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市場上全球的交易是24小時不間斷的,那麼如何去理解呢
基本上是一樣的 但是由於數據源不同 價格會有輕微差異,很小幾點的價差 ,如果你在某銀行交易他獲得的數據來源是確定的 連續的,你在哪裡交易將看到的是一個連貫的價格 不用管亞盤還是歐盤
B. 世界上八大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1、倫敦外匯交易市場
2、紐約外匯交易市場
3、東京外匯交易市場
4、新加坡外匯交易市場
5、香港外匯交易市場
6、蘇黎世外匯交易市場
7、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8、巴黎外匯交易市場
C. 為什麼說外匯交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交易
因為消息都是全世界統一的
D. 世界外匯交易平台有哪些主要監管機構
1.美國(NFA)
美國的監管機構簡稱NFA,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ational Futures Association---NFA),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FA)是根據美國《商品交易法》第17節的規定,於1976年組建的期貨行業自律組織,屬非盈利性會員制組織,是美國期貨及外匯交易非商業獨立監管機構。《商品交易法》第17節源自1974年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法》第三章,該部分規定了期貨協會的登記注冊和CFTC對期貨專業人員自律管理協會的監管。1981年9月22日,CFTC接受NFA正式成為"注冊期貨協會",1982年10月1日,NFA正式開始運作。
美國全國期貨協會,是一個期貨行業的自律組織。總體上看,美國並不鼓勵發展零售外匯行業,反而一直以嚴厲的監管在打壓零售匯商。
2.英國(FCA)
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2013年起被兩個新的監管機構所替代,他們分別是金融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ct Authority, FCA)和審慎監管局(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 PRA)。其中對經紀商的監管權將全部由FSA移交至FCA。
FCA是英國金融投資服務行業的中央監管機構,負責監管銀行、保險以及投資業務。FCA目前是全世界監管最完善、法律執行力最強的金融監管機構,成為各國金融監管機構學習的典範,其權威性得到投資者高度認同。
FCA是一個不屬於英格蘭銀行的獨立機構。從2013年4月1日起,FCA的職責是促進有效競爭,確保相關市場正常運作,監管所有金融服務公司的行為。其中包括防止市場濫用行為,幫助消費者得到公平的交易機會。與此同時,FCA還負責不受PRA監管的金融服務公司的審慎監管,例如,資產管理公司和獨立的財務顧問。
當某FCA成員公司被認定無力償付其債務時,可以啟動補償程序,以賠償投資者的交易資金。因此選擇正規受監管的投資平台,將會極大的保護投資者的資金免受不必要的損失。
FCA初期就不要想了。英國的,太折騰,而且新的交易商都沒什麼優勢,比較困難。加上100萬英鎊的保證金plus一個辦公室加上招聘,周期也很長,整個團隊不死也脫層皮了。
3.澳大利亞(ASIC)
澳大利亞金融領域監管機構為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主要牌照是金融服務提供商牌照。持牌人可以開展經紀業務,以及通過自有賬戶交易。資本要求為110萬澳元,年費在3500澳元至5萬澳元,取決於交易量。
辦公地點要求:必須有實體辦公地點。至少有一名澳大利亞人作為公司管理人。只能在澳大利亞范圍內向澳大利亞人提供投資服務。
一些主要監管要求:在申請的最後階段,資本要求資金必須凍結。公司取得牌照後,所要求資本將必須為已發行實收資本,而且50%的資本要求資金必須為流動資產。客戶資金必須隔離存放。投資公司必須履行資本充足率以及大額風險方面的定期報告義務,另外還必須履行內部審計報告、合規報告、風險管理報告、反洗錢報告、經審計財報和審計報告、合規計劃、培訓登記以及產品審查政策的報告義務。牌照持有人必須成為投資者賠償基金成員。持牌人還必須參加職業責任保險以及董事和高管責任險。
所有公司都必須按照國際認可的會計標准合理保留會計記錄,履行審計義務。
除了保留會計記錄,還有月度稅務報告、月度對賬單、季度稅務報告也需保留,如果有聘用了員工,還要保留月工資單。所有公司都必須披露聲明、條款和條件以及金融服務指引。
4.加拿大(IIROC)
加拿大投資行業監管組織(IIROC)對外匯和所有證券實施同樣的交易法律規定。對外匯交易商和 相關經紀商,IIROC提出了最低資本金要求(前者是250,000加元,後者是75,000加元)。同時,IIROC頒布了其他一些法令,控制客戶的交易風險。通過限制交易杠桿(基於對某一幣種波動性和流動性要求,對即期風險保證金做出評估,以確定是否採用限制政策),保護客戶利益,防止賭場風格的過度投機。並且,為了防止交易者受到經紀商破產的傷害,它還為每個交易者提供了第三方承保的100萬加元數額的金融保險。
5.香港(FSC)
香港金融監管機構是香港證監會。牌照類型有三:一類(證券交易)、二類(期貨合約交易)、三類(外匯杠桿交易)。第三類牌照針對外匯提供商,最受歡迎。申請審批時間為4-6個月。各種牌照資本要求不同,從70萬港元至130萬港元不等。年費依據牌照類型不同從6000港元至1.9萬港元。【註:據ADS達匯李紀綱指正,香港的三號牌照資本要求最低為三千萬港幣】
辦公地點方面:必須設立實體辦公地點,員工必須為香港居民。
牌照申請必須由香港公司或已注冊的香港公司提交。
牌照申請公司至少要有兩名高管負責公司管理,並在其中任命一名為執行董事。申請公司及其高管、員工和股東都必須符合香港證監會規定的適當人選原則。香港證監會將對申請人的償債能力及財務狀況、教育及其他方面資質、擬開展業務方面的相關經驗、正直公平地開展受監管業務活動的能力、公司聲譽以及財務穩健性進行評估。
監管要求:持牌公司必須一直保持實繳股本和流動性資本不少於最低資本要求。持有客戶資金的持牌人必須在香港的銀行開立賬戶。客戶資金必須隔離存放。所有持牌人必須保留財務清償能力和財務狀況、財務教育概述、內部合規和內控制度的相關記錄。
所有持牌人必須按照國際認可的會計標准合理保留財務記錄,提交月報、季報和年報。所有公司都必須向公眾披露財報。
6.新加坡(MAS)
新加坡金融監管局,英文全稱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簡稱「MAS」。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是新加坡的中央銀行。
1970年以前,新加坡的中央銀行的各種貨幣職能由多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執行。隨著新加坡的快速發展,銀行變得日益復雜和發展所需的貨幣環境要求政府不得不精簡政府機構的各項貨幣職能,從而保證貨幣政策更具活力和連貫性。因此,1970年新加坡議會通過了新加坡金融監管局法案。1971年1月,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成立。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法案賦予了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監管貨幣各方面的權力,比如銀行以及新加坡金融領域的各方面。
一般說來,目前的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掌管著貨幣、銀行、保險、證券和金融部門的這項法規。繼2002年10月1日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合並貨幣機構董事會後,他也具備了發行貨幣的職能。
7.模里西斯(FSC)
模里西斯金融服務管理局(簡稱FSC)成立於2001年,為模里西斯非銀行金融服務行業的監管機構。FSC的職權范圍包括對證券、保險等金融服務公司進行監督和審查,促進發展公平、效率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資本市場的透明度,從而進一步為投資者提供保障。
8.歐盟(MIFID)
現在,在對外匯和二元期權公司監管方面,最受關注的監管地區是歐盟。在受監管市場、其他交易系統和投資公司有組織的執行投資者交易方面,歐盟創建了全面的監管制度。規定之一就是,投資公司只要從歐盟的一個成員國監管機構獲取牌照,就有按照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法規(MIFID )指令在整個歐盟提供投資服務和活動的自由(通常稱之為牌照權利),可以在歐盟的任何地區開展業務。目前,指令2004/39/EC (MIFID 1) 仍然有效,但將被指令2014/65/EU (MIFID 2)所取代,2016年7月3日,歐盟將發布相關公告。該MIFID指令規定,為了使投資公司行使牌照權利,歐盟成員國不得針對適應該指令的投資公司發布任何額外要求。 除了上述牌照權利,歐盟成為二元期權公司最歡迎的監管地區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2010年末,歐盟承認二元期權是屬於MIFID指令監管的金融工具地位。做出這個決定後,歐盟成員國的監管機構開始批准僅提供二元期權業務的投資公司的牌照申請。塞普勒斯證監會在這方面是先行者,馬爾他的金融服務局緊隨其後。據最新報道,英國也正在將對二元期權的監管從博彩委員會轉移到金融行為監管局。另外,上述監管地區也成為外匯服務提供商的目的地。 歐盟地區的資本要求分為8萬歐元(針對不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商)、12.5萬歐元(針對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商)、73萬歐元(針對做市商)。牌照年費各成員國有所不同。例如,塞普勒斯從3500歐元至7.5萬歐元。馬爾他為1300歐元至1萬歐元。
9.塞普勒斯(CYSEC)
塞普勒斯的外匯和二元期權提供商均受塞普勒斯證監會的監管。
塞普勒斯有三種類型的牌照:不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商、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商、做市商。最受歡迎的牌照是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商,特別是對於二元期權提供商。一些外匯服務提供商需要考慮做市商牌照,因為做市商牌照是唯一允許持牌人通過自有賬戶交易的牌照。
申請牌照的時間平均為5-6個月,最近,塞普勒斯證監會宣布加快審批進程,審批將在2個月之內完成。各種牌照的資本要求不同,不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商為8萬歐元,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商為20萬歐元,做市商為100萬歐元。年費在3500歐元至7.5萬歐元之間。
辦公地點方面,公司必須在塞普勒斯有實體辦公地點。至少要有兩面高管人員管理公司,另外至少要有兩名非執行董事。大多數董事必須為塞普勒斯居民,另外,投資服務必須在塞普勒斯提供。
一些主要監管要求:在申請的最後階段,資本要求資金必須凍結。公司取得牌照後,所要求資本將必須為已發行實收資本。原始股權、董事會和管理層的變更必須經塞普勒斯證監會批准。客戶資金必須隔離存放。投資公司必須履行資本充足率以及公司頭寸大額風險方面的定期報告職責。其他報告義務還包括內部審計報告、合規報告、風險管理報告、反洗錢報告、經審計財報和審計報告。牌照持有人必須成為投資者賠償基金成員。
財務和審計方面要求:所有投資公司都必須按照國際認可的會計標準保留適當的會計記錄,還要履行審計義務。
10.紐西蘭(FSP)
FSP,全稱為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金融服務企業),符合該類型的監管則稱為FSPR,即Registrar of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注冊金融服務企業)。紐西蘭在2008年9月29日通過了《2008金融服務企業注冊與爭端解決法案》(The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Regis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Act 2008 )。
自2010年8月16日開始,金融服務企業監管機構FSPR開始接受金融企業的申請,而自2010年12月1日開始幾乎所有的紐西蘭金融服務企業均需在FSPR注冊才能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
E. 世界外匯有哪些交易貨幣
世界十大外匯交易貨幣:目前全球十大交易貨幣依次為美元(USD)、歐元(EUR)、日元內(容JPY)、英鎊(GBP)、澳元(AUD)、瑞士法郎(CHF)、加拿大元(CAD)、墨西哥比索(MXN)、人民幣(RMB)和紐西蘭元(NZD)。2013年4月全球外匯交易市場日均交易額為5.3萬億美元,比2010年4月增長約1/3。其中,人民幣日均交易額由340億美元激增至1200億美元,佔全球外匯交易總額的2.2%;人民幣在全球外匯貨幣排名也由2010年的第十七位躍升至第九位。
F. 全球主要的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全球主要的外匯市場
世界上交易量大且有國際影響的外匯市場有倫敦、紐約、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東京、盧森堡、香港、新加坡、巴林、米蘭、蒙特利爾和阿姆斯特丹等。在這些市場上買賣的外匯主要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日元、義大利里拉、加拿大元和荷蘭盾等十多種貨幣,其他貨幣也有買賣,但為數極少。
一、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及外國銀行在倫敦的分行、外匯經紀人、其他經營外匯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英格蘭銀行構成。倫敦外匯市場有約300家領有英格蘭銀行執照的外匯指定銀行,其中包括各大清算銀行的海外分行。世界100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幾乎都在倫敦設立了分行。它們向顧客提供了各種外匯服務,並相互間進行大規模的外匯交易。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經紀人有90多家,這些外匯經紀人組成經紀協會,支配了倫敦外匯市場上銀行間同業之間的交易。
倫敦外匯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而是用電傳、電報、電話及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交易,因此它是一個抽象市場。市場上的交易貨幣幾乎包括所有的可兌換貨幣,規模最大的是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和日元的交易。此外,像美元兌歐元、歐元兌日元、日元兌美元等多邊交易,在倫敦外匯市場上也普遍存在。
在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交易類別有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和調期外匯交易等。除了外匯現貨交易外,倫敦也是最大的外匯期貨和期權交易市場。
二、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不僅是美國外匯業務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外匯市場之一,從其每日的交易量來看,居世界第二位,也是全球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
紐約外匯市場是抽象的外匯市場,它通過電報、電話、電傳、電腦終端機與國內外聯系,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參加市場活動的有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各大商業銀行的外匯部門、外匯銀行在美國的分支與代理機構、外匯經紀人、公司財團、個人等。聯邦儲備銀行執行中央銀行的職能,同許多國家銀行訂有互惠信貸,可以在一定限度內借入各種貨幣,干預外匯市場,維持美元匯率的穩定。紐約外匯市場上的大商業銀行是最活躍的金融機構,外匯買賣和收付通過它們在國內外的分支行和代理機構進行。
紐約外匯市場由三部分組成。第一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外匯交易市場,第二是紐約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第三是紐約各銀行與國外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其中紐約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是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占整個外匯市場交易量的90%。因此,商業銀行在外匯交易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外匯交易主要通過商業銀行辦理。
在經營業務方面,美國沒有外匯管制,任何一家美國的商業銀行均可自由地經營外匯業務。
在紐約外匯市場上交易的貨幣,主要有歐元、英鎊、加拿大元、日元等。據紐約兩幫儲備銀行的數據,在紐約外匯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是歐元,佔40%,其次為日元23%,英鎊19%,加拿大元5%。
三、東京外匯市場
東京外匯市場是隨著日本對外經濟和貿易反展而發展起來的,是與日本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進程相聯系的。
在交易方式上,東京市場與論歘市場、紐約市場相似,是無形市場。交易利用電話、電報等電訊方式完成。在外匯價格制定上,東京市場又與歐洲大陸的德國、法國市場相似,採取「訂價」方式。每個營業日的上午10點,主要外匯銀行經過討價還價,確定當日外匯價格。
從交易貨幣和種類看,因為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多以美元結算,所以東京外匯市場90%以上是美元對日元的買賣,日元對其他貨幣的交易較少;交易品種有即期、遠期和掉期等。即期外匯買賣又分為銀行對客戶當日結算和銀行同業間的次日結算交易。東京外匯市場上即期、遠期交易的比重都不高,掉期業務量很大。而其中又以日元/美元的掉期買賣為最大。
四、新加坡外匯市場
新加坡外匯市場是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日平均交易量僅次與東京。新加坡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外匯銀行、外匯經紀人、商業客戶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外匯市場上,銀行間的交易都通過經紀人進行,但外匯經紀人只獲准作為銀行的代理進行外匯交易,不能以本身的賬戶直接與非銀行客戶進行交易。新加坡的銀行與境外銀行的外匯交易一般直接進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作為監督和管理外匯銀行、干預外匯市場而參加。
新加坡外匯市場屬於無形市場,通常上午8點開市交易,下午3點收市。
五、香港外匯市場
香港是個自由港,是世界第五大外匯交易中心。每天開市的正式時間是上午9點,但許多金融機構半小時以前就有行市顯示。到下午5點,各大銀行都已沖平當日外匯頭寸,基本上不再作新的成交,一般可以認為下午5點是收市時間。但實際上,許多機構在香港的外匯市場結束後,繼續在相繼的倫敦市場、紐約市場完成交易,直到紐約市場收市才停止。
香港外匯市場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港元兌外幣的市場,其中包括美元、日元、歐元、英鎊、加元、澳元等主要貨幣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當然也包括人民幣。二是美元兌其他外匯的市場。這一市場的交易目的在於完成跨國公司、跨國銀行的資金國際調撥。
在香港外匯市場中,美元是所有貨幣兌換的交易媒介。港幣與其他外幣不能直接兌換,必須通過美元套購,先換成美元,再由美元折成所需貨幣。
六、蘇黎世外匯市場
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所有外匯交易都在銀行同業之間直接進行,參與的外匯銀行有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等,還有外國銀行在瑞士的分行、國際清算銀行和瑞士中央銀行即瑞士國家銀行。外匯交易中主要是瑞士法郎對美元的交易,對其他貨幣通過美元進行交叉買賣,因此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是蘇黎世外匯市場的主要匯率,瑞士法郎對其他貨幣的匯率採用以美元進行套算。
七、法蘭克福外匯市場
法蘭克福是德國中央銀行(德國聯邦銀行)所在地。法蘭克福外匯市場分為訂價市場和一般市場。訂價市場由官方指定的外匯經紀人負責撮合交易,它們分屬法蘭克福、杜賽爾多夫、漢堡、慕尼黑和柏林五個交易所,它們接受各家銀行外匯交易委託,如果買賣不平衡,匯率就繼續變動,一直到買和賣相等,或中央銀行干預以達到平衡,訂價活動方結束,時間大約是中午12:45。德國聯邦銀行派有專業人員參加法蘭克福外匯市場的交易活動,以確定,馬克的官價。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主要業務是美元對馬克的交易,其中70%為即期外匯,30%為遠期外匯,有時也對外幣與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動進行干預。外匯經紀人除了撮合當地銀行外匯交易外,還隨時與各國外匯市場聯系,促進德國與世界各地的外匯交易活動。
八、巴黎外匯市場
巴黎外匯市場由15家左右的大商業銀行和為數不少的外匯經紀人組成。法蘭西銀行也是外匯市場重要參與者,其目的是對外匯市場進行監督,必要時進行市場干預,以維持法郎回家的穩定。
巴黎外匯市場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結合。有形市場的交易項目僅限於對客戶的交易,執行公定匯率,業務量不大。實際的交易,大部分還是在無形市場上進行的。與此相適應,巴黎外匯市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每日的訂價市場,即每日在巴黎外匯交易所中通過拍賣外匯的方式確定法郎對各主要國家貨幣的當日匯價。另一部分是一般的外匯市場,銀行通過電話。電傳等按訂價市場確定的價格進行交易。
G. 世界主要外匯市場有哪些
目前,全球主要外匯市場大約有30多個,遍布於世界各大洲的不同國家和地區,可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澳洲等四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有亞洲的東京、新加坡和香港,歐洲的倫敦、法蘭克福、蘇黎世和巴黎,美洲的紐約和洛杉磯,澳洲的悉尼等。
在這些市場上買賣的外匯貨幣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加元、澳元、紐元等十多種貨幣,其他貨幣也有買賣,但為數極少。
1.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交易市場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對世界外匯市場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世界上最悠久的國際金融中心,倫敦外匯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也是全世界最早的。
倫敦外匯市場的交易貨幣種類眾多,常見的就有三十多種,其中交易規模最大的為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美元兌瑞郎、美元兌日元等交易。
2.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是北美洲最活躍的外匯市場,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外匯交易中心,也是全球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對世界外匯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
紐約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量僅次於倫敦。除美元外,各主要貨幣的交易幣種依次為歐元、英鎊、瑞郎、加元和日元。
3.蘇黎世外匯市場
瑞士蘇黎世外匯市場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傳統的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交易中處於重要的地位,其交易量也在2007年位居世界第三位。
蘇黎世外匯市場具有良好的組織和效率,瑞士三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是蘇黎世外匯市場的中堅力量。
4.東京外匯市場
東京外匯市場是亞洲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目前也是世界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日本是貿易大國,進出口商的貿易需求對東京外匯市場上的匯率波動的影響較大。
東京外匯市場90%以上是美元對日元的買賣,日元對其他貨幣的交易較少。由於匯率的變化與日本貿易狀況密切相關,日本中央銀行對美元兌日元的匯率波動極為關注,同時頻繁地干預外匯市場,這是該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
5.新加坡外匯市場
新加坡外匯市場是「亞洲美元」市場的交易中心,2007年躋身於全球外匯交易量的第5位。
6.香港外匯市場
香港外匯市場在2007年的世界外匯交易排名中處於第六位,是亞洲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香港外匯市場是7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國際性外匯市場。
自1973年香港取消外匯管制後,國際資本大量流入,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外匯市場越來越活躍,香港外匯市場由此發展成為國際性的外匯市場。
7.法蘭克福外匯市場
法蘭克福外匯市場是歐洲重要的外匯交易中心,這跟德國在歐洲的經濟地位緊密關聯。法蘭克福外匯市場分為定價市場和一般市場。
8.悉尼外匯市場
悉尼外匯市場是大洋州最重要的外匯交易市場,這是由於悉尼不僅是澳大利亞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整個大洋州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悉尼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這使悉尼外匯市場成為全球主要外匯市場中最早開始交易的市場。
H. 現在做外匯投資怎樣,外匯市場快開放了吧··
首先要說外匯交易主流的模式有 做市商制度 ecn制度
簡單說一下這兩制度
做市商制度 是把客戶的多空頭寸單子捏合 然後與客戶做對沖 也就是客戶虧錢 交易商賺錢 反之客戶賺錢 交易商就虧錢 這樣的模型下就會有一些交易商有不好的想法出現 因為這樣可以把點差做得很低 因為他們的主要利潤並不是想賺一點點差手續費的費用 而是想賺客戶虧損的費用 所以有些這類的平台就會出現經常無法登陸 在行情熱的時候 告訴你執行新價格這類的情況 都是拖延你進入市場 拿不到好的報價 照成虧損的局面發生 代表平台有:ifx fxsol forex fxdd ……這些是知名的 更多的是不值得一提的
ecn制度是 客戶所有的單子都直接提交給大型銀行如巴克萊銀行 摩根銀行 匯豐銀行 瑞士銀行 交易商賺的只有點差的費用 跟客戶沒有任何一點盈虧上的糾葛 因為每張單子都通向銀行這樣費用必定會比做市商的平台費用高 所以點差相對來講會高一些 大概多兩個點左右 代表平台:東航外匯
這也是很多投資者在ecn外匯平台上好盈利 做市商平台不好贏利的最本質原因
客戶在ecn平台上可以展示任何自己高超的技術 但是在做市商平台上還需要對抗一隻無形的手 難度可想而知
說了這么多 不知道說明白沒有 如果沒清晰 也可以直接在線交流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I. 全球外匯十大平台排名有哪些
福匯(FXCM),嘉盛(源Forex),盈透(IB),萬達(OANDA),美國百利PFG,盛寶銀行(Saxo Bank),愛福斯(.FXSOL),杜卡貝斯(Dukas),牛匯(BFS)都屬於國外知名的十大外匯平台。
福匯集團是全球最大外匯交易商成員之一,為零售客戶提供網上外匯交易服務。 FXCM集團專門提供網上外匯交易及其他金融產品服務於全世界的私人客戶。
嘉盛集團, 紐約證交所上市公司,是全球網上交易行業的引領者,為來自全球 180 多個國家的零售客戶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執行、清算、維護等服務和技術產品。 嘉盛集團迄今已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香港、北京等地開立辦事機構,並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北京開設代表處。
盈透證券作為經紀交易商走過了近40年。綜合股本資產總值超過60億美元,其文化理念是「創造技術以提供更好的流動性。在價格、速度、規模、全球產品的多樣性和先進的交易工具上進行競爭」。
J. 世界上最大外匯交易市場是哪個
世界上最大外匯交易市場是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及外國銀行在倫敦的分行、外匯經紀人、其他經營外匯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英格蘭銀行構成。倫敦外匯市場有約300家領有英格蘭銀行執照的外匯指定銀行,其中包括各大清算銀行的海外分行。
世界100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幾乎都在倫敦設立了分行。它們向顧客提供了各種外匯服務,並相互間進行大規模的外匯交易。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經紀人有90多家,這些外匯經紀人組成經紀協會,支配了倫敦外匯市場上銀行間同業之間的交易。
倫敦外匯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而是用電傳、電報、電話及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交易,因此它是一個抽象市場。市場上的交易貨幣幾乎包括所有的可兌換貨幣,規模最大的是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和日元的交易。此外,像美元兌歐元、歐元兌日元、日元兌美元等多邊交易,在倫敦外匯市場上也普遍存在。
在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交易類別有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和掉期外匯交易等。除了外匯現貨交易外,倫敦也是最大的外匯期貨和期權交易市場。
(10)外匯世界交易錦標賽擴展閱讀:
一、倫敦外匯市場的經營范圍:
1、現匯交易。在倫敦外匯市場上,大部分經營的是現貨交易(即期交易),即在外匯買賣成交2天之內進行交割。如果外匯銀行直接向客戶買賣外匯,其交割日則在當天。
在外匯行情表中,一般均標明兩套不同的匯率,一種為上日幅度,即指前一天的最高與最低的行情;另一種為「本日收盤」,即指當日收盤時的買價與賣價。在該市場上,英國銀行與顧客進行交易的匯率,均以市場行情為依據,各銀行的分支機構每天清晨都收到當天的匯率表,可在此幅度內自行變動,銀行也可以從中收取手段費。
2、期貨交易。外匯期貨交易是在外匯買賣成交時,雙方簽訂合約,規定按約定的時間進行交割。倫敦外匯市場上的期貨交易預約的期限都按月計算,一般為1 個月、3 個月或半年,最長可達1 年,通常以3 個月較為普遍。
二、倫敦外匯市場的主要特徵:
1、由於倫敦時段承接東京和紐約兩大交易時段,且由於倫敦是全球關鍵性的金融中心,該時段所進行的外匯交易量十分巨大。這導致市場上的流動性較高,且潛在的交易費用更低。
2、由於該時段會有大型的交易產生,倫敦時段通常也是市場波動最大的時段。
3、大多數趨勢開始於倫敦時段,而且他們通常將會持續下去,直到紐約時段的開始。
4、該時段的中段市場幾無波動,因為交易者通常會在這時候離開崗位吃午餐,並等待紐約時段的開盤。
5、市場趨勢在倫敦時段的尾段可能出現逆轉,因來自歐洲的交易者可能打算鎖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