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中國外匯儲備內容

中國外匯儲備內容

發布時間:2021-11-01 19:53:00

1. 中國的外匯儲備包括哪些

美元65%,歐元26%,英鎊5%,日元3%左右,與全球情況基本一致。

2. 中國外匯儲備的介紹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一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總額增至3.94萬億美元,今年二季度將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近五年內翻了一番。

3. 中國外匯儲備專題

1、我國現階段外匯儲備是否過多?
這個問題研究頗多,從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結論也各不相同
有學者從人均外匯儲備的角度出發,發現我國外匯儲備人均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因此提出目前水平不多
也有的學者從數量論出發,認為外匯儲備應當滿足三個月進口總額的需要,從這個角度出發,認為我國外匯儲備已經過多
還有一些學者根據我國具體國情,建立模型進行分析,得出的結果也各不相同。

2、我國外匯儲備與經濟過熱之間的關系?
外匯儲備對經濟過熱產生影響是通過我國「強制結匯制度」產生的
目前,我國經濟過熱,固定資產投資居高不下、貸款水平屢創新高、物價上漲明顯。這些情況部分的是由於流動性過剩造成的,那麼流動性過剩又來源於那裡??
原因是多方面的,由銀行的貨幣創造。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外匯的持續增長——
增長的外匯收入必須買給央行,央行就必須發行人民幣進行支付。這樣隨著外匯的增加,新發行的人民幣不斷增加,這就是造成流動性過剩的重要根源。

3、如何調節外匯儲備?
首先,改變匯率機制——向浮動匯率靠攏
通過人民幣升值來改變國際收支的失衡
其次,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變外需為內需,變出口加工型產業結構為均衡的產業結構
最後、稅收調節——減少出口補貼的范圍和水平

4. 中國外匯儲備的構成

一國的外匯儲備由多種外匯資產構成,我國現在定期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外匯儲備余額的相關數據,但對外匯儲備的構成不予公布。我們只能通過國際機構及其他國家公布的相關數據來了解我國外匯儲備的大致構成。
由於外匯儲備經營要考慮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必須投向高等級債券等安全性高的資產。2002年5月,國際清算銀行(BIS)發表的季度報告首次以專欄的形式對我國銀行系統外的外匯清償力和流動狀況做了分析。該報告稱在1999-2001年間,我國共使用了1251億美元的外匯,其中796億用於購買美國債券,44億用於購買德國證券,15億用於購買日本證券,396億存放於BIS的報告行。根據該報告的分析,2001年我國外匯儲備和個人外匯存款中80%是美元資產。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統計數據,在我國2004年2067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增量之中,約490億用於了購買美元資產,占同期儲備增量的24%。從1983年到2005年3月期間,我國總共購買了3453.62億美元的美元資產,占同期間外匯儲備增量的53%;占外匯儲備總額的比例由2003年6月的74%下降到了52%,但中國持有的美國證券和長期債券在美國相關市場上的份額一直呈上升態勢。(見下表)
當然上述數據並不能准確說明我國外匯儲備的構成情況。但由於我國存在外匯管制,我國外匯資源絕大部分受控於中央銀行,相應地,在美國投資的外匯主要來自我國的外匯儲備。因此,我們可以近似的用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我國在美國投資的長期證券額來估算我國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資產比例。
李振勤等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推測,2003年6月我國外匯儲備的近似組合大體為:美元70%、歐元15%、日元10%、英鎊5%。到2004年9月底,美元比例降低至60%,我們依據上邊的權重,估計歐元、日元、英鎊的比例分別上升為20%、13%和7%。那麼我們依據我國外匯儲備的總額和現在的相應貨幣匯率折算出來的我國外匯儲備的近似組合可用下表來表示。
從上表看出,外匯儲備構成中美元仍占絕大部分。美元資產比重過大隱含著巨大的匯率風險。在過去三年,美元持續下跌,對歐元平均下跌了35%,對日元平均下跌24%,而且據相關研究,美元將進一步走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如果美元貶值25%,美元資產的持有者遭受的損失將達到美國GDP的10%,其中,東亞各經濟體因持有美元儲備遭受的損失將佔美國GDP的1.5%。從短期來看,東亞地區高額外匯儲備穩定了美元下跌的趨勢,並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美國的利率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從而使得世界經濟仍然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樣的格局給東亞經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占東亞地區的1/3,這種影響對中國來說尤其大。

5. 中國外匯儲備

官方說是3萬億$,但是加上民間的,還有熱錢得有7 8 萬億左右。

6. 中國外匯儲備的相關知識

我國從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國人民銀行按季向社會公布貨幣供應量統計監測指標。參照國際通用原則,根據我國實際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將我國貨幣供應量指標分為以下四個層次: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
M2:M1+城鄉居居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外幣存款+信託類存款;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存單等。
其中,M1 是通常所說的狹義貨幣量,流動性較強;M2 是廣義貨幣量,M2與M1,的差額是准貨幣,流動性較弱;M3 是考慮到金融創新的現狀而設立的,暫未測算。
延伸閱讀:股市反轉的風向標:M1-M2
在一般情況下,M1和M2增速應當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貨幣供應量擴大的環境下,企業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這也符合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中對三大動機的解釋。
如果M1增速大於M2,意味著企業的活期存款增速大於定期存款增速,企業和居民交易活躍,微觀主體盈利能力較強,經濟景氣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於M2,表明企業和居民選擇將資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銀行,微觀個體盈利能力下降,未來可選擇的投資機會有限,多餘的資金開始從實體經濟中沉澱下來,經濟運行回落。 (本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

7. 中國外匯儲備的組成是什麼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指一個國家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

8. 中國外匯儲備是什麼意思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內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容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外匯儲備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轉賬交稅 瀏覽:918
外匯暴利方法 瀏覽:65
廈門諾亞理財 瀏覽:251
中信擔保理財 瀏覽:734
美電貝爾股票 瀏覽:16
那些股票系 瀏覽:589
貴金屬交易專業術語 瀏覽:323
股票百分比計算器 瀏覽:203
城市規劃股票 瀏覽:768
天天基金的子賬戶怎麼用 瀏覽:516
挪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 瀏覽:233
比較好的貴金屬交易平台 瀏覽:191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