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中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中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發布時間:2021-07-22 16:03:47

㈠ 誰知道中國的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的計算方式

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價格指數四步算出http://www.nen.com.cn 2006-10-26 14:29:40 東北新聞網 通過百分數的形式來反映房價在不同時期的漲跌幅度 本報記者李宛霖報道 昨天,針對外界對房地產價格指數的疑問,北京市統計局對外公布了房地產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共包括4個步驟,反映房價在不同時期的漲跌幅度。據介紹,房地產價格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房地產價格變動程度和趨勢的相對數,它是通過百分數的形式來反映房價在不同時期的漲跌幅度。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要求,房地產價格指數的匯總計算要通過抽選調查樣本、比重的確定、採集價格和價格指數的計算這4個步驟來完成。第一步驟:抽選調查樣本房地產價格調查採用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在選擇調查樣本時要充分考慮其代表性並兼顧各種房屋類型;選擇的調查樣本要均勻分布於所調查地區的范圍內,其營業額應占本地區全部房地產企業營業總額的70%以上。目前北京這一比例達到81%,超過了國家統計局對調查樣本數量的要求,保證了調查樣本的代表性。第二步驟:權數(比重)確定根據國家制度的要求,房地產價格指數的取得是採用固定權數加權平均的計算方法。權數一般用上一年全市房屋的銷售額推算。第三步驟:採集價格房屋是個體差異性非常大的特殊商品。因此,在考查房屋的價格變化時,要遵循同質可比的原則。所謂同質,就是選擇同一區域、同一地段、同樣建材和結構的房子,剔除品質變化對價格的影響,反映真正的市場需求變化引發價格產生的波動,傳達正確的市場信號。第四步驟:價格指數計算在取得了全部調查企業的銷售價格資料後,首先計算各調查樣本的漲幅,即個體指數,再採取由下到上逐級匯總的方法匯總出房屋銷售價格總指數。具體分類是:房屋銷售價格總指數包括商品房和二手房兩大類價格指數。要先分別計算出商品房、二手房的價格指數,然後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計算出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商品房中包括住宅和非住宅兩個種類。住宅中包括經濟適用房、普通住宅、高檔住宅3個小類;非住宅中包括辦公樓、商業娛樂用房、工業倉儲用房、其它用房4個小類。二手房中包括住宅、非住宅兩個小類。

㈡ 為什麼中國CPI計算不包括房地產價格指數

摘錄一條,從另一方面看看,也許解釋的通。作為居民,不管是花錢買房子還是買糧食都是用來消費用的,以此來思量買房子應該納入CPI,應該說這種想法是沒有錯的。但從價格統計工作來講,計算CPI不能把房屋價格歸入進來。理由有三點:①國際標准不把買房價格歸納進來。這里說一下什麼是統計的「國際標准」,統計的國際標准就是各個國家統計界統一遵循的做法。目前的統計國際標準是聯合國統計局向各個成員國推薦的93SNA,其中把住房列入固定資本形成范疇(也就是列為投資范疇),因此目前我國及國外統計部門計算CPI時都沒有把房屋價格歸納進來。②居民買房子花費巨大,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想想看,購買的房子是要逐年逐月地消費使用,現在的房屋可以使用70年呢。也就是說房子購買與消費在時間上是嚴重脫節的,而CPI是按月調查當月消費的商品和服務項目的價格變化。③目前還沒有無所不包的價格指數,即使編制出這樣一個萬能的價格指數,也很難說明問題,現實中也不好用。國家統計局沒有把購買房子價格納入進來,不等於CPI沒考慮城鄉居民居住類的消費。目前我國CPI居住類調查的項目不少,包括:①建房及裝修材料,比如木材、水泥、磚瓦灰砂石、電料、漆等。②租房,主要是公房房租、私房房租。③水、電、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煤炭的花費。④自有住房,如購房貸款利率、物業費、各種房屋維修費等。另外,目前我國統計部門和一些宏觀管理部門也編制了一些價格指數,這些價格指數用途明確、反映經濟情況准確明了,對於不同的研究問題,可以分門別類地利用這些價格指數。這些價格指數是: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用來反映農業生產者、工業生產者、建築業生產者提供的其產品的價格變動情況;商品零售價格指數(WPI),用來反映商品零售價格的變動情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用來反映農民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變動情況;城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就是這里說的CPI;房地產價格指數,用來反映全國70個大中城市各類房屋銷售、租賃以及土地交易的價格的變動情況;進出口價格指數(MPI、XPI),用來反映各種進出口產品的價格變動情況。

㈢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的系統歷史

1994年,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CREIS)作為國內第一個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房價指數系統正式成立,並於1995年通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建設部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學術鑒定;
1999年,建立「全國典型住宅指數系統」,從微觀角度量化房地產市場發展,以「成份股」的方式向置業消費和投資者推介優秀地產項目典範;
2002年,建立中國別墅指數系統,首次量化房地產別墅市場價格走勢;
2004-2005年,建立「二手房銷售價格指數、普通住宅租賃價格指數」,全面反映各類物業的價格走勢;
2005年,運行10年的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全面改進,再次通過相關專家學者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學術鑒定;
2005-2006年,先後建立中國裝飾裝修及材料指數系統、中國土地價格指數系統;
2010年起,發布「百城價格指數」,通過GDP、常住人口、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等指標選擇100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對其新建住宅價格進行跟蹤研究。
2011年,發起成立「全球房地產指數系統」,對中國海外購房者最熱衷的十大國際城市住宅價格進行調查,是國內首個採用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理論對國際城市房價進行量化研究的指標體系。

㈣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和真實數據差距這么大

中央到地方
1、房地產市場過熱

2003年以來房價一路飆升,全國各大中城市房價上漲多呈提速態勢。圖1表明2003-2005年房地產泡沫在加速形成。而部分城市更是超出人們預期,如2006年上海地區商品房住宅均價已達到7038元/平方米,房價收入比為11.35:1,嚴重超出了國際公認的發展中國家3-6倍的標准。
圖1:2002-2006年第三季度全國房屋銷售價格指數

2、宏觀調控仍待完善

面對房地產市場過熱的發展態勢,政府自2003年就開始陸續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力圖通過宏觀調控扭轉這一局面。房地產宏觀調控在短期內成效凸顯,各項指標在調控後有不同程度的減速增長或回落。但根據歷次宏觀調控政策的經驗,一般很難長期持續發揮作用。2006年初,房地產市場在距離2005年宏觀調控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出現價格反彈。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一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5%,北京、深圳等尤為明顯;2006年前三個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0.2%,增速超過30%的城市有12個;2006年1-2月,用於房地產開發的銀行信貸佔到了貸款增長的50%左右,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也佔到貸款總額度的20%-30%。信貸為固定資產投資提供了27%的資金,比2005年增長了8個百分點。而2007年1月的數據顯示,在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國六條」調控的一度蕭條後,2006年房地產市場並未如預期降溫。2006年12月,全國70個大城市新建商品房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了5.4%,漲幅比上月高0.2個百分點,北京地區漲幅高達10.4%。

二、對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存在問題的探析

房地產宏觀調控是在我國宏觀經濟背景和既定市場體制下展開的,面臨著諸多的考驗。

1、房地產市場供需矛盾尚未解決的現狀影響房地產宏觀調控

長期以來,我國土地審批手續繁瑣,供應量較少,地根緊縮帶動了土地價格的上漲,造成房價隨之水漲船高。目前,土地成本約是商品房成本的1/3-1/4,成為房價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房地產市場在經濟走勢整體偏熱環境下難以降溫

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我國實施了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隨著廣義貨幣年增長率的不斷提高和利率的不斷下降,投資成本的降低致使投資數量和規模的不斷膨脹。投資增長過速,體現在固定資產的增速過高。我國GDP增長自1998年開始,維持在7%-10%。而同期的固定資產增速則維持在20%-30%。在經濟高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不斷擴大的宏觀環境下,房地產投資沖動難以抑制,房地產價格也由於土地交易價格上漲而形成向下剛性。另外,前幾年,我國水泥、鋼鐵業投資過度形成的產能過剩短期內難以消化,近幾年中推動了房地產業投資增速的不斷增加。

3、房地產市場發展環境受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困擾

我國居民收入增加速度不敵貧富分化速度。我國基尼系數已高達0.46以上,超出了國際中等貧富差距程度0.3-0.4的標准,處於高度警戒狀態。中間層收入下降趨勢明顯,經濟增長的成果過快過多地流向了富人。一方面,房價過高造成中低收入者買房難,住房需求難以得到滿足。以2005年在上海買一套100萬的房子為例,以25年作為還貸期,年利率為5.508%計算,如果首付為30萬,按揭為70萬,則25年時間大約要還近130萬元,每年需要還貸5.2萬。另一方面,富人通過此手段進一步聚斂財富,擴大了貧富差距,囤積居奇的行為又不斷推高房價和人們的預期,加劇了市場的動盪。據建設部調查,2004年北京市商品住宅投機性購房比例已經達到17%,在投機性購房中48%為空置待漲性購房。2005年及2006年雖然採取了諸多措施,但空置率仍然高居不下。而全國范圍內看,2005年底,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已經達到了26%,嚴重超過了國際警戒10%的標准。且截至2006年7月底,全國商品房空置面積已達1.2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4.4%。其中空置商品住宅同比增長10.8%。數據表明了房屋空置率再次抬高。

4、城鎮化運動過程中房地產合理供需預期被放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化運動將全面推進,城鎮對住房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大學生就業、農民工進城等都是城市化進程中推動房價上漲合理因素。我國的城市化.水平發展速度近10年內平均達到1.36%,若要達到發達國家75%的水平需要二十多年時間。據預測,我國人口數量到2030年可能達到16億的高峰。屆時城鎮人口可達12億。2006年我國城鎮人口5.77億,到2030年,將凈增城鎮人口6.23億按照「十一五」規劃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宅面積將達到30平方米的標准計算,每年新增城鎮建設用地就要達到7.79億平方米。如果按最近公布的全國城鎮人均住宅面積26.11的標准計算,也要達到6.78億平方米。供不應求下房價小幅上漲尚屬合理,但引發了各方對房價上漲非合理性預期,供需矛盾進一步被放大。首先,城鎮化運動加劇了房地產商謀取暴利的心理預期,導致部分地區投資結構失衡。經濟適用房投資建設少,高端樓盤和商用樓盤開發過度,不但造成高檔住宅拉動下房價的向下剛性;還使經濟適用房由於相對稀缺形成需求支撐下的價格上漲,給真正需要房子的住戶造成了很大的購房困難。其次,引發了投機者交易獲利預期,為出現泡沫埋下禍根。另外,形成了非理性預期住房需求。據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不需要房但是由於房價上漲預期而提前買房的需求已經佔到房地產總需求的11.3%。這又進一步加劇了各方對需求和利潤的過高期望。

5、地方執行不力是造成宏觀調控成效難以凸顯的重要原因

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全國房地產業開發投資佔GDP比重達到9.26%,遠遠超過國際公認5%的合理水平。而在個別地區,該值更高。如上海,2001年房地產業貢獻率已經達到6.4%左右,近些年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迅速增長,其通過相關產業發展共拉動GDP增長已超過20%。
土地資源利用方面,各地諸侯經濟的跡象顯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地方政府手中金融權利收歸中央,預算外可以獨立支配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土地資源,使得地方政府對土地批租、出售的預算外收入產生了嚴重的依賴。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手中掌有控制權,通過非法過度開發、高價售地以換取任期內經濟增長。「招拍掛」成為地方政府增加收入的好方法。有些地區還大搞「以租代征」,違規佔用農田、農宅進行房地產開發。統計結果顯示,2006年前5個月,國土資源系統查處的土地違法案件涉及土地面積高達12241.7公頃,同比上升了近20%。這些違法行為已對國家土地調控產生了嚴峻的挑戰,進一步威脅到房地產宏觀調控有效性。
房地產開發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在經濟增長利益的驅使下為某些開發商違規行為開綠燈,對不顧中央調控建造別墅、高檔住宅的開發商行為視而不見,致使經濟實用房、普通住宅房屋開發建設因利潤較低而備受冷落。

6、流動性過剩為房地產市場推波助瀾

近幾年中,我國的流動性不斷增加。截至2006年12月,存貸差已經達到11萬億元。銀行呆壞賬比例前幾年持續攀高,資本充足率難以達到《新巴塞爾協議》標准。房地產開發以及個人住房貸款對資金的巨大需求為銀行業所青睞。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性較小,因此備受追捧。2006年貸款余額已經達到1.99萬億元,是1998年的100多倍。居民由於住房、醫療、就業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內需難以拉動。前幾年股市的蕭條又使得資金流向難尋。因此,除了存入銀行一部分資金則大量湧入樓市。

7、國際環境下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加房地產宏觀調控難度

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房地產作為人民幣資產受到追捧。截至2007年4月23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升至1美元兌7.729元人民幣,相比2005年匯改開始的,升值4.7%。這一期間外商投資房地產以及境外機構、個人購買房地產都表現得非常活躍。外資的推波助瀾,使得房地產價格上漲又是在所難免。摩根、德意志等一些國外投行已經相繼與中國地產企業合資組建房地產開發公司及融資公司,投資房地產開發項目。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劇情況下,外資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的熱情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抑制。
另外,匯率升值使加息可能性減小。低利率環境又進一步加劇了經濟過熱態勢,匯率利率雙重因素為房地產市場發展推波助瀾,從而使房地產宏觀調控也遭受多方壓力。

三、相關政策建議

作為地位重要、關聯行業多的支柱型產業,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需要切實解決人民的住房需求問題,應進行各方的長期協調和疏導。

1、制定房地產調控的長期目標.以長期目標指導短期實踐

房地產宏觀調控措施需要在總量上把握供需關系。相關部門應在有效預計城鎮化進度、對關聯產業帶動效應、房地產需求量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供給總量,並作為宏觀調控措施制定的依據。在這一目標指引下合理運用貨幣政策和財政稅收政策,並通過稅收改善房地產市場環境。

2、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提供居民購房有效信息

建立公正合理的房地產交易制度,建立和完善房地產市場預警預報體系、房地產統計指標體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對房地產住宅項目的土地供給、交易價格等信息數據全線公開,合理引導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為居民買房和銷售提供有效的信息。

3、加強中央控制下對地方宏觀調控的指導,既要避免一刀切,又要保證地方政府有效執行

一方面,要指導地方政府制定出適合本地區房地產發展的可行性方案,接受中央政府的監督。另一方面,積極完善土地供給計劃制定的依據監督控制地方政府為謀求經濟增長而過度審批或無條件收緊地根的行為。要明確土地補償,拆遷工作的責任利益分配,同時應該積極尋找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的新標准。

4、積極吸取成功經驗,探索建立多層次的住房體系

積極借鑒國際上成功解決房地產問題的案例,如香港從1954年開始實施公共住房制度。其多層次的社會住房保障制度及多種渠道的資金籌措方式等措施,都可以作為我國建設經濟實用房、廉租房制度和建立雙重市場的有效經驗。
總之,在房地產宏觀調控這一問題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統一思想、各司其職,充分認識到房地產宏觀調控的艱巨性和長期性,既著眼於房地產市場本身的調節,又從整體形勢出發,從根本上改善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宏觀環境和微觀基礎,並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完善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最終建立系統、長期的宏觀調控體系,指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hljgc

㈤ 各年月份中國房地產價格指數

[中國房地產]6月全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分項數據表
發布:
2006-7-20
23:17
|
作者:
斑竹
|
來源:
|
查看:
51次
路透北京7月20日電---以下為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6月全國大中城市房屋銷
售價格指數分項數據表.
房屋銷售價格
新建商品住房價格
二手住房價格
同比(%)
環比(%)
同比(%)
環比(%)
同比(%)
環比(%)
全國
5.8
0.7
6.6
0.8
4.9
0.6
北京
10.1
1.5
11.2
1.2
9.4
2.9
天津
6.9
0.7
7.4
0.6
6.3
1.0
呼和浩特
9.9
-0.2
10.4
0.0
9.5
-1.5
沈陽
6.0
-0.4
7.1
-0.7
5.3
0.2
大連
9.9
1.2
8.9
1.5
16.5
0.2
哈爾濱
3.5
0.4
3.8
0.3
3.8
0.4
上海
-2.6
0.1
-5.4
0.1
2.0
0.2
南京
2.8
-0.2
3.4
0.2
2.6
-0.7
杭州
2.6
0.0
2.2
0.0
1.6
0.5
福州
6.8
1.6
9.3
2.7
3.5
-0.7
青島
6.7
0.5
7.0
0.5
5.9
0.6
廣州
7.8
1.0
10.0
0.7
4.5
1.2
深圳
14.6
1.2
14.6
0.9
16.2
1.2
成都
6.4
0.8
8.2
1.0
3.3
0.8
蘭州
4.4
-0.1
4.6
0.0
2.2
0.0
廈門
8.3
2.5
11.1
4.0
3.6
1.6

㈥ 中國房地產價格288指數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2013年5月,由克而瑞集團創立,結合指數的概念,應解釋為運用統計學方法編制,反映288個城市住房價格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克而瑞房價系統分為「中國城市房地產價格288 指數分析系統」和「房產價格分析系統」兩大模塊。前者應用於宏觀區域房地產價格分析,旨在反映全國及各城市房地產市場長期走勢特點;後者應用於微觀房地產產品價格分析,涵蓋新房、二手房及租房三大類房屋交易類型,可以精準計算到系統中每一戶房屋的價格,可為交易雙方提供參考。(來源:克而瑞網站)

㈦ 歷年中國房地產價格指數數據,是年份數據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China Real Estate Index System,簡稱CREIS)是一套以價格指數形式反映全國各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它最早由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於1994年發起,分別於1995年和2005年兩次通過由國務院發展中心、建設部、國土資源部、中國銀監會、中國房地產協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單位的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學術鑒定。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定期發布中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指數,包括百城指數、城市綜合指數、住宅指數、特徵價格(Hedonic)指數、寫字樓指數、商鋪指數、別墅價格指數、二手房銷售及租賃價格指數等,是目前國內建立時間最早、覆蓋范圍最廣、城市最多的價格指數系統,被稱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晴雨表」和引導投資置業的「風向標」。
2010年 發布「百城價格指數」,通過GDP、常住人口、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等指標選擇100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對其新建住宅價格進行跟蹤研究,成為中國覆蓋范圍最廣、房屋價格指數系統。

㈧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什麼時候成立的

中國房復地產指數系制統(China Real Estate Index System,簡稱CREIS)是一套以價格指數形式反映全國各主要城市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它最早由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於1994年發起,分別於1995年和2005年兩次通過由國務院發展中心、建設部、國土資源部、中國銀監會、中國房地產協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等單位的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學術鑒定。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定期發布中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指數,包括百城指數、城市綜合指數、住宅指數、特徵價格(Hedonic)指數、寫字樓指數、商鋪指數、別墅價格指數、二手房銷售及租賃價格指數等,是目前國內建立時間最早、覆蓋范圍最廣、城市最多的價格指數系統,被稱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晴雨表」和引導投資置業的「風向標」。

2010年 發布「百城價格指數」,通過GDP、常住人口、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等指標選擇100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對其新建住宅價格進行跟蹤研究,成為中國覆蓋范圍最廣、房屋價格指數系統。

㈨ 1995年至2009年的中國房地產銷售價格指數是多少啊

同求啊~~~最好是到2010年的

㈩ 如何根據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製作全國房價指數

您好,根據國家統計局6月18日公布的《2016年5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對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進行簡單算術平均,計算得知,2016年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86%,同比價格上漲5.15%。
5月份,杭州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2.5%,同比上漲17%。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中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
燃油價格和PTA有關聯嗎 瀏覽:958
銀融國際融資公司 瀏覽:966
2019年5月22日紙黃金價格 瀏覽:478
後門融資假說 瀏覽:367
中國銀行理財很低 瀏覽: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夥企業 瀏覽:683
金易國際期貨平台 瀏覽:397
做醫葯理財 瀏覽:155
波濤系統交易方法pdf 瀏覽:294
股權融資協議範本 瀏覽:409
股票荷蘭上市什麼意思 瀏覽:532
信託中的資金池業務 瀏覽:551
賭股票的人 瀏覽:760
硅鐵出口國外價格 瀏覽:340
銀行基金收益是當天 瀏覽:715
編制銀行資金明細表的作用是 瀏覽:14
工行往國外匯款手續費 瀏覽:328
債券投資的第一要義 瀏覽:940
港幣1260換算人民幣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