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認股權證和優先認股權的問題
我個人感覺:
認股權證就是認購權證
權證的種類許多,分法也不一樣。
給你點專業的回答,你等等。
1、按權利內容來分,可以分為 認購權證(Call Warrant)和認沽權證(Put Warrant)
認購權證:持有人有權按約定的價格在特定期限內或到期日向發行人購買標的證券。
認沽權證:權證持有人有權於約定期間或到期日,以約定價格出售標的的證券給發行人。
2、行權方式不同可以分為歐式權證,美式權證,還有百慕大式權證。
恩。。還是跟直接回答跟問題有關的吧。
先你得搞清楚優先認股權:
優先認股權是指當股份公司為增加公司資本而決定增加發行新的股票時,原普通股股東享有的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認購一定數量新發行股票的權利。優先認股權又稱股票先買權,是普通股股東的一種特權。在我國習慣稱為配股權證。
清楚嗎?:)
備兌權證,是非本公司發行的,第三方發行的權證。
==================================
上面的說的迷糊。重新給你說一下。
認股權證,其英文名稱為Warrant,就是權證(上面分類的統稱),可以那交易所交易的,都可以申購,不是給股東的。就是說,你可以不是股東,但是也可以持有權證。
優先認股權是與股票一起的,如果要轉讓,就要股票與之一同轉讓的。
-----------------------
配股權證
配股權證是上市公司給予其老股東的一種認購該公司股份的權利證明。
-----------------------------------
你是學會計的,我是股民,我感覺你們教材上的東西,跟我們股民教材的不一樣,有點脫鉤。
回答還不夠理解,自己上網路找,或者問問你們老師。
2. 您了解私人銀行理財產品嗎
建行私人銀行專屬理財產品投資范圍覆蓋債券、股票、基金、股權等多個投資領域。其中,銀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范圍的不同,主要分為貨幣投資類、固定收益類、權益投資類、私募股權類、對沖基金類、金融衍生品類、商品投資類、房地產基金類、藝術品投資類九大類產品。 私人銀行專屬理財產品具有以下特色與優勢: (一)產品收益較高。較同類型大眾銀行理財產品優勢明顯。 (二)產品類型豐富。涵蓋各風險收益類別產品,「建行財富」、「乾元私享」、「乾元尊享」等豐富的產品系列全面滿足各類風險收益偏好私人銀行客戶的理財需求。 (三)產品期限靈活。客戶除可選擇各類固定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外,還有可隨時購買和退出的按日開放的理財產品和每單月、雙月、季度、半年定期開放的銀行理財產品,客戶可根據自身現金流和使用需求,靈活進行配置。 (四)交易便捷。可通過私人銀行專營機構優先辦理認購交易,還可選擇網銀專享產品,足不出戶輕松實現投資理財。 (五)提供產品定製服務。根據私人銀行客戶對銀行理財產品期限、預期收益率、安全性等方面的個性化需求,聯合行內產品部門和證券、基金、保險等產品合作夥伴,提供批量銀行理財產品定製服務,在現有銀行理財產品的基礎之上,根據客戶的購買金額,執行差別化定價,以滿足私人銀行客戶不同時期、不同資金量的配置要求。 建行私人銀行專營機構秉承「以心相交,成其久遠」的服務理念,在客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前,私人銀行客戶經理會與客戶進行一對一充分溝通,採集客戶需求,通過風險評估及產品適合度問卷等工具,全面了解客戶投資理財風格,根據客戶的資金情況、過往投資情況、風險承受能力、未來投資預期等信息,幫助客戶明確投資類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量體裁衣,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供客戶選擇。
3. 某家資管公司出優先資金1000萬,我做劣後,以保險機制的外匯交易為收益來源,你的建議是什麼
他們的專業名詞叫什麼「外匯保險倉」「外匯基金保險倉」
說白了就是拉人頭。不斷讓新韭菜進場,新的錢流入用來兌付老韭菜。
詳細參考文獻
4. 在清償順序上僅優先於銀行股權資本的債券是
次級債券。
次級債券里的「次級」僅指其求償權「次級」,並不代表其信用等級一定「次級」;各種證券的求償權優先順序為一般債務 >次級債務> 優先股 > 普通股,求償權優先順序越高的證券,風險越低,期望收益也越低,反之亦然。
機構往往基於自身情況,根據CAPM模型按一定比例配置資產,以均衡自身承擔的風險和獲取的收益。
次級債券的發行主體在國內主要是各大商業銀行,發行資金用於補充資本充足率。由於包括增發和定向增發在內的股權融資方案,在制度上有相對較為嚴格的要求,商業銀行往往不能在急需資本的特定時間恰好完全滿足增發的條件;
而資本充足率一旦不能滿足巴塞爾協議(Basel Accord)的要求,商業銀行的業務擴張將受到制度的極大限制。我國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作為一種較為簡便的補充資本金的手段(承銷成本也更低),開始越來越頻繁地為銀行所採用。
5. 什麼是優先認股優先認股和優先認股權的概念分別是
優先認股權也叫優先認繳權或股票先買權,是公司增發新股時為保護老股東的利益而賦予老股東的一種特權。
優先認股權是普通股股東的優惠權,實際上是一種短期的看漲,擁有優先認股權的老股東可以按低於股票市價的特定價格購買公司新發行的一定數量的股票。其做法是給每個股東一份證書,寫明他有權購買新股票的數量,數量多少根據股東現有股數乘以規定比例求得。一般來說,新股票的定價低於股票市價,從而使優先認股權具有價值。股東可以行使該權利,也可以轉讓他人。
優先認股這種權利可以分為兩類:
1、股東在轉讓股份時,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2、當公司增資發行新股票時,公司現有股東有優先根據其持有的股票在已發行股票中所佔比例購買相應新股票的權利。
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
優先認股權通常在某一股權登記日前頒發。在此之前購買的股東享有優先認股權,或說此時的股票的市場價格含有分享新發行股票的優先權,因此稱為「附權優先認股權」,其價值可由下式求得。
M-(RN S)=R(1)
式中:
M為附權股票的市價; R為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 N為購買1股股票所需的股權數; S為新股票的認購價。 該式可作以下解釋:投資者在股權登記日前購買1股股票,應該付出市價M,同時也獲得1股權;投資者也可購買申購l股新股所需的若乾股權,價格為及RN,並且付出每股認購價S的金額。這兩種選擇都可獲得1股股票,唯一差別在於,前一種選擇多獲得l股權。因此,這兩種選擇的成本差額,即M-(RN S),必然等於股權價值R。
重寫方程,可得
R=(M-S)/(N+1)(2)
例:如果分配給現有股東的新發行股票與原有股票的比例為1:5,每股認購價格為30元,原有股票每股市價為40元,則在股權登記日前此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為
(40-30)/(5+1)=1.674元
於是,無優先認股權的股票價格將下降到:
40-1.67=38.33(元)
除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
在股權登記日以後,股票的市場價格中將不再含有新發行股票的認購權,其優先認股權的價值也按比例下降,此時就被稱為「除權優先認股權」。其價值可由下式得到。
M-(RN S)=0(3)
式中:
M為除權股票的市價; R為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 N為購買1股股票所需的認股權數; S看為新股票的認購價。 此式原理與公式(1)完全一致。投資者可在公開市場購買1股股票,付出成本M,或者,他可購買申購1股股票所需的認股權,並付出 l股的認購金額,其總成本為RN S。這兩種選擇完全相同,都是為投資者提供l股股票,因此成本應是相同的,其差額為0。
把公式(3)進行改寫,可得:
R=(M-S)/N (4)
在前面例子中,除權後,隊股權的價值應為
(38.33-30)/5=1.666(元)
優先認股權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它能提供較大程度的杠桿作用,就是說優先認股權的價格要比其可購買的股票的價格的增長或減小的速度快得多。比如說,某公司股票在除權之後價格為15元,其優先認股權的認購價格為5元,認購比率為1:4,則其優先認股權的價格為(15-5)/4=2.5元。假定公司收益改善的良好前景使股票價格上升到30元,增長100%,則優先認股權的價格為(30-5)/4=6.25元,增長(6.25 5-2.5 5)/2.5=150%,遠快於股票價格的增長速度。
6. 什麼是銀行優先順序的資金
事實上就是該公司的自有資金,在優先劣後的項目設計裡面,項目方以自有資金進行劣後認購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這樣的做法第一實際是變相的縮小的項目的總盤子,第二實際是便於未來對劣後的利潤進行分配
7. 私募基金中所說的夾層部分是什麼意思夾層這一部分起到了什麼作用和優先資金劣後資金的關系是什麼
夾層基金就是基於優先順序和劣後級中間的部分資金。起的作用和劣後類似,具有放大杠桿的作用。屬於劣後資金,但是優先順序又比真正的劣後級資金要高。比真正的優先順序資金要低。
8. 中國哪部法律明確說明了正常營業的企業債權,優先股權,普通股權的優先順序別
《企業破產法》。
順序是這樣的。優先股權,普通股權,債權。
關於具體債務跟股權:
債權銀行第一優先
其次償還國稅、地方稅
復次償還有擔保債務
復次償還無擔保債務
復次償還清算破產費用
復次償還優先股股東
復次償還普通股股東
總的方面是:
工資福利、稅收、貸款、債務
看這里會更具體:http://ke..com/view/840248.html?tp=0_00
9. 股權被法院強制執行時,優先購買權不適用嗎
我國《公司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由此可見,股權被法院強制執行時,優先購買權仍然適用。但是該優先購買權是有期限的,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就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
10. 基金優先資金成本6%什麼意思
你說的應該是結構化產品。
結構化產品通常會分為優先,和劣後,兩個部分。
優先資金享有固定收益,性質比較類似於定期存款。比如一年6%固定收益。
劣後資金享有浮動收益。
如果產品到期後,產品收益低於6%,那麼劣後資金需要用自己的本金,去給優先資金保本保息,也就是說,如果優先資金的收益低於6%,劣後資金就需要拿自己的錢補給優先資金。
如果產品到期後,產品收益等於6%,那麼劣後資金的收益也是6%。
如果產品到期後,產品收益大於10%,那麼優先資金收益超過6%的部分,都會分給劣後資金。
舉個例子。
20000元優先資金,10000元劣後資金。
當產品收益為0%的時候。
優先資金本息和為:20000(1+6%)=21200元。(優先資金的本息和,與產品收益基本無關,除極端情況)
劣後資金到期後成本+收益為:10000-20000*6% = 8800元。(劣後資金要保證優先資金的本息安全,所謂極端情況就是,劣後資金違約,在優先資金的利益收到損害的時候不補錢進去)
當產品收益為10%的時候。
優先資金本息和仍然是20000(1+6%)=21200元。
劣後資金到期後得到:10000*(1+10%)+20000*(10%-6%)= 11800 (實際收益率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