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美國加征關稅為什麼人民幣會貶值

美國加征關稅為什麼人民幣會貶值

發布時間:2021-07-16 15:08:00

❶ 為什麼美國政府有權對所謂「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夥伴徵收懲罰性關稅美國能調控人民幣匯率嗎

每個國家為了維護國家利益都有權利對自己的主權貨幣進行匯率調整。美國不能直接調控人民幣匯率。中國近年由於受到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特別是以美國牽頭帶動歐洲、日本等國家給予的政治壓力,人民幣自2005年開始實行人民幣匯率改革,匯率改革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已升值了30%,也就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相應著對一些出口國家也相應升值,這樣對我國的出口競爭力也相應地下降。這樣的後果對我國的出口企業的沖擊力有多大,對拉動GDP增長、就業率、經濟失衡、國際上的政治地位等等都是不利的,而且是6年來的單邊升值走勢,盡管是增加國外購買力,但美元實行的QE1、QE2、QE3陸續有來,讓中國更是面臨著輸入性通脹,因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的購買力,大大地小於因為美元主動弱勢使國際大宗商品的升值幅度,這是很明顯的弊大於利。美國國會最近因為國內失業率一直保持高位,把借口推到中國,繼續牽頭歐洲、日本等國繼續給予中國國際政治壓力,中國操縱匯率,阻礙世界發展的罪名,中國成為了替罪羔羊,為此中國政府這次來硬的,為了保持我國GDP的平穩增長,匯率改革使人民幣貶值,不但沒按照美國的方向來改革,而且走反方向,接下來美國是要做事了,我們應該是做好計劃、預警、貿易戰略等規劃,響應戰爭,避免我國成為1990年日本所遭受的美國金融核彈,那場金融危機讓日本衰退了十幾年。因此我國不應向強權政治低頭,人民幣不應單邊升值,應該根據國內外綜合形勢進行匯改。今天我國已作出了第一步——匯率改革使人民幣貶值,這是個好的開始。

❷ 人民幣升值時,美會加征關稅嗎

個人觀點,人民幣的升值和貶值與美是否加征關稅應該是兩個事情,中間沒有絕對性的關聯內,但是二者容有一定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美國來說是好事情,不利於國內產品出口,更利於美國產品的競爭力。

美國加征關稅的主要目的是長期遏制中國的發展,這個是政治意圖。

所以二者從本質上不存在關聯。

❸ 土耳其被美國加征鋼鋁關稅後,土耳其里拉為何對美元匯率下跌,傳導過程是怎樣的,求助。。。

土耳其正經歷貨幣崩盤,今天里拉兌美元匯率一度下跌超過13.5%,目前仍在劇烈波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剛繼續「落井下石」,他發布推特宣布,對土耳其鋼鋁產品加征關稅翻倍,鋁產品加征20%,鋼鐵產品加征50%,因為「土耳其里拉因強勢美元迅速貶值,抵消了關稅效果」。
特朗普還強調,「與土耳其當前的關系不好」。

❹ 為什麼美國願意讓中國人民幣升值對美國有什麼好處嗎

美國為什麼讓人民幣升值?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中施加壓力最大就是美國,美國這一次參議院通過一個決議,當然現在是推遲表決。它的內容是什麼呢?非常簡單,如果中國人民幣到今年十月還不明顯升值,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統統加征27.5%關稅,美國眾議院多數已經通過了,這個事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國參議院留了一些餘地,推遲表決,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時間來看看中國的態度,如果真的是表決的話估計也是通過!這個趨勢是非常的嚴峻,美國為什麼施加這么大壓力?人民幣外匯表面是一個貨幣、金融現象,但人民幣升值講到底還是貿易逆差的問題。什麼道理呢?美國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來,年年對外貿易都出現逆差。在八十年代幾百億美元,八十年代後期超過一千億,甚至是二千億美元,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年貿易高達到五千億美元。外匯就像一個人口袋裡面的現金,你一開始虧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虧誰敢借給你?為什麼美國貿易逆差這么多年而一直沒有垮台,是因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東西到美國,它就用印鈔票的機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鈔發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貿易逆差。二十多年來貿易逆差這么大,大家都喪失了對美元的信心,美國馬上就面臨像六十年代的情況,大家都把美元當成是燙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幾年它覺得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怎麼解決呢?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就採取了一個手段,以前美國是搞強勢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設法讓人民樹立對美元的信心,美元外匯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它的走勢是比較堅挺!一看美元的外匯走勢非常堅挺,就說明美元可以,老百姓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著美元不放。這幾年沒有辦法,它就把「強勢美元政策」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美元外匯走低就產生一種外匯傾銷效應。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的話,一開始美國是悄悄行動!當年歐元兌美元強的時候,1歐元可以換0.8美元,這是三、四年前;美國想辦法讓美元匯率走弱,就變成1歐元可以換到1.3美元,美元兌歐元就貶值了。美國的財務部長講了一句話,他說「為了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可以採取弱勢美元政策」,但美國小布希從來沒有承認他是弱勢美元,他一直強調自己是強勢美元。這樣做有了效果,對日本、歐盟有效果,美元兌日元、歐元的匯率下跌了,和他們的貿易差額就縮小,甚至某些貿易商品可能出現順差!但它這樣做,對中國貨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人民幣宣布升值是這個月21日,在這之前中國人民幣外匯制度是什麼呢?用官員原來宣布的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外匯制度」,這個說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人民幣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貨幣上漲我也上漲,你跌我也跌,它從強勢美元政策悄悄改變弱勢美元政策,為的就是改變貿易逆差,但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無論怎麼跌人民幣是不發生變動,所以說對是中國要達到它這個效果是沒有辦法的,這就是美國非常惱火的事情。因為現在美國最大的貿易差額恰恰是來自於中國,它是對華貿易逆差是美國所有貿易逆差中數額最高的國家。按照他們的統計,去年就虧中國1千六百億美元,按照今年預測至少是兩千億美元,單單是中國一家就要虧兩千億美元,那五千億的貿易逆差總額怎麼樣降下來!這就是美國之所以壓人民幣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拚命的壓你。講來講去就是抓住一個意思「人民幣外匯制度一定要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講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這樣做,我美元怎麼變也沒有效果!美國一會壓人民幣升值,一會又不談人民幣升值,它又直接在貿易上做文章,讓中國多買他們的美國貨,它的貿易差額就會少一些!
對我國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幣升值了2%對貿易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先從思路上來梳理一下,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第一個影響是外匯傾銷效應。什麼是「外匯傾銷效應」,它有一個定義:有意識把本國貨幣匯率降下來,出口商品用外幣來表現就比以前以前貴了。因為人民幣值錢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別人對你的需求量就會減少。進口商品中用人民幣表現的商品價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說,對外貿發展來說要分兩頭來講,主要是出口企業的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僅人民幣升值就會使你的出口量增加產生困難;那麼如果主要從事進口貿易,反而成本會下降,因為進口商品價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進口商品作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響,但與純進口貿易的損失相比可能會少一點!但總的來說,這個效應是比較強調它的負面作用,因為中國出口數量非常巨大,人民幣升值對貿易出口帶來的困難就在這一個方面,你要花力氣能不能在價格中間來消化這部分內容。但這一個因素不能過分強調,因為關繫到中國出口貿易的一個缺陷,我們往往喜歡搞低價競銷,這是中國出口貿易一個致命傷。另外,我認為還要關注其他幾個方面的效應,而其他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對整個外貿發展來講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個效應是貿易結構效應。中國外貿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創造外貿奇跡的同時,我們的貿易結構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1、外資出口比例顯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億出口額,大概有60%左右是外資企業的出口,真正國內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辦企業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不到50%。2、出口貿易額很大,但產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在北京開一個WTO會議聽了一個故事,2003年到東北去考察,沈陽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市長講,2003年沈陽市出口貿易額13億美元,其中有6億美元是一家外資企業的出口,佔40%左右。而這六億的出口額中國佔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員,平均工資是1300元,原材料是國外進口。大家想想,中國就賺了兩個,一個是雇員的勞動收入,一個是繳納的一些稅收。我們也知道政府對外資企業優惠再優惠,就這雇員的工資在這六億美元當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這種出口額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這是外貿結構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人民幣升值在這方面是有好處,這個觀點我就不展開,可能這個觀點跟其他的觀點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僅僅是人民幣升值因素引進外資是困難的,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以後境外來中國投資都是用美元來表現,同樣一百萬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幣數額比較多,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比較少,所以就會有所減退。在外貿結構當中,外資企業的出口比重也會相應下降!但是有的時候,外資引進可能還會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幣升值對他產生的影響,我現在是把其他因素撇開,僅僅是人民幣升值這個因素引進外資是比較困難!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會慢慢的淘汰,原來搞低價競銷,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現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種企業將面臨嚴重困難,甚至破產、倒閉是非常正常的。當然唯一有一個問題要先解決,轉移的勞動力怎麼樣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現在是2%,可能後面還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從貿易結構來講是正面!原來政府拚命的宣傳推動外貿結構改善,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這次人民幣升值的話可能就會加快外貿結構的改善。第三,貿易規模。貿易規模並不是指貿易額,規模怎麼樣擴大,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進口貿易,如果不是人為刻意要壓的話,總體上由於價格比較便宜可以進一步上升,但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由於出口貿易受到阻礙,進口貿易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總的來說進口貿易可能會增加。學術界有一個公式,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是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這幾個因素甚至於包括運輸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後運輸成本下降,因為運輸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運輸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講了,總的來說也是跌,不可能升。進口貿易可以相應的擴大規模,另外出口貿易從理論角度來分析,也能證明它是可以擴大,所以貿易規模是不用擔心。就是貿易的額、外匯的量這個變化是比較復雜,但由於時間關系在這里就不展開的。第四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大家聽的相對比較少,貿易條件講的復雜一點可以分成五個概念來講,我用不著講這么復雜,我講一個最簡單的,用貨幣表現出口商品價格比進口商品價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個襯衣,今天可以換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換五十五斤大米,這個就是貿易條件好轉;如果後天可以換四十五斤大米,這就是貿易條件轉壞了。這個術語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中國原來是追求貿易出口的數量,不強調貿易的效益,所以貿易條件的概念原來在貿易界宣傳得很少,貿易條件總的來說有利於改善,也就是說中國出口的產品總的趨勢會換來越來越多的外匯產品。第五貿易政策效應。貿易政策效應是什麼意思?人民幣升值以後無論是對中央政府貿易政策,或者是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都有一個觸動。對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我們特別強調一個觀點,原來中國地方政府的行為是一種悖論,什麼是悖論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積極發展地方經濟和貿易增長的積極性,把地方經濟、貿易搞上去,動了很多腦筋、出台了很多政策來推動,應該充分肯定;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地方政府的行為、出台的一些政策與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這是中國的一種特殊現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無意是在保護、鼓勵下面的企業是搞粗放型的工業。包括中國加入WTO和WTO對中國各種各樣的批評指責,很多是來自於地方政府行為。現在,有一些粗放型企業地方政府已經有意識的在轉變了。這里只有第一條是負面的,不要認為人民幣升值對貿易發展絕對是負面影響,不會是這樣。第六,人民幣匯率的趨勢。人民幣升2%,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2%相對還會穩定一段時間。但這個穩定並不是一成不變,既然定了2%這是典型的實驗性做法,要看看我們的銀行、企業受到的沖擊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貫徹一段時間。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沒有大的波動,等到下一個出其不意的時機還會繼續升值。這是我個人觀點,為什麼?一個是人民幣升值有很多時機,前幾年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g a o s h e n g )集團的董事,他對人民幣的分析在中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他在兩年前分析覺得人民幣要升值15%!現在美國通過各種渠道透露出來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說10%是底線,至少是10%,當然40%也不可能。至少給我們提示了一個信息,中國必須至少升10%。從網上的兩個方案2%、5%,最後選擇2%,可是並不代表5%這個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國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國會答應嗎?中國貿易出口額其中有40%是在美國實現!你真的把美國關系搞緊張了、徹底搞破裂了,對中國絕對沒有好處,這不是雙贏而是雙輸。對美國的要求中央政府採取的態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復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中國這25年的崛起就是靠這一個路線,既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則問題,就要堅持這個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國實現的,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程度非常高的市場!第三,要考慮一下美國貿易運作中的一些特點。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有時候是蠻橫不講理,可是這個世界是以實力說話,它就這樣做了你有什麼辦法。比如說它打伊拉克這在國際規則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實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樣,美國在經濟上如果是下了決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嚴重成果。何況,人民幣升值有內在的需要,別人不壓你,人民幣也應該升值,只是別人壓你以後這個問題就變得迫切了。中國有個習慣「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東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馬上就改了。比如說銀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銀行改革可能就沒有么快。改革的觀點一直在宣傳,一直在說,可是都沒有積極的動作;可是加入WTO以後,改革得比原來宣傳的更積極,四大銀行中有的還引進外資、上市了。同樣的道理,是因為國際壓力大了,這個問題就變得緊迫了。綜合這些原因,我們中央政府目前的態度我認為是比較恰當。先升2%看看情況,以後可能還要升,這一點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美國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這樣大家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然隨著趨勢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升10%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參考資料:http://www.nbfet.gov.cn/zhxx/detail.phtml?newId=54274&big5=0

❺ 對美加征關稅中,為什麼有些稅率還要比原稅率低了

加征關稅,是在以前稅率的基礎上加征,肯定比以前的稅率高了。比如40163939000,原稅率15%,加征10%,就變成25%了。

❻ 美國為什麼想讓人民幣升值

美國為什麼讓人民幣升值?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中施加壓力最大就是美國,美國這一次參議院通過一個決議,當然現在是推遲表決。它的內容是什麼呢?非常簡單,如果中國人民幣到今年十月還不明顯升值,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統統加征27.5%關稅,美國眾議院多數已經通過了,這個事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國參議院留了一些餘地,推遲表決,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時間來看看中國的態度,如果真的是表決的話估計也是通過!這個趨勢是非常的嚴峻,美國為什麼施加這么大壓力?人民幣外匯表面是一個貨幣、金融現象,但人民幣升值講到底還是貿易逆差的問題。什麼道理呢?美國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來,年年對外貿易都出現逆差。在八十年代幾百億美元,八十年代後期超過一千億,甚至是二千億美元,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年貿易高達到五千億美元。外匯就像一個人口袋裡面的現金,你一開始虧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虧誰敢借給你?為什麼美國貿易逆差這么多年而一直沒有垮台,是因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東西到美國,它就用印鈔票的機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鈔發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貿易逆差。二十多年來貿易逆差這么大,大家都喪失了對美元的信心,美國馬上就面臨像六十年代的情況,大家都把美元當成是燙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幾年它覺得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怎麼解決呢?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就採取了一個手段,以前美國是搞強勢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設法讓人民樹立對美元的信心,美元外匯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它的走勢是比較堅挺!一看美元的外匯走勢非常堅挺,就說明美元可以,老百姓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著美元不放。這幾年沒有辦法,它就把「強勢美元政策」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美元外匯走低就產生一種外匯傾銷效應。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的話,一開始美國是悄悄行動!當年歐元兌美元強的時候,1歐元可以換0.8美元,這是三、四年前;美國想辦法讓美元匯率走弱,就變成1歐元可以換到1.3美元,美元兌歐元就貶值了。美國的財務部長講了一句話,他說「為了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可以採取弱勢美元政策」,但美國小布希從來沒有承認他是弱勢美元,他一直強調自己是強勢美元。這樣做有了效果,對日本、歐盟有效果,美元兌日元、歐元的匯率下跌了,和他們的貿易差額就縮小,甚至某些貿易商品可能出現順差!但它這樣做,對中國貨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人民幣宣布升值是這個月21日,在這之前中國人民幣外匯制度是什麼呢?用官員原來宣布的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外匯制度」,這個說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人民幣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貨幣上漲我也上漲,你跌我也跌,它從強勢美元政策悄悄改變弱勢美元政策,為的就是改變貿易逆差,但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無論怎麼跌人民幣是不發生變動,所以說對是中國要達到它這個效果是沒有辦法的,這就是美國非常惱火的事情。因為現在美國最大的貿易差額恰恰是來自於中國,它是對華貿易逆差是美國所有貿易逆差中數額最高的國家。按照他們的統計,去年就虧中國1千六百億美元,按照今年預測至少是兩千億美元,單單是中國一家就要虧兩千億美元,那五千億的貿易逆差總額怎麼樣降下來!這就是美國之所以壓人民幣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拚命的壓你。講來講去就是抓住一個意思「人民幣外匯制度一定要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講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這樣做,我美元怎麼變也沒有效果!美國一會壓人民幣升值,一會又不談人民幣升值,它又直接在貿易上做文章,讓中國多買他們的美國貨,它的貿易差額就會少一些!
對我國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幣升值了2%對貿易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先從思路上來梳理一下,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第一個影響是外匯傾銷效應。什麼是「外匯傾銷效應」,它有一個定義:有意識把本國貨幣匯率降下來,出口商品用外幣來表現就比以前以前貴了。因為人民幣值錢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別人對你的需求量就會減少。進口商品中用人民幣表現的商品價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說,對外貿發展來說要分兩頭來講,主要是出口企業的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僅人民幣升值就會使你的出口量增加產生困難;那麼如果主要從事進口貿易,反而成本會下降,因為進口商品價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進口商品作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響,但與純進口貿易的損失相比可能會少一點!但總的來說,這個效應是比較強調它的負面作用,因為中國出口數量非常巨大,人民幣升值對貿易出口帶來的困難就在這一個方面,你要花力氣能不能在價格中間來消化這部分內容。但這一個因素不能過分強調,因為關繫到中國出口貿易的一個缺陷,我們往往喜歡搞低價競銷,這是中國出口貿易一個致命傷。另外,我認為還要關注其他幾個方面的效應,而其他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對整個外貿發展來講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個效應是貿易結構效應。中國外貿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創造外貿奇跡的同時,我們的貿易結構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1、外資出口比例顯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億出口額,大概有60%左右是外資企業的出口,真正國內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辦企業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不到50%。2、出口貿易額很大,但產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在北京開一個WTO會議聽了一個故事,2003年到東北去考察,沈陽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市長講,2003年沈陽市出口貿易額13億美元,其中有6億美元是一家外資企業的出口,佔40%左右。而這六億的出口額中國佔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員,平均工資是1300元,原材料是國外進口。大家想想,中國就賺了兩個,一個是雇員的勞動收入,一個是繳納的一些稅收。我們也知道政府對外資企業優惠再優惠,就這雇員的工資在這六億美元當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這種出口額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這是外貿結構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人民幣升值在這方面是有好處,這個觀點我就不展開,可能這個觀點跟其他的觀點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僅僅是人民幣升值因素引進外資是困難的,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以後境外來中國投資都是用美元來表現,同樣一百萬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幣數額比較多,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比較少,所以就會有所減退。在外貿結構當中,外資企業的出口比重也會相應下降!但是有的時候,外資引進可能還會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幣升值對他產生的影響,我現在是把其他因素撇開,僅僅是人民幣升值這個因素引進外資是比較困難!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會慢慢的淘汰,原來搞低價競銷,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現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種企業將面臨嚴重困難,甚至破產、倒閉是非常正常的。當然唯一有一個問題要先解決,轉移的勞動力怎麼樣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現在是2%,可能後面還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從貿易結構來講是正面!原來政府拚命的宣傳推動外貿結構改善,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這次人民幣升值的話可能就會加快外貿結構的改善。第三,貿易規模。貿易規模並不是指貿易額,規模怎麼樣擴大,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進口貿易,如果不是人為刻意要壓的話,總體上由於價格比較便宜可以進一步上升,但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由於出口貿易受到阻礙,進口貿易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總的來說進口貿易可能會增加。學術界有一個公式,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是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這幾個因素甚至於包括運輸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後運輸成本下降,因為運輸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運輸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講了,總的來說也是跌,不可能升。進口貿易可以相應的擴大規模,另外出口貿易從理論角度來分析,也能證明它是可以擴大,所以貿易規模是不用擔心。就是貿易的額、外匯的量這個變化是比較復雜,但由於時間關系在這里就不展開的。第四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大家聽的相對比較少,貿易條件講的復雜一點可以分成五個概念來講,我用不著講這么復雜,我講一個最簡單的,用貨幣表現出口商品價格比進口商品價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個襯衣,今天可以換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換五十五斤大米,這個就是貿易條件好轉;如果後天可以換四十五斤大米,這就是貿易條件轉壞了。這個術語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中國原來是追求貿易出口的數量,不強調貿易的效益,所以貿易條件的概念原來在貿易界宣傳得很少,貿易條件總的來說有利於改善,也就是說中國出口的產品總的趨勢會換來越來越多的外匯產品。第五貿易政策效應。貿易政策效應是什麼意思?人民幣升值以後無論是對中央政府貿易政策,或者是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都有一個觸動。對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我們特別強調一個觀點,原來中國地方政府的行為是一種悖論,什麼是悖論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積極發展地方經濟和貿易增長的積極性,把地方經濟、貿易搞上去,動了很多腦筋、出台了很多政策來推動,應該充分肯定;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地方政府的行為、出台的一些政策與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這是中國的一種特殊現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無意是在保護、鼓勵下面的企業是搞粗放型的工業。包括中國加入WTO和WTO對中國各種各樣的批評指責,很多是來自於地方政府行為。現在,有一些粗放型企業地方政府已經有意識的在轉變了。這里只有第一條是負面的,不要認為人民幣升值對貿易發展絕對是負面影響,不會是這樣。第六,人民幣匯率的趨勢。人民幣升2%,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2%相對還會穩定一段時間。但這個穩定並不是一成不變,既然定了2%這是典型的實驗性做法,要看看我們的銀行、企業受到的沖擊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貫徹一段時間。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沒有大的波動,等到下一個出其不意的時機還會繼續升值。這是我個人觀點,為什麼?一個是人民幣升值有很多時機,前幾年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g a o s h e n g )集團的董事,他對人民幣的分析在中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他在兩年前分析覺得人民幣要升值15%!現在美國通過各種渠道透露出來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說10%是底線,至少是10%,當然40%也不可能。至少給我們提示了一個信息,中國必須至少升10%。從網上的兩個方案2%、5%,最後選擇2%,可是並不代表5%這個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國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國會答應嗎?中國貿易出口額其中有40%是在美國實現!你真的把美國關系搞緊張了、徹底搞破裂了,對中國絕對沒有好處,這不是雙贏而是雙輸。對美國的要求中央政府採取的態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復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中國這25年的崛起就是靠這一個路線,既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則問題,就要堅持這個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國實現的,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程度非常高的市場!第三,要考慮一下美國貿易運作中的一些特點。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有時候是蠻橫不講理,可是這個世界是以實力說話,它就這樣做了你有什麼辦法。比如說它打伊拉克這在國際規則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實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樣,美國在經濟上如果是下了決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嚴重成果。何況,人民幣升值有內在的需要,別人不壓你,人民幣也應該升值,只是別人壓你以後這個問題就變得迫切了。中國有個習慣「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東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馬上就改了。比如說銀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銀行改革可能就沒有么快。改革的觀點一直在宣傳,一直在說,可是都沒有積極的動作;可是加入WTO以後,改革得比原來宣傳的更積極,四大銀行中有的還引進外資、上市了。同樣的道理,是因為國際壓力大了,這個問題就變得緊迫了。綜合這些原因,我們中央政府目前的態度我認為是比較恰當。先升2%看看情況,以後可能還要升,這一點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美國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這樣大家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然隨著趨勢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升10%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參考資料:http://www.nbfet.gov.cn/zhxx/detail.phtml?newId=54274&big5=0

❼ 美國加征關稅,賓士為什麼漲價

原產於美國排量超過1.5L的傳統動力轎車/SUV/9座以下MPV,以及排量超過1.0L的插電混動式轎車/SUV/9座以下MPV,以及純電動車、小於5噸的汽油貨車,包括變速箱等汽車零部件,都會在這次加征關稅的范圍。涉及汽車部分涵蓋了當前主流排量和部分大排量SUV車型及小客車,還涉及到新能源車型。
首當其沖的是目前國內在售的林肯全系車型、特斯拉全系車型,Jeep牧馬人/大切諾基,凱迪拉克凱雷德ESCALADE以及雪佛蘭/別克部分車型。其他非美系品牌也有部分在美國生產的車型,比如賓士GLE級、GLS級、R級都是出美國自斯卡魯薩工廠;國內能買到的進口寶馬X3、X4、X5、X6基本都來自於美國Spartanburg工廠;以及部分日系高端品牌北美產車型,未來都將加征25%

❽ 美國向中國徵收關稅,就是為了逼迫人民幣升值,這怎麼理解呢

上面說得比較有道理的,從政治上已經做了很好的解釋了。我就通俗的說說,收關稅就是為了使物品的價格增加,打個比方原來10美元能買10個中國生產的杯子,匯率呢是1美元等於10元人民幣。我們排除 除了關稅之外的其他增值因素(比如運費什麼的),假設杯子在中國的價格是10元人民幣。美國收了關稅,10美元要是只能5個中國的杯子了,注意匯率沒有變(還是1美元等於10元人民幣)。但這樣就變向的提高了人民幣(因為現在還是以「美元」作為參照物的)。看我下面的解釋:同一個杯子原來是在美國1美元(在中國10人民幣),收了關稅後杯子在美國2美元(在中國還是10元)。因為杯子的價值是我們是通過錢的多少來表示的。因為現在都TMD是和美元對等,所以為了讓杯子的價值還是再美國體現為1美元,那就要讓杯子在中國的價值是5元人民幣,這樣人民幣就好像升值了,1個杯子原來是10元的變成了5元。如果再把杯子擴張到所有的商品,那就通過改變匯率來實現再一次的價值對等。但這里就會一個很大的問題,你美國說然杯子在中國的價值是5元人民幣就是5元了。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中國杯子還不是照樣要賣10元,因為杯子的價值是不會變的。所以為什麼現在的人民幣升值會給一些人是帶來好處,可是我們的感覺東西還是那樣貴啊。說白了我們中國真的是為全球經濟做貢獻了,美國自己的經濟政策問題都TMD的轉嫁其他國家,全球那麼多的富豪在美國他們銀行裡面會沒有錢。(完全是自己的一些很淺薄的見識,有錯請幫忙糾正啊。)

❾ 在大國徵收關稅後,為什麼會使國內價格上升,而國際價格下降

關稅影響進出口商品的價格,生產和銷售:
1、引起商品價格上漲,使消費者蒙受損失版。徵收關稅以後權,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而非關稅措施限制進口,使進口商品的數量減少,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也會引起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國內相同產品的價格也會隨之提高。使消費者支出增加。
2、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不論是財政關稅還是保護關稅,都有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作用。關稅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雖已大為降低,但它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3、保護國內的產業和市場。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後,加大了進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與國內同類商品的競爭能力,影響了進口商品的銷售,從而起到了保護國內產業和市場的作用。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帶動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提高,給有關廠商帶來更多的利潤。對出口國來說,進口國徵收進口稅,都會影響到出口商品、出口數量的減少和價格的下跌,使出口國遭受損失。
稅率高→進出口商品價格高→進口數量少→促進本國國內生產
稅率低→進出口商品價格低→進口數量多→減少國內市場生產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2-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❿ 美國一直要人民幣升值,請問升值對老百姓有什麼利弊

美國為什麼讓人民幣升值?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中施加壓力最大就是美國,美國這一次參議院通過一個決議,當然現在是推遲表決。它的內容是什麼呢?非常簡單,如果中國人民幣到今年十月還不明顯升值,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統統加征27.5%關稅,美國眾議院多數已經通過了,這個事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國參議院留了一些餘地,推遲表決,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時間來看看中國的態度,如果真的是表決的話估計也是通過!這個趨勢是非常的嚴峻,美國為什麼施加這么大壓力?人民幣外匯表面是一個貨幣、金融現象,但人民幣升值講到底還是貿易逆差的問題。什麼道理呢?美國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來,年年對外貿易都出現逆差。在八十年代幾百億美元,八十年代後期超過一千億,甚至是二千億美元,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年貿易高達到五千億美元。外匯就像一個人口袋裡面的現金,你一開始虧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虧誰敢借給你?為什麼美國貿易逆差這么多年而一直沒有垮台,是因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東西到美國,它就用印鈔票的機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鈔發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貿易逆差。二十多年來貿易逆差這么大,大家都喪失了對美元的信心,美國馬上就面臨像六十年代的情況,大家都把美元當成是燙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幾年它覺得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怎麼解決呢?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就採取了一個手段,以前美國是搞強勢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設法讓人民樹立對美元的信心,美元外匯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它的走勢是比較堅挺!一看美元的外匯走勢非常堅挺,就說明美元可以,老百姓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著美元不放。這幾年沒有辦法,它就把「強勢美元政策」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美元外匯走低就產生一種外匯傾銷效應。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的話,一開始美國是悄悄行動!當年歐元兌美元強的時候,1歐元可以換0.8美元,這是三、四年前;美國想辦法讓美元匯率走弱,就變成1歐元可以換到1.3美元,美元兌歐元就貶值了。美國的財務部長講了一句話,他說「為了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可以採取弱勢美元政策」,但美國小布希從來沒有承認他是弱勢美元,他一直強調自己是強勢美元。這樣做有了效果,對日本、歐盟有效果,美元兌日元、歐元的匯率下跌了,和他們的貿易差額就縮小,甚至某些貿易商品可能出現順差!但它這樣做,對中國貨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人民幣宣布升值是這個月21日,在這之前中國人民幣外匯制度是什麼呢?用官員原來宣布的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外匯制度」,這個說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人民幣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貨幣上漲我也上漲,你跌我也跌,它從強勢美元政策悄悄改變弱勢美元政策,為的就是改變貿易逆差,但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無論怎麼跌人民幣是不發生變動,所以說對是中國要達到它這個效果是沒有辦法的,這就是美國非常惱火的事情。因為現在美國最大的貿易差額恰恰是來自於中國,它是對華貿易逆差是美國所有貿易逆差中數額最高的國家。按照他們的統計,去年就虧中國1千六百億美元,按照今年預測至少是兩千億美元,單單是中國一家就要虧兩千億美元,那五千億的貿易逆差總額怎麼樣降下來!這就是美國之所以壓人民幣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拚命的壓你。講來講去就是抓住一個意思「人民幣外匯制度一定要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講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這樣做,我美元怎麼變也沒有效果!美國一會壓人民幣升值,一會又不談人民幣升值,它又直接在貿易上做文章,讓中國多買他們的美國貨,它的貿易差額就會少一些!
對我國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幣升值了2%對貿易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先從思路上來梳理一下,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第一個影響是外匯傾銷效應。什麼是「外匯傾銷效應」,它有一個定義:有意識把本國貨幣匯率降下來,出口商品用外幣來表現就比以前以前貴了。因為人民幣值錢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別人對你的需求量就會減少。進口商品中用人民幣表現的商品價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說,對外貿發展來說要分兩頭來講,主要是出口企業的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僅人民幣升值就會使你的出口量增加產生困難;那麼如果主要從事進口貿易,反而成本會下降,因為進口商品價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進口商品作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響,但與純進口貿易的損失相比可能會少一點!但總的來說,這個效應是比較強調它的負面作用,因為中國出口數量非常巨大,人民幣升值對貿易出口帶來的困難就在這一個方面,你要花力氣能不能在價格中間來消化這部分內容。但這一個因素不能過分強調,因為關繫到中國出口貿易的一個缺陷,我們往往喜歡搞低價競銷,這是中國出口貿易一個致命傷。另外,我認為還要關注其他幾個方面的效應,而其他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對整個外貿發展來講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個效應是貿易結構效應。中國外貿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創造外貿奇跡的同時,我們的貿易結構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1、外資出口比例顯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億出口額,大概有60%左右是外資企業的出口,真正國內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辦企業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不到50%。2、出口貿易額很大,但產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在北京開一個WTO會議聽了一個故事,2003年到東北去考察,沈陽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市長講,2003年沈陽市出口貿易額13億美元,其中有6億美元是一家外資企業的出口,佔40%左右。而這六億的出口額中國佔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員,平均工資是1300元,原材料是國外進口。大家想想,中國就賺了兩個,一個是雇員的勞動收入,一個是繳納的一些稅收。我們也知道政府對外資企業優惠再優惠,就這雇員的工資在這六億美元當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這種出口額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這是外貿結構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人民幣升值在這方面是有好處,這個觀點我就不展開,可能這個觀點跟其他的觀點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僅僅是人民幣升值因素引進外資是困難的,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以後境外來中國投資都是用美元來表現,同樣一百萬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幣數額比較多,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比較少,所以就會有所減退。在外貿結構當中,外資企業的出口比重也會相應下降!但是有的時候,外資引進可能還會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幣升值對他產生的影響,我現在是把其他因素撇開,僅僅是人民幣升值這個因素引進外資是比較困難!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會慢慢的淘汰,原來搞低價競銷,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現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種企業將面臨嚴重困難,甚至破產、倒閉是非常正常的。當然唯一有一個問題要先解決,轉移的勞動力怎麼樣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現在是2%,可能後面還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從貿易結構來講是正面!原來政府拚命的宣傳推動外貿結構改善,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這次人民幣升值的話可能就會加快外貿結構的改善。第三,貿易規模。貿易規模並不是指貿易額,規模怎麼樣擴大,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進口貿易,如果不是人為刻意要壓的話,總體上由於價格比較便宜可以進一步上升,但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由於出口貿易受到阻礙,進口貿易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總的來說進口貿易可能會增加。學術界有一個公式,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是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這幾個因素甚至於包括運輸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後運輸成本下降,因為運輸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運輸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講了,總的來說也是跌,不可能升。進口貿易可以相應的擴大規模,另外出口貿易從理論角度來分析,也能證明它是可以擴大,所以貿易規模是不用擔心。就是貿易的額、外匯的量這個變化是比較復雜,但由於時間關系在這里就不展開的。第四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大家聽的相對比較少,貿易條件講的復雜一點可以分成五個概念來講,我用不著講這么復雜,我講一個最簡單的,用貨幣表現出口商品價格比進口商品價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個襯衣,今天可以換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換五十五斤大米,這個就是貿易條件好轉;如果後天可以換四十五斤大米,這就是貿易條件轉壞了。這個術語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中國原來是追求貿易出口的數量,不強調貿易的效益,所以貿易條件的概念原來在貿易界宣傳得很少,貿易條件總的來說有利於改善,也就是說中國出口的產品總的趨勢會換來越來越多的外匯產品。第五貿易政策效應。貿易政策效應是什麼意思?人民幣升值以後無論是對中央政府貿易政策,或者是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都有一個觸動。對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我們特別強調一個觀點,原來中國地方政府的行為是一種悖論,什麼是悖論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積極發展地方經濟和貿易增長的積極性,把地方經濟、貿易搞上去,動了很多腦筋、出台了很多政策來推動,應該充分肯定;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地方政府的行為、出台的一些政策與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這是中國的一種特殊現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無意是在保護、鼓勵下面的企業是搞粗放型的工業。包括中國加入WTO和WTO對中國各種各樣的批評指責,很多是來自於地方政府行為。現在,有一些粗放型企業地方政府已經有意識的在轉變了。這里只有第一條是負面的,不要認為人民幣升值對貿易發展絕對是負面影響,不會是這樣。第六,人民幣匯率的趨勢。人民幣升2%,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2%相對還會穩定一段時間。但這個穩定並不是一成不變,既然定了2%這是典型的實驗性做法,要看看我們的銀行、企業受到的沖擊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貫徹一段時間。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沒有大的波動,等到下一個出其不意的時機還會繼續升值。這是我個人觀點,為什麼?一個是人民幣升值有很多時機,前幾年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g a o s h e n g )集團的董事,他對人民幣的分析在中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他在兩年前分析覺得人民幣要升值15%!現在美國通過各種渠道透露出來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說10%是底線,至少是10%,當然40%也不可能。至少給我們提示了一個信息,中國必須至少升10%。從網上的兩個方案2%、5%,最後選擇2%,可是並不代表5%這個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國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國會答應嗎?中國貿易出口額其中有40%是在美國實現!你真的把美國關系搞緊張了、徹底搞破裂了,對中國絕對沒有好處,這不是雙贏而是雙輸。對美國的要求中央政府採取的態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復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中國這25年的崛起就是靠這一個路線,既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則問題,就要堅持這個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國實現的,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程度非常高的市場!第三,要考慮一下美國貿易運作中的一些特點。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有時候是蠻橫不講理,可是這個世界是以實力說話,它就這樣做了你有什麼辦法。比如說它打伊拉克這在國際規則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實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樣,美國在經濟上如果是下了決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嚴重成果。何況,人民幣升值有內在的需要,別人不壓你,人民幣也應該升值,只是別人壓你以後這個問題就變得迫切了。中國有個習慣「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東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馬上就改了。比如說銀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銀行改革可能就沒有么快。改革的觀點一直在宣傳,一直在說,可是都沒有積極的動作;可是加入WTO以後,改革得比原來宣傳的更積極,四大銀行中有的還引進外資、上市了。同樣的道理,是因為國際壓力大了,這個問題就變得緊迫了。綜合這些原因,我們中央政府目前的態度我認為是比較恰當。先升2%看看情況,以後可能還要升,這一點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美國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這樣大家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然隨著趨勢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升10%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參考資料:http://www.nbfet.gov.cn/zhxx/detail.phtml?newId=54274&big5=0

閱讀全文

與美國加征關稅為什麼人民幣會貶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性擔保的性質 瀏覽:511
香港的信託基金 瀏覽:187
基於macd的價格分段研究 瀏覽:707
基金東方紅169101 瀏覽:273
旺順閣融資 瀏覽:785
短線寶投資 瀏覽:401
北方水業股票 瀏覽:57
702港幣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465
13年再融資 瀏覽:765
榮豐地產股票 瀏覽:224
同股份股票 瀏覽:474
股票的基本面主要指的是什麼 瀏覽:564
銀行理財經理工資高嗎 瀏覽:769
房企融資多個渠道收緊 瀏覽:398
四通股份還投資了哪些公司 瀏覽:649
科創板投資者可以有幾種交易方式 瀏覽:780
基金風險准備金的計提會計處理 瀏覽:321
天津納川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692
景順長城財富號基金好嗎 瀏覽:586
馬來西亞mfc理財平台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