照資金運動規律來進行科學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首先,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可以指導企業優化投資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企業籌資的目的就是為了投資,而投資效益,卻是在未來取得的、可能的、不確定的將來值。為此,企業必須加強投資活動的研究,科學地做好投資決策,使資金的使用效益盡快實現,為下一輪投資准備成本,實現資金的再循環。
其次,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可以指導企業多渠道籌集資金,要協調好購、產、銷的關系。現代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購、產、銷的思路組織生產,協調好購、產、銷的關系,遵循空間上的並存性和時間上繼起性的原則,讓資本並存於三個階段,不停頓地由一種形式向下一種形式轉換。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多渠道籌措資金,既可以選擇向銀行貸款,也可以向資金市場發售不同性質的有價證券,吸收各種有期限的資金,同時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到國際資本市場上籌集自己所需要資金,從而為企業帶來利潤。
最後,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還可以指導企業建立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資金分配是企業經濟效益的體現,關繫到各方面的經濟利益,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政策性。為此,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加強資金分配工作的管理,嚴格執法,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健康運行。並且企業要真正做到產權明晰、責權明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科學管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搏擊風雨,創造輝煌。加快現代企業制度步伐,增強信貸資金利率的彈性,提高經濟效益,使百元資金利潤率有所提高,並逐步趕上國際一般水平,使我們的企業逐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增強競爭能力,跨出國門,走向國際大市場。
三、結論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經濟競爭越來越大,從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的內容分析可以發現企業要搞活就要樹立正確的經營思想,才能不斷提高經濟效益。資本循環和周轉理論對於現代企業資本運營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現代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要重視運動的每一環節,加強成本核算,優化配置資源,協調好購、產、銷三環節的關系,使資本處於不斷的運動中,在資本循環條件下,優化企業資金管理,使企業順利發展,獲得最大利潤。
Ⅶ 請用通俗的話幫我解釋一下,為什麼資本主義社會會有循環的無窮無盡的經濟危機
那些所謂學術的論述,都是一個個自己都沒搞清楚問題的專家所用的詞版句。馬克思主義者從權不用奇怪的詞句來慫人聽聞。在資本主義世界,危機表現為因空前激烈的競爭而生產擴大超出市場消費能力的經濟危機、貨貸問題造成的信用危機、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者任一出現問題的引起的生產危機、流通出現問題導致的貨幣危機以及因利益沖突引起的軍事危機(現代戰爭都是如此,利益貫穿在戰爭中)這么些危機互相導致,其本質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桎梏所對經濟發展的束縛。這種現代生產方式構成了一個個我們所說的世界體系。但與學術界觀點不大相同,鄙人認為這種生產方式潛力無限——只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世界完全確立,其所帶來的危機才會使資產階級走向覆滅。如果想詳細了解,可以給你幾個參考文獻(絕對通俗易懂):《僱傭勞動與資本》(馬克思寫的通俗讀物)《工資價格與利潤》(馬克思1865年演講稿)《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似乎是1863到1865年的來著)》《資本論2,3卷》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