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央行今起降准1個百分點 將釋放資金超1.2萬億元什麼意思
調低銀行存款准備金率,銀行有更多的錢可以用來放貸,就給市場增加了資金供給,就是釋放了資金。
⑵ 解讀|央行降准釋放長期資金1萬億元,會影響房價嗎
7月9日,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准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此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為8.9%。
據悉,此次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適時運用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因此,這次降準是有預期的。
從時間點來看,這是2021年首次降准。上一次降准還是在2020年4月份。
降準是央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影響銀行可貸資金數量從而增大信貸規模,提高貨幣供應量,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
通常而言,降准對房地產市場是一大利好,但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趨嚴以及房地產金融方面的管控,降准對房地產市場影響有限。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融資環境發生改變,監管部門出台了三道紅線的新規,房企融資受限,降負債成為大多房企的主要目標,行業開始追求自身的內增長。此外,建立了銀行業金融機構集中度管理制度,銀行對房貸進行了額度限制。今年上半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經營貸、消費貸違規入樓市。
降准難改樓市運行趨勢
「從降准對樓市影響來看,降准不會改變樓市運行趨勢。同時,降准對於調控政策已經比較嚴的城市效果有限。」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說到。
首先,在降准前,金融端已經築起「籬笆」,比如禁止經營貸等,並且從政策的傾向來看,還是要把資金向實體經濟引導。對於房地產金融系統還有很多管控手段在。
其次,像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還有類似杭州等強二線城市,當前樓市調控政策維持最嚴厲的程度,並且對於樓市新現象會及時跟進,不斷升級調控舉措維護樓市平穩運行。
房地產信貸環境影響有限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分析師毛大鵬認為,對房地產市場而言,此次降准後,銀行貸款資金總量增加,近期銀行購房貸款放款緩慢問題或將有所改善,企業融資成本有望回落。但當前房地產金融監管仍在持續強化,去年年底出台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今年3月下旬發布的《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明確要加強資金流入房地產領域的監管,因此,本次降准對房地產市場的利好或有限。
此前,央行和銀保監會提出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對商業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劃出了2條紅線,一條是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一條是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指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對不同銀行有明確的房貸佔比上限,銀行均需嚴格執行。二季度部分銀行面臨額度不夠而拉長放款周期,甚至階段性停止發放貸款,這都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在實質生效的表現。在此前提下,降准不會對房地產信貸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降准或利好大型多元化房企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提到,對於房地產企業特別是較大型的房地產企業來說,降準是有一定幫助的,因為當前很多較大型的房地產企業都有多元化的業務,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恆大有造車的業務,碧桂園有機器人的業務,由於是多元化的業務體系,所以雖然降準的資金難以進入房地產的業務體系,但是對於其他實體經濟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那麼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完全可以通過降准獲得其他業務的流動性支持。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此次是普降,和前幾次定向降准不一樣,市場上的資金更多,監管層還是會嚴防通過其他貸款路徑通向房地產市場。
「貨幣政策的總基調不會大轉,不可能從一輪中性偏緊轉為寬松,最多轉為中性略寬。同時,有貸款集中度管控,地產資金面緊縮的趨勢不會改變。」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降准目的性明確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二是調整中央銀行的融資結構,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准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江瀚認為,當前降准實際上目的性非常明確,主要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推動整體中國經濟向好,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的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對於有效支持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將會有比較好的積聚支撐意義,這是當前降準的核心邏輯所在。
⑶ 央行全面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7月9日下午央行發布通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准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准備金率為8.9%。
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一些小微企業面臨成本上升等經營困難,中國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準發力,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搞好跨周期設計,支持中小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完)
1.此次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2020年應對疫情時人民銀行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5月以後力度就逐漸轉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操作,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於歸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還有一部分資金被金融機構用於彌補7月中下旬稅期高峰帶來的流動性缺口,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佔比,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人民銀行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有效性,堅持正常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2.此次降準的考慮是什麼?
答: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二是調整中央銀行的融資結構,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准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3.此次降准釋放多少資金?
答:此次降准為全面降准,除已執行5%存款准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不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的主要原因是,5%的存款准備金率是目前金融機構中最低的,保持在這一低水平有利於金融機構兼顧支持實體經濟和自身穩健經營。
⑷ 央行降准0.5個百分點釋放多少資金
加之此前國務院《關於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的通知》下調了部分基礎設施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寬松的融資環境和積極的宏觀政策具有廣泛的影響,客觀上將推動基建發力,並惠及上下游領域。
當然,基建發展仍需遵循《政府投資條例》和黨中央相關會議強調的「適度發展」思路,地方政府應依據實際情況落地與自身財力、經濟發展「節奏」相匹配的項目。2018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及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都是重要抓手。
2020開年降准,意義不僅僅在於釋放資金,更在於通過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以激發市場微觀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對於基建等實體經濟而言,順勢而為,發力托底經濟也是大勢所趨。
⑸ 央行宣布降准0.5個百分點,降準是否會改變貨幣政策基調
對於此次降準是否會改變貨幣政策基調,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2020年應對疫情時人民銀行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5月以後力度就逐漸轉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
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操作,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於歸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還有一部分資金被金融機構用於彌補7月中下旬稅期高峰帶來的流動性缺口,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佔比,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人民銀行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有效性,堅持正常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與此同時,多位市場分析人士也對記者表示:「央行降准並不會改變穩健貨幣政策基調。」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降准會激勵銀行信貸投放,下半年將進入一個「穩信用"過程,即上半年貨幣投放增速較快下行勢頭基本告一段落,這會增強下半年經濟增長韌性。
考慮到這次降準的目標主要是為了應對PPI高增對下游小微企業的不利影響,而下半年PPI將呈見頂回落之勢,初步估計未來連續實施降準的可能性很小,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中性基調。
此次全面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此次降准為全面降准,除已執行5%存款准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不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的主要原因是,5%的存款准備金率是目前金融機構中最低的,保持在這一低水平有利於金融機構兼顧支持實體經濟和自身穩健經營。
以上內容參考每經網-央行全面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對市場有何影響?專家解讀來了
⑹ 央行決定定向降准,你怎麼看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准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5500億元增量資金來了
這次定向降准其實包括兩方面內容:
第一方面——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動態考核,對達標銀行定向降准0.5至1個百分點;
第二方面——額外加大股份制銀行降准力度1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其中對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標準的銀行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500億元。
此次定向降准兼顧主動推動和事後激勵,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增量資金利好實體經濟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有效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85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因為有一些銀行的普惠金融服務水平達標了,達標就要定向降低其准備金率水平,支持其進一步做好普惠金融服務。」此前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解釋。
「通過降准可以釋放資金用量,比如降准使得銀行可以多投放100億元貸款,那麼按照兩增兩控要求,至少有20億元要投放至小微企業。」某股份行天津分行人士表示。
這次降准有點不一樣
這是今年第二次降准。首次降準是在1月1日,當天央行決定於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跟首次降准相比,此次降準是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股份制銀行獲得額外定向降准。
何謂普惠金融定向降准?
央行自2018年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考核制度,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佔比達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給予0.5個百分點或1.5個百分點的准備金率優惠。
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包括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助學貸款、創業擔保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小型企業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微型企業貸款。
也就是說,普惠金融服務考核達標了,商業銀行就能享受定向降準的優惠。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類定向降准本身就是為了鼓勵銀行加大普惠金融服務,降低標准也可以讓銀行更多地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為他們提供更多低成本的資金。
為何股份制銀行要額外定向降准?
股份制銀行包括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等。
央行表示,此次對得到0.5個百分點准備金率優惠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同時要求將降准資金用於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並且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從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等普惠金融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股份制銀行差異化服務特色比較鮮明,不少銀行長期深耕細作民營、小微客戶,在服務特色產業、地區企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在大型銀行之外,股份制銀行是普惠金融服務的主力軍,額外降准有助於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貸款支持。
⑺ 2020年首個交易日,央行降准釋放大禮包
盤面觀察
截止收盤,滬指報3085.20點,漲1.15%;深成指報10638.82點,漲1.99%;創指報1832.74點,漲1.93%。從盤面上看,網紅經濟、雲游戲、傳媒板塊居板塊漲幅榜前列,白酒、醫葯板塊居板塊跌幅榜前列。
後市展望
此次降準的節奏超出市場的普遍預期,市場上大部分機構預計貨幣政策的刺激將發生在2020年的下半年。最近專項債的發行,在廣義上來說屬於財政政策的前置發力,因此市場普遍預期貨幣政策會發生在下半年。
此次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而且是全面降准,體現了逆周期調節,可以看出管理層想直接支持實體經濟。從價格角度看,准備金率的下調可以降低商業銀行機會成本,改善信用擴條件。准備金存放增加了商業銀行的機會成本,這一機會成本等於一般貸款加權平均與法定準備金利率之差。目前,法定準備金機會成本遠大於逆回購、MLF工具。降准有助於降低商業銀行機會成本,改善信用擴張條件。在降准之後,需要關注的是一季度的信貸數據。因為此次降准,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釋放更多流動貨幣來對沖2020年1月的流動性緊縮,也可以預見第一季度將出現社融超預期上升。
基本面上,工業利潤出現了拐點向上。周五披露的11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延續了此前月中披露數據的良好趨勢,11月單月同比5.4%較上月同比-9.9%顯著回升,帶動A股周期行業尤其是有色板塊持續上行。
操作策略
春季行情階段,可關注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地產及有彈性的券商,中長期看利潤增速更快的科技和券商更好。【投資顧問 文賦,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50006】
⑻ 央行降准釋放增量有什麼意義
每家銀行都要在人民銀行存放一定的資金,用於保障儲戶隨時提款。這個比例就是央行准備金率。
例如工商銀行按10%的比例存放的話,本來是10000億;
降低1%,相當於可以少在央行放1000億。
這1000億,工商銀行可以貸出。市場就多出了1000億了。
貸款人把這1000億不可能全取現放家裡,還會存儲在工商銀行。
那麼工商銀行可以把這1000億里的900億再貸出到市場。市場就又多了900億。
這900億再存回銀行,銀行再把810億貸出到市場,市場就又多出了810億。
央行降准,實際上就在往市場上釋放流動性。使市場上資金量增加,刺激經濟活力。
⑼ 如何看待央行降准釋放4000億增量資金
央行4月17日宣布,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日,上述銀行將各自按照「先借先還」的順序,使用降准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
央行表示,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此次降准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保持中性。同時,還要看到,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為了防範金融風險,仍需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准備金率。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隨著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確定性,今年貨幣政策理應有所轉向,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今天披露的「央行針對部分銀行實施定向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正印證了這一看法:貨幣政策在微調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