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平安為什麼虧損那麼嚴重
盡管公司各主營業務發展穩定,但因投資富通集團導致中國平安第三季度虧損78億元。
中國平安的三季報顯示,因計提投資損失157億元,致公司第三季度虧損約78億元,前三季度累計虧損7.05億元,每股收益累計虧0.10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116.8億元。中國平安第三季度保費收入656.9億元,上年同期362億元;第三季度計入富通投資損失157億元。
富通集團股票投資減值准備計提對凈利影響重大,但公司各主營業務發展穩定。壽險前三季度實現保費收入784.48億元,同比增長31.40%,產險實現保費收入209.60億元,同比增長27.2%。
B. 股市中,拋壓是什麼意思
拋壓就是賣盤多,拋壓主要分兩種:獲利盤和套牢盤,假設一隻股票從10元跌到了版6元,然後權從6元漲到了9元,有一部分投資者成本是10元左右,有一部分投資者成本是7元左右,7元成本已經獲利比較多,有的人會想獲利了結,現在就會有比較多的獲利盤拋壓。如果再漲到10左右,則會有很多10元左右買入的人解套,這時套牢盤拋壓會比較多,所以,一般主力都會在壓力位置洗一下盤
C. 請問:「投資富通集團股票的減值損失將有集團公司來負責,與上市公司沒多大關系!」
不是的。平安是整體上市的,平安上市公司就是平安的集團公司。中國平安的公司全稱 601318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的大股東就是
截至日期:2008-06-30 十大股東情況 股東總戶數:347355
——————————————┬—————┬———┬——————┬—————
股東名稱 | 持股數 |占總股| 股本性質 |增減情況
| (萬股) |本比% | | (萬股)
——————————————┼—————┼———┼——————┼—————
匯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 | 61888.63| 8.43| 流通H股 | 未變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 | 61392.93| 8.36| 流通H股 | 未變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 54667.30| 7.44| 流通A股 | 未變
深圳市新豪時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38959.24| 5.30| 境內法人股 | 未變
源信行投資有限公司 | 38000.00| 5.17| 流通A股 | 未變
深圳市景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33111.78| 4.51| 境內法人股 | 未變
深業集團有限公司 | 30158.57| 4.11| 流通A股 | 新進
深圳市武新裕福實業有限公司 | 19545.59| 2.66| 流通A股 | 未變
深圳市立業集團有限公司 | 17567.87| 2.39| 流通A股 | -32.13
上海匯業實業有限公司 | 16680.00| 2.27| 流通A股 | 未變
你會發現並沒有中國平安集團公司這個東西,與中國人壽的情況不同:
截至日期:2008-06-30 十大股東情況 股東總戶數:401454
——————————————┬—————┬———┬——————┬—————
股東名稱 | 持股數 |占總股| 股本性質 |增減情況
| (萬股) |本比% | | (萬股)
——————————————┼—————┼———┼——————┼—————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1932353.00| 68.37| 國有法人股 | 未變
HKSCC Nominees Limited | 687289.28| 24.32| 流通H股 | -883.04
Richbo Investment Limited | 42835.86| 1.52| 流通H股 | 未變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 4980.00| 0.18| 流通A股 | 未變
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 4000.00| 0.14| 流通A股 | 未變
中國工商銀行-諾安股票證券投| 3050.00| 0.11| 流通A股 | -475.67
資基金 | | | |
中船重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 3000.00| 0.11| 流通A股 | 未變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光| 2705.71| 0.10| 流通A股 | -53.63
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證券投資 | | | |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 2000.00| 0.07| 流通A股 | 新進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 2000.00| 0.07| 流通A股 | 新進
D. 中國平安保險收購歐洲富通集團股權
其實很簡單
就是因為平安決策層誤判形勢,他們當初認為次貸危機的影響有限,只是對美國的部分金融公司有影響,對富通這樣的歐洲金融公司不會有什麼太大影響,並且當時富通的股價也跌了一些,他們認為那個時候出手收購,是很劃算的事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次貸危機在今年9月全面爆發,演變成金融危機,並迅速向全球范圍擴散,導致一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
歐洲受到的影響很嚴重的,隨著雷曼的倒閉,很多跟次貸相關的證券價格大幅縮水,而富通集團本身持有很多的跟次貸有關的證券,導致產生大量虧損,資產價值大幅縮水,只能選擇向政府求援了,也就是你後來看到的那些消息
富通最好的資產就是保險和銀行,現在這些資產都被三國政府回購了,也就是說,富通最好的東西都失去了,富通也沒有什麼價值了,股價只能暴跌
平安只能為自己的決策失誤買單了,而平安的投資人,也跟著一起買單了,因為平安業績下滑,股價肯定要跌的,從150到現在的20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請問:中國平安後市如何
。投資富通集團股票的減值損失將有集團公司來負責,與上市公司沒多大關系!
F. 富通集團與太平人壽
1.是的,大幅度縮水
2.我不知道太平人壽的股東里有沒有富通,就算有,這個影響也不是很大,比起平安的投資虧損來說,幾乎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G. 海富通股票和海富股票具體有什麼區別
519005海富股票是一隻股票型的基金.也叫海富通基金.
是海通證券與富通集團合資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
H. 中國平安 這次海外投資〈富通〉虧損 對平安集團影響大嗎集團在這次金融風暴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隨著中國平安2008年三季報的新鮮出爐,保險業「三大巨頭」的三季度「成績單」全面曝光。從數字來看,憂多喜少。今年第三季度,三家上市保險公司中,僅國壽實現了23.39億元凈利潤,但是比去年同期亦下降了70.1%,而平安和太保則由於計提大額減值准備,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虧損。
其中,今年以來風波不斷的中國平安,因為三季度高達近80億元的虧損數字,而再度成為市場最大的看點。
巨虧在意料之中
根據公告,中國平安第三季度虧損78.07億元,每股虧損1.06元,同比下降218.37%;前三季度虧損7.05億元,每股收益-0.10元,同比下降106.04%。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平安第三季度每股收益為-1.07億元,前三季度累計每股收益為0.22元。
中國平安稱,富通集團股票的減值損失是影響集團2008年全年凈利潤的最大因素。集團對富通集團股票的總投資成本為人民幣238.74億元,截至今年9月30日的市價變動損失186.11億元已在凈資產中體現,集團在2008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對其中約157億元轉入利潤表中確認減值損失,使得前三季度出現虧損。
由於早在10月初,平安就發布了將在三季報中計提對富通集團投資減值准備的公告,因此,業內普遍認為,平安三季度的巨額虧損在意料之中,並且,虧損金額低於此前大多數機構的預期。
對於平安三季度的虧損,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應該公允看待。長江證券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除去富通的因素,公司正發生積極變化」。報告分析指出,在國際准則下,平安在第三季度的每股凈資產縮水0.86元,其中包含了每股0.2元的分紅,而在當季投資富通所帶來公司凈資產的縮水額為81.11億元,摺合每股1.1元(公司投資富通的資金來源於自營賬戶,因此損失全部由公司承擔)。因此,若除去富通的影響,公司在第三季度凈資產出現了每股0.44元的增長,如果再加上有效業務價值的增長,公司當季在國內市場上已經開始創造為正的價值。
全年保盈存疑
當然,無論怎樣解讀平安的這份季報,無可否認的是,投資富通失利的苦果已經釀成,那麼,三季度的巨額虧損,是否意味著平安全年保盈利的願望已經徹底落空?
東方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王小罡認為,「中國平安2008年全年凈利潤走勢,取決於第四季度要不要再計提富通集團股權投資損失。」
根據長江證券相關分析人士的測算,由於富通股價的大幅下跌,截至10 月24日的股價,平安對於富通的投資縮水額達到229億元左右,在三季報中,公司已經計提了157億元的減值損失,因此原則上仍還有72.3億元的賬面浮虧。在第三季度末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實際已經反映的損失為186.7億元,也就是說,在第四季度中,根據現在富通的價格對於平安的凈資產的影響為-42.6億元(摺合每股0.58元)。
因此,如果在今年年底,富通的股價仍然維持現狀,而平安繼續採用全額計提減值損失,那麼公司在第四季度將不得不再次計提減值損失72.3億元(摺合每股0.98元),如此一來,平安全年的每股收益無疑將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對此表示擔憂的並非僅國內市場機構,平安三季報發布後,高盛、瑞士信貸等國際投資機構紛紛預測平安可能在第四季度再次對富通投資計提70億元至80億元的減值撥備,而高盛稱此為是「該股近期面臨的兩個威脅」之一。
市場預期未現過分悲觀
盡管對於平安的2008年全年盈利預期並不樂觀,但國內外投資機構卻在最近的報告幾無例外地給予了平安以較高的評級和目標價位。例如,對於A股市場上的中國平安,長江證券的評級為「推薦」,國泰君安的評級為「謹慎推薦」,估值為35元;對於平安H股,瑞士信貸發表報告稱,維持平安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72港元,比市價大幅溢價近1.7倍,摩根大通也維持平安增持評級,目標價54.2港元。
市場的反應或許更能夠說明問題。10月28日,平安三季報發布次日,平安H股收於26港元,漲幅為8.33%,盤中漲幅更一度超過12%。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除了認為平安投資損失利空已經得到比較充分的釋放以及目前估值已經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外,支持投資者重新眷顧平安的,主要還是投資者對其業績穩定性的認同。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壽、平安和太保三家公司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幅中,平安的業績增長並非最快,這與其有意控制銀保業務相關。但對於這部分業務的控制,有利於維護公司良好的業務結構,並降低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因此,事實上平安的保費收入增長更為穩健。而在財產險方面,平安取得了明顯優於同業的保費收入增長。根據三季報,平安的產險業務前三季度共計實現保費收入209.60億元,同比增長27.20%。
一方面是保險業務穩定增長,另一方面,市場此前所擔心的退保等問題也並沒有出現。國泰君安的報告顯示,9月份平安壽險保費增長31%,與1至9月的累計增速大體持平,而同期太保和國壽的保費增長都出現了較大下滑。「擔憂的退保問題並未在三季度出現,無論是退保的絕對額還是退保的比例,都未比去年同期上升。」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對於保險資金的運用與投資,在經受了一番「血的教訓」後,平安顯然在思路上也做出了一些調整,這點在三季報中初現端倪。對比中期報告,第三季度,中國平安大幅增加了對貨幣和債券基金的投資。對此,中國平安表示,針對較為復雜的資本市場環境,公司適時調整策略,對投資業務加大了固定收益資產配置力度,使得凈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受累於金融市場的動盪,總投資收益仍呈下降趨勢。
I. 中國平安收購富通
孫建一: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
經濟觀察報:在次級債影響尚未完全了結之前,平安收購了富通集團及其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你們會不會後悔買得太早了?
孫建一:不會。在我們和富通資產管理公司的交易合同中有幾項看起來有點「苛刻」的條款,首先所有的次貸損失都被剔除在外,不在平安對其收購的交易價格中;其次,平安收購的是富通與荷蘭銀行合並後的資產管理公司,合並進程估計要到6月份才能完成;其三,平安的人民幣資產是不由富通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
對於平安來說,收購富通資產管理公司,可以無償獲得其資產管理的技術。另外,中國目前的金融工具不多,我們希望富通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成為平安QDII產品可以藉助的一個投資平台。而且,收購價格只是富通資產管理公司的1.2倍凈資產,現在富通資產管理的現金很充足,歷年的分紅率一直不錯,所以這個交易還是很劃算的。
此外,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獲得的學習機會和協同的效應,能夠幫助中國市場的客戶分享到他們領先的資產管理方面的服務。由於我們使用的是比較長期的保險資金,這部分資金最重要的是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所以,我們不能靜態看股價的高低起落。
經濟觀察報:為何平安在富通資產管理公司的股權比富通集團少一股,即50%減一股?
孫建一:富通集團與平安一樣,下屬有銀行、保險和資產管理三大業務支柱。富通資產管理公司為非上市公司,多一股財務報表並表就歸富通集團。這樣做保證了富通集團的完整性。
經濟觀察報:平安有否計劃繼續增持富通集團的股份至7%?
孫建一:我們有權增持到7%,但要看我們下一步的資產配置需要來定。我們已經是它的單一第一大股東了,要合作以後機會很多。
經濟觀察報:再融資現在暫停了,下一步平安有否考慮進行新的收購?
孫建一:我們對一切有利於公司價值增長的機會都保持開放的態度。
經濟觀察報:對於購並,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哪個是平安的考慮重點?對於潛在的收購目標,有沒有什麼樣的標准?
孫建一:在資產管理,已經收購了富通,短期內進一步收購的可能性不大。關於海外投資,我們的條件是:與主營業務相關、與平安現有業務可以產生協同效應、具有良好的業務增長和回報。除了資產的價格比較合適之外,更重要的是未來持續的增長。在投資方面,我們遵循三謹慎原則,即謹慎言行、謹慎財務、謹慎決策,公司在選擇項目上不會冒險。
經濟觀察報:在整個集團框架下共有九個業務系列,發展是有否優先順序?
孫建一:有。近幾年我們把資產管理和銀行作為資源傾斜的一個重點,因為在三個支柱里,銀行和資產管理目前還是偏弱一點。同時,我們也會繼續確保保險業務的健康、快速增長。
經濟觀察報:能否做個對未來五年平安集團發展規模的預測?
孫建一:我們相信五年後的平安三大主營業務會更加均衡。我們會抓住中國市場的難得的機會窗,在繼續加速保險業務發展的同時,努力增強銀行和資產管理兩塊業務的盈利能力。同時,未來五年,我們的後援集中的效益開始體現,前端整合銷售的能量會進一步釋放出來,一個真正的綜合經營的模式會逐步成熟。我們相信,我們會繼續領先市場,並成為中國綜合金融服務的最佳實踐者之一。
J. 中國平安投資的富通集團是哪個市場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是A股市場的,香港交易所代碼:0806。
富通集團的介紹:
1、富通集團包括富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和富通銀行。富通集團是主要從事銀行、保險及資產管理業務的大型金融集團,是歐洲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法國巴黎銀行是歐元區最大的銀行,在華擁有多個子公司,如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所有的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以及申萬巴黎基金公司等。
2、富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等國家的金融保險市場處於領導地位,在其他國家市場則開展重點業務。富通擁有「比利時國際保險公司」,「荷蘭保險公司」以及在美國的保險業務。
(10)富通集團股票擴展閱讀:
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的發展歷程:
1、1998年富通與比利時通用銀行合並後,以原通用銀行為旗艦重組集團的銀行和投資業務,將各方的基金業務合並,組成新的富通基金管理集團,負責全球范圍內的投資管理業務。
2、1993年,當時比利時通用銀行的基金管理業務還只限於荷比盧地區,在評估了全球基金業發展的趨勢後,通用銀行決定將基金管理業務作為其戰略發展重點之一,在全球范圍內擴張。
3、自1994年起,通用銀行集團先後以收購、入股等形式與法國的Fimagen基金管理公司、美國的HarborCapital資產管理公司和法國專注於新興市場的FPConsult投資顧問公司結成戰略性聯盟,而原富通的基金管理業務也通過收購MeesPierson等不斷壯大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機構間的互補需求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背景]本次事件的主角比利時富通集團情況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利時富通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