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收到專項應付款的研發費用如何賬務處理
財稅[2008]151號文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於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後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而《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規定,對於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要按資產實際受益年限分期計入當期損益,稅法與會計處理不同就會產生可抵扣性時間差異,對於政府補助的時間性差異,每個財務人員應正確處理。
收到專項應付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
② 收到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資助區級研發資金怎麼走賬
可以向我們咨詢,我們會給咱們企業免費指導的。
③ 我公司收到科研經費,屬於專款專用,收到及支出時如何做會計分錄
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資產負債表日: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支出時:
不滿足資本化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
滿足資本化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
④ 企業收到科技局的研發補貼款,如何做賬
計入遞延收益-政府補貼裡面,後面再分期攤銷。
⑤ 企業收到上級撥款(研發費用),是否列入實收資本
原會計准則體系未對政府專項撥款的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但《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國家對企業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項目的專項撥款,企業應在收到時,暫作長期負債處理;待項目完成後,屬於費用而按規定予以核算的部分,直接沖減長期負債,屬於形成資產價值的部分,記入「資本公積———撥款轉入」。
新會計准則體系中《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將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於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根據這個定義,政府專項撥款屬於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對於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政府補助准則第七條規定:「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由此可見,企業收到的政府專項撥款,應在「遞延收益」核算,並自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起,在該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次計入各期的「營業外收入
⑥ 收到科技局為研發項目的資金補助怎樣做分錄是在研發過程中收到的資金。兩年後結題驗收。能否一次性計入
收到專項補貼款可免稅,因此應計入專項基金科目,如計入營業外收入則應交納所得稅,在使用時通過專項基金科目核算,待最終項目結算後分別轉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但須注意免稅補貼形成的資產折舊和攤銷不得稅前列支,而如果做為營業外收入完稅的話形成的資產折舊和攤銷則可以稅前扣除,因此企業可根據自己需要選擇處理方式。
⑦ 研發企業收到一筆符合企業所得稅規定的財政性資金專用研發某項目,此筆研發資金對應的發生的研發費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第二條(五)的規定,財政性資金的處理:
企業取得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的財政性資金用於研發活動所形成的費用或無形資產,不得計算加計扣除或攤銷。
⑧ 收到科技創新基金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收到創新基金時復應該確認制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會計處理上取得時不能全額確認為收益(確認為遞延收益),應當隨著相關資產的使用逐漸計入以後各期的收益(營業外收入).
收到基金時,借:銀行存款,貸:遞延收益購買材料時,借:原材料,貸:銀行存款(注意,你這時購買的原材料所使用的資金不應計入專項資金的支出,也不能確認為收益,就像處理自己正常的業務那樣處理)(如果是購入固定資產,在以後各期計提折舊是確認為營業外收入)當購買的原材料使用到專項或特定用途(如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時才能確認為當起營業外收入;
例如你將材料用於研發時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或者資本化支出) 貸:原材料同時,借:遞延收益,貸:營業外收入希望我的解釋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概念和處理你還以看一下注會裡面關於政府補助的講解.
⑨ 收到科技局的用於項目的研發資金計入什麼科目是在研發項目過程中收到的資金補助。
這應該做為政府補足計入請給採納遞延收益
⑩ 收到科技局研發資金如何入賬
新的會計准則要求將研發費用列入當期損益,超出研發資金資助合同規定撥款總額的研發費用應當直接轉入各期管理費用,各期研發費支出帳戶余額只能保留符合基金開支范圍且不得超過資助總額減去研發資金購置固定資產價值數。
結轉項目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XX項目
貸:生產成本-XX項目生產成本
項目完成:
借:專項應付款-XX項目研發資金
貸:生產成本-XX項目開發及試制費(資金支出費用)
項目驗收合格: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XX項目研發資金(資金尾款)
借:專項應付款-XX項目研發資金
貸:資本公積-撥款轉入XX (資金購置固定資產或撥款結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