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治匯率
A
關於外匯匯率
(1)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82.79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
(2)該例中匯率下降,從682.79下降到658.97,顯然外匯匯率下降,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
(3)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單位外幣兌換成本幣的數量增加,在國內物價不變的情況下,可以購買到更多的本國商品,有利於本國的出口。相對地,匯率上升,本幣貶值,進口同一價格的外國商品需要更多的本幣,增加了進口的成本不利進口,因此,匯率上升,有利於本國國際收支向順差方向發展。
B. 政治外匯匯率問題
沒看懂你問的問題。
如果寫比如1000人民幣100歐元,那就是1000人民幣可以兌換100歐元。
比如寫歐元兌人民幣(CNY/EUR)8.53,那就是一歐元兌8.53人民幣。
C. 外匯匯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簡單說,是由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糾集一幫專家根據復雜的演算法弄出來的,每天不同,按時公布。
詳細說,看以下內容:
1. 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個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存在著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義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為折算標准。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著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D. [高二政治]一道有關外匯匯率的題目
選B,代表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降低,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外匯匯率就是兩國貨幣之間的比價。基準貨幣在前,標准貨幣在後,例如:歐元/美元=1.4221,說明一歐元等於1.4221美元,如果這個值增大,說明歐元增值,美元貶值,反之,則歐元貶值,美元升值。
E. 關於一道外匯匯率的政治題
第一個是C,打個比方,以前是USD:RMB是1:8,現在1:6,就是說以前拿,現在了拿6人民幣就換一美元了,當然是匯價上升了,美元等外幣貶值了,而人民幣升值了。
第二個是D,人民幣升值,還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如果一台出口的冰箱是8000RMB,以前USD:RMB是1:8,老外拿1000USD就夠了,現在人民幣升值了,1美元只能換6人民幣,這1000美元就不夠買這台冰箱了,就是說我國的商品對老外來說是漲價了,漲價了銷量就會受影響,以前還能賣2萬台,現在只能賣1萬台了,出口的商品減少,國內廠家當然受影響。美國就靠印錢來貶值,好出口更多的商品,這幾天日元升值急壞了日本政府,因為豐田等出口企業會大受影響。一個道理,如果只考慮人民幣升值這一因素的話,那來中國的遊客就會減少了,但對於進口是好事,因為同樣的錢現在買更多的外國貨了,對於出門旅遊、留學的人也是好事。現在留學費用就大大降低了,歐洲游也便宜了。
F. 高中政治匯率計算題
中外匯率計算
1.外匯匯率是用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
當然,本幣匯率就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本國貨幣的價格。
例如:1美元=6.84463元
外匯匯率就是1美元兌換6.84463人民幣
本幣匯率就是1人民幣兌換1/6.84463美元。
人民幣兌換美元=人民幣÷匯率
美元兌換人民幣=美元×匯率
2.外匯匯率升高 指人民幣升值還是貶值?
匯率簡單來說就是外幣的價格。貨幣本身就是一種商品,只是人們不習慣把貨幣當成商品來看。
在外匯交易中,你就直接把外幣看成一種商品就簡單多啦,匯率就是外幣的價格啦。
這樣就很好理解匯率與人民幣的關系了。匯率升高,就是說外幣的價格升高了,也就是人民幣貶值。反之亦然。
貶值 可以這么理解 把貨幣當做商品 在市場經濟中影響商品的最直接因素就是供求關系 匯率貶值就是供大於求 so貨幣貶值。
3.人民幣升值外匯匯率是升高還是降低 ?人民幣升值意味我國外匯匯率發生怎樣變化
人民幣匯率是指人民幣兌換外幣的比率。人民幣升值即人民幣匯率升高。外匯匯率下降(人民幣匯率上升),則100單位外匯兌換的人民幣減少,人民幣就升值;反之,則相反。
G. 政治外匯匯率與本幣匯率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
本幣匯率即為本幣價格,本幣匯率上升,即本幣價格上升,本幣升值。
H. 高中政治:外匯匯率和外幣匯率在演算法上是不是一樣的還是有區別
外匯匯率是亦稱「外來匯行市或匯價」。源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外幣匯率是指以美元為主要代表的外匯均衡價格,即用外匯表示的人民幣的價格。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一定數量的人民幣的價格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兌換更多的某種外幣,則表示人民幣相對於某種外幣升值,即用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上漲,人民幣匯率升高。
以人民幣為本幣時,匯率有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匯率之分,外匯匯率與人民幣匯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升跌正好相反。當人民幣匯率上升,同樣的人民幣兌換的美元增加。
I. 外匯匯率怎麼換算的
1、假如GBP/USD=1.63表示的意思是1英鎊可以兌換1.63美元,這個等式你可以理解為GBP除以USD。那假如你要算GBP/JPY呢,(X/Y)*(Y/Z)=X/Z,所以有:
(GBP/USD)*(USD/JPY)=GBP/JPY,如果GBP/USD=1.63,USD/JPY=100,那麼GBP/USD=163這個就是交叉相乘。
同理交叉相除就是這個式子的逆運算了。
2、計算交叉匯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交叉相除和同邊相乘(分不同情況)1,交叉相除(必須同為直接報價或同為間接報價)。
1)同為直接報價貨幣
已知:USD/JPY=120.00--120.10,DEM/JPY = 66.33--66.43,求USD/DEM,則交叉相除。
USD/DEM=120.00/66.43--120.10/66.33=1.8064--1.8106
2)同為間接報價貨幣
已知:EUR/GBP = 0.6873--0.6883,EUR/USD=1.1010--1.1020,求GBP/USD,則交叉相除: GBP/USD=1.1010/0.6883--1.1020/0.6873=1.5995--1.60332。
3)同邊相乘(必須是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同存)
已知:EUR/USD=1.1005--1.1015,USD/JPY=120.10--120.20,求EUR/JPY。則同邊相乘: EUR/JPY=1.1005*120.10--1.1015*120.20=132.17--132.40。
(9)外匯匯率計算政治擴展閱讀:
1、匯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2、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貨幣兌美元都有一個兌換率。一種非美元貨幣對另外一種非美元貨幣的匯率,往往就需要通過這兩種對美元的匯率進行套算,這種套算出來的匯率就稱為交叉匯率。交叉匯率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一個匯率所涉及的是兩種非美元貨幣間的兌換率。是用交叉匯率的貨幣對在外匯交易中又成為交叉盤,例如英鎊兌人民幣。
J. 高中政治匯率計算的方法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從短期來看,一國的匯率由對該國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外國人購買本國商品、在本國投資以及利用本國貨幣進行投機會影響本國貨幣的需求。本國居民想購買外國產品、向外國投資以及外匯投機影響本國貨幣供給。在長期中,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匯率的標價方法
確定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比價,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為標准。由於確定的標准不同,於是便產生了幾種不同的外匯匯率標價方法。
(一) 直接標價法。又稱為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算為本國貨幣來表示其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數額固定不變,匯率小組長跌都以相對的本國貨幣數額的變化來表示。一定單位外幣折算的本國貨幣減少,說明外幣匯率已經下跌,即外幣貶值或本幣升值。我國和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彩直接標價法。我國人民幣匯率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五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主要外幣的匯率。 間接標價法。又稱為應收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折算為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其匯率。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談,匯率小組漲跌都以相對的外國貨幣數額的變化來表示。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折算的外幣數量增多,說明本國貨幣匯率上漲,即本幣升值或外幣貶值。反之,一 定單位本國貨幣折算的外幣數量減少,說明本國貨幣匯率下跌,即本幣貶值或外幣升值。英國一向使用間接標價法。
(二)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匯率漲跌的含義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和說明其匯率高低漲跌時,必須明確採用哪種標價方法,以免混淆。
(三) 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目前是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