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匯占款減少了,為什麼要「降准」
轉自知乎
外匯占款數據過去一直是央行決定「降准」與否的重要參考標准,央行最近一次降準是在2016年3月1日,那個時候的2月份,外匯占款比1月份減少2278億。隨後央行自2016年3月1日起,宣布降准0.5個百分點。
所謂外匯占款指的是央行為購買外匯(主要是美元)而佔用的錢。在我國的結售匯制度下,外貿企業在外海賺取的外匯需要兌換成人民幣,央行間接從這些企業購買外匯而支付出去的人民幣就是外匯占款(當然外匯占款還包括其他,但主要是來自企業)。
如此一來,央行獲得了企業的外匯,外貿企業擁有了央行「印出」的人民幣。我們假定為100億人民幣,由於這筆錢金額並不小,企業不可能以現金方式持有,絕大多數都會以活期或定期的方式存在X銀行的存款賬戶里。
這時候100億成了X銀行的存款,當然X銀行也不傻,自己不是活雷鋒,他不可能平白無故地給你保管錢,而且還支付你利息,X銀行會把這些錢拿去放貸,對它來說放貸的錢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是央行現有規定,每存款100塊最少需要有16.50塊存到央行的賬戶里,其餘的83.5塊才能拿去放貸,在這當中,16.50塊就是存款准備金,16.50÷100=16.5%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我們假定X銀行拿去放貸的83.5億全部給了A企業,我們再假定這部分錢又全部打到A企業在Y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里(按現有規定大部分錢是不能取出來的),成為了Y銀行的存款,然後Y銀行重復X銀行的操作,在83.5億中拿出16.5%的錢放到央行賬戶後,其餘的69.75億再次拿去放貸……。緊接著K銀行、W銀行、Z銀行……又再一次重復X、Y銀行的操作!
最終100億人民幣通過銀行體系最多可以創造出的錢M2(可以理解為市場上所有的錢)是:
M2=100億×(100÷16.5)=606億
即原始的100億是基礎貨幣,派生出來的606億是廣義貨幣M2(現金+所有存款)。
解釋了那麼多,現在我們來解讀上面那個新聞:
1、「6月份央行的外匯占款余額是21.5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央行通過外匯占款放出的基礎貨幣是21.5萬億,21.5萬億通過銀行體系最多派生出來的M2是:
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21.5萬億×(100÷16.5)=130萬億
2、「6月份外匯占款減少343億」,即基礎貨幣少了343億,派生出來的M2少了:
M2減少量=343億×(100÷16.5)=2078億
3、「外匯占款連續20個月下降」,也就是說通過外匯占款創造的基礎貨幣已經連續20個月降低,通過「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知道,如果存款准備金率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占款(基礎貨幣)減少將會導致M2降低,為了保持M2今年12%的速度增長(今年政府定下的目標),那麼有什麼辦法?
央行可以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導致(100÷存款准備金率)變大,最終避免了因為外匯占款減少導致的M2降低。
2001年以後,受益於中國加入WTO,中國進出口貿易快速發展,外貿企業從海外賺取了巨額利潤,外匯占款快速增加,從2001年初的1.44萬億增加到2014年末的27.1萬億,導致基礎貨幣隨之快速增加。央行為了防止M2過高導致的流動性泛濫,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備率,促使(100÷存款准備金率)變小,平衡M2。
於是央行的存款准備金率也由2007年的9.00%升高到了2015年的20.5%(而歐洲央行只有2%左右),那麼我們可以反過來說,以前外匯占款增加了導致存款准備金率上調,而現在外匯占款減少了是不是該「降准」呢?
對於這個問題,觀點如下:
1、現在不同於以前,國際層面上,2017年全球寬松的貨幣政策幾乎要見頂,美國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加息了4次,日本、歐洲也在醞釀退出寬松貨幣政策。中國為了防止錢流出,也開始收緊貨幣。而在國內「降准」一直被視為寬松貨幣的重要象徵,如「降准」將會和目前總基調相違背,可行性不大。
2、按照監管層最新的定調,貨幣政策2016年底被定為「中性」,最新的表態定為「穩健」。所謂「穩健」最根本的是要控制M2的增長速度,未來M2具體的增長速度是多少,我們不知道。但是根據近期的信息,M2同比增速已經由原來的兩位數(2009年接近30%),降低為最近2個月的個位數(6月份是9.4%)。
也就是說在M2同比降低的情況下,並不需要下調「M2=基礎貨幣×(100÷存款准備金率)」公式中的「存款准備金率」以對沖基礎貨幣(外匯占款)下降而導致的M2增速不足。
3、央行「印鈔」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外匯占款,二是通過購買債券投放資金,從而達到「印鈔」的目的。也就是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外匯占款減少了,央行還可以通過購買債券放出錢呢!
㈡ 2017年我國外匯儲備佔世界外匯儲備的多少
外匯儲備(億美元) 30051.24
中國外儲規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儲30%,居全球外匯儲備排名榜榜位,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瑞士的2.6倍和4.5倍。
㈢ 2017年中國外匯儲備余額是多少
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外匯儲備為30536億美元
㈣ 注意,外匯管制再度收緊,2017年如何換匯成最大難題
致香港保單保費與去年同比升1.21倍至489!
隨後, Visa和萬事達Master卡自10日起也不再接受大陸客戶繳付該類保費。
堅持5萬美元政策不變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一再指出, 中國將堅持個人年度五萬美元購匯政策不變。
統一境內機構資本項目外匯收入意願結匯政策,同時,國家外匯管理局可根據國際收支形勢適時對結匯政策進行調整。
外管局一旦檢測到海外帳戶收到的來自中國的外匯超出規定,就會進行調查,取消匯款並且進行罰款。有人因為匯款55萬美金的外匯,被罰13萬人民幣,可見政府打擊違法資金外流的決心。
打擊「螞蟻搬家」等換匯錢庄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央行和外管局政府針對螞蟻搬家式的外匯資金匯出,開展了嚴格的外匯限額管理和海外收款方帳戶登記政策。
本月,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公安部表示,將始終保持對地下錢庄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整頓外匯管理秩序,維護經濟金融安全。
不但嚴格打擊所謂「地下錢庄」和「螞蟻搬家式匯款公司」,並從國內銀行內部打擊「分拆購匯」的行為。
嚴堵重復購匯漏洞,檢測資金流向
罰款比率為1%至5%不等,罰款金額一般為匯款總額減去個人年度外匯額度後的2%。
今年,在毗鄰港澳、資金流動頻繁的地下錢庄活躍地區廣東省,破獲案件14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50餘名,初步統計涉案金額2300餘億元人民幣。
相比流失金額,只是九牛一毛,金融及公安有關部門表示將採取更嚴格的資本和外匯管制。
嚴管企業資金
本月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推出新規,資本賬戶下超過500萬美元的海外支付,包括組合投資或海外並購等直接投資,必須上報市外管局批准;之前已經獲批的大型投資項目尚未轉帳的外匯部分也適用此規。而原來的報批限度是5000萬美元。
信息交換
杭州峰會後,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簽署了資產信息交換協議。
㈤ 中國2017多少美元的外匯儲備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2017年底我國外匯儲備3.14萬億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99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207億美元,升幅為0.66%,連續第十一個月出現回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12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主體交易行為進一步趨於穩定和平衡。國際金融市場總體小幅波動,主要非美元貨幣匯率上漲和資產價格上升,推動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上升。
2017年全年來看,外匯儲備規模自1月降至29982億美元後穩步回升,年末較年初上升1294億美元,升幅為4.3%。
2017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推動跨境資金流動更加穩定平衡。國際收支形勢穩健為外匯儲備規模連續穩步回升提供了保障。
2018年,我國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國民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韌性將不斷增強,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在全球經濟持續回暖帶來外需增長、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市場預期不斷改善的背景下,未來我國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規模將保持平衡穩定。
㈥ 如何理解央行調整外匯風險准備金
2017年9月8日,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外匯風險准備金政策的通知》(銀發[2017]207號),將境內金融機構代客遠期售匯業務所需提取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0%。
其目的在於打斷人民幣的持續升值趨勢,不讓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我們預計,未來人民幣繼續維持如此迅猛升勢的概率較小。
一來現在央行已經注意到人民幣的「異常」的升勢,釋放出了穩定的信號,如果升值趨勢不減,那麼未來央行可能會繼續出手。
二來當前人民幣突破6.50,相對來說已經是一個買入美元的低位,在央行舉措出來後,升值預期會受到一定影響,購匯盤可能會出手抄底,結匯盤則會相應的收斂,等待未來更具競爭力的結匯價格,從而打壓人民幣的升值動力。
三來貿易順差在升值壓力下會收窄,削弱人民幣走強的基礎。現在國內這一輪原材料與中間品價格上漲,並非源於持續的需求端擴張,而是供給收縮,從PPI向CPI傳導不通暢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相比於消費品,貿易品的結構與工業品更為相似,國內工業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拉低了國內外的價格,削弱了中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國內的部分商品,比如螺紋鋼,價格已經超過了歐盟和美國。中外價差這種的收窄,加快進口替代國內產品,我們看到去年8月以來進口增速持續快於出口增速。
人民幣兌美元和一攬子貨幣的升值,也將逐步反映到進出口上來。雙重壓力之下,預計貿易順差將逐步被擠壓。這會削弱人民幣走強的基礎,因為雖然短期資本流動對匯率的影響更為明顯,但長期來看匯率還是由貿易順差等基本面因素決定。
㈦ 2017年6月24曰外匯人民幣的匯率
目前我行已開通的幣種有:人民幣、美元、港幣、歐元、英鎊、澳大利亞元、日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紐西蘭元。
您可以參考招行外匯「實時匯率」,請登入http://fx.cmbchina.com/hq/查看,具體匯率請以實際操作時匯率為准。如需查詢歷史匯率,在對應匯率後點擊"查看歷史"。註:100外幣兌人民幣。(頁面左側的「外幣兌換計算器」可進行試算,外匯兌換計算器鏈接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應答時間:2019年7月16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公布為准)
㈧ 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美元10月1號外匯率
2017/10/01美元兌換人民幣元外管局中間價為:1美元=6.6369人民幣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㈨ 2017年外匯管理有什麼新規定
最新的個人購匯說明書中,明確給出了境內個人在辦理個人購匯業務時的六項禁止行為,分別是:
1、不得虛假申報個人購匯信息
2、不得提供不實的證明材料
3、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額度協助他人購匯
4、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額度實施分拆購匯
5、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6、不得參與洗錢、逃稅、地下錢庄交易等違法違規活動。
(9)2017央行外匯擴展閱讀:
主要類型:
1、各國外匯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嚴格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實行管制,實行這種外匯管制的國家通常經濟比較落後,外匯資金短缺,市場機制不發達,因而試圖通過集中分配和使用外匯以維持穩定的匯價、保障國際收支平衡、維護民族經濟的發展。
2、第二種是部分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的外匯交易原則上不加限制,但對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日本、丹麥、挪威、法國、義大利等約20個國家。
3、第三種是完全自由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均不進行限制,外匯可自由兌換、自由流通、自由出入國境,實行金融自由化。這類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士、荷蘭、新加坡和外匯儲備較多的石油輸出國(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
4、中國外匯管理體制基本上屬於部分型外匯管制,對經常項目實行可兌換;對資本項目實行一定的管制;對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實行監管;禁止外幣境內計價結算流通;保稅區實行有區別的外匯管理等。這種外匯管理體系基本適應中國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也符合國際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