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本和邊際成本的區別 最好舉個例子
簡單地說
成本就是你買一個物品付出的價格
而邊際成本就是你多買一個單位的此物品付出的價格~比如說
你買十個蘋果要20元
這20元就是買蘋果的成本
而在此情況下你多買1個蘋果要2元
這2元就是邊際成本
Ⅱ 壟斷市場中,為什麼邊際成本=市場價格
在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條件可表為P=MC。因為P=MR,因此由均衡條件MR=MC可以推導出P=MC。但含壟斷因素的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絕不可以表達為P=MC。而只能是MR=MC,因為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因此價格總大於邊際收益。
至於你說的P>MC=MR,是有關於壟斷廠商利潤最大時的狀態吧。此時利潤最大,意味著廠商均衡,所以此時MR=MC,而在壟斷廠商中,P價格是永遠大於邊際收益MC的。
Ⅲ 為什麼邊際成本等於邊際價格時利潤最大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
邊際收益,是指在生產過程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銷售量所帶來的總收益增量。
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企業有利可圖,企業將增大生產量;當邊際成本>邊際收益時,企業發生虧損,企業將減少生產量。因此,只有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企業才實現利潤最大化。
Ⅳ 邊際成本是什麼為什麼價格等於邊際成本的產量是利潤最大化
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
因為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劃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
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高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
(4)用邊際成本與中國石油價格擴展閱讀:
而邊際成本遞增的根本原因就是邊際產品的遞減原則。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Ⅳ 經濟學:為什麼在完全競爭情況下,價格等於邊際成本,企業達到利潤最大化看書看不懂。請解釋。謝謝
當邊際成本小於價格的時候,每多生產一件產品,都還是有利潤的。
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
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
(5)用邊際成本與中國石油價格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Ⅵ 為什麼價格等於邊際成本時,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
對MR=MC這一利潤最大化原則,可用數學推導加以證明:
設π為利潤,Q為廠商產量,TR為廠商總收益,TC為廠商總成本,則
π(Q)=TR(Q)−TC(Q)
利潤極大化的必要條件是π對Q的一階導數為零。
而TR對Q的一階導數就是邊際收益MR,同樣,就是邊際成本MC。所以,當MR=MC,即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利潤極大。
利潤最大化的充分條件還要求π的二階導數為負數,即它表示,利潤最大化要求邊際成本函數的斜率要大於邊際收益函數的斜率。一般來說,在不同的市場結構中,邊際成本函數的斜率為正值,而邊際收益函數的斜率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為零,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為負值。
拓展資料:
利潤最大化影響因素
實現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最終目標,影響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擴大產品收入,利潤是收入創造的,沒有收入上量的保障,利潤是無從談起的。二是嚴格控製成本和費用支出,在利潤增加的同時,成本和費用的支出的越少,利潤就越大。
網路--利潤最大化
Ⅶ 如何理解「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就是在現有基礎上多生產一單位商品的代價,成本就是買任一單位商品的代價,通常情況下,邊際成本在一定產量內遞減,超出某一限度,則遞增,因而有一最小值。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中,賣家為了俘獲市場或者獲取利潤,相互競爭,競爭的手段就是降價,但是賣家可以接收的最低價格就是邊際成本。舉例:生產100個玩具的成本是5000,平均成本為50,生產101個玩具,成本5045,第101個玩具的邊際成本是45.如果賣家定價為40,那麼第101個玩具就會虧損,因而賣家定價會就不會低於邊際成本,但是由於市場上的賣家太多,互相競爭的結果就是價格訂到45,無利可圖的那個臨界點。
Ⅷ 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壟斷價格等,見下圖,求詳解!!!定重謝。
D代表需求曲線(即在該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想要並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MR代表邊際收益曲線
MC代表邊際成本曲線(即每額外多生產一單位商品,所需投入的成本量)
Pf代表固定成本
Pt
首先要明確,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為供需均衡點,對應的價格為均衡價格。
對於圖中3條曲線,可以這么理解,圖中曲線MC就是供給曲線,而曲線D和曲線MR是需求曲線,曲線D代表的是市場需求,曲線MR代表的是生產廠家的個人需求。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每個商品的價格都一樣,供應商對市場的價格沒有絲毫影響力,商品的價格和均衡完全由市場的供求決定,因此其均衡價格就是需求曲線D(市場需求)與供給曲線MC(供給曲線)的交點Pc
而在壟斷市場中,市場只有壟斷者一家供應商,因此整個市場的供給曲線就是它一家的供給曲線MC(因為是在壟斷市場中,需求量受供給量約束,實際需求量就等於實際供給量),它只需考慮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產量供給即可,不必考慮市場的需求,MC=MR就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對應的供給量(個人需求=市場供給),此時對應的產量為Q1,在Q1供給水平上,需求曲線D對應的價格即為壟斷價格Pm。
推薦你去逛一個論壇——人大經濟論壇,裡面有很多大牛在討論解決經濟學方面的問題,或許你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Ⅸ 價格與邊際成本的關系是
由於邊際成本遞減以及規模效應的存在,前期,平均成本下降,產品價格也會下降。這時稱為規模經濟;後期,規模不經濟,平均成本上升,價格也會跟著提高。
Ⅹ 邊際成本怎麼算
首先明確一下邊際成本的概念:邊際成本是指額外增加一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量。
換做數學公式就是: 邊際成本=總成本變動量/產量變動量
在經濟學中,邊際成本用MC表示
為了便於你理解,舉一個例子:
假設一家咖啡店,生產2杯咖啡的總成本是3.5元,生產3杯咖啡的總成本是4.3元,那麼我們就說「第3杯咖啡的邊際成本為0.8元」,用上面公式計算就是:(4.3-3.5)/(3-2)=0.8元
拓展資料:邊際貢獻:邊際貢獻是從銷售收入中減去變動成本之後的余額。邊際貢獻作為銷售收入同變動成本的差額,應是從一定數額的銷售收入中扣除與之相關聯的全部變動成本(直接材料費、直接人工費、變動性製造費用、變動性銷售費用和行政管理費) 的結果。
邊際效應:邊際效應(Marginal utility),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社會知覺中的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識記材料時發現,由於分別未受到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影響.人們對開端和末尾部分的內容記得較牢也適用於社會心理學中對社會知覺過程規律的研究。
擴展文件;《會計資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