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2013年11月21日外匯

2013年11月21日外匯

發布時間:2021-11-16 18:47:50

Ⅰ 全球主要外匯交易市場開、收盤時間

全球外匯市場一天的交易時間就是周一紐西蘭時間早上的7點到周五紐約時間下午點,也就是北京時間周一早上3點到周六早上5點。
惠靈頓外匯市場:是最早開市的市場,時間是紐西蘭早上7:00(北京時間03:00),但是交易量很小,標志著全天的外匯市場開始進入交易!再後來就是澳洲的悉尼,東京,新加坡,香港。
悉尼外匯市場:北京時間6:00-14:00。通常匯率波動較為平靜,交易品種以澳元、紐西蘭元和美元為主。
東京外匯市場:北京時間8:00-16:00。交易品種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美日和歐日。日本作為出口大國其進出口貿易的收付較為集中,因此具有易受干擾的特點。
倫敦外匯市場:為北京時間17:00至次日1:00。其交易貨幣種類眾多,經常有三十多種,其中交易規模最大的為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瑞郎和日元等。倫敦外匯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國際性大銀行都在此設有分支機構,由於其與紐約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銜接在一起,因此在每日的21:00至次日1:00是各主要幣種波動最為活躍的階段。
紐約外匯市場:為北京時間20:00至次日4:00。是重要的國際外匯市場之一,其日交易量僅次於倫敦。目前佔全球90%以上的美元交易最後都通過紐約的銀行間清算系統進行結算,因此紐約外匯市場成為美元的國際結算中心。除美元外,各主要貨幣的交易幣種依次為歐元、英鎊、瑞郎、加元、日元等。由於美國是開放的,沒有外匯管制,政府也不會指定專門的銀行,幾乎所有的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都可以經營外匯業務,紐約的外匯市場參加者還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包括50餘家商業銀行,還有20多家外匯銀行,紐約的交易非常活躍,我認為紐約外匯市場就是一個投機的金融交易市場,而不像其他外匯市場,外貿交易比較多,比如進出口。美國紐約收市後,還有美國西海岸的三潘市和西雅圖還在交易,收市時間順沿一小時(東海岸時間較北京時間慢十二小時,西海岸則是十三小時,說的都是夏令時)
北京時間23:00-0:30,都是歐洲各國的收市時間往往會有一定的波動。

Ⅱ 2018年11月21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2018年11月21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如下圖所示:

可以下載一個股票行情軟體,可以查看各種股票行情、期貨行情,還有多個國家的外匯行情。

Ⅲ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Ⅳ 外匯行情的外匯行情牌價

人民幣自誕生以後,一直屬於非自由兌換貨幣,其牌價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僅作為調控進出口貿易和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手段。人民幣牌價大致分為二個階段即改革開放前的匯率和改革開放後的匯率。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從1949年到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人民幣牌價不以黃金為基礎,實行管理浮動制,物價為確定匯率的依據;從1955年3月至1971年11月,布雷頓森林體系處於穩定時期,人民幣匯率在近16年時間內維持在2.4618元水平(1美元兌換);從1973年到1979年間,人民幣匯率只做過幾次調整,到1978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684元(1美元兌換)[1]。改革開放後,人民幣匯率經歷了掛牌價和調劑價的雙軌制階段、匯率並軌後的柔性盯住美元制階段、亞洲金融危機後的剛性盯住美元制階段、2005年7月21日的匯率制度改革。1979年至1994年匯率雙軌制階段是人民幣貶值幅度最大的時期,由1979年的1.555元(1美元兌換)貶至1994年的8.619元(年度均價),貶值幅度達4.5倍。匯率雙軌制期間,還存在表面上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外匯兌換券。這期間存在被政府禁止的外匯黑市,初期以炒賣外匯兌換券為主,之後直接炒賣外幣,外匯(外匯兌換券與外幣)黑市價大大高於官方規定的匯率,前期最高相差近一倍,之後漸漸回落直至接近官方掛牌價;進入1990年以後,場外交易的(黑市價)外匯價格轉向弱低於官方掛牌價,與此同時,外匯兌換券漸漸淡出市場。從1994年開始到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幣兌美元一直維持在8.27元以上(1美元兌換)。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後,人民幣漸漸進入升值階段,人民幣從匯率改革前的8.2765元(1美元兌換)升值至2007年年末的7.3046元[2],升值幅度達到11.74%。

Ⅳ 2011年人民幣與外幣兌換最新消息

3月25日,中國銀行再次下調了境內部分外幣的存款利率。這已經是2008年11月以來,中國銀行第三次下調了小額外幣存款利率。當然,下調並不止中國銀行一家。由於近期世界各國頻頻降息,各家商業銀行也不得不及時跟進。

那麼,對於那些外幣持有者來說,如何才能讓手中的外幣儲蓄更劃算呢?

外幣存款利率頻繁調整

據了解,中行此次調息主要針對英鎊及澳大利亞元。

自本月21日起,建行分別對澳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存款利率做出調整。工行從2月20日起下調境內英鎊、澳元、加拿大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5個幣種的小額存款利率。而早在去年年底,農村銀行就調整了美元和港幣的存款利率。

不光是涉及幣種多,此輪利率下調的幅度也非常大。

以中國銀行為例,2008年12月20日調整後的美元活期、1年期、2年期存款利率分別為0.05%、0.95%和1.0%,而調整前則分別為1.15%、3.0%和3.25%。

在今年2月工行的調息動作中,英鎊與加拿大元活期利率降幅達2/3,而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兩種外幣現行的活期利率僅為0.0001%,這一象徵性的數字,已直逼傳說中的「零利率」。

通常情況下,定期存款的期限越長,利率也會越高。

記者發現,部分幣種出現了1年期和2年期利率一樣的現象,如中國銀行的英鎊、歐元、日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澳大利亞元等外幣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

個別銀行的外幣存款利率1年期甚至高過2年期存款利率。如匯豐銀行美元利率1年期為1.25%,而2年期竟然下降到1%。

各家銀行調整幅度不一

雖然各家銀行都下調了外幣存款利率,但是下調幅度並不完全一樣。比如美元1年定期存款,目前中行、建行、招行都下調至0.95%,而工行、交行、民生、華夏等下調至1.25%。港幣活期利率農行、中行、建行等為0.01%,工行、交行則為0.05%,高出了5倍。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央行此前已有規定,「外幣小額存款利率,以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幣小額存款利率為上限,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利率變化情況由商業銀行自主確定」。因此,出現了同種外幣在不同銀行間存在利率差異的問題。

至於此前利率相對較高的澳元,在工行、中行、農行、交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分別為0.25%、0.2375%、0.55%和0.6875%,而渣打銀行的澳元活期存款利率高達1.5%,是目前各大銀行中最高的。

因此,對於不想結匯的市民來說,應當廣泛咨詢各家銀行機構,細心選擇利率相對較高的銀行存個定期,以獲取更多收益。

另外,市民也可購買保證本金、固定收益型的外幣理財產品,盡管這類外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大幅降低,但還是要比外幣存款利率高許多,以3個月期美元理財產品為例,年化收益可以達到0.7%左右。

外幣存款宜選硬通貨

在最近此起彼伏的外幣降息潮中不難發現,原來頗受市民青睞的一些高息貨幣品種優勢全無。

以美元為例,原來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普遍在3%左右,但最近各家銀行卻下調至1%左右,美元存款利率已大大低於人民幣存款,人民幣1年期存款利率目前為2.25%。澳元也是原來利率相對較高的品種,原來1年期澳元的存款利率高達3.5%-3.6%,這次降息澳元也未能倖免,1年期的澳元存款最低的降至1.135%。同樣,英鎊、歐元等幾個幣種利率也紛紛下調。

中國人民銀行相關專業人士表示,在全球降息過程中,外匯存期越長,銀行就要承擔越多的風險,因此銀行並不鼓勵儲戶長期定存外幣。

隨著全球央行的進一步降息,境內銀行的外幣存款利率可能會繼續調低。某商業銀行分析師建議,「判斷是存外幣還是存人民幣時,不僅要考慮各幣種的存款利率,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各幣種之間的匯率變化,一般而言,買入硬通貨而賣出軟通貨是明智之舉。目前,人民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成為硬通貨」。

對於未來長時間無外幣需求的市民,不妨把手頭的外幣換成人民幣,去購買既保證本金,又保證收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

Ⅵ 一張外匯兌換券100元能換多少

外匯兌換券

foreign exchange certificate

含有外匯價值的人民幣代用券。簡稱外匯券。它只能在指定的范圍內與人民幣等值使用,但不是另一種貨幣。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的不斷增加,來中國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日漸增多,專門為他們服務的賓館、商店及其他服務部門也相應增加。由於中國實行統一的人民幣市場,禁止外幣在國內市場流通,為便於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及駐華外交、民間機構常駐人員在這些場所購買物品和支付費用,中國銀行從1980年4月起發行外匯兌換券。其面額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種,票面與人民幣等值,不準掛失。外匯兌換券的兌換手續是:凡國外旅客、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入境時,所攜入的外幣、外匯可一次向中國銀行兌換成外匯券。出境時,如有剩餘外匯券來不及兌回外幣時,允許自由攜出境外,以後來華時可再攜入使用。1995年7月1日起,外匯券停止流通。

外匯兌換券,簡稱外匯券,是中國銀行發行的以外國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的外幣為兌換對象,在國內指定范圍內同人民幣等值流通的票券。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惟一法定貨幣,外匯券嚴格說只是一種票券,而不是一種貨幣,但它又在一定范圍內具有計價、流通等貨幣職能。
中國銀行於1980年4月1日開始發行1979年版外匯兌換券,面額分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7種,1990年4月1日又發行了1988年版50元、100元券,這樣共計發行了7種面額、9種版別。外匯券發角為最小單位,角以下的小數使用人民幣輔幣。
外匯兌換券的票面特點是:正面上書「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中央是我國的風景名勝圖景,四周飾以機刻花紋構成的封閉式四邊框,兩旁上部分別有機刻花球圖案和阿拉伯數字面額,下部印有漢字面額與漢字、號碼。1979年版各票券為2個漢語拼音冠字6位號碼,1988年版各票券為2個冠字8位號碼,並有「行長之章」印,下邊框有「一九七九年」或「一九八八年」年別年號。50元、100元右方有國徽固定水印,10元至5角券有五角星、火炬混合滿版水印,1角券為國旗五角星滿版水印。背面印有英文「中國銀行外匯兌換券」和阿拉伯數字、英文數字面額,中間是中、英文的文字說明。1988年版100元券與1979年版100元券只是顏色不同,1988年版50元券與1979年版50元券除顏色不同之外,主景和花紋圖案等均有變化。
1994年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關於外匯兌換券停止流通和限期兌換的公告》,公告規定,「從1995年1月1日起,外匯兌換券停止在市場上流通。境內機構、外商投資企業以及來華的外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和境內居民均不得再用外匯兌換券標價、收付、結算」。「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1994年12月31日,外匯兌換券持有者可以到各銀行指定的外匯兌換期截止到1995年1月1日以後只能到中國銀行兌換;中國銀行兌換期截止到1995年6月30日」。1996年5月13日,中國銀行又發布了《關於延長外匯兌換券收兌期限的公告》,公告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國銀行將收兌外匯兌換券的日期延長到1996年6月30日」。「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1996年6月30日,外匯兌換券5持有者可到中國銀行各機構停止辦理兌換,從1996年7月1日起,中國銀行各機構停止兌換外匯券,且今後不再延期」。至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使用達15年之久的外匯兌換券全部退出流通,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外匯券雖然是一種票券,而非正宗貨幣,但它又不同於糧票、布票、煤票、油票等票券,它印有與人民幣等值的面值,可以不如人民幣單獨使用,屬於一種集券、幣於一身的特殊的貨幣。隨著銀行停止兌換,市面停止流通,外匯券的職能僅剩下收藏一種,目前還有為數不多的外匯券散落在民間和幣商手中,投資者、收藏者對其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關注。外匯券之所以受到垂青,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匯券具有增值性。現在人民幣群眾投資意識濃厚,希望能有一種收藏品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外匯券由於國家發行了15年後又限期收回,散落民間的數量不多,特別是品相較佳的全套外匯券更是鳳毛麟角,故而成了投資者競相追逐的目標。
二是外匯券具有欣賞性。外匯券採用的是高質量的水印紙,紙質柔韌適度,畫面設計疏朗明快,圖案全部是祖國的名勝古跡和名山大川,有長城、天壇,還有聞名世界的黃果樹大瀑布,風光秀麗的西湖三潭印月,被譽為天下第一山的黃山,舉出聞名的長江三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特別是出自郭沫若先生之手的「中國銀行」的行名題字,更使票面熠熠生輝。
三是外匯具有史料性。外匯券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在當時物資供應、外匯管理一時跟不上迅速發展形勢的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在替代、肅清外幣在我國市場上的非法流通方面,起到了維護我國貨幣主權尊嚴的作用,並且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堵塞了非法套購非貿易外匯渠道,防止了外供單位的商品被搶購、進口商品外匯供應無保證,因此,外匯券本身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Ⅶ 請問外匯交易的節假日時間有哪些

外匯是一個由全球各個市場組成的連續市場,因此外匯節假日里包括了全球主要國家的節假日,這其中應重點關注歐洲國家和美國節假日,因為外匯交易最大的兩個市場就是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
1月1日
新年New Year's Day :中國、香港、韓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紐西蘭、英國、德國、法國
台灣節假日——開國紀念日
1月2日
紐西蘭節假日——新年次日Day After New Year's day
1月7日
日本節假日——成人節(1月的第2個星期一)
1月21日
美國節假日——馬丁路德金的生日紀念日Martin L. King, Jr. Day(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
1月26日
澳大利亞節假日——建國紀念日
2月6日
除夕:中國、中國香港(換休)、台灣、韓國
紐西蘭節假日——建國紀念日(紀念《懷唐伊條約》簽字日)
2月7日
正月初一:中國、台灣、韓國
2月8日
正月初二:中國、香港、台灣、韓國
2月9日
正月初三:香港、台灣
2月11日
日本節假日——建國紀念日
2月12日
日本節假日——換休
2月18日
美國節假日——總統紀念日President's Day(2月的第三個星期一)
2月28日
台灣節假日——和平紀念日
3月1日
韓國節假日——三一節(獨立運動紀念日)
3月20日
日本節假日——春分節
3月21日
復活節前的星期五Good Friday節假日——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香港
3月22日
澳大利亞節假日——復活節前的星期六
3月23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復活節Easter Day, Easter Sunday:加拿大、紐西蘭、德國、法國
3月24日
復活節次日/復活節後第一個星期一Easter Monday節假日——加拿大、香港、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法國
4月4日
清明節: 中國、中國香港、台灣
4月5日
韓國節假日——植樹節
4月25日
澳新軍團紀念日Anzac Day(退伍軍人紀念日):澳大利亞、紐西蘭
4月29日
日本節假日——昭和紀念日
5月1日
勞動節:中國、香港、德國、法國
5月2日
聖靈升天紀念日:德國、法國
5月3日
日本節假日——憲法紀念日
5月4日
日本節假日——綠色紀念日
5月4日
日本節假日——換休
5月5日
兒童節:韓國、日本
英國節假日——五月銀行假日Early Monday
5月8日
法國節假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Victoire/Le 8 Mai
5月12日
佛誕(農歷四月八日佛祖誕辰日):香港、韓國
5月19日
加拿大節假日——維多利亞女王誕辰紀念日Victoria day
聖靈降臨日次日:德國、法國
5月26日
美國節假日——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英國節假日——春季銀行假日Spring Bank Holiday
6月2日
紐西蘭節假日——維多利亞女王誕辰紀念日
6月6日
韓國節假日——顯忠節(忠靈節、愛國者紀念日)
6月9日
澳大利亞節假日——維多利亞女王誕辰紀念日Vicotoria Day(西澳除外)
端午節次日:中國、中國香港、台灣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6月8日星期日,公休改為翌日)
7月1日
加拿大節假日——建國紀念日Canada Day
香港節假日——特區成立紀念日
7月4日
美國節假日——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
7月14日
法國節假日——大革命勝利紀念日/國慶節Fete Nationale
7月17日
韓國節假日——制憲節(憲法紀念日)
7月21日
日本節假日——海洋節(7月的第3個星期一)
8月6日
英國(蘇格蘭節假日——夏季銀行假日
8月15日
韓國節假日——光復節 (獨立紀念日)
法國節假日——聖母升天日Assomption
8月25日
英國節假日——夏季銀行假日Summer Bank Holiday (蘇格蘭除外)
9月1日
勞動節Labor Day(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美國、加拿大
9月15日
中秋節次日:中國、中國香港、台灣、韓國,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改為翌日)
日本節假日——敬老節(9月的第3個星期一)
9月23日
日本節假日——秋分節
10月1日
國慶節:中國、香港
10月2日
中國節假日——國慶節
10月3日
中國節假日——國慶節
韓國節假日——開天節(建國紀念日)
德國節假日——統一紀念日
10月7日
中國香港節假日——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10月10日
台灣節假日——國慶節
10月13日
加拿大節假日——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
日本節假日——體育節(10月的第2個星期一)
美國節假日——哥倫布紀念日Columbus Day(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10月20日
紐西蘭節假日——勞動節
11月1日
法國節假日——萬聖節Toussaint
11月2日
法國節假日——鬼節Defunts
11月3日
日本節假日——文化節
11月11日
美國節假日——退伍軍人紀念日Veteran's Day
加拿大節假日——停戰紀念日Remembrance Day
法國節假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Fete de la Victoire/Armistice
11月23日
日本節假日——勞動感謝節
11月24日
日本節假日——換休
11月27日
美國節假日——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12月23日
日本節假日——明仁天皇誕辰紀念日
12月25日
聖誕節Christmas Day:美國、加拿大、香港、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法國
12月26日
聖誕節的次日/節禮日Boxing Day: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德國、香港

Ⅷ 外匯休市時間

1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1/01(一) 香港/日本/英國/德國/法國/瑞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元旦New Year's Day(證交所休市)
01/02(二) 日本/瑞士新年假日New Year's Day(證交所休市)
01/03(三) 日本銀行休假日Bank holiday (證交所休市)
01/08(一) 日本成人日 Alt's Day (證交所休市)
01/15(一) 美國馬丁路德金恩日 Martin Luther King (證交所休市)
01/26(五) 澳大利亞澳洲日 Australia Day (證交所休市)
2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2/12(一) 日本建國紀念日 National Foundation Day (證交所休市)
02/17(六) 香港農歷新年除夕Lunar New Year Eve (證交所休市)
02/19(一) 香港農歷新年假日 Lunar New Year (證交所休市)
02/19(一) 美國總統日Washington's Birthday (證交所休市)
02/20(二) 香港農歷新年假日 Lunar New Year (證交所休市)
3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3/21(三) 日本春分節 Vernal Equinox (證交所休市)
4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4/05(四) 香港清明節 Ching Ming Festival (證交所休市)
04/06(五) 香港/英國/德國/法國/瑞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證交所休市)
04/09(一) 香港/英國/德國/法國/瑞士/澳大利亞復活節 Easter Monday(證交所休市)
04/25(三) 澳大利亞軍人日 Anzac Day (證交所休市)
04/30(一) 日本綠色日 Greenery Day (證交所休市)
5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5/01(二) 香港/德國/法國/瑞士勞動節 Labour Day (證交所休市)
05/03(四) 日本憲法紀念日 Constitutional Memorial Day (證交所休市)
05/04(五) 日本國慶假日 National Holiday (證交所休市)
05/05(六) 日本兒童節 Children's Day(逢周六不補休)
05/07(一) 英國五月節 May Bank Holiday (證交所休市)
05/17(四) 瑞士/德國耶穌升天日 Ascension Day (證交所休市)
05/21(一) 加拿大維多利亞日 Victoria Day (證交所休市)
05/24(四) 香港佛誕節 Buddha's Birthday (證交所休市)
05/28(一) 美國陣亡將士追悼日 Memorial Day (證交所休市)
05/28(一) 英國春季銀行假日 Spring Bank holiday (證交所休市)
6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6/19(二) 香港端午節 Tuen Ng Festival (證交所休市)
7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7/02(一) 香港特區成立日翌日 The day following SAR Establishment Day (證交所休市)
07/02(一) 加拿大國慶日Independence Day (證交所休市)
07/04(三) 美國獨立紀念日 Independence Day (證交所休市)
07/16(一) 日本海洋節 Oceans Day (證交所休市)
8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8/01(三) 瑞士國慶日 Independence Day (證交所休市)
08/06(一) 加拿大市政日 Civic Day (證交所休市)
08/27(一) 英國夏季銀行假日 Summer Bank Holiday (證交所休市)
9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09/03(一) 美國/加拿大勞動節 Labour Day (證交所休市)
09/17(一) 日本敬老節 Respect for the Aged Day (證交所休市)
09/24(一) 日本秋分節 Autumn Equinox (證交所休市)
10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10/01(一) 香港國慶日National Day (證交所休市)
10/08(一) 日本體育節 Health-Sports Day (證交所休市)
10/19(五) 香港重陽節 Chung Yeung Festival (證交所休市)
11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11/03(六) 日本文化日 Culture Day(逢周六不補休)
11/22(四) 美國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 (證交所休市)
11/23(五) 日本勤勞感謝日 Labour Thanksgiving Day (證交所休市)
12月各主要國家(地區)市場假期
12/24(一) 日本天皇誕辰 Emperor's Birthday (證交所休市)
12/24(一) 澳大利亞聖誕節前夕 Christmas Eve (證交所提早休市)
12/25(二) 香港/英國/德國/法國/瑞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聖誕節 Christmas Day (證交所休市)
12/26(三) 香港/英國/德國/法國/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贈禮節 Boxing Day (證交所休市)
12/31(一) 日本銀行休假日Bank holiday (證交所休市)
12/31(一) 澳大利亞最後交易日 Last Business Day (證交所提早休市)

閱讀全文

與2013年11月21日外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不可結匯 瀏覽:777
外匯領航者之路 瀏覽:229
金城集團投資款能拿回多少 瀏覽:560
國外p2p投資 瀏覽:422
數據挖掘貸款 瀏覽:963
瀘州工業投資集團評級報告 瀏覽:158
東莞旺金投資 瀏覽:133
美元和美金對人民幣的匯率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793
博弈大師怎麼設置資金開倉 瀏覽:845
融資炒股的費用 瀏覽:793
外匯模擬交易軟體那個好 瀏覽:34
3億歐元摺合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946
園釘融資 瀏覽:817
1千多美金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492
興業消費貸款計算器 瀏覽:597
外匯手續低 瀏覽:403
睿信財富理財 瀏覽:19
建行理財產品什麼時間到賬 瀏覽:530
國家外匯網上平台 瀏覽:810
龍騰影視股票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