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匯對沖是怎麼回事
對沖:
同時復做多和做空同一品種制,這種外匯交易方法叫做對沖或對鎖。
對鎖的直觀效果就是兩個方向的頭寸的浮動盈虧會相互抵消,使賬戶的風險暴露降低。例如某進口公司在日本訂造一條電冰箱生產線。
日方報價十二億日元,在一美元兌一百二十日元時,相當於一千萬美元。進口公司擔心日後交收時,日元大幅升值,實價有機會變成一千一百萬美元甚至一千二百萬美元,於是與日方簽合同時,立即在銀行以一美元兌一百二十日元的匯率買入相當於一千萬美元的日元期貨。這樣,即使日後日元如何大幅升值,生產線交收時要多付出的美元通統可以在日元期貨合約中如數嫌回來,不至於失預算。這種做法就是對沖。
金融學上,對沖指特意減低另一項投資的風險的投資。它是一種在減低商業風險的同時仍然能在投資中獲利的手法。
『貳』 國家的外匯為什麼都要有相應的人民幣去對沖
一個經濟體的經濟運行要想健康,貨幣發行量和物資供應量應該相對應,有多少的物資,就發行多少的貨幣,否則就會出現問題。如果貨幣多物資少,就會發生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如果物資多貨幣少,就會發生通貨緊縮,流動不足。
假如最初的時候,我國的貨幣和物資是平衡的,市場上有10萬億人民幣,也有10萬億物資,物資和貨幣一一對應,所以每一元錢能買一斤大米。
假設現在有一個美國商人,手持4000億美元,來找中國央行,要求兌換成了人民幣在國內投資。中國央行就新印刷了27320億人民幣,交給美國商人。
有人說了,為什麼不能拿原有的人民給外商,為什麼要新印刷人民幣才能在理論上達到貨幣和物資的平衡呢?
這是因為,外商拿來的這4000億美元在中國並非貨幣,而是相當於商品,相當於外商把價值4000億美元的商品拿到了中國,放在了中國市場上,為了和這價值4000億美元的商品相對應,央行就必須按照匯率發行相應數量的人民幣,才能在理論上達到貨幣和物資的平衡。
這個平衡的等式是:
12.732萬億人民幣 vs 10萬億物資+4000億美金
有人說,為什麼不是「12.732萬億人民幣 vs 10萬億物資」呢?因為中國央行可以用4000億美金,去國際市場上購回小麥、黃金,從而使等式平衡到:
12.732萬億人民幣 vs 12.732萬億物資。
這就是「增加一美元的外匯儲備,央行就要在國內發行相應數額的人民幣」的理論基礎。
但是事實上,巨額的外匯儲備卻造成人民幣的通貨膨脹,使人民幣「國外升值、國內貶值」,並通過這個機制使國內老百姓的財富在不知不覺之間流失
首先,事實上國家不會把4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真的拿去換會小麥和黃金,我們國家目前的做法是基本都存了起來。這樣,國內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了,而同時應該增加的商品供應量卻沒有增加或者沒有足夠量的增加,於是就真的造成了「12.732萬億人民幣 vs 10萬億物資」的不平衡狀態,於是,通貨膨脹壓力就來了。
其次,更重要的是,美國給我們設置了陷阱,這個陷阱就是美聯儲的「美元貶值政策」。美金匯率其實是被高估的,4000億美金,在國際市場上買不回27320億公斤的大米小麥。在這種情況下,等式永遠無法配平,
原公式: 12.732萬億人民幣 vs 10萬億物資+4000億美金。
等式永遠配不成: 12.732萬億人民幣 vs 12.732萬億物資,可能只有: 12.732萬億人民幣 vs 12.5萬億物資,甚至只有: 12.732萬億人民幣 vs 12.0萬億物資,或者更少。
當美金的實際購買力只有1:5時,外匯儲備增加得越多,人民幣被攤薄得越快,人民幣貶值越厲害。
而且,美國多年來執行貶值政策,超量增發,使得你今天換會的美元明天就貶值,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十幾年。
由於有這個陷阱的存在,國家的美元外匯儲備就不能越多越好,而應該是「有,但不能太多」,因為美元貶值政策在不斷地給我們造成損失,美元外匯儲備越多,損失就越大,同時國內市場的物價就會越高。美元儲備增加的越快,國內房子、食品、能源漲的就越快,老百姓儲蓄縮水就越快。
而美聯儲,就是通過這一杠桿來操控著中國的貨幣發行。因此,如果你認為我們的貨幣發行權是獨立自主的,那你就錯了。至少15年來,我們是沒有的,今後會不會有,目前還看不到希望。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權能被外國控制,這個國家和人民的財富、利益還能保障嗎?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民眾被發源於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機或者其他的什麼危機洗劫一空,請不要感到驚訝。
『叄』 外匯對沖的時候應該如何獲利
振盪行情中的外匯對沖
同時買進和賣出數量相當的同一組貨幣對。當其中一個單子獲利,相應地,另一個單子就會出現虧損。對於盈利的單子我們可以先獲利平倉,並等待虧損單子的價格反轉,至少當凈利潤為正的時候才平倉離場。這種策略在顯著的振盪行情中尤為有效。
例如∶在GBP/USD價格位於盤整區間中部1.2500時,同時買賣兩標准手。當匯價升至1.2600,所持有的多單獲利100點,而空單虧損100點。此時投資者可以先對多單進行平倉套利,然後等待匯價下跌、價格回落至1.2550時,平掉空單。雖然空單損失50點,但在此前多單里已經套利100點。因此,投資者的凈利潤為100-50=50點。如果等待匯價繼續下跌,假設跌至1.2450、空單獲利50點時再進行平倉的話,總套利則為100+50=150點。
巧用盈虧比進行美元對沖
美元對沖策略一般適用於可能對美元影響較大的風險事件中。例如非農數據公布、美國總統大選、美聯儲決議等。利用價格在短時間內大幅變動的特徵,投資者可以巧妙利用盈虧比進行對沖交易。外匯市場中,按強弱程度分大致可以分為美元和非美貨幣,而這兩者的關系恰好是負相關的。換言之,美元強,則非美貨幣弱;非美貨幣強,則美元弱。在選取美元對沖品種時,做多美元,可以選擇近期相對美元最弱的貨幣對;而做空美元,則可以選擇近期對美元最強的貨幣對。
例如∶在一組(包含美元的)貨幣對中做多美元,使用1:2的風險回報比,在另外一組(包含美元的)貨幣對中做空數量相當的美元,同樣使用1:2的風險回報比。當美元開始加速上升/下降時,一單交易將會觸發止損,而另一單交易將會觸發止盈。由於風險回報比為1:2,所以我們最終獲得的凈利潤仍是虧損的兩倍。
外匯對沖注意事項
1、謹記應合理止損
外匯對沖實質上只是降低虧損的風險,但止損才是修正錯誤交易的王道。止損的合理設置不僅能保證賬戶的安全,還能鎖住對沖單子的利潤。在大趨勢判斷錯誤的情況下,投資者必須進行止損而不是去對沖。即便是此前認為大趨勢正確,進行了外匯對沖交易,一旦發現判斷錯誤後,需要毫不猶豫將方向錯誤的單子平倉,只保留趨勢正確的單子。
2、控制倉位大小
實際上,多數外匯交易者使用對沖功能是因為做錯了方向,但又捨不得止損離場,所以就做一個反向的單子,也就是對沖或者是「鎖單」。「鎖單」的好處是,損失基本上被控制住了,不會再擴大,但是,由於開倉數量擴大,交易成本和佔用保證金也會相應增加。對於習慣重倉的投資者而言,對沖後可用保證金百分比可能會過小,從而使將來的「解鎖」困難重重。因此投資者需要避免重倉,將外匯對沖倉位大小控制在可承受的風險范圍內。
『肆』 什麼叫人民幣對沖
對沖是指特意減低另一項投資風險的投資,因此它是一種投資行為,通常用於減低商業風險的同時保證自己在投資中獲利。具體的操作是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這樣就一盈一虧就是對沖。
對沖在外匯市場中最為常見,重在避開單線買賣的風險。所謂單線買賣,就是看好某一種貨幣就做買空,看淡某一種貨幣,就做沽空。如果判斷正確,所獲利潤自然多;但如果判斷錯誤,損失亦會非常大。建議投資者謹慎交易。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伍』 如何對沖人民幣貶值的風險
一:購買抄美元資產
如果未來人民幣貶值的可能性增大,可以適當購買一些美元作為家庭的外匯資產進行配置,以便分散投資風險,應對人民幣繼續貶值帶來的損失。
二:利用貶值到股市短線淘金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持續走低,將給出口型企業帶來利好,短線投資機會乍現。
三:NDF外匯遠期交易
由於可以滿足部分機構、企業和投資人迴避人民幣匯率風險或投機的需要,近年來海外市場的人民幣無本金交割外匯遠期交易(NDF)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投資者或可以利用該市場,規避相關的匯率風險。
『陸』 外匯做對沖套利違法嗎
套利(Arbitrage )指市場即期買進某種商品或資產另市場賣該商品或資產期價差賺取利版潤經濟行套權利消除價差重要力量使市場功能更效發揮 期貨市場套利則主要三種形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場套利及跨商品套利套利交易期貨市場起兩面作用:其套利式投資者提供沖機;其二助於扭曲市場價格重新拉至水平
另種同利息率間謀利套利(Interest Arbitrage) 般情況西各家利息率高低相同家利息率較高家利息率較低利息率高低際資本重要函數沒資金管制情況資本越界利息率低家流利息率高家資本際間流首先要涉及際匯兌資本流要本幣換外幣資本流入需外幣換本幣匯率影響資本流函數(源:通--匯-國-際)
『柒』 外匯對沖是怎麼交易的,能賺錢嗎風險大嗎
外匯對沖就是你選擇兩種外匯,一買一賣對沖,根據他們變動的幅度差計算賺虧,需要專業知識,風險大小看你的知識與專業操作了,對外行人風險很大的
『捌』 外匯理財產品怎麼買
外匯理財產品是指個人購買理財產品時的貨幣只針對自由兌換的外國貨幣,收益獲取也以外幣幣值計算。
通過銀行購買的外匯理財產品不需要投資者自身對投資決策作出判斷,而完全由產品事先設計的條款以及銀行專業投資人員來指導投資行為。主要也分為兩類,即固定收益的外匯理財產品和外匯結構性理財產品。
(一)固定收益類產品
固定收益的外匯理財產品主要掛鉤的標的資產或者投資方向為外匯債券,在同等期限條件下,其收益高於相同幣種的外匯存款收益,而且產生損失的風險也幾乎沒有。但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央行紛紛降息,致使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空間日漸萎縮,國內不少銀行已陸續停止發售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且大多以短期產品為主,收益水平更低。因此投資者可以在充分考慮到匯率風險的前提下,盡量轉換成較高利率水平的外匯,可以選擇購買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或者索性以銀行存款的形式保值。
此外由於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一般不允許提前贖回,投資者必須充分考慮資產的流動性風險,在匯率急劇波動的階段,可以選擇期限較短的理財產品以防範風險。
(二)結構性產品
外匯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和掛鉤的衍生品比較廣泛,可以掛鉤大宗商品、境外上市的股票價格或指數、對沖基金和黃金石油等標的。可以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就是產品發行後設計結構就不發生變化;動態則會針對市場情況作相應的投資調整。目前結構性產品會設定一個最低保本額,保本額上的浮動收益取決於產品掛鉤標的的表現。
和固定收益類產品相比,結構性產品的收益風險很大,出現很高的收益或者零收益,甚至負收益都有可能。而且目前銀行的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設計越來越復雜,普通投資者很難看懂產品設計的條款和可能發生的投資風險。雖然保本條款的設定確保投資者免受本金大幅縮水的風險,但是投資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必須考慮以下幾方面風險。
1.收益風險
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是跨市場操作的,其投資標的同國際市場利率、匯率、股票價格或指數、黃金等商品價格掛鉤。銀行一般會將到期的收益水平取決於掛鉤標的的實際表現(觀察值),有單邊掛鉤,雙邊掛鉤兩種方式。單邊掛鉤就是只有當掛鉤投資標的的價格全部上漲或全部下跌才能獲得收益;而雙邊掛鉤則和價格波動的絕對值掛鉤,具體可以採取取最大值、最小值或加權平均等方式來確定觀察值。此外銀行有時還會預先設定一個波動區間,無論是單邊還是雙邊方式,當實際觀察值落在這個區間內或超出這個區間時,投資者才能獲得收益。
這樣來看,任何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要獲得預期的收益還是很困難的。例如中國銀行一款和H股紅籌股掛鉤的理財產品,期末3隻股票的價格均上漲 110%,才能獲得23%的到期收益率,否則實際收益率只有3%。又如恆生銀行的一款掛鉤香港恆生指數的外匯理財產品,由於觀察期內的指數超過了銀行限定的波動區間,最終的投資收益為零。
相對而言,採取雙向掛鉤方式的收益風險比單向掛鉤方式要小,由於雙向掛鉤產品到期收益只與掛鉤資產價格的波幅絕對值有關,和實際波動方向無關,在觀察期內,只要價格有波動,則無論漲跌都可以獲得收益。例如花旗銀行一款掛鉤5隻港股的漲跌雙贏結構型產品,取觀察期內5隻股票最小波幅的平均值確定投資者的到期收益,只要這幾只股票在觀察期內有波動,就一定可以獲得收益。
2.贖回風險
有些外匯理財產品銀行有權終止合同,銀行往往會選擇對自己不利的時機終止合同,而這時恰恰是投資者獲得高收益的時候。目前我國各銀行對於提前終止權的設定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銀行在支付收益時可以提前終止該產品,客戶沒有提前終止產品協議的權利。如果想要提前終止產品協議需繳納一定的違約金:二是根據客戶投資產品的金額大小,客戶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
3.流動性風險
由於大部分外匯理財產品不允許投資者提前終止合同,必須持有到期,因此如果在投資期間出現財務困境,將會導致投資者現金周轉困難。此外,由於流動性的限制,如果持有期間市場利率出現持續上升,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卻不同時上升,也會導致產品的實際收益水平下降。
4.信息披露風險
投資者往往忽視外匯理財產品的條款說明,或者由於條款披露內容專業晦澀而輕信銀行銷售人員的解釋。很多外匯理財產品在銷售時宣傳的收益是一定時期的總收益,總收益與年化收益是有區別的,而銀行有權提前終止合同,投資人或許得不到預期的收益。另外雖然銀行會在產品說明中披露最不利的收益情況或無保底收益,但投資者往往會被預期高收益率所迷惑。特別是關於本金條款的信息披露,涉及本金收益由誰兌付,歸還本金有無其他附加條件,如果到期後本金和收益的支付人是信託公司,這會增加風險,一旦信託公司破產,不要說投資收益,就連本金也很難保障。
此外有些外匯結構性產品設計復雜,投資者根本無法通過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條款內容及時查詢相關投資標的的情況及其他相關信息,導致投資者只能依賴銀行定期投送的產品對賬單了解產品實際投資收益狀況,由此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5.匯率掛鉤風險
這類風險主要是與匯率掛鉤的外匯理財產品有關。這些產品雖能給客戶帶來較大收益,但是如果判斷不好匯率的波動方向,不僅會使自己的收益下降還會遭受貨幣貶值的損失。特別是有些掛鉤小幣種貨幣匯率的外匯理財產品,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就更無法判斷其准確走勢,匯率波動的風險更大。例如交通銀行一款掛鉤三種籃子貨幣的外匯理財產品,分別同美洲貨幣籃子(巴西里爾、阿根廷比索、墨西哥比索)、亞洲籃子貨幣(印尼盾、印度盧比、菲律賓比索)、歐洲籃子貨幣 (土耳其里拉、波蘭茲羅提、俄羅斯盧布)在觀察期內對美元、日元和歐元的匯率表現的最大值來確定到期收益率。由於這幾種貨幣屬於非主要外匯幣種,投資者很難進行預期,收益為零的風險很大。
此外,如果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幣種選擇外匯本幣的話,還必須考慮持有期間其相對人民幣的匯率波動風險,由於我國還沒有針對人民幣匯率的遠期外匯產品,普通投資者無法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因此投資者可以盡量兌換成人民幣或者選擇以人民幣定價的外匯理財產品。
『玖』 外匯對沖交易怎樣盈利
外匯對源沖交易可以通過對沖時產生的匯率差來獲取利益。『拾』 請問有了外匯要拋出人民幣對沖是什麼意思
簡單說明一下,就以2.85萬億美元舉例,中國在國際市場上購買了美元之後,不是專就可以隨意放在家裡不管的,是需屬要按照即時的匯率投放同等比例的人民幣在國內市場里的,這就是所謂的對沖。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輸入型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