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8月國內生鮮乳價格

8月國內生鮮乳價格

發布時間:2021-07-24 04:57:02

㈠ 蒙牛伊利殺入紐西蘭是真是假

11月下旬,中國兩大乳業巨頭伊利、蒙牛在紐西蘭大動作頻頻,引發業內外關注。業內人士對此表示,隨著中外原奶生產成本差距的拉大,中國乳企出海意願加強,未來隨著乳業巨頭在海外投資產能的釋放,將對中國乳製品行業產生更深層次的影響。
中國乳企
殺入恆天然大本營
記者注意到,與此前中國乳企在海外建廠不同,伊利和蒙牛這一次在紐西蘭的項目,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液態奶生產上。
記者從伊利方面了解到,公司用於紐西蘭南島懷馬特市生產基地2期擴建的20億元投資中,有很大比例用於UHT(超高溫瞬時滅菌)液態奶及生牛乳深加工項目。無獨有偶,在伊利發布公告的第二天,蒙牛乳業也宣布,將與紐西蘭合作夥伴鵬欣和美卡(Miraka),就以中國作為目標市場,增加紐西蘭UHT產品產量和品種,並加強在紐西蘭乳製品產業的資本投入展開合作。
同時,蒙牛旗下雅士利位於紐西蘭北島懷卡托的海外生產基地,將於2015年初全面量產,預計年產嬰幼兒奶粉5萬噸。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高端UHT市場規模約為150億元,除了伊利金典和蒙牛的特侖蘇,進口產品所佔的市場份額約為60億元,且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14年1至8月,中國進口液態奶達20.3萬噸,同比增長64.6%。伊利、蒙牛在海外構建奶源,生產自己的高端UHT奶進入中國市場,將有效地同國外廠商競爭高端UHT奶的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和蒙牛分別紮根於紐西蘭南、北兩島,尤其是蒙牛所處的北島,原本就是恆天然的「大本營」,未來中國乳企將同過去的供應商從奶源到市場展開直接競爭。
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從紐西蘭進口奶粉68.7萬噸,基本都由恆天然提供,按照伊利、蒙牛以及2010年收購紐西蘭新萊特的光明乳業(600597,股吧)三家目前的產能布局,恆天然近三成的市場份額將被中國企業取代。
國內奶源飽和
乳企被迫出海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2013年的恆天然「烏龍奶粉」事件,所導致的奶粉禁運和中國市場「奶荒」,是中國乳企加速出海的直接原因。「我們加快海外牧場的布局,不僅僅是為了奶粉,而是一個低成本的資源保障,這是未來市場競爭的基礎。」資深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現在不做,將來在奶源等方面都將受制於人,誰都不可能長期與缺奶、高成本相抗衡。」
同時,國內奶源趨於飽和,乳企也不得不將爭奪優質奶源的軍備競賽向國外延伸。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奶源能發展的增量已經所剩無幾,「全部霸佔不可能,但所謂的三個黃金奶源帶已經被各大企業分得差不多了。」呼和浩特奶業協會一位人士分析,如果在奶源布局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中國乳業的競爭格局仍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萬頭牧場」的口號已經喊了很多年,但中國存欄100頭以上的奶牛場和養殖小區的比例上升的速度卻非常有限,截至2013年末僅為40%左右,年增長率不到3%。投資成本高、回報周期長,企業自建奶源基地積極性並不高。宋亮告訴記者,中國目前在建的奶源地的確不少,但是真正投產的卻不多。
北京一家大型牧場的負責人蘇先生表示,「國內牧場建設的『標配』是每頭牛1.5—2.5萬元,以前建一個千頭規模的牧場只需1000萬元,現在動輒要上億元。特別是近年來國內飼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投資回報期也越來越長,風險也隨之升高。」
乳企出海
養殖業恐受波及
記者從伊利方面了解到,公司已與當地47家奶農簽訂了長期購銷協議,基本能夠滿足生產所需。據介紹,在紐西蘭,乳企可以通過各種指標檢測對每天收購的原料奶進行定價,按月、季等時間段進行結款,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價格大幅度波動,有利於企業掌控成本。
然而,對此業內也有反對的聲音。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國內乳製品企業海外投資與國內投資有一定沖突性,因為海外投資更具有經濟性的話企業或會降低對國內投資的興趣。
「像伊利、蒙牛這類作為中國乳企中的佼佼者都跑到國外去開發奶源,會對國內的奶源市場造成不小的沖擊,不僅對國內中小企業的影響非常大,還會對國內養殖人員養殖熱情造成嚴重打擊。」業內專家王丁棉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企業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進口奶源在品質和價格上都占據優勢,是企業首選,而且為了減少成本,企業可能會越來越多的使用進口奶源,所以,未來國內對生鮮乳的需求量可能會出現下滑。」國內的一家乳企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今年乳企收奶明顯減少,原奶的價格一路下滑,可我們的成本不斷增加,現在每產1噸奶要賠七八百元。」山東省一家養殖場的負責人說,「很多養殖場和養殖戶都在賣牛,過去1000多頭牛,現在只有100多頭了。」

㈡ 西牧乳業在國內這么多乳業品牌中處於何種地位呢

雖然這個牌子成立時間不算很久,但是相比較其他,我覺得西牧乳業的實力一點都不差,價格更親民,質量有保障,我更願意選擇這個品牌

㈢ 請問生鮮乳和復原乳有什麼區別

一直「隱藏」於巴氏消毒奶、高溫滅菌奶、酸奶之中,並被當作純鮮牛奶銷售的「復原乳」,自今年10月15日起將被「復原」。這一規定是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所發出的關於加強液態奶生產經營管理的通知中明確的。

九成消費者在喝「糊塗奶」!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喝牛奶的人越來越多。可許多消費者在購買純鮮牛奶時,大多隻注意品牌和生產日期,很少有人關注其成分。

「純鮮牛奶的原料當然是鮮牛奶了,難道還假?」但事實是,現在國內市場上出售的純鮮牛奶製品絕大多數都含有「復原乳」。可這些乳製品的包裝上,無一例外地都標注著純鮮牛奶。

在記者所接觸的人中,有九成以上的人在喝「糊塗奶」--不知道他們花鮮奶價格購買的所謂巴氏消毒奶、高溫滅菌奶、酸奶,並不都是純鮮牛奶,而是含有以奶粉為原料還原的「復原乳」。特別是酸奶,絕大多數都是用「復原乳」製成的。

市場上究竟有多少純鮮牛奶製品含有「復原乳」呢?據了解內情的人透露,目前國內市場上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純鮮牛奶製品含有「復原乳」。其中,巴氏消毒奶所含的「復原乳」最少,高溫滅菌奶次之,酸奶最多,有些酸奶甚至全部是用「復原乳」製作的。

在消費乳品的人群中,收入較少的人喝的「復原乳」最少,因為他們多喝價格便宜的巴氏消毒奶,也就是保持期在三天左右、用簡易塑料袋裝的純鮮牛奶,受騙也最輕;收入較高的人喝的「復原乳」最多,因他們講檔次,購買的往往是利樂包裝的高檔純鮮牛奶,受騙也最重。

那麼,「復原乳」究竟是什麼東西?他與生鮮牛奶有什麼不同?據奶業研究專家陳渝介紹,「復原乳」就是用生鮮牛奶加工成奶粉再液化成液態奶。說白了,就是用奶粉還原的液態奶。其加工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鮮牛奶中摻入比例不等的奶粉;另一種是以奶粉為原料生產的調味乳。

「復原乳」與純鮮牛奶主要有兩方面不同:一是原料不同。「復原乳」的原料是屬干乳製品的奶粉,純鮮牛奶的原料為液態生鮮奶;二是營養成分不同。「復原乳」在經過兩次超高溫處理後,營養成分損失較大;而純鮮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基本保存。

廠家為何鍾情「復原乳」?

我國乳品生產廠家為什麼要用「復原乳」當作純鮮牛奶來蒙消費者呢?一些業內人士透露,主要是「復原乳」的成本低,利潤驚人!這也成為許多廠家的「商業機密」。

按理說,「復原乳」經過兩次超高溫處理後,成本應該更高,在價格上根本不具備與鮮奶直接競爭的實力。可實際上,用我國鮮奶製成的純牛奶與洋奶粉製成的「復原乳」競爭,竟明顯處於下風。

統計資料顯示,關稅下調後,洋奶粉到岸價格在每噸1.2萬元左右,一噸奶粉可以還原成8噸液態奶,而8噸鮮奶在國內僅收購價就達2萬元以上,巨大的利潤空間使得廠家對「復原乳」格外鍾情,並趨之若鶩。

乳品企業鍾情於「復原乳」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國原料奶質量差。據了解,我國大多數奶農生產的鮮奶細菌數要高於國外鮮奶上百倍,因此,用這樣的原奶作原料,生產出的乳製品質量上不去。特別是酸奶,因為含有乳酸菌,對原料奶要求更高。故國內許多廠家寧願選擇進口奶粉,也不願使用國產原料奶。

乳品企業鍾情於「復原乳」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國內有關法規不健全。由於我國一直沒有出台對液態奶生產經營相關的法規和制度,致使液態奶生產經營沒有制度的約束。一些廠家就此鑽了空子,把「復原乳」當作鮮奶賣,蒙蔽了消費者。

據有關方面調查,現在我國至少有70%以上的乳品企業生產的純鮮牛奶和酸奶中含有「復原乳」,一些廠家生產的酸奶甚至全部用「復原乳」。在我國十大乳品企業中,至少有三家企業生產的液態奶中「復原乳」含量在三分之一以上。

乳品廠家的這一舉動,嚴重地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使一些地區的奶業市場出現了鮮奶「過剩」的怪現象,挫傷了農牧民養奶牛的積極性,影響了我國奶業健康發展。

乳品標志令「復原乳」現原形

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對優質液態奶的需要,制止乳品消費市場混亂的現象,維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者喝上「明白奶」,國務院辦公廳於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液態奶生產經營的管理,完善液態奶標准並嚴格按標准組織生產,實行生產備案制度,嚴格產品標識標注管理。

通知要求,自今年10月15日起,凡在滅菌乳、酸牛乳等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復原乳」的,不論數量多少,生產企業必須在其產品包裝主要展示面上醒目標注「復原乳」。在巴氏殺菌乳生產中不允許添加「復原乳」,大力提倡和鼓勵在滅菌乳生產中全部使用生鮮乳。

國辦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通知呢?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源於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兩大協會協調的結果。為解決純鮮牛奶與「復原乳」問題,中國奶業協會和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早在兩三年前就開始醞釀出台鮮奶標識,但由於各方利益難於擺平,一直未能實現。如今,隨著我國奶業整體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乳品加工行業水平的提高,各方終於達成一致共識。

二是乳品企業競爭的結果。前些年,各大乳品企業競爭十分激烈。為了搶占市場,北京三元牛奶曾率先啟動了「純鮮牛奶加AD」「純鮮牛奶加鈣」的「純鮮」戰略,但遭到其他一些生產「復原奶」的大型乳品企業的圍攻,結果是把三元擠出了中國乳品企業的「三甲」之列。現在,隨著這些大型乳品企業產品結構的不斷調整,實行「復原乳」標識的時機已經成熟。

三是國家加強了對奶業的宏觀調控。去年以來,我國飼料上漲,奶牛價格暴跌,奶農的利益受損,各地不斷傳出「倒奶殺牛」事件。因此,國家從保護奶農的利益、促進奶業健康發展的方面考慮,發出了這個通知。

一些專家指出,國辦通知的出台,將有利於規范我國液態奶生產經營管理混亂的局面,有利於市場優勝劣汰、公平競爭。還有利於維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還消費者以選擇權。同時也有利於促進我國原料奶提升質量,最終促進我國奶業的健康發展。

㈣ 為什麼現在袋裝牛奶一直漲價

生鮮乳價格飛漲、收購數量嚴重不足。
今年八月紐西蘭乳製品劇透恆天然的「肉毒桿菌」事件導致國內與其合作的三大企業失去固定奶源供應,之後又未及時找到替代奶源,導致國內有限的奶源被爭搶,需求多而生鮮乳少,利潤低的袋裝牛奶自然就首當其沖的漲價了。

㈤ 結合材料一,分析說明生鮮乳價格持續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2014年規模牧場生鮮乳價格和成本變化:規模牧場生鮮乳價格下降達到11%,仍有下降趨勢。中原奶業帶,西部奶業帶和大城市周邊區域最為明顯,奶價下降幅度在12%-14%。

一、生鮮乳價格下降的原因

(1)國內行業對2014年奶業形勢誤判。(2)國際市場的競爭:進口的奶粉數量大,進口奶粉價格持續下降。(3)受俄羅斯食品禁令的影響,目前全球有上千噸的乳製品不得不另找出路。奶粉1-10月進口84.51萬噸,同比增長37.2%。11月全球乳製品拍賣,全脂奶粉價格競得均價推算,中國港口到岸價最低跌破20000元/噸。(4)市場奶類製品價格上漲,居民消費力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國內乳製品產量同比下降1.8%,其中液態乳產量同比下降1.42%,奶粉產量同比下降10.87%。

二、生鮮乳價格下降的其他原因

(1)生鮮乳供應充足,供過於求:養殖積極性和投入增加,疫情控制好,氣候偏於涼爽適合產奶。(2)乳品公司庫存較多:據業內人士估計現市場庫存奶粉量約30萬噸;(3)乳企數量減少。(4)政策影響:中央八項規定,團體采購及高端禮品奶銷售下降。

近期大型乳企噴粉調研情況:主要乳企收購生鮮乳噴粉量在10%左右。

規模牧場生鮮乳價格和成本變化: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統計分析,近幾年規模牧場生鮮乳成本並未明顯下降。

三、鮮奶拒收和奶價變動調研情況

據調研,山東、河北、黑龍江地區尤為明顯,內蒙、新疆和南方地區拒奶現場尚不嚴重。

山東個別牧場出現了拒收,拒收量在10%左右。某大型乳企決定從今年8月1日起將青島、煙台等地收奶價格降至目前的3.4元/kg;部分400公斤以下的小規模散養戶生鮮乳收購價格僅為2.4-2.8元/公斤。河北地區同樣出現鮮奶拒收和限量現象,個別小區月拒奶次數超過60%。天津調查50多家牛場基本都有拒收現象,比例在3%-5%。黑龍江地區乳企對個別不足一噸奶量的小奶站開始停站拒收,總體收奶與去年同期量相比減少5%-10%。

㈥ 奶業報告顯示我國生鮮乳價格創6年新高,生鮮乳的抽檢合格率如何

奶業報告顯示我國生鮮乳價格創6年新高,生鮮乳的抽檢合格率高達99.8%,說明了我們國家的奶牛養殖逐漸的規范化,不管是環境還是奶牛的保健等等,都處於行業內的一流水平。據悉,在抽檢生鮮乳的時候,檢測的項目有蛋白、脂肪等等,這兩項指標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我國的國家標准,這說明了我們今後喝牛奶的時候,大概率喝的都是高標準的牛奶,這一點不必去質疑。

因為行業內整體的水平都很高,也說明了各個品牌的奶在工藝相差不大的情況下,產出的產品都是質量非常有保障的。在抽檢的過程當中,還抽檢了體細胞數以及菌落總數以及黃麴黴M1等等,這些項目不僅符合我們的國家標准,也符合歐盟的標准,這說明了我國的奶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高度!

奶業報告顯示我國生鮮乳價格創6年新高,生鮮乳的抽檢合格率可以說幾乎是百分百的合格率。



㈦ 全國生鮮乳抽檢的合格率達99.8%,牛奶究竟該怎麼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興趣水平都是得到了一個顯著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條件變的是越來越好,在人們常生活當中,牛奶已經成為了早餐必備的一種音頻,因為牛奶的營養價值十分的豐富,對於孩子的成長,對於很多人的身體都是有著很積極的作用,所以說很多人都是十分喜歡在早餐喝一杯牛奶,但是如今牛奶的廠家也是十分的多,而且牛奶市場也是參差不齊,也是出現了很多假冒偽劣的牛奶。如果長時間喝著一些不合格的牛奶的話,那麼對於自己的身體都是有著很大的傷害,今天主要介紹一下,再購買牛奶的時候應該怎麼選擇具體介紹如下。

一、選擇正規品牌

如今牛奶市場上有很多正規的大品牌,但是也有很多小廠家所生產出來的牛奶,在我看來想要購買健康的牛奶的話,那麼一定要選擇那些正規的大品牌,雖然價格可能會稍微昂貴一點,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這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關於我對“全國生鮮乳抽檢的合格率達99.8%,牛奶究竟該怎麼選?”的看法,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評論哦。

㈧ 為什麼一些生鮮乳品網上賣的沒有超市便宜

這個就是因為生鮮乳品類的商品保質期短,價格調整比較快,超市的實時跟蹤比較方便,價格調整很迅速,這一點是網上所不能比擬的。有時生鮮類商品早上一個價,到了晚上就可能打折處理,這只能是在超市裡才能實現,而網路是無法達到這個要求的。所以生鮮類商品網上的優勢沒有超市便宜。

如果在超市購買的話,我們買多少都可以,不像在網上限制比較多,這也造成了一種浪費,生鮮的價格其實相應的也增高了。說白了這就是因為新鮮度,靈活度不夠,網路在這一點上是沒辦法和超市相比的。

㈨ 網路謠言對學生的危害具體事例

網路謠言對學生危害的具體事例:

1、2011年8月,該網站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個人所得稅徵收若干問題規定的公告》,即所謂的《國家稅務總局2011年第47號公告》,被國內多家媒體解讀、轉載和放大。上海警方以偽造和在互聯網上傳播國家文件罪拘留了一名行政官員15天。

2、2011年10月,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本科生皮xx以「我很熱,重慶的ci事件真的發生了」為題,在網路的轉發欄上發帖,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回復。由於沒有證據證明皮是故意的,警方拘留了他三天。

3、2011年11月11日,有人在互聯網和手機簡訊中傳播消息:新疆艾滋病患者通過滴血食品傳播病毒,很多人感染了艾滋病。這一消息一度引起公眾恐慌。一些捏造、編造、散布謠言的人被治安拘留。

4、2012年2月21日,一位名叫「mido hemp」的網友發布了「今天的疫苗接種,醫生說252家醫院被封了,還有非典變異病毒,真是嚇人」,在網上迅速傳播。保定市公安局新城區分局查處一起傳播非典謠言案。涉案人員、網站經營者劉某被勞動教養兩年。

5、2012年3月以來,有人在網上捏造、惡意散布所謂「軍車進京,北京出事」等謠言,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北京警方拘留了6名在網上編造謠言的人。16家散布謠言、忽視管理的網站被關閉。

㈩ 2016年生鮮乳價格會不會上漲

北京超市 大型賣場就有光明牛奶

閱讀全文

與8月國內生鮮乳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棗期貨和價格換算 瀏覽:651
紅棗期貨即將上市 瀏覽:878
愛建信託客服 瀏覽:508
基金外包服務市場 瀏覽:293
融資融券c 瀏覽:125
2015年神秘資金 瀏覽:909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