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加倉成本計算
1、股票加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
(原來持有的股數的總金額 + 加倉專股數的總金額) ÷ 原來和屬加倉後的股數總和
2、加倉是在原有股的基礎上再買入這只藍籌股,藍籌股就是業績優良、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知名度大的公司的股票。
3、加倉、減倉就在你的購買能力范圍內買賣股票的行為。
4、加倉需要注意的事項:
(1)決定採用這個技巧前,對要操作的品種的規律,對自己在該品種各個階段的心態變化,都要十分熟悉,做到知己知彼--要做到這點,對品種的跟蹤至少要有一個由漲轉跌或由跌轉漲的過程。
(2)只有當基本面支持該品種走出單邊勢的時候,才可使用該方法,如果是震盪勢或正在反轉時使用, 往往得不償失。
(3)一定要遵循金字塔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成本低於市場。
(4)加倉往往和滾動開平、主動鎖倉等結合運用。
❷ 股票加倉成本價怎麼計算
股票加倉和減倉成本價計算公式:所有買入成交金額,加上所有買賣的手續費,減去所有賣出成交金額,最後除以剩餘股票數量,就是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❸ 股 票加倉成本怎麼算
股 票加倉之後的成本=(初始買入數量×初始價格+加倉時買入的數量×加倉時的價格)/(持有股 票數量)。
根據投資者加倉方法,以及每次加倉的股價不同,其成本價在加倉後,可能會變高,也有可能會變低。
要是還不清楚,可以去盈虧同圓官 網,那裡有詳細的視頻教學,結合實例與圖片,讓你更明白。
❹ 股票補倉成本價如何計算。
股票補自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
(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補倉的作用
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該股票,使單位成本價格下降,以期望在補倉之後反彈拋出,將補倉所買回來的股票所賺取的利潤彌補高價位股票的損失。
補倉的技巧
補倉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常常運用的手段,或為降低成本,或為增加收益,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保障安全。補倉屬於資金運用策略范疇,因此,在何時補倉、加倉、何種股票,一定要講究技巧。
❺ 對股票進行加倉操作後,該如何計算持倉成本呢
你需要根據自己的不同倉位來計算不同倉位的成本,隨後再計算平均持倉成本。
關於股票的投資,很多人都會用倉位的概念來計算自己的持倉的結果。這樣的好處有很多,不僅可以方便我們管理自己的資金,同時也利於我們控制自己的盈虧情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投資新手都會對倉位的選擇非常好奇。關於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點做出詳細的解釋和附帶說明。
首先你需要明確持倉的基本概念。
我們可以隨便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滿倉列為10層,10層就意味著100%的投資金額。在你實際購買股票的過程當中,你可能會分批買入相關股票,並且按照相關的比例來計算自己的倉位。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把1~5層理解為輕倉,把5層理理解為半倉,把5~10層理解為重倉。
❻ 股票補倉成本價如何計算
補倉的計算公式
(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前提
(1)跌幅比較深,損失較大。
(2)預期股票即將上升或反彈。舉例說明:1月15日,以10元買入「深發展A」10000股。10月15日,「深發展A」已跌至5元。兩筆買入的平均價為[(10*10000)+(5*10000)]/(10000+10000)=7.5元,如果「深發展A」反彈到7.5元或以上,通過這次的補倉,就可以全部賣出,實行平本或盈利。
如果沒有後期的補倉,必須到10元才能回本。相反,如果5元繼續下跌,下降到3元,那麼,補倉的股票一樣虧本,將擴大損失(5-3)*10000=20000元。
(6)股票加倉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股市中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只要運用得法,它將是反敗為勝的利器;如果運用不得法,它也會成為作繭自縛的溫床。因此,在具體應用補倉技巧的時候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熊市初期不能補倉。這道理炒股的人都懂,但有些投資者無法區分牛熊轉折點怎麼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股價跌得不深堅決不補倉。如果股票現價比買入價低5%就不用補倉,因為隨便一次盤中震盪都可能解套。要是現價比買入價低20%~30%以上,甚至有的股價被夭斬時,就可以考慮補倉,後市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經相對有限。
二、大盤未企穩不補倉。大盤處於下跌通道中或中繼反彈時都不能補倉,因為,股指進一步下跌時會拖累絕大多數個股一起走下坡路,只有極少數逆市走強的個股可以例外。補倉的最佳時機是在指數位於相對低位或剛剛向上反轉時。這時上漲的潛力巨大,下跌的可能最小,補倉較為安全。
三、弱勢股不補。特別是那些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跟著跌的無庄股。因為,補倉的目的是希望用後來補倉的股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股的損失,既然這樣大可不必限制自己一定要補原來被套的品種。補倉補什麼品種不關鍵,關鍵是補倉的品種要取得最大的盈利,這才是要重點考慮的。所以,補倉要補就補強勢股,不能補弱勢股。
四、前期暴漲過的超級黑馬不補。歷史曾經有許多獨領風騷的龍頭,在發出短暫耀眼的光芒後,從此步入漫漫長夜的黑暗中。如:四川長虹、深發展、中國嘉陵、青島海爾、濟南輕騎等,它們下跌周期長,往往深跌後還能深跌,探底後還有更深的底部。投資者攤平這類股,只會越補越套,而且越套越深,最終將身陷泥潭。
五、把握好補倉的時機,力求一次成功。千萬不能分段補倉、逐級補倉。首先,普通投資者的資金有限,無法經受得起多次攤平操作。其次,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彌補,它本身就不應該再成為第二次錯誤的交易。所謂逐級補倉是在為不謹慎的買入行為做辯護,多次補倉,越買越套的結果必將使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補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補倉
❼ 股票補倉後如何算成本
1、股票補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以補倉1次為例)
(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2、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
同時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3、應用補倉技巧的時候要注意以下要點:
(1)熊市初期不能補倉。
(2)大盤未企穩不補倉。
(3)弱勢股不補。
補倉的作用: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該股票,使單位成本價格下降,以期望在補倉之後反彈拋出,將補倉所買回來的股票所賺取的利潤彌補高價位股票的損失。
補倉的好處:原先高價買入的股票,由於跌得太深,難於回到原來價位,通過補倉,股票價格無需上升到原來的高價位,就可實現平本離場。
❽ 請問股票加倉以後在把原來的賣出去成本怎麼算
手續費和稅先不說,
你總成本=(800*17.8+200*17.53)/(800+200)=17.746
你賣出的800的盈虧=800*(17.95-17.746)=163.2
163.2再減去你在買賣過程中應該付的手續費和稅
注:稅=800*17.95*0.1%=14.36
其他費用就要看你的券商的標準是多少了,各家券商的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
❾ 如何計算成本價(持倉成本)
你好,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有多少股票數量。對股票進行持倉成本分析具有極其重要的實戰意義。持倉成本能有效地判斷成交密集區的籌碼分布和變化及能有效地識別主力建倉和派發的全過程,所以投資者一定要全面掌握持倉成本的分析方法。
在交易中券商使用的委託系統中股票持倉成本價均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如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3、如買入金額小於盈虧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值,此種情況需要T+0操作,進行高拋低吸。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