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一財經陽子個人資料
炎黃財經資訊:以下是陽子自我介紹。
春華秋實,斗轉星移。19年,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已經步入中年仍在財經節目第一線,我把最美的青春獻給了最愛的財經節目。我理解的財經不僅是證券外匯更多的是人的綜合素質的歷練,是人文哲學。在2011年我主持的節目《股票與足球》有幸獲得了金話筒的提名獎,這個獎給了我更多的動力。
一次偶然的機會,獲得了「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業余主持人大賽一等獎」,被推薦到當時正在籌備的上海東方廣播電台金融台,開始了全國最早的財經節目的編輯,主持的實踐。當時財經節目沒有可以借鑒的模式,一批年輕人利用上海金融優勢資源,在全國率先開了股評,率先開了外匯,保險等專業節目,開始深入淺出地體會財經。我還是比較看好金晨財經的。
從1996 年開始從播音員向財經主持人轉型,主持全國首個服務咨詢類節目《個股天天點播》,十四年間與近十萬投資者交流; 1997年主創作品《華爾街強手》獲上海廣播社教類節目政府二等獎,這是模擬華爾街期貨指數交易的模擬節目,距離我們開出股指期貨早13年。業務學習很艱苦。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獲得過國家廣電總局節目質量一等獎二等獎;獲得過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財經證券專家獎二等獎等多項獎項。
『貳』 外匯賺錢嗎
朋友!這個問題問的好。有很多人都這樣問,做外匯賺錢首先要先有誠信的IB和合適的交易平台,因為咱們國家是外匯管制國,所以都是個人或公司直接給國外簽的代理。這兩方面解決了就看自己了,賺錢與否只有自己試過才知道,可是也要多外匯有一定了解,比方說先坐坐模擬盤了和一些外匯的基礎知識!公司的操盤一般是為公司和自己賺錢,可是個人建議要是做還是自己做,因為容易起紛爭!金融投資是風險最高的,可是相應的回報也高!不過在做之前還是多多了解下!有什麼不懂的再問我吧!
『叄』 第一財經網站的第一財經頻率介紹
第一財經(頻率):FM97.7、AM1422,是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財經特色廣播頻率,主要有財經資訊、金融證券、生活服務等三大類節目,全天播出16小時。每晚20:00-24:00在中波1422播出的浦江之聲電台是為上海周邊40萬台商度身打造的一個傳媒資訊平台,提供投資、生活、消費、娛樂等多種信息服務。
品牌欄目有:
1<中國財經60分>
第一財經(頻率)與北京經濟廣播電台聯手,共同打造的一檔具有超前財經新聞理念的綜合經濟新聞節目。目前已在甘肅「黃河之聲」衛星廣播電台、哈爾濱經濟電台、山東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同步播出。
2<中國長三角>
由第一財經(頻率)、浙江經濟廣播電台等長三角十五家經濟電台共同推出長三角城市經濟聯播節目,對長三角所在各城市如何融入長三角經濟發展一體化進程進行全方位的報道。
3<黑馬競選>
每天9:00-9:30播出,對新鮮財經信息作即時的深加工並突現重點,專家分析與聽眾個股推薦相結合,參與面廣。
4<個股天天點播>
在前市收盤與後市開盤的黃金時間播出,充分發揮廣播優勢,熱線參與、專家解答貫穿始終,是全國廣播節目中收聽率最高的證券節目之一。
5<股市大家談>
該節目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各方參與主體提供了一個對話交流的平台,是第一財經(頻率)的名牌節目之一。
6《環球匯市資訊》、《環球匯市實戰》
憑借准確、及時的資訊和嘉賓專業的投資眼光,提高廣大外匯投資者的交易水平和投資收益。
『肆』 第一財經網站的第一財經日報介紹
《第一財經日報》由三家重量級的傳媒集團——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北京青年報社聯合主辦,一份深具新聞價值、工具價值、決策參考價值、投資指南價值、管理借鑒價值、潮流引導價值的每日必讀的主流日報,並在中國的經濟、金融、投資、工商、產業、技術、商業教育等眾多領域發揮重要的信息和輿論作用。
第一財經日報部分精彩版面簡介:
頭版:薈萃綜合、財經、產經三大采編中心新聞精髓,打造百年財經大報風骨面貌。除頭版頭條記錄當日最重大的財經新聞外,該版「3分鍾CBN」、「第六欄」均已成為讀者喜聞樂見的欄目。
評論版:縱論天下大事,洞察世間風雲。「社論」針對當日重大國內國際財經新聞發表真知灼見;「快評」點評當日熱點新聞;「CBNBlog」展示記者、編輯采訪心路、感受;而「專欄」、「分析」等欄目稿件則出自權威專家學者筆下。
政經大事版:把脈政治經濟生活大事,各大部委新聞、信息全掃描。該版「硬訪談」(Hardtalk)根據記者與權威人士就當下熱點新聞的對話內容成文,為本報知名欄目。
背後新聞版(CBNBACK):探求新聞背後的事實真相。作為國內深度報道的著名版面之一,CBNBACK記錄了「銅川礦難」、「北京天然氣利益鏈」、「金光集團APP海南項目資金鏈」、「安徽假疫苗始末」、「啤酒甲醛門事件」、「顧雛軍和他的格林柯爾」、「嚴介和零價格國資收購」、「禽流感風暴」、「華源重組前世今生」……
領導者版:解析新聞光環下的大家風范。跨國公司洋領袖,我們采訪了空中客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洪博達、TNT中國區首席執行官肯?邁高、安利全球總裁德?狄維士、BMW集團董事長龐克……財富榜英豪,我們采訪了李嘉誠、柳傳志、王石、尹明善……本土著名經理人,我們采訪了潘剛、李家祥、張玉良、竺延風……
貨幣市場版:聚焦貨幣政策、商業銀行及外匯市場等領域內的新聞報道。關注中國貨幣政策變化和趨勢;跟蹤分析中國金融運行狀況和相關的制度變化,利率和匯率機制的市場化進程;同時以全球視野報道全球貨幣政策動態,包括美聯儲利率決策,其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及其對中國和金融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
大宗商品版:主打報道關注當下市場參與者最為關注的新聞;評論則從熱點事件、新聞出發,分析熱點背後的原因;信息快遞為讀者提供當天國內、國際大宗商品發展動態;市場行情評述則從當天行情中的某一亮點出發,在給讀者簡要介紹行情變化情況後,側重分析引發這一變化的市場深層原因。
證券市場版:傳達證券市場(股市、債市)基本面即時消息,所涉范圍不局限於內地,紐約、東京、倫敦、香港等海外主要證券市場發生的新聞都屬於本版報道範圍。該版分兩大欄,左欄倚重資訊傳達,右欄注重新聞報道。一般情況下,新聞重點放在A股市場,包括所有可能對A股市場產生影響的消息、解釋性報道、調查統計類報道等。另外,對債市和海外市場的新聞專門設置欄目,追蹤海內外國債市場、國內其他債市以及海外股市異動等。
數據版:數據版用數據說話,簡潔直觀地反映市場變化。提供國內國際各大市場數據,涵蓋和國內關聯度很高的股票、基金、債券、貴金屬、期貨、貨幣市場數據。另外,還包括每日的國內證券交易提示和上市公司公告摘要。
公司新聞版:緊扣產業脈搏,聚焦各產業領域內的綜合新聞,突出獨家、重大題材,配有「產業評論」欄目。重工業領域、服務行業范疇及鋼鐵、化工、能源、房地產、汽車、零售、醫葯、旅遊及食品飲料等領域我們都給予及時、專業的關注,並經常推出獨家、專業的報道。
產業周刊:業界重要新聞深度追蹤,專題策劃凸現報道優勢。周一汽車周刊設有「車來車往」、「視點」、「聚焦」等欄目和版面;周二商務周刊精心編寫「商戰實錄」、「商務書架」等精彩欄目;周三管理周刊的「創富」、「記者觀察」等欄目已為讀者接受;周四人力周刊近期的校園招聘專題受到廣大莘莘學子的歡迎;周五則是分華東、華南及華北三個地方版的地產周刊。
專欄版:國內名家、專欄作者的文章,內容涉及精神世界探討、生活智慧體現、政經世界現場感悟、異域文化沖撞以及電影、音樂、書籍評論等。專欄文章短小凝煉,格調高雅,不流俗、不刻意小資,有獨立精神。除國內專欄作者文章外,專欄版最大的特色還是編譯刊發外國一流報刊專欄作者的文章。我們每周會在《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里,選擇編譯與財經生活密切有關、具有幽默氣息和指導性的專欄文章。另外,每期的漫畫《加菲貓》也是該版一大亮點。
C8生活版:在文化生活的信息海洋里,我們只選取與讀者相匹配的有價值人物和事件的報道。對於演出和展覽,我們摒棄單純的傳遞信息的寫法。在一年多的文化活動報道中,我們已經進行了近百個各領域內頂尖人物的專訪,這樣密集而不求簡單化操作的采訪,奠定了副刊生活版相對高端的洞察力和審美觀,符合品質生活的定位。
『伍』 財經頻道合法合規的外匯平台/外匯平台哪些正規
國內沒有支持的法律出台,所以不能說是否合法。國外的平台有對應國家的法律監管,你去他們的監管網站查詢一下就能看到有哪些平台正規。
『陸』 國內主流財經網有哪些
1、騰訊網財經頻道
騰訊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騰訊網是中國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是騰訊公司推出的集新聞信息、互動社區、娛樂產品和基礎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門戶網站。
騰訊網服務於是全球華人用戶,致力成為最具傳播力和互動性,權威、主流、時尚的互聯網媒體平台。通過強大的實時新聞和全面深入的信息資訊服務,為中國數以億計的互聯網用戶提供富有創意的網上新生活。
2、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創建於1999年8月,經過近10年的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全球華人的首選財經門戶。
作為國內大型財經網路媒體,新浪財經打造高端新聞資訊,深度挖掘業內信息,全程報道80%以上的業界重要會議及事件,是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平台。
同時,新浪財經也開發出如金融超市、股市行情、基金篩選器、呼叫中心,金融產品在線查詢等一系列實用產品,幫助網民理財,是最為貼心實用的服務平台。
除此之外,新浪財經為網友搭建互動、交流、學習的財經大平台。財經博客、財經吧、模擬股市、模擬匯市等均成為業界最早、人氣最旺、最知名的財經互動社區。
3、和訊網
和訊創立於1996年,是中國最早的專業財經網站之一,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及移動財經服務提供商。除財經以外,和訊還提供獨特的網路社區服務和在線理財、商務、休閑娛樂服務,以求滿足中產階層的全面消費需求。
和訊擁有的眾多的財經專家、數據分析系統、專業背景的采編隊伍,這讓和訊網的資訊不是簡單的信息堆砌,而是在海量信息的基礎上整理分析得出的更具價值的資訊。
和訊目前提供包括互動交流、虛擬投資體驗、投資指導、理財咨詢等內容的中國第一財經網路社區——「財道俱樂部」,力圖將其打造成為集交流、休閑、理財、培訓於一體的具有個性化、交互性、娛樂性的大型財經網路互動社區。
4、東方財富網
東方財富網始終堅持網站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打造中國財經航母。網站內容涉及財經、股票、基金、期貨、債券、外匯、銀行、保險等諸多金融資訊與財經信息,全面覆蓋財經領域,每日更新上萬條最新數據及資訊,為用戶提供便利的查詢。
5、鳳凰財經
鳳凰新媒體於2006年在原鳳凰網基礎上重組上線,首創中國跨平台跨媒體的聯動傳播模式,秉承中華情懷,全球視野,兼容開放,進步力量的媒體理念,堅持「使全球華人零距離」的服務宗旨,為全球主流華人提供互聯網、無線通信、電視網三網融合無縫銜接的新媒體優質體驗。
鳳凰新媒體專注一億高端網民,通過旗下綜合門戶鳳凰網和手機鳳凰網,網台聯動,組合傳播,提供含文圖音視頻的全方位綜合新聞資訊、深度訪談、觀點評論、財經產品、互動應用、分享社區等服務,滿足主流人群瀏覽、表達、交流、分享、娛樂、理財等多元化與個性化的訴求.
6、網易財經
網易和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並成為「中國四大門戶」。網易在開發互聯網應用、服務及其它技術方面始終保持中國內業界的領先地位。目前提供網路游戲、電子郵件、新聞、博客、搜索引擎、論壇、虛擬社區等服務。
7、搜狐財經
搜狐財經有非常鮮明的個性。它率先啟用專業財經記者跟蹤業界動態,向讀者傾力報道各行各業的最新資訊;它重點打造「星空財經評論」,以專業的視角、敏銳的觸覺、人文的關懷,為讀者提供不同於其他媒體的聲音;
它的「記者俱樂部」不但提供知名記者的優秀作品,同時講述記者采訪背後的故事。它的「中國經濟思想庫」強調分析性和邏輯性,以公眾的利益為立場,為公眾提供可信可靠的經濟問題解決方法。
搜狐財經最與眾不同的是,專設「在線315」欄目,把消費者和廠家這兩個消費主體通過網路連接起來,並為他們提供在線的信息溝通、和解服務。在「在線315」里,網友可以提交消費意見,並與他人分享維權經驗。企業則可以通過在線注冊,查看、回復、處理網友對公司產品和服務的意見。
8、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是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之一,由經濟日報社主辦,以經濟報道和經濟信息傳播為主,致力於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經濟類綜合門戶網站和中國最權威的經濟數據中心。
中國經濟網最令人稱道的是它的特色欄目。CE指數:協同權威調查機構全面統計國內100多家平面媒體和40家電視台數據信息,推出汽車、電腦、手機、飲料、化妝品、影音設備六大熱點消費品市場活躍度指數。
CE圖表:從宏觀經濟、財經證券、產業市場到新聞圖表,用最為直觀的方式向您傳達、幫您解讀統計數據,權威披露各項經濟數據。中國經濟網的產業市場欄目涵蓋醫葯、房產、汽車、家電、服裝、旅遊、通訊、IT八大行業,並擁有權威行業資料庫。
9、金融界
金融界創建於1999年,由美國IDG、新加坡VERTEX、CAST集團等共同投資興建,是中國權威的、為普通股民提供在線證券軟體和證券投資綜合服務的專業財經網站。金融界網站將Internet的先進技術和金融產品相融合,為投資者提供實時財經資訊,以及系列智能投資工具。
金融界網站為用戶提供下載版和WEB版兩種證券分析工具。其中下載版軟體包括:大參考證券分析系統、大風暴證券分析系統、大浪淘沙證券分析系統、股市X檔案;WEB版分析軟體包括:自選股雷達、股市快槍手、短線之王。
2004年11月,金融界入選德勤2004年度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企業,成為亞太區尤其是中國地區備受矚目的企業之一。
10、華訊財經
華訊財經為大連華訊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原大連恆基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咨詢證號ZX-0153)旗下財經網站,是以提供股票投資咨詢服務的大型財經類門戶網站。
華訊財經網創建於2007年3月,是目前中國最權威最專業的財經即時分析門戶網站,也是中國最知名的財經網站之一。創建以來,華訊一直秉承一切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為依託的經營理念,始終處於穩健、高速發展的狀態。
華訊財經是國內最權威、最專業的財經即時分析門戶網站。擁有兼具專業性和實戰性的獨立證券投研中心及研究團隊,更有國內權威分析師和財經評論人士坐鎮實時點評。
幫助用戶輕松分析各項股市重要數據,及時、精準把握大盤走勢,抓住市場脈搏,明確投資方向,是為個人投資者定製的一站式服務終端。
公司成立以來,以「國內最優秀的財經信息服務商」為企業願景,構建了「研究、咨詢、網站、產品」四大模塊。獲得了眾多獎項,被譽為「炒股必上的十大財經網站」之一。
『柒』 7月2日「第一財經」報道了量子基金操盤手瓊斯在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中詳細的經過,在哪裡找到具體是什麼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rz/20070704/02403750337.shtml
前索羅斯基金操盤手:如何製造的亞洲金融危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4日 02:40 第一財經日報
前索羅斯基金操盤手瓊斯:我們如何製造亞洲金融危機?
禹剛
作為索羅斯當年亞洲戰營里最主要的操盤手之一,瓊斯在談及最終不得不從香港撤退的失敗經歷時,語調平靜地說,「我們(當年)犯了錯誤」;而對於外界質疑港府幹預市場之舉,他反為其辯護,「如果港府再有遲疑,整個金融市場很可能全面崩潰。」
1997年7月2日,依照羅德里·瓊斯(Rodney Jones)和其他同事的偵查報告和作戰計劃,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帶領和其同樣兇悍的其他對沖基金發起了對泰銖的猛烈沖擊,泰銖兌美元匯率當天下跌20%,創下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亞洲金融危機序幕由此拉開。
10年後的今天,羅德里·瓊斯在向《第一財經日報》描述起當年情景時,仍然長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說:「那十幾個月,歷歷在目!」
瓊斯是索羅斯基金的高管之一,亞洲金融危機之前他以中國香港為中心,並深入到東南亞各國研究該地區經濟發展的真實狀況。基於他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索羅斯開始注意到又一個令他心馳神往的攻擊目標。瓊斯隨後還向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沖擊亞洲貨幣提供詳細作戰計劃。
作為索羅斯當年亞洲戰營里最主要的操盤手之一,瓊斯在談及最終不得不從香港撤退的失敗經歷時,語調平靜地說,「我們(當年)犯了錯誤」;而對於外界質疑港府幹預市場之舉,他反為其辯護,「如果港府再有遲疑,整個金融市場很可能全面崩潰。」
瓊斯日前在北京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獨家專訪,細解當年如何為偷襲亞洲貨幣而提前准備,如何在匯市、股市和期市與香港特區政府展開攻防戰的經歷,並給出他對香港特區政府幹預市場以及索羅斯撤離香港等事件的評價。
1 提前6個月建泰銖沽空倉位
1996年泰國股市依舊低迷,房地產市場則風生水起,不過這其中海外資金和國內的銀行成為背後的推手。
瓊斯當時駐扎在香港,不過大部分時間是馬不停蹄地造訪周邊的東南亞國家,為索羅斯基金的大舉進攻尋找突破口和准備作戰計劃。「那一年我們在這一地區飛來飛去,我們直接與開發商見面,也與銀行甚至當地記者交流。」他發現整個樓市泡沫已經很多,部分開發商支付利息都有困難,「但銀行還是幫開發商找來很多美元貸款」。
資產泡沫堆積、外資不斷湧入、銀行短期外債高築、開發商勉力支撐但已開始搖搖欲墜,「這些信號綜合起來後,我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仔細研究,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局勢如何發展?」
研究的結果是,這一局面難以維持,瓊斯於是向索羅斯建議,沽空泰銖。「為了這一仗,我們提前6個月准備,逐步建立起沽空倉位」。他還補充道,「10年前亞洲地區的央行官員們還沒有如今這樣的開放態度,我們也跟他們有過交流,但他們並不以為然。」
「我們是1997年初開始行動的。」1月份,索羅斯基金聯合其他國際對沖基金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一開始就是大肆拋售泰銖,泰銖匯率直線下跌。在對沖基金氣勢洶洶進攻面前,泰國央行入市干預,動用約120億美元吸納泰銖,一方面禁止本地銀行拆借泰銖給離岸投機者,另一方面大幅提高息率,三管齊下,泰銖匯率暫時保持穩定。
「5月份的時候,資金大量流出泰國,泰國開始資本控制,」瓊斯表示,「不過那時,我們已經感覺到泰銖挺不住了。」
6月份,對沖基金再度向泰銖發起致命沖擊,泰國央行只得退防,因為僅有的300億美元外匯儲備此時已經彈盡糧絕。6月30日,泰國總理在電視上向外界保證:「泰銖不會貶值,我們將讓那些投機分子血本無歸。」不過兩天後,泰國央行被迫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當天泰銖重挫20%,隨後泰國央行行長倫差·馬拉甲宣布辭職。8月5日,泰央行決定關閉42家金融機構,至此泰銖陷入崩潰。
在此期間,對沖基金還對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和印尼盾發起沖擊,最後包括新加坡元在內的東南亞貨幣一一失守。
「不過我們在印尼遭受了一些損失,」瓊斯談起第一波戰役中唯一的「不完美」時仍有遺憾,「原因是我們高估了政府的承受力,我們的空倉建得有些保守。」
2 「我們認定香港特區政府挺不過去」
橫掃東南亞後,索羅斯帶領的國際炒家將目光投向了香港。「香港基本面當時沒有泰國那麼糟糕,但是房地產和股市泡沫也不少。」瓊斯分析當時為何選定香港作為第二波沖擊的主戰場。
在1998年香港金融危機前的幾年中,香港的資產價格尤其是房地產價格隱現泡沫,加上長期實際利率為負,導致房地產投機盛行。1984至1997年,主要物業價格上漲12倍,由此造成的經濟過熱又導致工資水平和股市飆升。恆指在1997年上半年由12000多點升至16800多點,而在7月,恆指更是在一個月內,11次創歷史新高,香港出現「全民皆股」的狂熱。
瓊斯認為,「香港股市,房地產公司和銀行的股票佔到很重要地位,一旦這兩方面泡沫破滅,股市隨時會出現危險。」事實上,房地產泡沫還造成經濟環境惡化,使得生產和銷售成本上升,香港通脹壓力逐步累積,依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港幣在未來有貶值趨勢。
「而且我們當初認為維持住聯系匯率制度的成本高昂,我們認定香港特區政府挺不過去,」瓊斯指出當時決定出擊港元時,不看好香港特區政府能堅持住聯系匯率制度是主要原因之一。
隨後,對沖基金開始了對港幣長達十幾個月的持續進攻。是役,宏觀對沖基金在匯市、股市、期市聯動造市,全方位發動了對於港元的立體式襲擊:首先大量沽空港元現匯換美元,同時賣空港元期貨,然後在股市拋空港股現貨,並於此前後在恆生指數期貨市場大量沽售期指合約。
1998年1月和6月,趁印尼盾和日元暴跌時,對沖基金又分別沽售港元,但在香港特區政府的抵抗下,三次進攻均未摧毀港元。
香港金融市場驚魂八月
不過,進入1998年8月,情勢發生轉變,外匯市場對港幣的炒賣氣氛積聚,各種謠言四起,市場信心岌岌可危。到了8月5日,在美國股市大跌、日元匯率重挫的配合下,對沖基金發起對港元的第四次沖擊。
這一次,港府通過出手干預市場令對沖基金鎩羽而歸,不過也招致外界的批評,認為其破壞了「自由市場的原則」。
時隔多年後,談論其精心設計的作戰計劃因港府出手干預而泡湯的這段經歷時,瓊斯反為戰場上的對手辯解,「對香港特區政府幹預市場做法的指責是不恰當的,」他表示,「在市場信心面臨全面崩潰的時候,政府的干預提振了市場信心,避免更大危機的發生,也使得市場免於最終的崩潰。」
那場幾乎使香港金融市場和聯系匯率制度陷於崩潰的戰役在8月5日打響,5日至7日,對沖基金拋售的港元高達460億,香港金管局奮起抗擊,動用外匯儲備接下240億港元,其他銀行也接下46億港元,金管局還將接下的港幣放回銀行體系內,使銀行銀根寬松,緩解同業拆息率飆升,保持了港元及利率穩定。
據測算,防守戰的頭兩天,金管局承接了約300億至400億港元,遠遠超過當年財政年度預計的214億港元財政赤字,而對沖基金拋出的港元,也接近頭一年10月沖擊港元時的規模。最初幾日,對沖基金在匯市上未曾得手。
與此同時,對沖基金在股市上也燃起戰火,由於投資者憂慮港元繼續受沖擊,港元拆息扶搖直升,加上已公布中期業績的藍籌股公司表現不佳,恆生指數8月6日一開市就下跌近100點,隨後一路走低以全日最低位7254點收市,下挫212點,跌幅近3%。隨後幾日,對沖基金借機猛砸股市,恆指最終跌破7000點大關,至8月13日跌到6600點,大量沽空期指合約的對沖基金斬獲不少。
「香港特區政府出手時機選擇非常好」
1998年8月10日至13日這四天,對沖基金繼續在匯市沖擊港元,同時又大肆沽空期指,拋出股票,借市場恐慌之際從資本市場牟取暴利。但這一階段,表面看起來疲於應付的香港政府卻正在計劃著一場大反擊之戰。
由於准備拿出來反擊對沖基金的是約960億美元的外匯基金和土地基金。這是全體香港人多年辛勤勞作積攢下的家產,被看作是保住香港經濟的最後屏障,所以香港特區政府不得不小心翼翼、反復衡量。
終於在8月14日,這一場攻防戰中一直處於防守的香港特區政府最終選擇反擊。
「要問香港這一戰的經驗教訓,我們當時一度懷疑香港特區政府的干預是否能有效,因為時機和戰術的選擇至關重要。現在看來,香港特區政府當時出手的時機選擇非常好。」十年後,瓊斯回憶起那一天香港特區政府的堅決出手時,仍表示出相當的敬佩。
14日是周五,一周來連瀉不止的股市到周四已經跌近6500點,處於近5年來的歷史新低,市場極度沉悶,投資者在無奈中猜測當周最後一個交易日還會創出什麼樣的新低。但這一天一大早,一項經過周密計劃的反擊行動卻已悄悄鋪開。
股市開市前半小時,時任香港證監會主席梁定邦接到時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的鄭重通知:為捍衛聯系匯率,打擊國際炒家,港府決定對股、期兩市進行干預。此後港府召集香港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緊急會議,就動用外匯基金干預股市取得了一致意見。
當天上午,港股繼續低迷;但至午間,市場傳出「政府外匯基金將入市」的消息;下午,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親自坐鎮指揮,港府出手干預股、期兩市,正式打響了反擊之戰。
在恆指跌到6500點的瞬間,特區政府果然持巨額資金入市,通過中銀等三家券商,不問價格地吸納大藍籌和期貨,恆指全天上升564點,升幅達8.47%,為當年的第二大漲幅,成交額高達85億港元,大大超過平時30億至50億港元水平。與此同時,金管局大幅提高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使得對沖基金無法短期融資補充血液。當日,外界估計香港特區政府動用的資金至少超過40億港元。
港府14日出手的時機選擇可謂恰到好處,因為接下來的3天是周末和抗戰勝利紀念日的休市安排。再開市時,美國股市已大幅回升,日元匯率在日本政府可能幹預的情況下逐步趨穩,亞洲股市也因此開始反彈。隨後,在諸多外圍利好因素刺激下,香港股市展開強勁反彈,港元匯率恢復穩定。
據香港金管局數據顯示,在8月14日至28日的兩周內,政府吸納的股票約有1200億港元,相當於當時整個市場7%的市值,這些股票後來全部交由香港特區政府的「盈富基金」管理。
「香港特區政府的決定非常堅定,他們的時機選擇得很好。」瓊斯總結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攻防戰時稱,「我們當時犯了錯誤,我們必須快速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