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預防脂肪肝得了脂肪肝怎麼辦
根據各地環境條件,結合自己的飼養經驗,可以選擇一二個不易發生脂肪肝的品系飼養。採取提高飼料質量,限制黴菌污染、改善飼喂方法,加強飼養管理等可有效地預防脂肪肝綜合症。對於發病雞群在飼料中添加氯化膽鹼和B族維生素,使用優質蛋白質飼料,合理調整能量與蛋白的比例,適當限飼都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2. 中國人吃了多少反式脂肪
為增加貨架期和產品穩定性而添加氫化油的產品中都可以發現反式脂肪酸。包括薄脆餅干、焙烤食品、谷類食品、麵包、快餐如炸薯條、炸魚、洋蔥圈、人造黃油特別是粘性人造黃油。
一些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
1、牛羊肉、乳製品,水果蔬菜中均有反式脂肪酸。
2、植物性奶油、馬鈴薯片、沙拉醬、餅干、蛋糕、麵包、曲奇餅、雪糕、薯條等中均有。
3、西式快餐如炸薯條、炸雞腿中更多。
4、固化的油中多,食品中的氫化油中含反式脂肪酸。
5、經高溫加熱處理的植物油:因植物油在精煉脫臭工藝中通常需要250℃以上高溫和2h的加熱時間。由於高溫及長時間加熱,可能產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 一般牛脂中含2.5%~4% ,乳脂中含5%~9.7%,人造奶油為7.1%~17.7% (最高為31.9% ),起酥油為10.3% (最高為38.4% ) 。
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占總脂肪酸百分比
牛奶、羊奶3 % ~5 %
反芻動物體脂4% ~1 1 %
氫化植物油 14.2%~34.3%
起酥油 7.3%~31.7%
硬質黃油1.6%~23.1%
麵包和丹麥糕37%
炸雞和法式油炸土豆36%
炸薯條 35%
糖果類脂肪27%
衛生部2007年12月頒布的《食品營養標簽管理規范》規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時,可標示為0。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食品配料表裡明明有植脂末、氫化油,但是標簽中標注反式脂肪為0的原因。今後買食品時應仔細,因為標注反式脂肪為0的食物不一定就不含有反式脂肪。
日常生活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多,諸如蛋糕、糕點、餅干、麵包、印度拋餅、沙拉醬、炸薯條、炸薯片、爆米花、巧克力、冰淇淋。蛋黃派……凡是松軟香甜,口味獨特的含油(植物奶油、人造黃油等)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原因是,用植物油催化加氫製取脂肪時,反式脂肪酸也同時生成了。
一般來說,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就可能使用了部分氫化植物油,富含氫化植物油的食品就可能有反式脂肪酸。如餅干、巧克力派、蛋黃派、布丁蛋糕、糖果、冰淇淋等等。還有速食店和西式快餐店的食物也常常使用氫化油脂。現制現售的奶茶尤其要注意,因為它「乳化」「滑潤」的狀態特性需要氫化植物油。
人類使用的反式脂肪主要來自經過部分氫化的植物油。「氫化」是20世紀初發明的食品工業技術,食用油的氫化處理是由德國化學家威廉·諾曼發明的,並於1902年取得專利。1909年美國寶潔公司取得此專利的美國使用權,並於1911年開始推廣第一個完全由植物油製造的半固態酥油產品。
氫化植物油與普通植物油相比更加穩定,成固體狀態,可以使食品外觀更好看,口感松軟;與動物油相比價格更低廉,而且在20世紀早期,人們認為植物油比動物油更健康,用便宜而且「健康」的氫化植物油代替動物油脂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進步。在氫化植物油發明前,食品加工中用來使口感松軟的「起酥油」是豬油,後來被氫化植物油取代。
植物油加氫可將順式不飽和脂肪酸轉變成室溫下更穩定的固態反式脂肪酸。製造商利用這個過程生產人造黃油,也利用這個過程增加產品貨架期和穩定食品風味。不飽和脂肪酸氫化時產生的反式脂肪酸佔8%---70%。
自然界也存在反式脂肪酸,當不飽和脂肪酸被反芻動物(如牛)消化時,脂肪酸在動物瘤胃中被細菌部分氫化。牛奶、乳製品、牛肉和羊肉的脂肪中都能發現反式脂肪酸,佔2%---9%。雞和豬也通過飼料吸收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因此進入豬肉和家禽產品中。
衛生部的數據顯示,中國人的反式脂肪酸日均攝入量是0.6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專家李再貴認為,這個數據值得分析,「基數中包括數量巨大的農村人口,但他們平時很少吃蛋糕、喝咖啡、吃蛋黃派,接觸到反式脂肪酸的機會不多。在城市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每天的攝入量可能遠遠超過國際標准,即2-3克。」「比如某種餅干,如果含油量為20%,按反式脂肪酸占油脂總量20%這個平均水平算,你吃100克餅干,可能就有4克反式脂肪酸。」
——————————————————————————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又名反式脂肪,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主要來源是部分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部分氫化油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久等優點,在蛋糕、餅干、速凍比薩餅、薯條、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較普遍。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2015年6月16日,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宣布,將在3年內完全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以助降低心臟疾病發病率。
脂肪酸 (Fatty Acid)是一類羧酸化合物,由碳氫組成的烴類基團連結羧基所構成。脂肪,就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三醯甘油酯。這些脂肪酸分子可以是飽和的,即所有碳原子相互連接,飽和的分子室溫下是固態。當鏈中碳原子以雙鍵連接時,脂肪酸分子可以是不飽和的。當一個雙鍵形成時,這個鏈存在兩種形式:順式和反式。順式(cis)鍵看起來象U型,反式(trans)鍵看起來象線形。順式鍵形成的不飽和脂肪酸室溫下是液態如植物油,反式鍵形成的不飽和脂肪酸室溫下是固態。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有天然存在和人工製造兩種情況。人乳和牛乳中都天然存在反式脂肪酸,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約占脂肪酸總量的4—9%,人乳約佔2—6%。
反式脂肪酸是對植物油進行氫化改性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改性後的油稱為氫化油)。這種加工可防止油脂變質,改變風味, 反式脂肪酸中至少含有一個反式構型雙鍵的脂肪酸,即C=C結合的氫在兩側, 而順式結構的脂肪酸中C=C結合的氫只在同側。
反式脂肪酸是所有含有反式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總稱,其雙鍵上兩個碳原子結合的兩個氫原子分別在碳鏈的兩側,其空間構象呈線性,與之相對應的是順式脂肪酸,其雙鍵上兩個碳原子結合的兩個氫原子在碳鏈的同側,其空間構象呈彎曲狀。由於它們的立體結構不同,首先,二者的物理性質也有所不同,例如順式脂肪酸多為液態,熔點較低;而TFA多為固態或半固態,熔點較高。其次,二者的生物學作用也相差甚遠,主要表現在TFA對機體多不飽和脂肪酸代謝的干擾、對血脂和脂蛋白的影響及對胎兒生長發育的抑製作用。
反式脂肪是植物油經過部份氫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方法是在少量的鎳、鈀、鉑或鈷等觸媒金屬的幫助下,將氫加入植物油里產生氫化反應。隨著氫化反應的進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會減少,如果此氫化反應能進行完全,那麼是不會留下反式脂肪酸,但是反應最後的油脂產物會因為過硬而沒有實際使用價值。
主要危害
反式脂肪是一大類含有反式雙鍵的脂肪酸的簡稱。
許多流行病學調查或者動物實驗研究過反式脂肪各種可能的危害,其中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具有最強的證據,被廣為接受。
世衛組織以及各國主管部門對反式脂肪的規定也是基於它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而制定的。比如WHO的建議是,每天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不超過食物總熱量的1%(大致相當於2克)。中國採用了這一目標來做評估,而英法等國則是把2%作為推薦標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不是一個「安全標准」,只能算是一個「指導意見」,它並不是說超過這個量就「有害」,低於這個量就「安全」,而是說「低於這個量,帶來的風險可以接受」。我們追求的目標,也還應該是「盡可能低」。
不過,不同的研究得出的「攝入量與冠心病風險」的關系不同,風險最大的一個研究結論是反式脂肪的熱量占食物的總熱量的比例「每增加2個百分點,冠心病發生率增加一倍」。其他研究顯示的風險比這個要小許多。而且,「發生風險增加一倍」是一個相對比例,具體的風險還取決於實際的發生率,比如從0.1%增加到0.2%,跟1%增加到2%的一倍相比,實際風險要低得多。
至於影響早期生長發育、Ⅱ型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與反式脂肪的相關性,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能夠證實。
控制措施
有少數日本、香港、台灣的傳媒和網頁有提及反式脂肪對健康之影響。但大體而言亞洲區仍未有高度關注反式脂肪禁用之立法事宜。市面上仍不斷有大量加工食品含反式脂肪。
台灣行政院衛生署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於脂肪項下標示飽和脂肪以及反式脂肪。
2008年在中國的兩會上,杭州政協委員曾提交了一份《關於在中小學中限制銷售碳酸飲料和高熱量高脂肪零食》的提案。該提案提出應限售富含反式脂肪的零食和飲料。
2013年3月18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布消息稱,被譽為「餐桌上的定時炸彈」的反式脂肪酸,危害被誇大。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居民日常飲食中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比,僅為0.34%,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1%限值。
歐美國家紛紛對人造脂肪進行立法限制。在歐洲,從2003年6月1日起,丹麥市場上任何人造脂肪含量超過2%的油脂都被禁,丹麥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人造脂肪設立法規的國家。此後,荷蘭、瑞典、德國等國家也先後制定了食品中人造脂肪的限量,同時要求食品廠商將人造脂肪的含量添加到營養標簽上。2004年,美國食品和葯品管理局(FDA)也規定,從2006年起,所有食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一欄中,都要加上人造脂肪的含量。FDA同時提醒人們,要盡可能少地攝入人造脂肪。
同時,國外企業認准了歐美掀起的「反人造脂肪風」,紛紛推出代替人造脂肪的新產品。如芬蘭一家食品公司開發出一種生產含高植物固醇的植物黃油的新方法,瑞典的人造奶油生產商則成功研製出了人造脂肪替代物———新型脂肪酶,去掉了含有人造脂肪的成分。在美國,立頓、雀巢等公司也已經在一些食品中減少甚至去掉了人造脂肪。
美國食品葯物局要求食品要求食物包裝上列清楚反式脂肪成份。由於越來越多研究指反式脂肪有礙健康,若干食物生產商如Kraft、KFC等涉及使用反式脂肪之官司,美國、加拿大、英國等 食店、超市、政府紛紛開始在食物生產及加工上停止使用反式脂肪。詳情請參看英文版。
2003年 丹麥首先立法禁止銷售反式脂肪含量超過2%的食材。天然反式脂肪則不受法例影響。
2006年10月30日美國紐約市就此問題召開了聽證會,該市健康委員會最後決議,2008年7月1日起,該市餐廳的每份食物中使用的人造反式脂肪不得超過0.5g。
2008年1月,加拿大卡爾加里市決議,在餐廳與速食店使用的油脂中,反式脂肪含量不可超過2%。
2008年4月,瑞士追隨丹麥立法對反式脂肪食品進行限制銷售。
2008年7月美國加州州長阿諾·施瓦辛格簽署法案,禁止在該州餐廳中使用反式脂肪,該法案將於2010年正式生效。
美國
2005年,美國一個推動禁用反式脂肪的非營利組織控告卡夫食品,要求該公司在奧利奧餅干中停用反式脂肪。卡夫食品同意尋求替代反式脂肪的材料後,該組織撤銷控訴。2006年,華盛頓的非營利組織「公眾利益科學中心」控告肯德基在其食物烹調過程中使用反式脂肪。肯德基於2006年宣布,2007年四月前會將該餐廳美國連鎖店使用的反式脂肪替換成大豆油;其加拿大連鎖餐廳也宣布了類似的措施。
2007年1月,麥當勞宣布該餐廳美國連鎖店的薯條正在試驗改用非反式脂肪來油炸,若效果良好將會推廣到全美國。
面對「公眾利益科學中心」於2007年5月的控告,漢堡王宣布自2008年底起在美國各分店改用非反式脂肪。
2013年11月7日,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宣布,基於現有科學證據及專家委員會的結論,已初步決定禁用對人體健康不利的人造反式脂肪。
2010年11月,中國衛生部正式對反式脂肪酸問題進行了回應,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11月9日表示,衛生部已組織開展反式脂肪酸風險監測評估工作,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將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程序組織開展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張堅介紹,2003年營養食品所就已經開展對我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監測。初步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人均攝入量在0.6克左右,遠低於歐美國家報道的水平。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膳食營養與慢性疾病》(2003年版)中建議「反式脂肪酸最大攝取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張堅說,這個1%折算出來大概一人一天的限量在2克左右。
中國衛生部於2011年10月12日發布了編號為GB28050-2011的國家標准【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其中【4 強制標示內容】 的4.4條款規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時,在營養成分表中還應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另外在D.4.2條款規定,「每天攝入反式脂肪酸不應超過2.2g,過多攝入有害健康。 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應少於每日總能量的1%,過多有害健康。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 」 國家標准將於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3. 脂肪酸甲脂有什麼用途一般哪裡有收購的啊價格怎麼樣
脂肪酸甲酯為黃色澄清透明液體,具有一種溫和的、特有的氣味,結構穩定,沒有腐蝕性。脂肪酸甲酯是用途廣泛的表面活性劑(SAA)的原料。從脂肪酸甲酯出發可生產兩大類表面活性劑,一類是通過磺化中和生產脂肪酸甲酯磺酸鹽(MES),另一類是通過加氫生產脂肪醇。全世界脂肪醇的57%是由脂肪酸甲酯生產的,43%由脂肪酸生產。脂肪醇經乙氧基化生產醇醚(AE)、AE經磺化 中和生產醇醚硫酸鹽(AES)。也可將脂肪醇經磺化、中和生產伯烷基硫酸鹽(PAS)。因此,脂肪酸甲酯是MES、AE、AES和PAS等SAA的原料和中間體。油脂、脂肪醇、脂肪酸甲酯等原料的供應決定了上述生產SAA的效率。
4. 生物柴油採用飽和脂肪酸好還是不飽和的好
###主要缺點:
一是以菜籽油為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成本高,據統計,生物柴油制備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因此採用廉價原料及提高轉化從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實用化的關鍵.
二是 用化學方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點:工藝復雜、醇必須過量,後續工藝必須有相應的醇回收裝置,能耗高,設備投入大;色澤深,由於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容易變質;酯化產物難於回收回收成本高;生產過程有廢鹼液排放.
###生物柴油概況:
一、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
生物柴油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它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黃連木等油
料林木果實、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動物油脂、廢餐飲油等為原料製成的液體燃
料,是優質的石油柴油代用品.生物柴油是典型「綠色能源」,大力發展生物柴油對經
濟可持續發展,推進能源替代,減輕環境壓力,控制城市大氣污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眾所周知,柴油分子是由15個左右的碳鏈組成的,研究發現植物油分子則一般由14-18個碳鏈組成,與柴油分子中碳數相近.因此生物柴油就是一種用油菜籽等可再生植物油加工製取的新型燃料.按化學成分分析,生物柴油燃料是一種高脂酸甲烷,它是通過以不飽和油酸C18為主要成分的甘油脂分解而獲得的.與常規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下述無法比擬的性能:
1.具有優良的環保特性.主要表現在由於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可減少約30%(有催化劑時為70%);生物柴油中不含對環境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烴,因而廢氣對人體損害低於柴油.檢測表明,與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氣毒性,降低94%的患癌率;由於生物柴油含氧量高,使其燃燒時排煙少,一氧化碳的排放與柴油相比減少約10%(有催化劑時為95%);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
2.具有較好的低溫發動機啟動性能.無添加劑冷濾點達-20℃.
3.具有較好的潤滑性能.使噴油泵、發動機缸體和連桿的磨損率低,使用壽命長.
4.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能.由於閃點高,生物柴油不屬於危險品.因此,在運輸、儲存、使用方面的安全性又是顯而易見的.
5.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十六烷值高,使其燃燒性好於柴油,燃燒殘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劑和發動機機油的使用壽命加長.
6.具有可再生性能.作為可再生能源,與石油儲量不同,其通過農業和生物科學家的努力,可供應量不會枯竭.
7.無須改動柴油機,可直接添加使用,同時無需另添設加油設備、儲存設備及人員的特殊技術訓練.
8.生物柴油以一定比例與石化柴油調和使用,可以降低油耗、提高動力性,並降低尾氣污染.
生物柴油的優良性能使得採用生物柴油的發動機廢氣排放指標不僅滿足目前的歐洲II號標准,甚至滿足隨後即將在歐洲頒布實施的更加嚴格的歐洲Ⅲ號排放標准.而且由於生物柴油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遠低於該植物生長過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從而改善由於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導致的全球變暖這一有害於人類的重大環境問題.因而生物柴油是一種真正的綠色柴油.
二、生物柴油的生產方法
目前生物柴油主要是用化學法生產,即用動物和植物油脂與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在酸或者鹼性催化劑和高溫(230-250℃)下進行轉酯化反應,生成相應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再經洗滌乾燥即得生物柴油.甲醇或乙醇在生產過程中可循環使用,生產設備與一般制油設備相同,生產過程中可產生10%左右的副產品甘油.
目前生物柴油的主要問題是成本高.據統計,生物柴油制備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因此採用廉價原料及提高轉化從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實用化的關鍵.美國己開始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研究高油含量的植物,日本採用工業廢油和廢煎炸油,歐洲是在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土地上種植富油脂的農作物.
但化學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點:工藝復雜,醇必須過量,後續工藝必須有相應的醇回收裝置,能耗高:色澤深,由於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容易變質;酯化產物難於回收,成本高;生產過程有廢鹼液排放.
為解決上述問題,人們開始研究用生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即用動物油脂和低碳醇通過脂肪酶進行轉酯化反應,制備相應的脂肪酸甲酯及乙酯.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具有條件溫和、醇用量小、無污染排放的優點.但目前主要問題有:對甲醇及乙醇的轉化率低,一般僅為40%-60%.由於目前脂肪酶對長鏈脂肪醇的酯化或轉酯化有效,而對短鏈脂肪醇(如甲醇或乙醇等)轉化率低,而且短鏈醇對酶有一定毒性,酶的使用壽命短.副產物
甘油和水難於回收,不但對產物形成抑制,而且甘油對固定化酶有毒性,使固定化酶使用壽命短.
「工程微藻」生產柴油,為柴油生產開辟了一條新的技術途徑.美國國家可更新實驗室(NREL)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建成「工程微藻」,即硅藻類的一種「工程小環藻」.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使「工程微藻」中脂質含量增加到60%以上,戶外生產也可增加到40%以上.而一般自然狀態下微藻的脂質含量為5%-20%.「工程微藻」中脂質含量的提高主要由於乙醯輔酶A羧化酶(ACC)基因在微藻細胞中的高效表達,在控制脂質積累水平方面起
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研究選擇合適的分子載體,使ACC基因在細菌、酵母和植物中充分表達,還進一步將修飾的ACC基因引入微藻中以獲得更高效表達.利用「工程微藻」生產柴油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生態意義,其優越性在於:微藻生產能力高、用海水作為天然培養基可節約農業資源;比陸生植物單產油脂高出幾十倍;生產的生物柴油不含硫,燃燒時不排放有毒害氣體,排入環境中也可被微生物降解,不污染環境,發展富含油
質的微藻或者「工程微藻」是生產生物柴油的一大優勢.
三、國外生物柴油的發晨狀況
生物柴油於1988年誕生,由德國聶爾公司發明,它是以菜籽油為原料,提煉而成的潔凈燃油.突出的環保性和可再生性,引起了世界發達國家,尤其是資源貧乏國家的高度重視.西方國家為發展生物柴油,在行業規范和政策鼓勵下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為了便於推廣使用,美德意等國都制定了生物柴油技術標准,如美國權威機構ASTM相繼在1996年和2000年發布標准,完善生物柴油的產業化條件,並且政府實行積極鼓勵的方
式,在生物柴油的價格上給於一定的補貼.如德國農民種植為生物柴油作原料的油菜籽可獲得1000馬克/公頃補貼,並對製造生物柴油予以免稅.
歐洲和北美利用過剩的菜籽油和豆油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獲得推廣應用.目前生物柴油主要用化學法生產,採用植物油與甲醇或乙醇在酸或鹼性催化劑和230-250℃下進行酯化反應,生成相應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生物柴油.現還在研究生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術.與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更有利環保,使柴油車尾氣中有毒有機物排放量僅為1/10,顆粒物為20%,C02和CO排放量僅為10%.按照京都議定書,歐盟2008-2012年間要
減少排放8%.就燃料對整個大氣C02影響的生命循環分析看,生物柴油排放的C02比礦物柴油要少約50%.為此,歐盟最近發布了兩項新的指令以推進生物燃料在汽車燃料市場上的應用,這將進一步推動歐洲生物柴油工業的發展.與常規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價格要貴一倍以上,為此新指令要求歐盟各國降低生物柴油稅率,並對生物柴油在歐洲汽車燃料中的銷售比例作出規定.
西方國家生物柴油產業發展迅速.近年來,西方國家加大生物柴油商業化投資力度,使生物柴油的投資規模增大,開工項目增多.美國、加拿大、巴西、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都在積極發展這項產業.目前,美國有4家生物柴油生產廠,總能力為30萬噸/年.歐盟國家主要以油菜為原料,2001年生物柴油產量已超過100萬噸.2000年德國的生物柴油已達45萬噸,德國還於2001年月11日在海德地區投資5000萬馬克,興建年產10
萬噸的生物柴油裝置.法國有7家生物柴油生產廠,總能力為40萬噸/年,使用標準是在普通柴油中摻加5%生物柴油,對生物柴油的稅率為零.義大利有9個生物柴油生產廠,總能力33萬噸/年,對生物柴油的稅率為零.奧地利有3個生物柴油生產廠,總能力5.5萬噸/年,稅率為石油柴油的4.6%.比利時有2個生物柴油生產廠,總能力24萬噸/年.日本生物柴油生產能力也達到40萬噸/年.
四、我國生物柴油的發展狀況
我國政府為解決能源節約、替代和綠色環保問題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早有一些學者和專家己致力於生物柴油的研究、在該領域的研究將會有突破性進展並達到實用水平.
著名學者閔恩澤院士在《綠色化學與化工》一書中首先明確提出發展清潔燃料生物柴油的課題:原機械工業部和原中國石化總公司在上世紀80年代就撥出專款立項,由上海內燃機研究所和貴外I山地農機所承擔課題,聯合研究長達10年之久,並邀請中國石化科學院的專家詹永厚做了大量基礎試驗探索;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的施德路先生也曾於1985年進行了生物柴油的試驗工作;遼寧省能源研究所承擔的中國——歐共體合作研究項目也涉及到生物柴油;中國科技大學、河南科學陸軍化學所等單位也都對生物柴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系統研究始於中國科學院的「八五」重點科研項目:「燃料油植物的研究與應用技術」,完成了金沙江流域燃料油植物資源的調查及栽培技術研究,建立了30公頃的小桐子栽培示範片.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長沙市新技術研究所與湖南省林業科學院對能源植物和生物柴油進行了長達10年的合作研究,「八五」期間完成了光皮樹油製取甲脂燃料油的工藝及其燃燒特性的研究;「九五」期間完成了國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植物
油能源利用技術」.
1999-2002年,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承擔並主持了國家林業局引進國外先進林業技術(948項目)——《能源樹種綠王樹及其利用技術的引進》,從南非、美國和巴西引進了能源樹種綠玉樹(Euphorbia tim-calli)優良無性系;研製完成了綠玉樹乳汁榨取設備;進行了綠玉樹乳汁成份和燃料特性的研究:綠玉樹乳汁催化裂解研究有階段性成果.
但是,與國外相比,我國在發展生物柴油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長期徘徊在初級研究階段,未能形成生物柴油的產業化:政府尚未針對生物柴油提出一套扶植、優惠和鼓勵的政策辦法,更沒有制定生物柴油統一的標准和實施產業化發展戰略.因此,我國進入了WTO之後,在如何面對經濟高速發展和環境保護和雙重壓力這種背景下,加快高效清潔的生物柴油產業化進程就顯得更為迫切了.
五、我國生物柴油的產業化前景
2003年,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拉動,中國石油市場需求增勢強勁,石油產品需求總量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為11.4%,比上年提高了7.4個百分點,這促進了石油進口量的大幅攀升,使我國成為石油消費和進口大國.石油市場資源供應出現緊缺,價格全面上漲.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2003年我國石油及製品累計平均價格比上年提高11.8%.初步分析2004年中國石油市場供需形勢與2003年情況基本相似,將繼續保持消費
需求旺盛,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但不排除受季節、運輸等因素影響而出現局部性和結構性的供應緊張.預計2004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為2.7億噸,凈進口量有可能超過1億噸.
我國是一個石油凈進口國,石油儲量又很有限,大量進口石油對我國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脅.因此,提高油品質量對中國來說就更有現實意義.而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潔和安全三大優勢.專家認為,生物柴油對我國農業結構調整、能源安全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目前,汽車柴油化已成為汽車工業的一個發展方向,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世界柴油需求量將從38%增加到45%,而柴油的供應量嚴重不足,這都為油菜製造生物柴油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發展生物柴油產業還可促進中國農村和經濟社會發展.如發展油料植物生產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條農林產品向工業品轉化的富農強農之路,有利於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柴油的供需平衡問題也將是我國未來較長時間石油市場發展的焦點問題.業內人士指出,到2005年,隨著我國原由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擁有一定數量的出口餘地,而柴油的供應缺口仍然較大.預計到2010年柴油的需求量將突破1億噸,與2005年相比,將增長24%;至2015年市場需求量將會達到1.3億噸左右.近幾年來,盡管煉化企業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造,生產柴汽比不斷提高,但仍不能滿足消費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產
柴汽比約為1.8,而市場的消費柴汽比均在2.0以上,雲南、廣西、貴州1等省區的消費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隨著西部開發進程的加快,隨著國民經濟重大基礎項目的相繼啟動,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為突出.因此,開發生物柴油不僅與目前石化行業調整油品結構、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義深遠.
目前我國生物柴油技術已取得重大成果: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卓越新能源發展公司都已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相繼建成了規模超過萬噸的生產廠,這標志著生物柴油這一高新技術產業已在中國大地上誕生.
中國工程院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十五」計劃發展綱要提出發展各種石油替代品,將發展生物液體燃料確定為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生物柴油產業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和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門的支持,並已列入有關國家計劃.
發展生物柴油,我國有十分豐富的原料資源.我國幅員遼闊,地域跨度大,水熱資源分布各異,能源植物資源種類豐富多樣,主要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夾竹桃科、菊科、豆科、山茱萸科、大風子科和蘿摩科等.目前我國生物柴油的開發利用還處於發展初期,要從總體上降低生物柴油成本,使其在我國能源結構轉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只有向基地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實行集約經營,形成產業化,才能走符合中國
國情的生物柴油發展之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在中國加入WTO的大好形勢下,中國的經濟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對能源的需求會有增無減,只要把關於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形成產業化,則其在柴油引擎、柴油發電廠、空調設備和農村燃料等方面的應用是非常廣闊的.
###新技術:
該專有技術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終於研製成功了一種高科技新型能源產品——草禾烴.該產品是利用各種植物秸稈、枯草等為原料,經過研磨加工與部分重烴類原材料混合發酵,中間切換生物雙氫轉因子的編組酶元升華釀造而成.「草禾烴」可從重烴類物資中提取輕質柴油,它的熱值可達到1.2萬大卡,經過國家一級情報單位查索證明:該項目各項指標均達到了交通能源燃料C6 -C24標准,完全是一種新型生物能源.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鹽AES
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鹽,分為鈉鹽和銨鹽。
鈉鹽在日化領域主要用在餐洗中,就是通常的洗潔精。
銨鹽由於刺激性較低,用在洗發水、沐浴露、洗手液、洗面奶等產品。
用在餐洗和化妝品的原料都要要求無毒,根據AES的MSDS(材料安全評價報告),AES是無毒的產品。
但是皮膚長時間接觸尤其是高濃度的AES,皮膚分泌的油脂(用於日常保濕滋潤)會洗脫乾乾凈凈,因而皮膚會發干,角質層脫落,甚至裂口或過敏反應。
我們每天用香皂,香皂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如果手裡每天長時間都攥著香皂,手同樣會發干,角質層脫落等。同樣也是這個原理。
相關介紹:
英文名稱: Sodium Alcohol Ether Sulphate
代號/簡稱: AES
別名: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鈉、脂肪醇醚硫酸鈉
分子式:RO(CH2CH2O)n-SO3Na
質量標准:GB/T 13529-2003 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鈉
性能:易溶於水,具有優良的去污、乳化、發泡性能和抗硬水性能,溫和的洗滌性質不會損傷皮膚。使用時請注意:在不含粘度調節劑的情況下,如果要把AES稀釋為含有30%或60%活性物質的水溶液,常會導致一種粘性高的凝膠。為避免這一現象,正確的方法是將高活性產品加到規定數量的水中去,同時加以攪拌。而不要將水加到高活性原料,否則便可能導致凝膠的形成。
用途:廣泛應用於香波、浴液、餐具洗滌劑、復合皂等洗滌化妝用品;用於紡織工業潤濕劑、清潔劑等。
6. 2015年玉米的價格是多少
減肥食品玉米 又名苞谷、棒子、蜀黎等。每100克玉米中含熱量820.06千焦耳(196千卡),粗纖維1.2克,蛋白質3.8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40.2克。玉米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除。 玉米可煮湯代茶喝,也可粉碎後作成玉米粥、玉米餅,膨化後的爆米花體積大,食後有飽脹感,含熱量很低。 玉米含有豐富的鈣、磷、硒和卵磷脂、維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幾乎沒有高血壓、冠心病,這主要是得益於他們以玉米為主食。另外,多吃玉米,還可以使眼睛保持年輕漂亮。 玉米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又名苞谷、棒子、六穀等。據研究測定,每100克玉米含熱量196千卡,粗纖維1.2克,蛋白質3.8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40.2克,另含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等。玉米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玉米上述的成份與功能,對於減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時的花穗玉米須,有利尿作用,也對減肥有利。 玉米可煮湯代茶飲,也可粉碎後製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餅等。膨化後的玉米花體積很大,食後可消除肥胖人的飢餓感,但食後含熱量很低,也是減肥的代用品之一。
7. 脂肪胺與10酸一起會有反應嗎
兩種葯物應該隔開一段時間服用,這樣就不會起反應。也會保護胃部。
8. 2015年6月後洗滌生活用品愽覽會
話說我一哥們,到飯店相親。
女方問有沒有車。
哥們回答:有
女方問:什麼車
哥們:本田而已 。
女方:哦,那還不錯,比奧拓好多了。
飯後,女方說把車開出來大家兜兜風啊。
哥們果斷的去了飯店車庫,騎出來一摩托。
女方怒了,罵到:你爹的,五羊本田吶!
9. 月桂酸與月桂醇硫酸脂鈉的區別
「月桂酸」是用月桂樹的油脂加工而製得的一種飽和烷酸,通常
特指它的十二烷酸。月桂酸經過進一步的加工後可以得到含同碳數
的脂肪醇(十二醇),通常稱為「月桂醇」。
月桂醇與硫酸經酯化反應得到單月桂醇硫酸酯,再用鈉鹼中和得到
月桂醇硫酸酯鈉鹽。
這是物質本身的不同。
10. 脂肪醇羰值高原因,設備閑值2年了
羰值是羰基C=O的濃度,為脂肪醇裡面的不飽和雜質,脂肪醇儲存過程中會因為氧化造成羰值升高,碳鏈越長羰值越容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