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天然鹼之都的生產現狀
天然鹼是日用品加工和造紙、紡織、製革等化工行業的重要原料,同時也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行業的鋼化、防彈玻璃的必須原料。
鑒於桐柏縣境內天然鹼礦在我國獨一無二的優勢地位,中國礦業聯合會、中國石油與化工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成調研組,在河南礦業協會秘書長孫志順的陪同下,對桐柏縣進行了考察、調研。
專家一致認定:桐柏縣天然鹼資源豐富,國內無與倫比;礦產開發也在我國居於龍頭地位,產品質量好,暢銷國內外;天然鹼產業發展前景光明,定將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天然鹼化工基地;礦產開發未對當地環境造成影響。因此,桐柏縣當之無愧地被授予「中國天然鹼之都」的稱號。
中國礦業聯合會的專家說:「通過名牌礦業城市的命名,可以在相關的礦業城市建立起對優勢礦產資源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及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和約束機制。
無與倫比的資源優勢。翻開地圖,在河南省南部、與湖北省交界的地方,可以看到「中國天然鹼之都」——桐柏。桐柏縣地形地貌以低山和丘陵為主,山脈多呈近東西向,總面積1941平方千米,自然特點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轄7鄉9鎮、215個行政村(街),總人口42.4萬。
桐柏縣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寧西鐵路和312國道貫穿東西越境而過,上海-威武、岳陽-隨州(延伸段)高速公路正在建設。
這是一方物產富庶之地。處於北亞熱帶邊緣地帶的桐柏縣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產豐富,全年平均降雨量為1056毫米,主要有礦產、旅遊、林果、畜牧、中葯材和水產六大資源優勢,尤以礦產資源優勢最為突出,初步探明有天然鹼、石油、金、銀、銅、鐵、油頁岩、藍晶石、大理石、花崗岩等礦產56種。現已開發利用30多種,尤其是立足儲量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天然鹼優勢,創建了全國產量第一的天然鹼礦,年產天然鹼118萬噸,佔全國天然鹼總產量135萬噸的87.4%,成為國內天然鹼市場和價格的主導力量。
我國天然鹼資源比較豐富,在亞洲產區佔有重要位置,而且分布比較集中,主要位於「二區一帶「,即桐柏鹽鹼區、西藏鹽鹼區和東西橫貫吉林-內蒙古-青海的北方鹽鹼帶。在我國已發現的152個礦床中,現代鹼礦148個,古代鹼礦4個,其中桐柏古代鹼礦2個。全國保有儲量(Na2CO3)14523.1萬噸中,桐柏鹼礦保有儲量達12624萬噸,佔86.9%;內蒙古鹼礦保有儲量為1851.6萬噸,佔12.7%;青海鹼礦僅48.3萬噸,不足0.4%。由此可見,桐柏縣天然鹼礦雖然數量少,但資源集中、儲量巨大,在全國天然鹼礦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桐柏縣天然鹼屬於古代鹼礦,形成於距今5000萬年左右,共有兩個大型礦區,分別位於南襄盆地的泌陽-安棚坳陷和吳城坳陷,而被命名為安棚鹼礦和吳城鹼礦。
桐柏安棚鹼礦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天然鹼加工企業,位列全國3個大型天然鹼礦之首,儲量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是我國目前儲量最大、品位較高,有害元素含量低,固、液態並存的大型天然鹼礦。自2001年投產以來,該公司年創利稅都在7000萬元以上,近3年連續獲得南陽市經濟效益前5強,連續兩年創利能力位居全國純鹼行業首位。
吳城鹼礦是我國探明的第二大型天然鹼礦,儲量僅次於安棚鹼礦,位居亞洲第二、世界第五,而且品位高、產品質量優,屬重質純鹼。
蓬勃崛起的行業群集。與合成鹼相比,質量高、價格低的天然鹼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國內外市場走俏。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桐柏縣就組織力量開發,由於受資金、技術、人才、設備等條件的制約,自身開發搞了20年,注入1.8億元貸款,最終只形成年產3萬噸的規模,且年年虧損。
從1976年開始,桐柏縣以豐富的天然鹼資源為支撐,先後投資興辦了安棚鹼礦、吳城鹼礦和月河鹼礦。近年來,隨著產量的不斷提高和市場的大力開拓,引起了許多全國化工行業骨幹企業的極大興趣。經過多方調研、比較和選擇,最終桐柏與全國工業企業500強、全國化工行業100強、中國天然鹼行業的龍頭企業——內蒙古遠興天然鹼股份有限公司「牽手」,達成共同開發桐柏縣天然鹼的合作協議,將具有4億元上市資本額度的內蒙古伊化集團作為合作夥伴,並讓對方控股75%,伊化集團接管當年即形成7萬噸的生產能力。
初步合作的成功嘗試,使雙方進一步看到資源優化配置釋放的巨大能量。河南省政府將此列入重點工程項目,予以全力支持。財政、稅務等部門深入企業幫助解決困難。僅縣地稅局就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3年間為該礦減免稅320萬元。
現在,桐柏天然鹼礦已成為當地的稅利大戶,形成年生產47萬噸天然鹼生產能力,年實現產值5億元,創稅利1.7億元。
安棚鹼礦有限公司首創了深層壓裂連通溶采技術,屬國際領先地位,開採回採率可達到18%-23%。
通過實施先進的開采,桐柏縣實現了資源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綠色環保的目標。主要產品有:重質純鹼、輕質純鹼、元明粉、食用純鹼、小蘇打、硫化鹼等,實現了天然鹼產品系列化。其中,「遠興牌」工業碳酸鈉被授予「河南省名牌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除暢銷國內外,還出口日本和東南亞,成為國內惟一一家可與美國綠河鹼礦爭奪東亞市場的天然鹼生產基地。
2004年,桐柏縣共生產天然鹼42.62萬噸,佔全國天然鹼總產量的71.1%,實現產值4.54億元,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6.8億元的27%;實現利稅1.08億元,占工業企業利稅總額的33.6%,員工人數達到1997人。
目前,桐柏天然鹼在全國佔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產品具有純度高、白度好、鹽份低、雜質少、粒度大等特點,質量居全國首位,世界前列,成為我國進口純鹼替代產品。
桐柏天然鹼已成為左右國內純鹼市場價格的主導力量。桐柏,已經成為我國天然鹼產業的航空母艦。
科學發展的鮮活演繹。既要發展經濟,也要青山綠水。桐柏積極探索循環經濟發展,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興工業化道路。
青山翠柏如畫,碧水甘泉涌流。誰也沒有想到,如此清幽的境地,幾年前竟然隱藏著一個曾經引發群眾上訪的嚴重污染企業——桐柏天然鹼礦。
過去,天然鹼加工用的是傳統的苛化法生產工藝,需要用大量的生石灰,在把鹵水裡的碳酸氫鈉轉化為碳酸鈉這一生產過程中,未端產生了大量的鹼性極強的固廢物——苛化泥,比例是一比一,即生產一噸天然鹼,就產生一噸苛化泥。雖然當時桐柏縣的生產能力僅有2萬噸左右,但礦區附近的山溝、低窪地里都堆滿了苛化泥,汛期來時經常發生潰壩,造成污染事故。最為嚴重的一次毀壞農田200多畝,同時也嚴重污染了淮河源頭。由於生產工藝未改造,污染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桐柏縣縣委、縣政府認為,桐柏地處千里淮河源頭,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探索資源節約型工業發展新模式。
在與內蒙古伊化集團合作後,他們先後投入4億多元資金進行技術改造,吸納國內14項專利技術及日本、美國的純鹼生產技術,首創天然鹼鑽井壓裂水溶法從地層采礦,研究出被稱為「倍半鹼一步法」的制鹼工藝,淘汰了原工藝中有污染的苛化工序,在生產過程中不僅不用生石灰,沒有苛化泥外排,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成了企業的副產品,廢水閉路循環利用,實現了零排放,徹底消除了對淮河源頭的污染。目前,實施全過程自動化控制的倍半鹼流程液治水合法生產工藝,已通過ISO9000: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其回收利用率達到80%。
通過國際領先、國內首創的天然鹼開發和加工工藝,實現了清潔生產,既保住了青山碧水,又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同時,對天然鹼下游產品進行加工,生產氟化鈉、小蘇打、洗衣粉等產品,利用廢氣的母液養殖螺旋藻等,拉長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避免了資源浪費。
1996年,該公司在建設年產20萬噸純鹼項目中採用了世界上先進的倍半鹼生產工藝,首次實現了我國制鹼廢渣和廢水的零排放,使河南的天然鹼生產實現了突破性的發展;在生產過程中本著節約資源降低耗能的原則,又將含鹽較高的廢母液生產出高鹽鹼,供泡花鹼等行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001年公司年產20萬噸低鹽重質純鹼項目,將母液、粉煤灰、工業廢氣進一步利用,建成了年產3.5萬噸粗純鹼和1000畝的螺旋藻養殖項目;正在建設的年產40萬噸重質純鹼項目,將利用生產過程中排放母液、碳酸氫鈉濕分解和煅燒碳酸氫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回收作為生產小蘇打原料,鍋爐燃燒產生的粉煤灰作為熟料水泥的輔料和生產灰渣磚配料。
同時,他們依託天然鹼資源的優勢與科研單位及大專院校進行天然鹼化工生態工業園規劃及生態工業園能源的研究和開發。通過自我積累、滾動發展,桐柏縣已經初步形成了煤-熱-電-鹼-粗鹼-養殖一體化及多種經營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
相關產業的大力提升。近年來,桐柏不斷加大拳頭產業的培育力度,經過努力,目前已形成鹼硝化工業等五大產業鏈條,成為桐柏新一輪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隨著桐柏天然鹼開發力度的不斷加大,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
交通運輸業是天然鹼產業發展的「直接受益者」。生產天然鹼的能源主要是燃煤,全部來自河南平頂山市。自2000年以來,承擔運煤業務的社會運輸車輛已達到300多輛;同時,外運天然鹼的大噸位社會車輛達到70多輛。據安棚鄉鄉長孫玉東介紹,鹼礦周圍的幾個村子好多人跑運輸,以前窮得叮當響,現在都成了家產幾十萬的致富能手。
安棚鹼礦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戴連榮說:「我們企業發展了,不能忘記給予我們支持的父老鄉親。我們通過將鹼礦廢液作為培養基,發展養殖業,從而實現了變廢為寶,富鄉富民的美好願望。」
記者看到,鹼礦周邊的回龍、吳城、安棚、平氏、新集、月河等鄉鎮,利用鹼礦的廢液作培養基,開發出保健產品螺旋藻,至2004年底,6個鄉鎮的螺旋藻種植面積達50萬平方米,實現產值3100萬元,實現利稅682萬元,安置農村富餘勞動力1362人。現在,桐柏縣成為全國最大的螺旋藻種植基地。記者突然有了一個設想:未來某天,「中國螺旋藻之都」會不會也誕生在桐柏?
談起螺旋藻產業的形成,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桐柏縣地礦局局長陶克宇。2003年春天,時任桐柏縣招商局局長的陶克宇陪同廣西采購鹼的客商一起考察。聊起市場行情時,客商說小蘇打賣得特別快。「都幹啥用?」陶局長問。「除了做發酵粉和非典時期的消毒之用,很大一部分都用來培養螺旋藻。」客商說。
說起螺旋藻,學地質專業的陶克宇對它有所了解。螺旋藻誕生在35億年前鹼性湖泊中的一種微生物,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呈螺旋形,故稱螺旋藻。螺旋藻的原產地為熱帶地方的高濃度鹽湖,在熱帶的乾燥地方,經過長時間的強烈蒸發和鹽份的累積,使得這些地方的鹽湖的鹽份濃度較海水的鹽份3%還高。螺旋藻就是生活在這種強鹼性(PH值為8.6)連魚類都難以生存的湖中。
螺旋藻是近20年來生物科學家發現和開發利用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的天然保健食品。
隨著人們對螺旋藻的認識逐漸提高,螺旋藻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正成為廣大消費者自我保健的理想選擇。
「桐柏有天然鹼資源,在這里利用鹼水養螺旋藻,豈不是物盡其用,又節約了大量的生產成本?陶克宇敏銳地發現了商機,隨即到各地考察螺旋藻生產工藝和生產基地。
看準了市場,桐柏縣立即行動,在部分有條件的鄉鎮廣泛推廣螺旋藻養殖業。現在,桐柏縣生產的螺旋藻產品已經遠銷多個國家。
「我們的目標是,讓全國用鹼水養殖螺旋藻的企業都到桐柏來辦廠!讓所有的人都吃得起螺旋藻!」陶局長興奮地說。
之後,陶克宇以《螺旋藻重返桐柏山》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今天的桐柏山下已見不到昔日的鹽湖,但昔日鹽湖裡的鹽類物質碳酸鈉、碳酸氫鈉、食鹽等物質依然保存在當年的鹽湖湖底。2004年春天,桐柏人利用天然鹼溶液模擬了一個距今5000萬年前適合螺旋藻生長的鹽湖,人工養殖螺旋藻獲得成功。螺旋藻擔當起了傳統農業為人類提供蛋白質的重任。」
該縣計劃到2007年,累計完成投資7500萬元,養殖螺旋藻面積達3000畝,年產螺旋藻達到3000噸,年可實現產值1.5億元,利稅1500萬元,屆時將建成全國最大的的螺旋藻人工養殖基地。
天然鹼都的未來視野。桐柏縣著力做大做強鹼硝化工產業,建設全國最大的鹼硝化工基地。多年來,該縣圍繞天然鹼、硭硝兩大資源優勢,以項目建設為載體,研究下游產品和平面產品開發,拉長產業鏈條,著力培育以鹼硝化工為主的板塊經濟。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環境,桐柏的天然鹼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從培育企業競爭實力的戰略高度出發,通過職能結構、管理體制、業務流程的改造,努力推進企業經營機制的優化與創新,提高了企業適應市場的抗風險能力。
該縣計劃到2007年,在擴大原有企業生產規模的同時,桐柏再完成引資興建2×50兆瓦秸桿發電廠、5萬噸/年亞硝酸鈉廠、3萬噸/年五鈉廠、4萬噸/年小蘇打廠、3萬噸/年硝酸鈉廠及玻璃廠、硅膠廠各1個,屆時,全縣可年產純鹼150萬噸、元明粉70萬噸、玻璃50萬噸、硝鈉亞鈉15萬噸、硅酸鈉等其它化工產品20萬噸以上,養殖螺旋藻3000畝,來自鹼硝化工產業的產值達到53億,利稅6億元,進而拉動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安排就業2-3萬人,成為全國最大的鹼硝化工基地。
為進一步加快天然鹼產業開發步伐,使之盡快成為一個在全國及國際市場上有較強影響力、拉動力的大產業,2004年,桐柏縣成立了鹼化工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和化工城管理委員會,依託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和中國天辰化學工程公司,編制了天然鹼開發規劃方案。
根據省、市批准規劃建立的「中原化工城」,3-5年內的天然鹼產量將達到150萬噸。以鹼、硝為原料,生產高鹽鹼、硝鈉、亞鈉、五鈉、高檔玻璃、無磷洗滌劑等50個下游化工產品,建成一批鹼、硝精細化工項目,拉長產業鏈條,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使化工城生產總值達到100億元。
桐柏天然鹼產業這樣勾勒自己的未來形象;把桐柏天然鹼打造成國際市場上有影響力的民族工業特色品牌,為加快河南省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實現中原崛起做出重要貢獻。
地處淮河源頭的桐柏縣是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主要有礦產、旅遊、林果等六大資源優勢,尤以礦產資源優勢最為突出,初步探明有天然鹼、石油、金、銀、銅等礦產56種。其中天然鹼儲量達1.5億噸,遠景儲量3億~5億噸,佔全國天然鹼儲量的80%,原礦價值超過2000億元。桐柏天然鹼的形成距今5000萬年左右,共有三個大型礦區,分別被命名為安棚鹼礦、吳城鹼礦和月河鹼礦。
根據地礦部、化工部1990年編制的「我國天然鹼礦產資源對建設保證程度的研究報告」分析,安棚鹼礦儲量居亞洲第一位,而且品位高,產品質量優,是我國目前儲量最大、品位較高、有害元素含量低,固、液體並存的天然鹼礦。好風憑借力,風勁正揚帆。2006年7月4日,投資6億元、年產40萬噸純鹼的安棚鹼礦擴建項目生產線一次性試車投料成功,生產出了產品。目前,桐柏天然鹼在全國佔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產品具有純度高、白度好、鹽分低、雜質少、粒度大等特點,質量居全國首位、世界前列,成為我國進口純鹼的替代產品。桐柏天然鹼已成為左右國內純鹼市場價格的主導力量。桐柏已成為我國天然鹼產業的航空母艦,成為可與美國綠河鹼礦爭奪東亞市場的天然鹼生產基地。
⑵ 天然鹼(Trona)
一、概述
天然鹼,在礦物學中是指碳酸鈉石一類礦物。在工業礦物岩石學中,它是指能從其中提出碳酸鈉組分的鈉的碳酸鹽、重碳酸鹽和含水碳酸鹽類礦物。
組成鹼礦床的礦物種類繁多,常見者有十餘種,但具有工業價值的只有少數幾種,如蘇打、水鹼、天然鹼、重碳酸鈉鹽等。
蘇打又稱泡鹼、鹼、碳酸鈉等。呈白、淺黃、淺灰色。透明,玻璃光澤。硬度為1~1.5。密度為1.46g/cm3。單斜晶系,晶體呈長菱形板狀。通常為粒狀、皮殼狀。集合體為花狀、禾束狀和緻密塊狀。易溶於水,在空氣中亦易失去水分成白色粉末。
天然鹼又稱碳酸鈉石。呈灰白或灰黃色。玻璃光澤。硬度為2.5~3.0。密度為2.11~2.14g/cm3。單斜晶系,晶體呈板狀。有時呈結晶質皮殼狀。易溶於水。
水鹼無色、灰或黃色。玻璃光澤。硬度為1~1.5。密度為2.25~2.26g/cm3。易溶於水,常與蘇打和天然鹼共生。
重碳酸鈉鹽呈無色、白色,有時為灰或水牛皮色。透明。玻璃光澤。硬度為2.5,密度為2.21g/cm3。單晶呈柱狀,集合體呈鬆散狀或多孔塊狀。
天然鹼是制鹼工業的重要原料,用以製取純鹼、小蘇打等。它也是玻璃工業原料和冶金工業助熔劑的輔助原料。此外,它還可用於合成纖維、皮革、造紙、染料、塑肥皂、洗滌劑、無機化學製品、紡織、石化、醫葯、農葯以及橡膠翻新等方面。
二、礦床類型及工業要求
(一)礦床類型
依據天然鹼礦床賦存狀態,可分為鹵水與固體礦床;按礦床內礦物組合後者又可分為三個類型,列於表3-23-1。
表3-23-1天然鹼礦床類型
(二)工業要求
天然鹼礦床一般工業要求列於表3-23-2。
表3-23-2天然鹼礦床一般工業要求
註:品位指Na2CO3+NaHCO3的百分含量。
三、礦產資源概況
(一)地質時空分布
前第三紀發育的與火山岩相伴形成的陸相斷陷型盆地和第二沉降帶斷陷盆地,分布有第三紀古鹼礦床;半乾旱的草原氣候帶地區和裂谷區,分布有第四紀現代鹽湖鹼礦床。
(二)地理分布
我國古鹼礦床主要分布於河南桐柏地區,有吳城和安棚兩大礦床;其次為江蘇洪澤。遼寧鐵嶺地區亦見有低碳酸鈉鹵水。第四紀鹼湖主要分布於內蒙古、新疆、吉林,而以內蒙古境內的最為著名,內蒙古察干諾爾鹼礦儲量達1100萬t,是我國現代鹼礦的代表。
(三)開發利用概況
我國純鹼開發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每年還供不應求。我國天然鹼產量占純鹼總產量比重甚微。天然鹼的開發利用,目前主要是在內蒙古、新疆等少數有內陸鹽湖的幾個省區。我國純鹼產量的35%用於玻璃、搪瓷製品、洗衣粉等工業;70%的燒鹼用於造紙、人造纖維、印染、肥皂等生產。可以預見,隨著一些天然鹼礦床的投入開發,我國天然鹼產量將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四)河南省天然鹼資源概況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有我國最大的古鹼礦床——吳城礦床,安棚礦床,同時還有濮陽、葉縣—舞陽鹽田。
吳城天然鹼礦區位於桐柏縣吳城鄉南部。鹼礦賦存於吳城盆地中心偏北,呈北西—南東不規則橢圓形展布,面積4.66km2。吳城天然鹼礦是在1969年尋找鹽礦過程中發現的。1972年,對吳城天然鹼礦進行詳查,於1973年轉入勘探,並於1975年提交了「吳城天然鹼礦地質勘探報告」初稿。鹼礦分下部鹼礦和上部鹽鹼礦兩個礦段:下部鹼礦段,包括15層礦,單層厚0.19~2.38m,Na2CO3平均含量54.90%,NaCl含量低於0.3%,上部鹽鹼礦段包括21層礦,單層厚1~3m,碳酸鈉平均含量33.96%,NaCl平均含量45.55%。礦床礦物組合比較簡單,主要為天然鹼、岩鹽,其次為重碳酸鹽,有害元素含量均低於允許含量。共生礦產有油頁岩。分別計算了水采和旱采兩種儲量,即Na2CO3水采儲量3648萬t,旱采儲量2076萬t。另外,分別求得NaCl水采儲量1769萬t,旱采儲量1474萬t,屬大型礦床。
安棚天然鹼礦區位於桐柏縣西北的安棚鄉,地處桐柏、泌陽、唐河三縣交界地帶。該區還發現了石油、天然氣,均已開發。鹼礦有多層,具有品位高、儲量大、單層薄、埋藏深的特點。安棚鹼礦是我國繼吳城鹼礦之後發現的第二個古天然鹼礦床,且儲量超過吳城而居首位。鹼礦分布面積10.74km2,礦層埋深1310~2520m。厚度大於0.6m的固體鹼礦有17層,單層最厚3.6m,礦層疊加面積8.085km2。礦石品位(NaHCO3+Na2CO3)為82.85%~99.47%,平均為93.38%,探明儲量為4849萬t(純鹼)。液體鹼主要分布在礦區西部,埋深1298~2119m,賦存在泥質白雲岩、白雲岩或白雲質泥岩、油頁岩內,含礦面積2.8km2。鹼鹵水含鹼(NaHCO3+Na2CO3)為10%~14%,儲量136萬t,摺合純鹼16萬t。安棚鹼礦是迄今我國發現的最大天然鹼礦床。
四、河南省天然鹼礦開發利用工藝及現狀
1.吳城鹽鹼礦開發處用工藝及現狀
以天然鹵水為原料,採用直接蒸發年產5000噸純鹼的加工廠於1984年4月正式投入試生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圖3-23-1)。生產實踐表明,這是一條技術簡單,經濟合理的加工路線或產品質量達標率90%以上,堆比重為0.9~1.0。
圖3-23-1用溶采鹼液制純鹼的流程
1—注入井;2—取出井;3—中和槽;4—加熱器;5—蒸發器;6—稠厚器;7—離心井;8—煅燒爐;9—苛化桶;10—澄清桶;11—洗泥桶;12—過濾機;13—石灰室;14—化灰機
天然鹵水是採用注水法或單井對流或雙井壓裂進行溶采,開采實踐證明,這幾種開采方法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開采出來的天然鹼濃度大致組成為:
Na2CO3110~130g/LNaHCO330~60g/LNaC2~10g/L
為了加快溶解速度,提高鹵水總鹼度,採用了向地下注入低濃度氫氧化鈉的方法,在相同條件下注入低濃度氫氧化鈉比注清水總鹼度要高出20~30g/L。取出的鹵水採用一水鹼流程加工成優質重質純鹼。
首先,將4%NaOH溶液由1號井注入礦層溶解鹼礦,通過地下礦層溶解鹼礦,由2號井取出到地面上,取出的鹼液在中和槽3用苛化車間送來的清鹼液中和其中的碳酸氫鈉,NaHCO3轉化成Na2CO3,反應如下:
NaHCO3+NaOH=Na2CO3+H2O
中和的鹼液經預熱器加熱後送入雙效順流作業的蒸發器5,蒸發析出Na2CO3·H2O結晶。
由蒸發器5取出的晶漿送入稠厚器6,稠厚器溢流回到預熱器4,低流經離心泵拖除母液,送入回轉式蒸汽煅燒爐8,煅燒成松密度為900Lg/m3的重質純鹼。濾過母液和洗水一起與稠厚器6的溢流混合。
2號井取出的一部分鹼液送入苛化桶9與石灰乳混合進行苛化反應,生成CaCO3沉澱和NaOH水溶液。其反應為:
NaCO3+Ca(OH)2→NaOH+CaCO3+苛化液經澄清桶澄清,溢流的清鹼液,部分送井下溶解鹼礦,部分送中和桶中和NaHCO3,澄清桶的低流流入洗泥桶11洗滌,洗液送去化灰,嚴格講洗滌後的苛化泥應經過濾機12過濾,濾餅送入滾筒式石灰窯13,補加部分石灰石彌補苛化過程的損失。燒成的氧化鈣送入化灰機14化灰,灰乳送苛化桶。
2.桐柏安棚鹼礦開發利用工藝及現狀
安棚鹼礦既有油又有鹼,屬油鹼共生礦,天然鹼以固體、液體(固體為主)兩種形態賦存。鹼廠建成重質純鹼和燒鹼生產線各一條,設計生產能力分別為10Kt重質純鹼和4Kt燒鹼,1992年6月1日投料試車成功,生產出合格的重質純鹼。生產工藝與吳城鹼礦相似。表3-23-3列出了純鹼質量檢驗結果。
表3-23-3純鹼質量檢驗結果
五、純鹼燒鹼行業生產經營情況
進入90年代以來,在濰坊、唐山、連雲港三大鹼廠建成投產後,我國純鹼市場一直是供過於求,加上相繼建成投產的吉蘭泰等三個中型鹼廠,純鹼生產能力過剩,產大於需的格局已經形成,近期不會改變。我國現有730萬噸純鹼生產能力,而國內純鹼只有600萬噸左右的市場需求,純鹼產量的增長速度大大高於下游產品的增長速度,造成大量產品積壓,價格下跌,貨款拖欠嚴重,「三角債」居高不下,企業生產出現困難。
表3-23-4列出了純鹼行業最近幾年的生產情況及市場情況。
表3-23-4最近幾年純鹼的生產情況及市場需求
六、與國內外利用程度的差距及主要對策
世界上開發利用天然鹼礦最好的國家是美國,尤以美國綠河盆地鹼礦最為著名,該鹼礦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鹼礦床,分布於美國三個州,總面積50000km2,礦床由11個鹼礦層組成,每層平均厚度10米,礦層含天然鹼較高,一般都在90%以上,礦床儲量巨大,美國因該礦的發現,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一產鹼大國,美國鹼原料的90%是綠河鹼礦的天然鹼礦石,其主要原因就是天然鹼加工比較簡單,建廠費用及操作費用都比較低,天然鹼加工廠包括開采和加工系統的總投資僅為氨減法的一半左右,生產成本較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有極豐富而廉價的天然鹼資源。因此,美國純鹼在世界純鹼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能力。
內蒙古的伊克昭盟是我國主要鹽湖分布地區之一,大小鹽湖100多個,面積4~10km2,液相天然鹼放在冬春兩季湖面結晶出片鹼,入湖就可採收;固體天然鹼礦埋在湖面淤泥底下,埋深1~2m,礦體厚0.5~3m,便於開采。成分見表3-23-5。
表3-23-5伊克昭盟各企業原料組成百分含量
自改革開放以來,天然鹼開采和加工技術取得了很大成就,初步形成了不同形態、不同品位天然鹼礦天然配套技術體系。值得推廣應用的技術有鹼田日曬工藝等。
鹼田日曬工藝為將鹵水打入鹼田的蒸發池中,依靠風能和太陽能蒸發濃縮,到一定濃度後打入結晶池,繼續蒸發濃縮,當鹵水密度達到1.231~1.2989時,Na2CO3和NaHCO3析出,析出率分別為30.8%和88.6%,能得到Na2CO3+NaHCO3≥50%的濕基夏季日曬鹽。該工藝適應性強、操作容易、產品質量穩定、經濟效益好,對液相天然鹼的合理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高效節能新設備也不斷開發設計出來,應用於天然鹼加工廠,如:高能蒸發罐逐步取代了傳統的平鍋蒸發;升膜蒸發器取代了固鹼鍋的預熱濃縮等等,新設備的應用大大降低了能耗,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我省安棚鹼礦自投產以來,基本實現了連續生產,日產重質純鹼20多噸,說明工藝技術可行,但因鹵水濃度低,且NaHCO3含量高,中和量大、能耗高,生產規模太小,又未達到設計能力;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噸鹼成本居高不下,企業虧損嚴重。
目前,安棚鹼礦主要存在的技術及經濟問題是:
1.由於安棚鹼礦埋藏深,固體鹼礦一般都埋藏在1300米以下,主鹼層在2000米以下,因此,鑽井費用高,壓裂成功率低,嚴重製約天然鹼開發的經濟效益。
2.采注比低。采注比低,一是增加動力消耗,二是增加溶劑消耗。實際消耗情況見表3-23-6。
表3-23-6采注比實際耗量
註:NaOH損耗量按注入濃度3%計算。
由此可見,在注3%燒鹼采鹵的情況下,每采100m3鹵水,要多耗水16.7m3,燒鹼0.5t。按日采鹵100m3計算,年損耗上千萬元。對這一嚴重影響天然鹼開發經濟效益的問題,應認真研究其產生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將采注比提高到0.9以上。
3.鹵水濃度低
開采出的鹵水濃度平均為9.5%。這一濃度遠遠低於美國綠河鹼礦的鹵水濃度,而且比吳城鹼礦的鹵水濃度還低3.5~6.5個百分點。加工如此低的鹵水是毫無經濟效益的。鹵水濃度低的原因是NaHCO3溶解度低,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是注稀燒鹼。但燒鹼也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苛化法生產燒鹼產生大量的苛化泥也難以處理,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必須研究開發助溶效果好,質優價廉,不污染環境,便於回收的新型助溶劑,為大規模開發安棚天然鹼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4.苛化泥的處理問題
目前苛化泥污染環境,處理難度大,處理費用過高,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進一步研究其他的處理途徑,徹底解決苛化泥問題。
5.現在工藝技術,蒸發量大,能耗較高,必須開發研究新的工藝技術,節能降耗,增加企業效益。
為了充分開發利用我省的天然鹼礦資源,提高市場的競爭能力,促進我省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必須從研究開發新的工藝技術和改進現有的工藝出發,政府給予必要的扶持和保護政策,促進企業的發展。
(1)依靠科技是步,解決當前的技術難題
充分利用現有裝置及其配套設施,採用內外協作以內為主的辦法,開展科研及技術攻關工作,使壓裂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提高采注比到0.9以上,鹵水濃度提高到12%以上,苛化泥處理新技術能應用於工業生產。為大型天然鹼加工廠提供決策依據和設計依據。
(2)實事求是地編制一個科學的鹼田開發方案
安棚天然鹼礦與美國綠河鹼礦相比,具有三個不利於開發的因素:埋藏深、鹼層薄、溶解度低;欲合理開發該礦並非易事;必須進行鹼田開發的一系列綜合研究工作,不斷總結經驗,力爭編制一個切合安棚鹼礦實際情況的科學開發方案。
(3)政府加大投資,擴大天然鹼加工廠生產規模,靠規模爭效益;調整產品結構,實際產品的升級換代,以適應國內市場的需求和出口國際市場的需求;加強企業管理,降低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⑶ 請問000683天然鹼後期走勢如何,現在價位是否可以介入
趨勢指標顯示該股目前處於上漲趨勢中。短期股價呈現強勢。該股中期壓力10.53, 短期壓力10.04, 中期支撐8.92, 短期支撐9.19。建議適當買入。
⑷ 000683這個股票走勢如何
000683繼續下跌,建議果斷割肉出局或堅定長持!!
⑸ 潛在價值計算參數的確定
1.調整系數和統一計算單位系數的選取
調整系數和統一計算單位系數採用原地礦部1993年規定的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計算系數,該規定中未列的系數參照相近礦種的系數來計算。
2.產品價格確定
由於產品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和物價及地域因素影響比較大,多不穩定,因此本次計算採用綜合考慮的價格。
(1)鋰礦價格:根據《世界礦產資源年評》提供的2001年碳酸鋰價格2068~2600美元/t,平均為2334美元/t,換算成LiCl為2684美元/t,按當時匯率摺合成人民幣為22277元/t,綜合考慮鋰礦計算價格採用2萬元/t。
(2)硼砂價格:2000年《國外金屬礦選礦》(10期)提供拉薩二級28%硼砂價格為1 300元/t,摺合100%為4 643元/t,綜合考慮硼礦計算價格採用4 600元/t。
(3)鉀鹽價格:2001年《中外礦業信息》(6期)提供KCl(K2O60%)美國離岸價為100美元/t,換算成100%KCl為916.1元/t,國家計劃委員會互聯網所公布的廣西儲備價格為1 300~1 700元/t,綜合考慮鉀鹽計算價格採用1 500元/t。
(4)石鹽價格:2001年《中外礦業信息》(6期)提供鹽澳大利亞離岸價格為19美元/t,即165.3元/t,我國岩鹽價格應與其相差不很大,綜合考慮石鹽計算價格採用140元/t。
(5)溴價格:2001年《中外礦業信息》(6期)提供出口美國價格為0.55美元/磅,即1.055萬元/t,綜合考慮溴計算價格採用1萬元/t。
(6)銣價格:2001《中外礦業信息》(6期)提供我國出口價為17美元/kg,即14.79萬元/t,綜合考慮銣計算價格採用14萬元/t。
(7)天然鹼價格:2000年《中外礦業信息》(6期)提供美國離岸價為110美元/t,即957元/t,考慮中國國情天然鹼計算價格採用900元/t。
(8)芒硝價格:1990年不變價格為230元/t,2000年《國外金屬礦選礦》(1期)提供硫酸鈉價格為1 700元/t,《中國礦情》提供美國硫酸鈉價格為95.35美元/t,即829.54元/t,近幾年國內和國際上,該礦種市場不景氣,價格資料不多,綜合考慮芒硝計算價格採用500元/t。
(9)銫價格:目前還缺乏統一市場價格,參考銣計算價格,採用14萬元/t作為其計算價格。
另外,對於預測潛在價值中的其他礦種採用銫、銣、溴、天然鹼的平均價格11.27萬元/t作為其計算價格。
3.礦種儲量選取
礦種儲量分探明的儲量和預測的資源量兩種。探明儲量包括作過工作,查明有鹽類礦產的儲量和本次遙感調查所驗證的資源量,見表6-10,6-11。
表6-10 西藏鹽湖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一覽表 (單位:104t)
表6-11 本次調查驗證查明的礦產資源儲量一覽表 (單位:104t)
4.潛在價值計算結果
潛在價值計算結果分查明儲量和預測資源量兩種,用已查明礦種的儲量(包括本次調查驗證資源量)來計算已查明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用預測礦種資源量來計算預測礦產資源潛在價值,二者潛在價值之和作為西藏鹽湖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總量。已查明礦種的潛在價值計算結果見表6-12,預測礦種的潛在價值計算結果見表6-13。
表6-12 西藏鹽湖已查明礦產資源潛在價值一覽表
表6-13 西藏鹽湖預測礦產資源潛在價值一覽表
由表可知,西藏鹽湖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總量為41409.87億元,其中已探明儲量潛在價值為3887.30億元,占潛在價值總量的9.39%。說明西藏鹽湖礦產資源工作程度極低,未來開發潛力巨大。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僅對主要鹽湖礦產作了資源量預測,部分不易預測礦種沒有預測,西藏鹽湖礦產資源潛在價值應遠大於41409.87億元。西藏硼、鋰、鉀潛在價值雖相對較小,但目前開發價值最大,是今後鹽湖礦產資源開發的重點。石鹽、芒硝可作為儲備的資源,待以後社會需求時再考慮開發,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⑹ 300分股票高手進
遠心能源這個股票正是在底部請放一段時間,一定有驚喜的。見圖:
⑺ 天然鹼股票多少錢一股
今日收盤7.29元.業績大副增長,股價穩步上揚,建議繼續持股.
⑻ 純鹼價格走勢圖在哪查看啊
很簡單,到南風金融網啊
⑼ 請問000683天然鹼後期走勢如何,現在價位可否介入
可以!
天然鹼(000683):公司坐擁得天獨厚的鹼礦自然資源和鄂爾多斯盆地天然氣田資源優勢,2007年將建成博源聯合化工有限公司100萬噸天然氣制甲醇項目,公司還在規劃建設二甲醚項目。二級市場上,准備介入天然氣甲醇項目的香梨股份股價一度從3元漲到16元,形成了示範效應,對於集礦產資源和新能源發展於一身的天然鹼形成刺激,強勢上揚,後市仍然具備一定上升空間。
⑽ 現在純鹼價格是多少
受前期部分地區限電的影響,純鹼價格近期顯著上漲。華東地區純鹼目前報價已達2000元/噸左右,而在8月底,純鹼價格只有1300元/噸左右。短短兩個月,純鹼價格的市場空間就被抬高了50%。華南地區純鹼市場成交重心上傾,廣東地區純鹼行情上行,目前輕質鹼主流出廠價格在1700元/噸左右,重質鹼主流出廠價格在1800元/噸左右,整體成交尚可。受到亞運會即將來臨的影響,廣東南方制鹼或將面臨減產,屆時純鹼供應縮減,不排除價格隨之走高可能。目前業內人士多對後市看漲。 2010年10月21日山東海化純鹼價格行情: 山東海化純鹼裝置開工7成左右,純鹼價格平穩,今日目前輕質鹼出廠報價1700元/噸左右,重質鹼出廠報在1750元/噸左右,其純鹼裝置生產正常,開工7成左右,暫無庫存壓力。 2010年10月21日唐山三友純鹼價格行情: 唐山三友純鹼裝置開工7成左右,純鹼價格上調,輕質鹼出廠價格在1650元/噸左右,重質鹼出廠價格在1700元/噸左右。其裝置運行平穩,日產4000噸左右。 參考: 南風金融網 http://www.nfinv.com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