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雙匯發展是不是出問題,又大跌
雙匯因為肉質問題,出現了很大的危機,現在很多人都不敢吃火腿之類的,而且上市後拉升已經太高,主力已經出貨。不管是單純的技術,還是趨勢,以及行業的問題,都不允許這個股票再有很大的拉升。洗盤必然,所以跌的頻率會更高!
2. 雙匯集團與雙匯發展什麼關繫到底是母子關系還是什麼
雙匯集團是個大集團公司,下麵包括很多公司。雙匯發展是由雙匯集團以及其他股東出資組建的上市公司。雙匯集團是雙匯發展的大股東。
3. 雙匯發展上市的發行價是多少
雙匯是借殼上市的,上市首日開盤價是54.43.
雙匯集團是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專食品集團,在全國18個省屬市建設了加工基地,集團旗下子公司有:肉製品加工、生物工程、化工包裝、雙匯物流、雙匯養殖、雙匯葯業、雙匯軟體等.
4. 雙匯集團是做什麼的:這公司上市沒有員工待遇怎麼樣……
雙匯集團是大型肉製品企業。旗下子公司雙匯發展(000895)是上市企業。員工待遇要分地點,普通工人的收入只能說不算高,2000多元吧。高管人員的工資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年報里找到,董事長張俊傑年度報酬40萬元,總經理龔紅培50萬元,副總經理張太喜74.17萬元,副總經理潘廣輝90萬元,副總經理賀聖華40萬元,監事喬海莉45萬元。
求採納
5. 今天誰在買雙匯發展股票
除息就是調整股價。上市公司在實施派現時,雖然未使總股本發生變化,但由於現金派發出去後,上市公司每股凈資產發生了改變,對應的股價也將相應調低。如300033同花順於本月11日實施10股派7.4元(含稅)的分配方案,3月10日的收盤價為53.55元,而除權參考價=(53.55元/股×10股-7.4元)÷10股,為52.81元。上市公司在除權當日,股票簡稱上會帶上「xd」的標記,上個交易日的股價顯示變為52.81元。
你21000元買入雙匯,按10派12.5的預案,可得利息1250元,但同時須除息,假如登記日收盤仍然是21元,則第二天早上顯示的股價會變成19.75元。也就是你的賬戶上多了1250元現金,少了1250元股票市值,總資產未變。如果算上傭金、印花稅,那還虧了。
6. 雙匯發展今天10點多瞬間突然打到跌停價,之後迅速彈起,收盤時又跌了5%,是不是主力出貨了
看看今天的這個新聞。
葉檀:高盛減持雙匯不明不白 信息需公開透明
上市公司高管MBO能否說個清清楚楚?就因為高管的曲線MBO,投資者就得被蒙在鼓裡兩年多?雙匯的利益就此從國內資本市場投資者手裡流向了高盛與鼎輝?
12月14日,雙匯發展(000895)發布了一則遲到兩年、澄而不清的公告,確認戰略投資者高盛曾在2007年大幅減持股份,高盛與鼎輝之間存在大量關聯交易。而在筆者看來,高盛的撤退似乎是一出精心謀劃的好戲。
雙匯高管MBO是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2006年3月3日,雙匯集團國有產權掛牌出讓;5月12日,漯河市國資委與羅特克斯公司簽約,將持有的雙匯股權以20億元出售給高盛、鼎暉投資旗下的合資公司羅特克斯公司。當時,高盛在羅特克斯中占股51%,鼎暉占股49%。
時間再倒推3年,2003年6月13日,雙匯集團與海宇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書》,將其持有的8559.25萬股(占總股本25%),以每股4.70元的價格轉讓給海宇投資,海宇以4.02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成為雙匯發展的第二大股東。當時就有媒體調查了海宇的主要股東,其中有人與雙匯發展的高管完全同名。
如果說海宇與雙匯高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麼此前的海匯則是明火執仗式的。成立於2002年的海匯投資十幾家公司,大都與肉類加工、調味品、物流等相關,收益不菲。而後海匯在2004年關閉,原因據說是雙匯高管持股過於惹眼——其50名自然人股東均為雙匯高管,包括了雙匯發展董事長張俊傑、副董事長李冠軍等,職位最低的也是雙匯各地分公司的經理,第一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為萬隆。
國有股的退出,不能由海宇等公司直接接盤,由高盛與鼎輝暗渡陳倉是上佳之選。而高盛扮演了過橋投資者的形象,在入主雙匯後的2007年10月8日,高盛將其所持羅特克斯的股份由51%降至46%,鼎暉在羅特克斯中的股份則由49%變為54%,鼎暉變成了雙匯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成為大股東。
高盛不是活雷鋒,他們寄託在雙匯的盈利前景上,通過雙匯高管急於MBO的心態,以「吃光式分紅」的做法,獲得了高額回報。從2003年到2008年,雙匯發展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率分別是262.28%和160.46%,但同期其總資產和股權權益僅分別為43.50%和38.47%。原因就是「吃光式分紅」,自2004年起已經連續4年分紅超過利潤的60%,其中以2006年與2007年最甚,分紅方案均為每10股派8元,其中2006年度現金分紅41084.4萬元,2007年度現金分紅48479.59萬元,分別占當年合並報表凈利潤88%和86%。
上述現象讓人懷疑是否有對賭協議,通過利潤增長獲得股價增值,通過高分紅獲得真金白銀。
高盛與鼎輝所獲不菲,相關統計顯示,高盛與鼎暉入主雙匯的3年多時間里,僅分紅就拿到了6.86億現金。總體而言,高盛通過雙匯集團以及羅特克斯持有雙匯發展23%左右的股份,通過分紅,通過股權轉讓,大約賺取了15億元人民幣的利潤。這對於高盛不過是小菜一碟,但對於萬千中國人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遲至2009年12月14日,雙匯發展才發布澄清公告,確認了戰略投資者高盛曾在2007年大幅減持股份。但表明,只是境外高盛和鼎暉投資對ShineB的共同管理和控制關系不因上述股權轉讓發生變化。也許雙匯是想說明,此次轉讓根本不關國內投資者的事,所以用不著公告?人們有理由懷疑,是否還有什麼地下條款沒有披露?未來雙匯最可能的路徑是不是走境外上市之路,以最終完成股權轉讓,鼎輝在站最後一班崗?
雙匯的案例讓人感慨,為了曲線MBO,境內投資者利益流失,國有資產低價出售。國有控股上市公司MBO受到了制度與輿論的圍追堵截,大量的交易在地下暗渡陳倉,最終國內投資者支付了更高的成本。雙匯發展隱瞞高盛大幅減持,顯然是在重大事項上隱瞞了投資者,對於投資者的判斷有所損害。縱觀雙匯曲線MBO事件,雙匯高管與境外投資者獲利,惟一受損的是A股市場的投資者,他們信息不通,所持有公司資產與收益大幅下降。
筆者並不反對MBO,只要信息公開透明,只要過程合法合規,只要投資者投票支持。但制度的扭曲導致了上市公司高管行為的極度扭曲,最終市場付出了失信與失財的雙重代價。據報道,12月16日,河南證監局上市處負責人表示已關注雙匯涉嫌 「瞞報」高盛減持事件,「關注」的具體含義是什麼,讓我們拭目以待。
7. 為什麼000895雙匯發展可以漲幅100%多啊,不是上下限10%嗎
【2007-06-29】
對價支付股份上市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雙匯發展股改實施方案完畢,股票專於6月29日恢復交易公告
根據雙屬匯發展股改實施方案,公司股票將於2007年6月29日恢復交易。自復牌之日起,公司股票簡稱由"S雙匯"變更為"雙匯發展",股票代碼"000895"保持不變。2007年6月29日,公司股票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不納入指數計算;自2007年7月2日起,公司股票交易設漲跌幅限制,納入指數計算。
股改方案實施後,公司總股本為605,994,900股,其中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合計311,992,611股(含187,606股高管股),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合計294,002,289股。
8. 雙匯集團的發展歷程
1984年,復萬隆當選漯河肉聯制廠廠長,當年即盈利,結束了26年的虧損歷史;
2000年雙匯率先從歐洲引進國內第一條冷鮮肉生產線;
2010年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選雙匯品牌價值196.52億元;
2013年,雙匯國際(現更名為萬洲國際)以71億美元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的全部股份,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
2014年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在香港成功上市;
2015年8月,雙匯集團榮登《中國製造企業協會》主辦的「2015年中國製造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50位;
2016年6月22日,雙匯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開業暨財銀合作簽約儀式在雙匯集團總部隆重舉行;
2016年,雙匯集團母公司萬洲國際以營業收入212億美元首次上榜《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2017年正式進入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成為港股大藍籌;
2018年雙匯以品牌價值619.46億元上榜第十二屆中國品牌價值500強
9. 雙匯發展股票從四十一下跌到十九塊怎麼回事
是進行了除權除息。
當一家上市公司宣布送股或配股時,在紅股尚未分配,配股尚未配股之前,該股票被稱為含權股票。要辦理除權手續的股份公司先要報主管機關核定,在准予除權後,該公司即可確定股權登記基準日和除權基準日。凡在股權登記日擁有該股票的股東,就享有領取或認購股權的權利,即可參加分紅或配股。
除權日(一般為股權登記日的次交易日)確定後,在除權當天,交易所會依據分紅的不同在股票簡稱上進行提示,在股票名稱前加XR為除權,除權當天會出現除權報價,除權報價的計算會因分紅或有償配股而不同,其全面的公式如下:
除權價=(除權前一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每股派息)/(1+配股比率+送股比率)
除權日的開盤價不一定等於除權價,除權價僅是除權日開盤價的一個參考價格。 當實際開盤價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填權,在冊股東即可獲利;反之實際開盤價低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稱為貼權,填權和貼權是股票除權後的兩種可能,它與整個市場的狀況、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送配的比例等多種因素有關,並沒有確定的規律可循,但一般來說,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送配以後除權,其單位價格下降,流動性進一步加強,上升的空間也相對增加。不過,這並不能讓上市公司任意送配,它也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和國家有關法規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10. 雙匯發展股票什麼時候上市
雙匯發展,股票代碼000859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雙匯路1號雙匯大廈。
雙匯集團旗下有專{雙屬匯發展,雙匯實業,雙匯冷鮮肉,雙匯火腿腸,雙匯調料,河雙匯物流}。 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10月15日,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豫股批字[1998]20號"文批准,由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獨家發起,以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12月10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1998]235號"文批准,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9月16日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5,000萬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發行價格6.24元,首日開盤價12.80元。發行後本公司注冊資本為17,300萬元。2015年6月17日市場收盤價22.5元。
雙匯集團2006年4月29號被高盛集團並購,2010年11月 雙匯集團成功推進整體上市,2011年3月15號被央視315特別行動曝光廋肉精事件,2013年雙匯發展控股股東萬洲國際,以高達71.2億美元宣布收購美國豬肉製品企業史密斯菲爾德,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企業。2014年8月5日 ,萬洲國際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