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政府發放貸款嗎
不可以。
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證貨幣幣值的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如果對政府發放貸款,政府除了財政稅收外,是沒有其他收入的,政府不能通過增加稅收來歸還銀行貸款,只能用政府權力壓制銀行用超發貨幣來對沖貸款,這會引起貨幣貶值,造成通貨膨脹。為了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所以,我國《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能向政府、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十條 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
2. 中國政府可以向央行貸款嗎
可以,央行的職能裡面有一條就是對政府融通資金,解決政府臨時資金需要。融通資金的主要方式裡面就有:當政府財政收支出現暫時失衡或財政長期赤字時,中央銀行向財政直接提供貸款以平衡財政收支。
3. 為何政府出現財政赤字向央行貸款可以擴大貨幣供應量而增加稅收或向公眾借款不會擴大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的擴大指有新增貨幣進入貨幣流通環節,流通中的貨幣一般指M2,即流通中的現金,活期存款(支票、匯票等)和一般商業銀行的定期存款
央行的存款指央行從商業銀行獲得的法定準備金等,是不在流通領域的,政府向央行貸款時從央行獲得貨幣,即貨幣從央行進入了流通領域,所以貨幣供應量增加
而向公眾借款或增加稅收只不過是將公眾的存款(商業銀行存款,屬於M2)或可支配收入轉移到政府手中,是在流通領域不同使用者手中的轉移,故不增加貨幣供應量
4. 中央銀行對政府貸款方式
那個不叫貸款,叫拆解或者是財政擔保的款項
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如果是有實體的項目需要融資,那麼可以把項目抵押在銀行,讓銀行替企業接款,具體操作模式和流程你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索取資料
另外一種是政府需要錢,由財政擔保,像可以操作此業務的銀行借款 你可以咨詢[email protected] 兩位都是操作這個業務的專業人士
5. 地方政府向哪裡貸款
政府部門是不會貸款的,他只會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來籌集資金。
6. 對政府來說,發行國債和向銀行借貸有什麼不同
發行國債和向銀行借貸是不一樣的,但是一般央行都是作為國債的承銷商。
因為,發行國債是向社會融資,回收流動性,相當於並沒有創造更多的貨幣;而向央行借貸和企業、個人借貸一樣,都是創造新的貨幣,增強了流動性(甚至可還可不還)。
給樓主舉個例子:那現在的通貨膨脹來說,我們假設現在的通貨膨脹是由發行過多貨幣導致的,那國家為了降低通貨膨脹,就會制定財政政策,央行會相應制定緊縮型貨幣政策,回收流動性,其中有一種工具就是公開市場業務,回收流動性,也就是減少社會上的貨幣量,降低通貨膨脹。而銀行借貸是創造貨幣,和上面提到的緊縮性貨幣政策背道而馳,希望這么解釋可以對樓主有幫助。
7. 政府向中央銀行透支與貸款是同一個意思嗎
政府可以通過向中央銀行透支來彌補財政赤字,等於中央銀行財政性貨幣發行,但是可能會擴大流通的貨幣量,導致通貨膨脹。
而政府貸款並不直接通過央行,一般是通過地方銀行,大多用於政府各種相關的基礎建設項目,跟財赤沒關系。是兩碼事。
8. 向中央銀行借款的方式有哪些
向中央銀行借款是指是商業銀行為了解決臨時性的資金需要,向中央銀行借入的臨時周轉資金、季節性資金、年度性資金以及因特殊需要經批准向中央銀行借入的特種借款等。
它是商業銀行保持其負債業務流動性的最後辦法。
中央銀行控制著社會貨幣供給總量,肩負著調劑貨幣資金、保持銀行體系穩定的責任,因此,商業銀行在出現資金不足、周轉困難時,可以向中央銀行借款。
向中央銀行借款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借款,也稱再貸款;另一種為間接借款,即所謂的再貼現。
直接借款是指商業銀行用自己的合格票據,如銀行承兌匯票、政府公債等有價證券作為抵押品向中央銀行取得抵押貸款;間接借款是指中央銀行把自己辦理貼現業務時買進的未到期票據,如短期商業票據、國庫券等轉賣給中央銀行,獲取現款。
我國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基本採取的是直接借款的形式。
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的商業票據信用尚未真正發展,另一方面是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資金上對中央銀行有著很大依賴性,這也是更重要的緣故。
9. 政府向中央銀行透支為什麼會導致通貨膨脹
一般通貨膨脹是應為市面上的貨幣流通量超過了實際的貨幣需求量而導致物價上漲。
中央銀行每年的貨幣發行量都有計劃,於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而政府向中央銀行透支,政府透支出來的錢也會流入市場,也就是說中央銀行將會投入更多的錢進去市場,而這部分錢是計劃外的,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就會增加,也就會導致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