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政治經濟學中什麼叫平衡點價格下降
平衡點價格是指供求平衡時(交叉點)時的價格。平衡點價格下降是指由於受某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供求狀況發生變化,供求交叉點下降時的價格。
㈡ 在完全競爭市場里 平衡點的價格P=AC還是P=AVC 長期短缺都說一下 謝謝
當然是虧損的,只是此時的虧損在彌補固定成本的同時還可以彌補一部分的可變成本,所以企業會繼續生產。當P=AVC時,是企業的停止營業點,此時,可變成本得不到任何彌補,再繼續生產下去連可變成本都無法收回!
㈢ 如果發現經常坐在電腦前會無精打采那麼電腦市場均衡價格和數量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
(1)均衡價格使指一種商品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價格。這時該商品的需求價格與供給價格相等稱為均衡價格,該商品的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稱為均衡數量。
(2)均衡價格是在市場上供求雙方的競爭過程中自發形成的。當供大於求時,生產者之間的競爭會導致價格下降;當供小於求時,消費者之間的競爭導致價格下降;
只有當供給量等於需求量,並且供給價格等於需求價格時,雙方處於相對平衡狀態,此時的價格就是均衡價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預(如壟斷力量的存在或國家的干預),那麼,這種價格就不是均衡價格。
㈣ 在長期均衡點完全競爭市場中每個廠商的利潤都為零
不對.因為廠家0利潤是可以做到平衡,降低價格廠家會產生贏利,因為成本降低
㈤ 為什麼在完全競爭的行業中實現了長期均衡時,經濟利潤為零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行業沒有任何的進入和退出障礙。因此,在實現長期均衡的動態過程中,如果行業有正的經濟利潤,就會有廠商進入。新廠商的進入使得行業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均衡價格下降,從而使得行業中廠商的經濟利潤下降。
而如果大量廠商的進入使經濟利潤為負,必然會促使一些廠商退出該行業。因此,最終的平衡狀態必然是行業中所有廠商的經濟利潤為零,從而沒有廠商進入或者退出行業。
(5)在長期平衡點後價格下降擴展閱讀
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的主要特點
1、在行業達到長期均衡時生存下來的廠商都具有最高的經濟效率,最低的成本。
2、在行業達到長期均衡時生存下來的廠商只能獲得正常利潤。如果有超額利潤,新的廠 商就會被吸引進來,造成整個市場的供給量擴大,使市場價格下降到各個廠商只能獲得正常利潤為止。
3、在行業達到長期均衡時,每個廠商提供的產量,不僅必然是其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線之最低點的產量,而且必然是其長期平均成本(LAC)曲線之最低點的產量。
㈥ 西方經濟學問題(急!!!)
1)穩定均衡指的是任何脫離均衡狀態的變動都會引起市場力量的自發作用從而推動其回到均衡狀態。
亞穩定均衡指的是產生脫離均衡狀態的變動後,市場既不會使其自動回到均衡狀態,也不會進一步偏離原始均衡點。也稱為不確定均衡點。
不穩定均衡指的是產生脫離均衡狀態的變動後,市場會推動其進一步偏離均衡點。
一般來講 當供給曲線的斜率為正,需求曲線的斜率為負時市場均衡為穩定均衡; 當供給曲線的斜率為負且小於需求曲線時的市場均衡為不穩定均衡; 當供給曲線斜率為負且等於需求曲線斜率時的市場均衡為亞穩定均衡; 當供給曲線的斜率為負且大於供給曲線的斜率時的市場均衡為穩定均衡。
因此,當供給曲線斜率為負時,市場均衡可能是穩定均衡,亞穩定均衡,不穩定均衡。選D
2)3)價格在均衡點左側的時候賣者的收益取決於供給,在只有價格條件改變的情況下,價格下降供給下降所以收益下降,價格在均衡點右側的時候,賣者的收益取決於需求,正好相反
4)生產者稅負增加將增加生產者的生產成本,生產者會將可轉稅全部轉移入價格裡面,所以在生產能力不增加的情況下價格增加,故稅負越大,供給彈性越小;消費者的稅負增加,將減少消費者的支出,使需求曲線左移,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消費者剩餘,所以提高供給彈性,使均衡點向左上方移動
5)C,在供給彈性和需求彈性都不變的前提下,提價可以減少需求,使供需平衡
㈦ 壟斷競爭廠商長期均衡點上,長期平均成本曲線處於(D) A.上升階段 B.下降階段
應該選B不是D。
壟斷競爭均衡滿足三個條件:
1.每家廠商都在按它的需求曲線上的價格和產量組合出售產品。
2.給定它所面臨的需求曲線,每家廠商都在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3.新廠商的進入使每家廠商的利潤降至零。
這些事實隱含著需求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之間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幾何關系:需求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必定相切。
圖上作了說明,事實1指出,產量和價格的組合必定位於需求曲線上的某個地方,事實3則說明,產量和價格的組合一定在平均成本之上。因此,廠商的經營店必定同時位於這兩條曲線上的某一點。需求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是否相交呢?不可能,因為如果這樣,需求曲線上就會有某個點處於平均成本曲線的上方——但這樣會產生正利潤。而由事實2我們知道,只有零利潤點才是利潤最大化點。
如果價格高於或低於盈虧平衡價格,那麼廠商就會虧損,而當價格處在盈虧平衡的水平上,廠商的利潤就一定為零。因此,盈虧平衡價格就是利潤最大化的價格。
由於壟斷競爭均衡是帕累托低效率的,當價格大於邊際成本時,增加產量就有效率理由,也就是壟斷競爭均衡存在過剩的生產能力。如果只有更少數幾家廠商,那麼每一家廠商都可以在更有效率的規模上經營,消費者的境況也會因此變得更好。但是這種情況下,產品的種類也就會減少,從而勢必使消費者的境況變壞。
因此,B選項是正確的,
㈧ 微觀經濟學中稅收對均衡價格的影響的圖怎麼理解
微觀經濟學中稅收對均衡價格的影響的理解:
在市場價格既定的情況下,對買者征稅時,因為買者比原來多支出,此時,一些邊際買者就會選擇退出市場。
需求量減少,需求曲線向左移動。而此時供給並沒有因為需求量的變動而相應的調整(這也就是市場盲目性的表現),所以均衡點相比於在沒有稅收時下降了(市場規模縮小,這就是稅收的副作用)。
如:假設在沒有稅收之前的市場均衡價格是3塊,在引入稅收後(消費者買一個支付0.5元的稅收)的新均衡價格會下降,比如此時是2.8。則賣者相當於支付了0.2的稅,而消費者實際支付了0.3的稅價。稅收究竟更多的落在哪一方身上,具體要分析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總的來說就是缺乏彈性的一方更多的承擔了稅收負擔。
㈨ 征稅對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平衡價格的變化
這題要分類討論,因為稅收的加諸對象不同會使不同的經濟當事人行為的不同,從而導致不同的分析結果。
1、當稅收的徵收對象是生產者時,比如消費稅,徵收2元的稅收增加了生產者的成本,很顯然生產者減少供給,所以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因為消費者的需求沒有受到稅收的影響,所以需求曲線不變,這樣新的均衡價格將會上漲2元,均衡數量將會下降。
2、當稅收的徵收對象是消費者時,徵收2元的稅收減少了消費者的需求能力,很顯然消費者的需求減少,所以需求曲線向左下方移動;因為生產者的供給沒有受到稅收的影響,所以供給曲線不變,這樣,新的均衡價格將下降2元,均衡數量將會下降。
3、無論是對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徵收2元的稅收,無論是均衡價格上升還是下降,均衡數量都是下降的,而且下降的數量是一致的。
PS:樓主這題問得非常好!這讓我想起了一個現象:為什麼很多人連經濟學中最簡單的供求原理都搞不清楚?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稅收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答案?根本原因在於沒有掌握經濟學的分析方法。運用經濟學模型進行分析時,必須要搞清楚各變數之間的相互關系,到底誰是外生變數,誰是內生變數,是誰先影響了誰,然後導致了什麼結果。因果關系非常重要,先後的邏輯順序絕不能弄錯,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就像本題當中的討論,兩種不同的情況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本末倒置是非常容易出現的錯誤。
㈩ 完全競爭條件下,廠商實現長期均衡時,價格為什麼不能保持在大小最小的LAC水平上急!!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如果均衡價格大於lac的最低點,那麼廠商存在超額利潤,這樣會有新的廠商加入,這樣導致供給增加,於是價格下降,直到lac的最低點,此時只有正常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