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江西贛銀貴金屬

江西贛銀貴金屬

發布時間:2022-02-16 23:34:09

『壹』 江西省德興市銀山銅鉛鋅礦

銀山銅鉛鋅礦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境內,處於樂華-德興有色、貴金屬成礦帶中段,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基地之一。

銀山銅鉛鋅礦位於江南台隆與錢塘坳陷銜接部位靠近江南隆起一側,德樂中生代火山盆地的北北東向狹長邊緣,贛東北深斷裂和樂安江深斷裂所夾持的地塊中。區內地質構造復雜,火山活動頻繁,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成礦區帶屬長江中下游Fe-Cu-Au-Pb-Zn-硫鐵礦-明礬石-膨潤土-石膏成礦帶。

1.礦區地質簡述

(1)地層

礦區出露的地層主要是中元古界雙橋山群、侏羅系鵝湖嶺組,次為白堊系石溪組以及第四系。雙橋山群為一套淺變質火山沉積岩系,岩性以千枚岩為主,間夾砂質千枚岩,主要是絹雲母千枚岩、石英絹雲母千枚岩和凝灰質千枚岩,片理發育。鵝湖嶺組為賦礦層位,不整合覆蓋於雙橋山群之上,主要是沉積礫岩和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礦區南部白堊系石溪組為凝灰質粉砂岩、泥岩、細砂岩韻律層,與下伏鵝湖嶺組呈角度不整合。

(2)構造

礦區的基本構造格架是銀山背斜及其軸部斷裂帶,西山破火山口及其環狀斷裂帶。銀山背斜主體由雙橋山群淺變質岩系構成,背斜軸向45°~50°,向北東傾伏。銀山背斜軸部斷裂帶為沿銀山背斜軸部發育的斷裂(F7),走向45°,傾向近於直立,被次火山岩充填。西山破火山口及其環狀斷裂帶位於礦區西部,長軸北東向,呈橢圓形,剖面上呈筒狀。銀山背斜軸部斷裂帶及其衍生斷裂、西山火山口及其環狀斷裂成為礦區控岩控礦構造,直接控制礦床(體)的空間分布和產出形態。

(3)岩漿岩

礦區內岩漿岩均為燕山早期的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次火山岩和爆破角礫岩。火山—次火山活動分為3個旋迴,岩石成分由酸性向中酸性、中性演化。次火山岩有石英斑岩、英安斑岩及安山粉岩。石英斑岩形成最早,分布於大北山、北山和九區一帶,走向一般為北東東向,延深500m以上。英安斑岩侵位較晚,主要分布於西山火山口東側,其中3#英安斑岩是礦區內出露面積最大的次火山岩體,呈近東西向的岩牆。安山玢岩出露最晚,侵位於火山口內,與礦化關系不大。

2.礦床特徵簡述

(1)礦體特徵

按空間分布和產狀的不同,礦區由北向南可分為6個區段,即北山區、九龍上天區、九區、西山區、銀山西區和銀山區。各區段礦體沿銀山背斜斷裂帶及兩翼分布並受斷裂、裂隙制約。總體格局是中部銅硫金、南北鉛鋅銀的水平分帶特徵,共有礦體200多條。現以標本產生地北山區為主,簡要介紹礦體主要特徵:

北山區位於礦區北部,銀山背斜斷裂帶北西盤。礦體主要賦存於絹雲母千枚岩的壓扭性裂隙中,極少產在石英斑岩體張性裂隙中,有20多條礦體。其中規模較大的有10-1、10-2、10-4、10-2支4條主礦體。10-1礦體控制長810m,延伸910m,產狀165°∠84°,礦體厚0.70~9.51m,平均3.43m;10-2礦體控制長550m,延伸920m,產狀160°∠83°,礦體厚0.71~7.16m,平均3.43m,一般1.0~3.0m;10-4礦體控制長830m,延伸780m,產狀167°∠80°,礦體厚0.82~6.62m,平均2.97m;10-2支1礦體控制長640m,延深670m,產狀340°∠82°,礦體厚0.33~5.71m,平均1.94m,以1.0~3.4m居多。礦體形態均為脈狀,沿走向和傾斜方向呈舒緩波狀,總體近於直立,西部往北陡傾,東部往南陡傾,常見膨縮和尖滅再現。

(2)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區內礦石類型比較復雜,主要有如下幾種:銅硫礦石、銅金礦石、銅鉛鋅礦石、鉛鋅礦石、鉛鋅銀礦石。

礦石結構有結晶粒狀結構、交代結構、膠狀結構、文象結構、固溶體分離結構、壓碎結構、重結晶結構等。礦石構造有緻密塊狀構造、細脈浸染狀構造、角礫狀構造、條帶狀構造等。

標本名稱 銅鉛鋅礦礦石 編號 DB049 形成時代 燕山期

中國典型礦山大型礦石標本圖冊

本礦石標本采自銀山礦區北山區。標本表面為灰黑色,具晶粒結構,緻密塊狀構造。礦石礦物有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黃銅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絹雲母等。礦床Cu品位為0.48%~0.67%;標本Pb+Zn品位為3.75%,Cu品位為0.036%~0.047%,伴有金、銀

成因類型 火山-次火山熱液型 產地 江西省德興市銀山銅鉛鋅礦

『貳』 贛州有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的企業簡介

贛州有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位於素有「世界鎢都」之稱的江西省贛州市。公司最早的前身是贛州精選廠,於1956年籌建,1958年元月1日正式投產,是前蘇聯援華156個項目的配套項目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工廠建成鎢深加工生產線、鉍冶煉生產線和錫冶煉生產線,成為選冶結合的綜合型企業。1984年,企業改名為贛州有色金屬冶煉廠。2005年4月,按照國家國有企業體制改革、改制、重組政策,組成了贛州有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
贛州有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的技術和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動密封多用回轉爐、全自動連續推舟粉末冶金還原爐均獲科技成果獎。全自動連續推舟粉末冶金還原爐項目經省行業辦和集團公司組織鑒定,2006年已列入江西省新產品試制計劃。公司現擁有動密封多用回轉爐15台,全自動連續推舟粉末冶金還原爐25台。
贛州有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積極施行現代化企業管理,貫徹「科技為先導、質量求發展、管理出效益、誠信保雙贏」的質量方針, 2005年獲得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贛冶牌」精鉍、APT獲省、部優質產品榮譽證書,錫錠獲江西省優質產品獎,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有良好的信譽。公司現生產仲鎢酸銨、藍鎢、鎢粉、碳化鎢粉、精鉍錠、精錫錠等主要產品及副產品共20餘種。主要產品年生產能力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為:仲鎢酸銨3000噸,回收率95.4%;藍鎢1000噸,回收率99.1%;黃鎢600噸,回收率98.4%;精鉍1500噸,其中反射爐熔煉法回收率為86.5%,鼓風爐熔煉法回收率88.1%;電銀30噸,回收率90%;電鉛3000噸,回收率89%;精錫5000~8000噸。
公司一貫注重環境保護,「三廢」排放達到國家標准,較早地實現「一控雙達標」,廠區整潔、優美,初步建成了生態花園式企業。

『叄』 江西,瑞金怎麼樣

瑞金市位於江西省南部,武夷山脈南段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東與福建省長汀交界,南與會昌縣毗鄰, 西連於都縣,北接寧都、石城二縣。地理坐標:東徑115°42′~116°22′,北緯25°30′~26°20′。 總人口60萬,國土面積2448平方公里。以市區為中心,323、319、206國道為主幹的公路網可直達贛州、 南昌及閩粵,交通極為便利。已開通的贛龍鐵路與京九線連接,將成為瑞金另一條通往外界的快捷通道。 市內郵政、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齊全。

瑞金地處華中氣候區與華南氣候區的過渡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平均無霜期286天,年平均氣溫18.9℃.最熱以7月平均氣溫28.5℃,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7.6℃。 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均降雨天數163.7天。不寒不熱,不濕不燥,宜人宜物。

優越的地理條件,使瑞金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全市水能理論儲量達10萬千瓦, 可開發量4萬千瓦,全市現有耕地面積35.69萬畝,山地面積280萬畝,宜養殖水面2.6萬畝,草坡地8萬畝, 森林覆蓋面積724平方公里,系贛南林區和長江防護林區之一。市內動植物種類較多,屬於珍稀者有: 金環蛇、銀環蛇、獺、龜、油杉、黃綿木、紅豆杉、楠木、銀杏、觀音竹、四方竹等等。地下礦藏豐富, 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13類26種,主要有白雲岩、石灰石、螢石、金礦、鉭鈮、稀土、鎢、銀、鐵、錳、粘土、 無煙煤、磷、鈾。特別是優質石灰石儲量達9億噸以上,氧化鈣含量55.08%,且大部分裸露於地面,易於開采; 白雲岩儲量達1億噸以上,C+D級為1900萬噸,其金屬鎂含量為20.9%;螢石儲量達134萬噸,品位65%以上。
一、文化狀況
瑞金是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群眾歌舞之鄉」稱號。
(一) 歷史文化淵源
瑞金是舉世聞名的紅色故都,於公元953年設縣,1994撤縣設市.歷史上,因瑞金地處贛南東部山區,交通閉塞,屬「八閩百越蠻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晚,相對中原地區較為滯後.後來,漢、晉、唐、宋時期,中原人(指後來的客家人)大舉南遷,瑞金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客家人帶來的中原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揚,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瑞金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瑞金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曾一度改名為「瑞京」,是全國蘇區政治、文化中心.當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一大批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締造者和傳播者長期生活戰斗在瑞金,他們創造傳播灼先進文化與瑞金本土文化又一次相互激盪,互相濡養,推動了蘇區文化的繁榮,孕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蘇區文化.這一文化現象的沿續和發展, 形成了輝煌燦爛的紅土地文化、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是瑞金文化的主要構架,滲透在瑞金人民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崇文重教、敬祖睦鄰、愛國愛家:奉獻創新是瑞金市文化內蘊的主要特質,作為文化的主要載體--語言,瑞金人講客家方言,在文字語匯上較接近普通話,但語音又與鄰近縣市區的客家語言有差異。
(二)歷史文化名人與文化遺址
1、歷史文化名人
楊以任:字澹余,瑞金縣象湖鎮下坊人。明崇禎四年進士,授應天府教授,遷南京國子監博士。以「奇文令天下」,為「江西五大家「之一,著有《讀史四集》、《非非室文集》、《名臣言行集》、《皇明奏疏》等。
蘿有高(1743--1799)字台山瑞金九堡密溪人。清乾隆舉子,理學家。著有四卷本《尊聞居士集》
陳熾(1855--1990):清末愛國主義思想家、經濟學家.原名家瑤,字克昌,瑞金瑞林禾擴人。光緒舉子,歷任戶部郎中、刑部郎中軍機處章京。與康有為、梁啟超同倡戊戌變法。著有《續富國策》農書、礦書、工書、商書四卷,另有《四子詩集》傳世。
2、主要文化遺址:歷史文化遺址主要有漢代古墓葬、古窯址及明清古建築。蘇區時期,瑞金留下了一大批革命舊居、舊址,如:紅井、一蘇大禮堂、二蘇大禮查、紅色幣華毓在氰磕鑒玩有國家氫言支物補單仙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近年來,瑞金依託豐富的文化遺址資源,致力於創建全國最大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墓地,促進了紅色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三)主要藝術特色
(1)、戲曲(劇):瑞金歷史上沒有形成過自己的地方劇種,但很早就有地方民間戲曲班演出,但主要是廟會演出,演出過的劇種主要有崑曲、東河戲、祁劇、京劇和採茶戲等。蘇區時期,開創了紅紅火火的蘇區戲劇運動。蘇區戲劇取革命題材,用瑞金民音樂,蘇區時期戲劇對以後我國戲劇的發展起到探索、實踐和指導作用,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戰爭.現瑞金主要戲曲為贛南採茶戲.
2、燈彩:瑞金燈彩品種繁多,有茶燈、龍燈、馬燈、船燈近30種,多演出於鄉村宗祠,也經賞組織集中調演。
3、歌舞:以前瑞金曾流唱山歌,但內容多不健康;現不多見。現民間歌舞主要有馬刀舞、鏈槍舞等『近年來,我市著力挖掘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資源,先後創排了《紅土魂》、《紅都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劇節目,在全國各地巡演,觀眾反響熱烈。
4、建築:瑞金民問建築藝術,屬典型客家風格,客家圍屋隨處可見。
(四)主要文化活動
紅都之春藝術節:瑞金從1983年起舉辦「紅都之春藝術節」;一年一屆,現已舉辦了二十二屆,每年藝術節演出5-7個專場,上演節目150多個,千餘名演員參加演出。藝術節期間還舉辦商品展銷,美術、書法、攝影、花卉展覽戶客家燈彩踩街調演,.鄰~近縣市妙即(隊)卸一紅都乏春,一藝術節已成為具有濃郁瑞金特色的區域性文化品牌。
(五)機構設置及人員編制
瑞金市文化局設局長1名,總支書記1名、廠副局長4名、紀檢組長1名、系統工會主席1名,局機關設辦公室。
瑞金市文化局下轄文化館,主要職能為組織指導全市群眾性文化活動;
圖蕎館,主要職能為圖一書、情報信息的收藏借閱;
採茶歌舞劇團,主要職能為專業藝術的創作、演出;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主要職能從事農村電影的發行放映;
紅都影劇院,主要職能為舉辦影片放映、演出;文物所,主要職能為依法管理文物;
文化市場稽查大隊主要職能為依法繁榮和管理文化市場。
(六)農村文化情況
近年來,我市十分注重農村文化建設,積極推進農村文化"3122"及"6+1"工程建設。建立了600餘處村級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宣傳文化科技夜校。這些文化陣地經常開展文化活動,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七)文化產業情況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2004年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000餘萬元,佔全市GDP 的1.2%言目前,全市共有文化產業經營戶210多家,從業人員800餘人;主要從事文物博覽、網路文化、音像製品、歌舞娛樂、文藝培訓等經營活動.
二、文化管理政策
1、瑞金對文化的管理全面推行依法管理,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管理環境,管理方面主要法律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國務院《音像製品管理條例水一國務院《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國務院《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江西省文化市場管理條例》以及新聞出版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等。對從事各類文化經營活動的企業,瑞金市文化行政部門對其實行許可證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執行。
2、開辦文化產業項目的優惠政策。瑞金市文化行政部門對開辦文化產業項育的單位或個人、免收一切規費,其他稅收政策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瑞金市優惠政策執行。瑞金之名始於公元904年,古時這里盛產砂金,並設置淘金場,黃金為瑞氣盈門之意, 故名「瑞金」。1931年11月7日,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這里宣告成立,並把瑞 金定為首都,瑞金隨之更名為「瑞京」,成為全國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央蘇區廣大軍民,在以瑞金 為中心的紅土地上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治國安民的偉大實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瑞金因此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瑞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瑞金資源豐富,是江西省重要的非金屬礦產地和出口創匯基地縣(市),境內白雲岩保有儲量4.5億噸,居全國第一;石灰石儲量8.546億噸,螢石儲量193萬噸;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江西萬青年水泥有限公司與贛州華瑞集團合股,在瑞金投資6.1億元,建成了贛南最大的水泥企業——年產200萬噸水泥的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贛州的氟化工基地也落戶在瑞金。瑞金區位優越,是贛閩邊際區域的交通樞紐,是贛州市規劃中的贛南東部次中心城市,境內有319、323、206三條國道通過;接軌京九鐵路的贛龍(贛州至龍岩)鐵路橫貫瑞金東西,在瑞金建有贛龍線上最大的客貨站——鐵路三級客貨站;贛龍高速公路瑞金至贛州段目前正在緊張籌備開工,將於2008年建成通車;濟廣高速公路(濟南至廣州)鷹潭至瑞金段也將於明年開工,2009年前後建成通車。
改革開放以來,瑞金先後榮膺「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全國體育先進單位」、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群眾歌舞之鄉」等殊榮。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31.78億元;三次產業比為25.3:29.5:45.2;財政總收入2.0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46億元;實際利用境內外資金17.8億元,其中外資4163萬美元;出口創匯5412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9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9元。瑞金未來五年發展總的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對接長珠閩、融入閩東南、建設新瑞金」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開放興市、工業強市、旅遊旺市,全麵塑造紅色故都城市形象,加快建設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中心城市,努力把瑞金打造成「江西的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60億元,年均遞增12.5%;三產結構調整為16:42:42;財政總收入5億元,年均遞增19.8%;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年均遞增19.2%;外貿出口2億美元,年均遞增2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億元,年均遞增9.4%;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年均遞增6.5%;城鎮登記失業率4%。
主要戰略目標是:建設「一個中心」,推進「四個打造」。建設「一個中心」,即建設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的中心城市。充分發揮瑞金區位、交通等方面的綜合優勢,著力做強工業、做旺旅遊、做大產業,全面提升發展綜合實力;著重培育城市人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發展環境等軟實力,切實增強瑞金作為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中心城市的引力和張力,使城市不僅能夠滿足本市人民就業、就學、就醫的需求,而且具有吸納周邊地區的人過來購房居住、投資創業,以及就業、就學、就醫的承載力和吸附力,不僅能夠把有才幹、有本事、有經濟實力的人留下來,而且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為這里的經濟建設服務,具備對整個區域的市場要素、人才資源的吸附力,以及對這一區域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努力成為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的商貿物流中心、文化教育衛生中心、人才金融資本的中心、旅遊休閑的中心。
推進「四個打造」,即努力打造國內外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打造「江西的溫州」、打造和諧平安誠信瑞金。
打造國內外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抓手,認真實施瑞金紅色旅遊總體規劃和景區規劃,加快葉坪、沙洲壩舊址群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重點推進集蘇區歷史紀念、軍事陳列、青年紀念林、游園休閑、城市天然氧吧五大主題於一體的中華蘇維埃歷史紀念園、城市蘇區歷史文化景觀等一批項目,積極爭取中影集團投資建設紅色中華影視城。按照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潘逸陽對瑞金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的山水田園風光和具有濃郁紅色歷史文化氛圍的新瑞金的要求,在著力塑造紅色景觀的同時,加強歷史人文景觀修復和山水田園風光的保護,把紅色旅遊與綠色、古色資源開發結合起來,提煉旅遊城市的主題形象和城市精神,豐富瑞金紅色旅遊內涵。按照特色化、體系化的要求,全面推進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市場體系建設。以「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為主題,藉助國家級媒體和中國(江西)紅色旅遊博覽會等平台,擴大瑞金紅色旅遊知名度,打響紅色故都旅遊品牌,逐步把瑞金紅色旅遊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紅色旅遊品牌。
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充分把握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勢頭強勁的機遇,加快與長珠閩特別是閩東南地區體制機制對接、產業優勢互補、基礎設施互通、人才交流互動、要素市場一體化,努力使瑞金成為承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橋頭堡」和經濟協作區。積極調整工業園布局,拓展工業園發展空間,努力達到總體規劃萬畝、容納就業6—8萬人的規模。按照資本向優勢企業集聚、工業向園區集聚、人口向城鎮集聚的要求,圍繞食品葯品、輕紡織造、非水泥建築材料、機械電子等產業,著力培育關聯度高、配套力強的園內產業集群。集中支持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完成400萬噸生產線建設,努力發展成為江西省建材產業基地;加快氟鹽化工基地建設,努力實現100億元以上的生產能力,把瑞金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氟化工基地;積極扶持紅都水產、金瑞發製品等出口企業改進生產技術,增強應對國際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的能力,提高出口創匯水平。到2010年,瑞金工業園初步形成四個以上產業配套較為完備的產業集群,全市工業增加值達20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30%以上;工業創稅3億元以上,占財政總收入60%以上,瑞金工業在贛南東部工業發展中處於領先位置。
打造「江西的溫州」。大膽學習借鑒溫州人的創業精神,大力培育瑞金人「崇尚創業、自強奮進,敢於吃苦、善於經營,誠實守信、善謀實干」的時代新精神,走瑞金發展新路,把開放型經濟與內生型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放膽放量發展民營經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扎實推進「十大體系」建設,為經濟自主快速增長提供製度保障和硬體支持;切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改善和提升發展環境,著力打造誠實守信、開明開放的人文環境,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勤政廉潔、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安全穩定、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讓人們在良好的環境中放膽發展、安心創業;放寬政策,放開市場,引導人們大膽闖市場、投資創業;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返哺家鄉,鼓勵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服務創業、參與創業,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
打造和諧平安誠信瑞金。著力營造讓人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社會、人文環境。大力弘揚「紅都精神」,深入開展以打造「誠信瑞金」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市上下形成文明誠信、和諧互助的社會風尚。集中整治、打擊「黃賭毒」、「兩搶一盜」和境外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重塑瑞金誠實守信的對外開放形象。健全「和諧110」聯動服務體系,形成多層面、廣覆蓋的全民維穩格局。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場所、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的嚴防控管,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積極開展「情系百姓、關注民生」社會救助活動,實施扶貧助學助殘工程,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實現社會和諧公平。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深化文化和衛生體制改革,加強人口計生工作,統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肆』 江西省於都銀坑礦田貴多金屬礦資源潛力分析

高貴榮 梁景時 施明興 張永忠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贛南地質調查大隊,贛州341000)

摘要:江西省於都銀坑礦田是江西南部重要的貴多金屬礦產地,眾多地質學者和多次成礦預測均肯定礦田具巨大的金、銀、鉛鋅、錳等多金屬礦找礦潛力。1999~2001年江西省地調院利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機遇,採用新理論、新方法,進一步開展該區的找礦評價,取得了新的重大找礦突破,其中提出礦田青白口系的層控型鉛鋅礦和蝕變破碎岩型銀金礦、晚古生代地層的破碎帶型、層控型錳多金屬礦資源潛力巨大等新認識,為礦區後期勘查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尤其通過近4年來商業性地質勘查與開發,重點區段資源潛力得到進一步證實,充分顯示了本區的巨大找礦遠景。本文主要從礦田地質背景、典型礦床特徵入手,對礦田進行貴多金屬礦資源潛力分析。

關鍵詞:貴多金屬礦;資源潛力;銀坑礦田;江西於都

1 地質背景

江西省於都銀坑貴多金屬礦田,大地構造位置處於武夷塊體與羅霄塊體的交接帶上(圖1),面積近50km2

銀坑礦田構造主要以一系列北東向疊瓦式推覆斷裂為主,晚元古代地層多已褶皺倒轉,古生代地層褶皺殘缺不全,加上脆性斷裂帶切錯,長時期、多形式的疊加重組,構造表現十分復雜。礦田出露地層以前震旦紀褶皺基底和晚古生代褶皺蓋層為主,中生代地層多為斷陷盆地沉積。礦田岩漿活動十分頻繁,為加里東-燕山期岩漿岩呈長期多次活動特徵,東側高山角出露於侏羅系地層中的斜長花崗岩體;西緣有加里東黑雲母二長花崗岩;西南部有呈岩瘤、岩枝、岩脈狀侵入的燕山期閃長玢岩,石英閃長玢岩,中部淺成-地表裸露北西-北西西為主的花崗閃長斑岩、石英斑岩脈或岩牆群,深部(300~500m)有中-中酸性雜岩體。根據成礦條件分析,區內燕山期岩漿岩為礦田內生礦床的形成帶來足夠的熱源,加上地層中成礦元素的高豐值以及一系列斷裂構造形成的良好運礦通道和儲礦場所,使本區形成多成因、多類型金屬礦床條件十分有利。

銀坑礦田多類型的礦床密集分布且與異常重疊,百餘條礦化帶(體)遍及區內不同時代地層中的有利容礦構造部位,現發現的礦化類型如:青白口繫上施組中的層控型鉛鋅銀金礦、青白口系蝕變破碎岩型銀金礦、石炭系—二疊系破碎帶型-層控型錳貴多金屬礦及岩體接觸帶型和隱爆角礫岩型金礦等等,各類型礦化均不同程度的受地層、岩漿岩和構造的控制,並且礦化元素以高山角出露的斜長花崗岩體為中心向西延展,在平面上、剖面上(自下而上)都顯示為Cn、Au、(Ag、Pb、Zn)——Au、Ag、Pb、Zn(Cn)——Ag、Pb(Zn、Cn)的分帶規律。如已經查明的於都柳木坑銀鉛礦床、於都老虎頭鉛鋅礦床、牛形壩銀多金屬礦床等3個中型礦床和遍布區內近20處貴多金屬礦化點(圖2),充分顯示了本區巨大的貴多金屬礦資源潛力。

圖4 銀金礦帶綜合剖面圖

圖5 營腦錳多金屬礦區剖面圖

2.3.2 燈盞窩礦區錳多金屬礦床

礦床位於銀坑向斜盆地中北部。礦帶完全受二疊系車頭組鈣質砂頁岩層控制,走向北東東,產狀較平緩,地表表現為層狀含銀鐵錳帽(氧化帶),延長350m,寬1.0~8.0m,淺深部見錳多金屬礦化體,品位:Mn18.83%、Cu0.106%、Pb0.716%、Zn0.665%、Ag397.48×10-6。氧化帶內礦石礦物以錳的氧化物為主,有硬錳礦、軟錳礦、水錳礦、黑鋅錳礦、褐鐵礦、氧化鐵錳礦等,原生帶內可見菱錳礦、錳方解石;脈石礦物以石英、方解石為主。礦石結構主要有膠狀、隱晶質、半自形-它形晶粒狀結構、交代結構。地表礦石構造主要為緻密塊狀、腎狀、皮殼狀、放射狀、角礫狀構造。淺、深部的礦石構造有:緻密塊狀、網脈狀構造和角礫狀構造。

3 礦田資源潛力分析[3]

銀坑礦田位於江西南部重要的於山多金屬成礦帶上,在該成礦帶內,多種類型的礦床密集分布且與異常重疊,構成了帶內大范圍的礦集區。根據本帶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規律,帶內大多數貴多金屬礦床(點)主要賦存於前震旦—震旦系地層內;而硫、鐵、錳及稀有金屬礦一般產出於晚古生代地層中。帶內主要礦床類型有層控型、中低溫熱液、火山-次火山岩型和高溫熱液接觸交代矽卡岩型以及含鎢、銅稀有金屬硫化礦床等。銀坑礦田作為於山多金屬成礦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50平方公里范圍目前就發現有礦床(點)19處,其中探明或初步探明、並經論證可開發利用的礦床多處,如柳木坑銀鉛礦、老虎頭鉛鋅礦、牛形壩銀金鉛鋅礦、岩前滑石礦、燈盞窩錳礦等,隨著勘查開發工作的不斷深入,每個類型礦床都有新的突破,資源量得到快速增長,尤其在層控型多金屬礦化類型方面更加體現出巨大資源潛力。

圖6 燈盞窩錳多金屬礦剖面圖

就整個成礦帶而言,已發現礦床及礦化點共178處,其中初步探明(或探明)的礦床僅19個(其中有大型礦床3個、中型礦床6個),還有百餘個貴多金屬礦床(點)尚需進一步工作。表明該區礦化線索明顯、找礦潛力巨大。

3.1 層控型鉛鋅多金屬礦的資源潛力

層控型鉛鋅礦化帶完全賦存於青白口紀上施組兩層硅質白雲岩層位中,形態受基底褶皺的向斜構造控制,層控特徵十分明顯。通過層位對比,在礦田內的橋子坑向斜南段、六工排區段和白竹園區段以及外圍的長灣里礦區等均有含礦層位存在,並有明顯的礦致激電異常。通過橋子坑向斜北段不足2.5km長的含礦向斜構造范圍鉛鋅礦帶的勘查,就已發現了兩個中型鉛鋅礦床(老虎頭鉛鋅礦、牛形壩鉛鋅礦),計算其(333+3341)類資源量Pb+Zn196.97萬噸,伴生Au21.33噸、Ag1040.65噸。根據礦田內的其餘鉛鋅礦化層和銀坑外圍的長灣里及寧都青塘一帶,存在大致相同的地質成礦條件、相同的鉛鋅含礦層位及相應的激電異常,大范圍的礦化面積等,預測再新增資源量Pb+Zn500萬噸,並伴生Au50噸、Ag2000噸可能性極大。

3.2 蝕變破碎岩型銀、金礦的資源潛力

到目前為止,銀坑礦田該類型礦化帶有數十條之多,它們遍及區內不同時代地層中的有利容礦構造部位。以勘探證實的柳木坑17號礦脈為例,短短400m長、300m斜深,規模達中型;而經普查證實的牛形壩11號礦脈,長600m、200m斜深,規模也達中型;還有橋背坑7號金礦帶,雖然礦體較薄,但總體評價也可達中型規模。在柳木坑-橋背坑一帶,除上述3條礦帶外,還有一系列的礦化帶(如6、10、12、13、15、16、31、32號等),通過工作再發現幾個中型以上礦床是很有可能的。另外在礦田北部的金塘下、大窩坑、槽坑等同樣發現有同類型脈狀銀、金礦帶,有的礦帶已進入了礦產開發階段(如大窩坑1號銀、鉛鋅礦帶),有的正在進行勘查工作,並有較好地質成果。如此之多礦帶預測資源潛力,Ag可達1000噸、伴生Au可達5噸。

3.3 晚古生代地層中的層控型-破碎帶型錳多金屬礦的資源潛力

銀坑礦田構造盆地晚古生代地層相對發育,以燈盞窩—桃樹排一帶地表出露的含錳鐵帽為層控型找礦線索,以碰丘—河子背一帶地表出露錳多金屬礦化黑土和中深部鑽孔揭露高品位礦體為破碎蝕變岩型找礦突破口,本區的找礦潛力非常大。

3.3.1 層控型錳多金屬礦資源潛力

銀坑礦田晚古生代向斜盆地,沿二疊系車頭組鈣質砂頁岩層位,斷續有具一定規模的含錳鐵帽出露。在燈盞窩—老屋場一帶為向斜盆地南翼,含錳鐵帽斷續出露3段,每段長達250m以上,累計超過900m;桃樹排—月形—大塘坳—楓樹坳為北翼,含錳鐵帽斷續出露4段,每段長100~300m,累計超過1100m;以大致控制的燈盞窩區段1號礦體延伸100m、平均厚度6.83m、平均品位:Cu0.106%、Pb0.716%、Zn0.665%、Ag397.48×10-6為例,體重取3.0t/m3,則可預測其錳多金屬礦石量達409.8萬噸;其伴(共)生資源量Pb+Zn達5.66萬噸、Cu0.43萬噸、Ag達1628.87噸,資源潛力明顯。

3.3.2 破碎帶型錳貴多金屬礦資源潛力

在礦田西側的碰丘一帶,現發現礦化帶6條;在河子背一帶已發現礦化帶2條,它們均橫切晚古生代石炭系壺天組灰岩地層,並為明顯的蝕變破碎岩型礦化帶,且具一定規模。從地表礦化特徵到鑽孔礦心等資料分析,該類型礦床淺部以硫化錳礦為主,中部則以鉛鋅、銀礦為主,到深部可預測存在成礦溫度相對更高一些的銅金礦,具較明顯的垂直分帶特徵。其資源潛力以碰丘區段初步控制的V6礦帶為例,礦帶規模長近900m,傾向垂深800m,平均水平厚度1.07m,體重取3.0t/m3,以1:3期望值估算可獲礦石量達77萬噸;其旁側還有V3、V4、V5等規模相當礦帶,多條礦帶以品位Mn5.18%、Cu0.209%、Pb5.784%、Zn8.348%、Ag467.90×10-6、Au5.50×10-6進行資源量預測,礦石量可達231萬噸,金屬量Ag達1080.8噸、Au12.7噸、Pb+Zn32.64萬噸、Mn11.96萬噸、Cu0.46萬噸。另外,河子背有V7、V8兩條礦帶,走向長均大於500m,其中V8礦帶傾向垂深達300m,平均水平厚度10.35m,平均品位:Pb1.18%、Zn0.92%、Ag24.76×10-6、Au0.23×10-6,同樣以1:3期望值估算兩條礦帶礦石量可達310.5萬噸,預測金屬量:Ag76.88噸、Au0.71噸、Pb+Zn6.52萬噸。

4 結束語

總之,銀坑礦田位處贛南東部的於山多金屬成礦帶上,獨特的地質環境為多類型成礦提供了巨大的成礦空間,主要有益元素金、銀、鉛鋅、錳等,往往一位多體相對富集,資源潛力巨大。經長期地質工作者的辛勤勞動,每開展一輪普查工作,均會有一次較大的新突破和收獲。

本文綜合地質大調查(1999~2001年)《江西於都縣銀坑礦田貴多金屬礦外圍評價》項目部分資料和近年礦田內國家(省)資補費項目及商業性勘查開發資料等集體勞動成果,從礦田地質背景、礦床地質特徵角度出發分析其礦田資源潛力,預測銀坑礦田晚元古代地層中,有層控型鉛鋅礦資源潛力Ag2000噸、Au50噸、Pb+Zn500萬噸,有破碎蝕變岩型資源潛力Ag1000噸、Au5.00噸;另礦田的晚古生代盆地中,有層控型錳多金屬礦資源潛力Pb+Zn達5.66萬噸、Cu0.43萬噸、Ag達1628.87噸,有破碎蝕變岩型資源潛力Ag1157.68噸、Au13.41噸、Pb+Zn39.16萬噸、Mn11.96萬噸、Cu0.46萬噸。礦田全區主要3種礦化類型累計預測資源潛力達:錳多金屬礦石量為541.50萬噸,金屬量Ag5687.55噸、Au68.41噸、Pb+Zn544.82萬噸、Mn11.96萬噸、Cu0.46萬噸,其資源潛力之大、足以引起地礦人高度重視。

文章旨在交流與學習,不足之處敬請指教。成文過程中得到教授級高工許建祥同志的熱情指導,在此深表謝意。

參考文獻

[1]高貴榮,庄賢貴,曾載淋.贛南東部銀坑—青塘地區上施組硅質白雲岩特徵及其找礦意義.江西地質,2000(4)

[2]范世祥,陳小平.江西於都牛形壩礦區金銀、鉛鋅礦床特徵及其成因探討.資源調查與環境,2004(增刊)

[3]高貴榮,張勉斌.江西於都銀坑貴多金屬礦田礦化特徵、成礦控制及找礦方向.火山地質與礦產,1998(4)

The Resources Potentiality Analysis of Yingkeng Precious Multimetal Ore Field in Yu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Gao Guirong, Liang Jingshi, Shi Mingxing, Zhang Yongzhong

(South Jiangxi Geological Survery Party of JBEDGMR, Ganzhou 341000)

Abstract: Yingkeng ore field is important district of expensive multimetal mineral in the south of Jiangxi, numerous geological scholar and mineralization predict have affirmed this field as a enormous gold, silver, lead zinc, manganese, etc. large metallic ore let ore potentiality many times. Jiangx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utilized the opportunity of land and resource loud investigation in 1999~2001, adopted the new theory and method, further exploited and appraised of this district, had obtained new significance finding of exploiting, proposed new studying , including lead zinc mineralization of stratum controlled Qing-kou system , silver- golden mineralization of crashed-eroded rock,the type of crashed belt existed in late the Palaeozoic Erathem and manganese ploymetal mineralization of stratum controlled. It had established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n later stage for exploiting. Especially through the commercial geologic prospec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st 4 years, the potential resources of key sector are further verified, have fully revealed looking for the distant view of ore enormously of this district. This text proceed with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ore field ,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main deposit, analyzed the potential resources of expensive multimetal mineral in this ore field.

Key words: Precious multimetal ore; Resources potentiality; Yingkeng Ore field; Yu Jiangxi

『伍』 銀山銅銀多金屬礦田

銀山礦田位於贛中逆沖推覆帶前緣的德興-樂平中生代陸相火山盆地北東端,贛東北深斷裂上盤。火山盆地基底為中元古代張村岩群下部淺變質岩系,以絹雲母千枚岩為主,夾砂質板岩和凝灰質板岩;中晚侏羅世打鼓頂組火山岩不整合覆蓋於張村岩群之上,地層中Cu、Pb、Zn、Au、Ag等成礦元素豐度比地殼或區域地層平均值稍高。礦田主體構造是由基底變質岩組成的銀山北北東向背斜和一系列北北東向及東西向斷裂,礦田西部西山地區保留有中生代火山活動遺留下來的古火山口,該火山口地表呈北東向橢圓形,長1100 m,寬700 m,剖面上上大下小呈漏斗狀,略向南東傾斜,火山口內充填了一套流紋質和英安質的火山碎屑岩、熔岩及層凝灰岩等,周圍被環狀斷裂圍限,其中充填有管道相的英安斑岩體。

中生代火山岩全岩Rb-Sr等時線年齡值為164 Ma。根據火山-潛火山岩的空間分布、產狀及相互關系,可分3個亞旋迴,每個亞旋迴都從噴發開始到噴溢和潛火山岩體侵入結束。具反序和帶狀岩漿房特點。第一亞旋迴為流紋質集塊角礫岩和角閃流紋岩,總厚120 m,晚期有流紋斑岩侵位,同位素年齡159~142 Ma;第二亞旋迴為英安質集塊角礫岩、熔岩、凝灰質角礫岩和凝灰岩,總厚1100 m,晚期有英安斑岩等潛火山岩侵入,同位素年齡145~143 Ma,伴有較強的蝕變和銅鉛鋅金銀礦化;第三亞旋迴是少量的安山質熔岩和潛火山粗面安山玢岩,同位素年齡100.4 Ma。成礦作用主要與第二旋迴的英安斑岩有關。但據陳毓川等提供的銀山閃鋅礦石英脈中石英Rb-Sr同位素年齡值為156 Ma±15 Ma,原測定的第二旋迴英安斑岩年齡值可能偏新。

含礦潛火山岩主要沿銀山背斜呈串珠狀分布。三號英安斑岩是礦田內規模最大的含礦潛火山岩,岩體為東西走向的岩牆,長1050 m,寬20~130 m,出露面積0.08km2,產狀陡立,略向南傾,已控制延深1000 m以上,西端伸入西山火山口中,岩體與圍岩呈侵入接觸關系,邊部發育隱爆角礫岩帶(圖4-32、圖4-33)。

圖4-32 德興銀山銅鉛鋅銀金礦區地質略圖(據江西有色地質局1隊)

英安斑岩呈灰黃—紫紅色,斑狀結構,基質隱晶結構或微晶霏細結構,斑晶以斜長石為主,次為角閃石、黑雲母和石英,總含量20%~40%,石英斑晶熔蝕呈渾圓狀,有碎裂現象,角閃石和黑雲母具暗褐色暗化邊,粒徑0.5~5 mm;基質由上述礦物的他形集合體組成。岩石具塊狀、流紋狀或角礫狀構造,基質斑雜構造。副礦物有黃鐵礦、磁鐵礦、鋯石和磷灰石等。

同一旋迴的火山岩與潛火山岩在化學成分上基本一致,屬富鉀的鋁過飽和的鈣鹼系列。與成礦有關的英安斑岩含SiO2平均62.77%,K2O+Na2O 5.91%,Na2O/K2O 0.33,具貧硅,富鉀,鋁過飽和的鈣鹼性岩石特點(表4-19)。

圖4-33 銀山礦區西山-銀山地質剖面(轉引自楊明桂等,2004)

表4-19 銀山火山岩-潛火山岩平均化學成分(%)

註:括弧內數字為樣品數,未計算H2O和燒失量,32件樣品的原始資料引自江西有色地勘局。

經測試,含礦潛火山岩δ18OH7.89‰~9.17‰SMOW,δDH -66.6‰~-69.6‰SMOW,Sr同位素初始值0.7046~0.7083,∑REE165.19×10-6,∑Ce/∑Y7.84,δEu0.90,Eu無明顯虧損,稀土配分模式為右傾斜線(表4-20、圖4-34)。

表4-20 銀山火山岩-潛火山岩稀土元素含量表

註:括弧內數字為樣品數,14件樣品的原始資料部分引自江西有色地勘局。

礦田內貴、多金屬礦化面積6km2,礦化延深超過1500 m,從北往南可依次分為北山鉛鋅銀礦帶,九龍上天鉛鋅銅礦帶,九區銅金礦帶,西山銅金礦帶,銀山鉛鋅銅礦帶和南山鉛鋅銀礦帶等6個礦帶。礦體多呈脈狀、細脈浸染狀產於英安斑岩、隱爆角礫岩體及其附近的火山噴出岩與基底變質岩中,少數呈似層狀產於火山岩與變質岩的不整合面上。已探明礦體400多條,主礦體100多條,礦體長50~600 m,最長1050 m,一般厚1~15 m,最厚>100 m,延深200~600 m。礦體多呈陡傾斜產出,傾角70°至直立,其中九區、九龍上天、北山3個礦帶呈北東東走向,傾向南南東;擠壓片理發育,具壓扭性特徵,銀山區礦帶以北北西走向為主,受張扭性裂隙帶控制。傾向南西,少數北北東走向,傾向南東東;它們是新華夏系的3組構造成分。西山礦帶呈北東東-北北東半環狀分布。

根據礦體產狀形態和產出形式可分為細脈浸染型銅金礦體、脈狀銅金礦與鉛鋅礦體、緩傾斜層狀鉛鋅銀礦體3種類型:

細脈浸染型銅金礦體,以九區和西山區為代表,礦體產於3號英安斑岩體南北兩側接觸帶、隱爆角礫岩以及旁側的千枚岩、火山岩圍岩中。現已圈出銅金礦體20個,以3號英安斑岩南接觸帶的S1礦體規模最大,該礦體長785 m,垂向延深680 m,平均厚59 m,大量含銅金的硫化物呈細脈、網脈沿英安斑岩、隱爆角礫岩和千枚岩裂隙充填或呈稠密浸染狀散布其間,礦體平均含Cu 0.553%,Au0.727g/t,礦體邊界靠化驗品位圈定。

脈狀銅金礦與鉛鋅礦體,為沿裂隙充填的陡傾斜礦脈。其中脈狀銅金礦體主要分布在3號英安斑岩外接觸帶和西山火山口東側接觸帶的千枚岩中,呈盲礦體產出。脈狀鉛鋅銀礦體主要分布於北山區、九龍上天區和銀山區,是礦田內主要銀鉛鋅工業礦體類型,礦脈一般長300~600 m,最長1050 m,一般厚1~5 m,延深400~600 m,多條平行的脈狀礦體常組成礦脈帶,在礦區中部-250 m標高以下逐漸變為銅金礦體。

圖4-34 銀山火山岩、潛火山岩稀土分布模式(轉引自楊明桂等,2004)

緩傾斜層狀鉛鋅銀礦體,僅見於南山區,礦體產於晚侏羅世鵝湖嶺組底部火山碎屑岩與中元古代張村岩群千枚岩的不整合面之上,規模較小,礦體呈似層狀、不規則透鏡狀,由細脈浸染狀鉛鋅礦石組成,含多量的銀,產狀與地層一致,傾角平緩,介於15°~25°之間。

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有黃鐵礦、黃銅礦、硫砷銅礦、砷黝銅礦、斑銅礦、方鉛礦、閃鋅礦、輝銀礦,輝硫銻鉛銀礦、銀金礦、自然金、自然銀、碲金礦等。脈石礦物以石英、絹雲母為主,次有綠泥石,鐵方解石等。礦石主要有自形和他形晶粒結構,交代殘余結構和固熔體分離結構,碎裂狀、膠狀及次文象結構也較常見;礦石構造多為細脈浸染狀、脈狀、塊狀、角礫狀和條帶狀。

礦石自然類型以原生硫化物礦石為主,氧化礦石很少。原生硫化物礦石按有益組分可分為硫金礦石、銅硫金礦石、銅鉛鋅(金銀)礦石、鉛鋅銀礦石、銀鉛(鋅)礦石;按礦物組分可分為黃銅礦-黃鐵礦礦石,硫砷銅礦-砷黝銅礦-黃銅礦礦石,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礦石,方鉛礦-閃鋅礦礦石和方鉛礦礦石;按礦石的內部組構或構造特徵亦可分為網脈浸染狀、細脈浸染狀、小脈浸染狀和緻密塊狀礦石。各類礦石間無明顯界線,多呈相互過渡關系。礦石有益組分以Cu、Pb、Zn為主,伴有較多的Ag、Au、Cd、Ga、In。

圍岩蝕變圍繞英安斑岩體發育,寬度在1km左右,蝕變分早、晚兩期,早期蝕變呈面型發育,有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和碳酸鹽化;晚期蝕變呈線型發育,疊加在早期蝕變岩之上,有硅化、綠泥石化和碳酸鹽化。

蝕變分帶較為明顯,自英安斑岩內部向外水平分帶為:絹雲母化英安斑岩帶→石英絹雲母化英安斑岩帶→石英絹雲母化千枚岩帶→絹雲母綠泥石化千枚岩帶→綠泥石化碳酸鹽化火山岩及千枚岩帶。垂向上,近地表的火山岩多具綠泥石化碳酸鹽化,而石英絹雲母化則可延伸到垂深800 m以下的千枚岩中。推斷礦床深部應有斑岩銅金礦的內蝕變岩-鉀化帶。

圖4-35 銀山銅鉛鋅礦區+50 m中段平面地質示意圖(據江西有色地勘局)

礦化分帶與蝕變分帶大體一致,以3號英安斑岩體為中心,向南北兩側展開:銅金礦化帶→銅鉛鋅礦化帶→鉛鋅礦化帶→鉛(銀)礦化帶。垂直方向上,與蝕變分帶相對應,深部為銅金礦,中部為銅鉛鋅礦,淺部為鉛鋅銀礦(圖4-35)。

通過測試,礦田成礦流體的δ18O值如下:銅金礦化帶為+3.18‰~11.266‰,銅鉛鋅礦化帶為+9.30‰~10.37‰,鉛鋅銀礦化帶為+4.4‰~10.40‰,鉛(銀)礦化帶為+0.18‰~7.76‰。可見早期流體的δ18O值較高,近於岩漿水,成礦晚期的δ18O質偏低,近於大氣水。據197件硫同位素測試結果,δ34S‰介於-1.58~+1.27之間,平均+0.93,具深源硫特點。礦石鉛同位素測試資料顯示,靠近銅礦帶的九龍上天區,成礦早階段的方鉛礦鉛同位素組成穩定,並與英安斑岩、流紋英安斑岩的岩石鉛同位素組成相似。但北山和銀山區方鉛礦鉛同位素組成變化較大,說明有外來物質加入。將測試數據投入207Pb/204Pb-206Pb/204Pb圖解中,大多數投影點落在地幔演化線與造山帶演化線之間,顯示鉛的來源具有地幔和造山帶的混源特徵。另有3點落在上地殼演化線以外,說明有地層鉛參與(表4-21、圖4-36)。

表4-21 銀山礦床礦石、岩石鉛同位素數據及有關參數

註:2、3、4、6、7、8、10、12、14號樣為江西有色地質研究所資料;1、5、9、11、13號樣為銀山礦資料;15、16、17號樣據杜楊松資料。

礦物包裹體研究發現,礦石中氣液包裹體較小,多在3μ以下,為星點狀,不規則狀及負晶形等形態。包裹體液組成分中,陽離子以Ca2+、Na、K為主,Mg2+次之,陰離子以Cl-

大別-台灣走廊域成礦區帶形成的四維結構

、HCO3-為主,F-次之,氣體成分以CO2和H2O含量最高。包裹體均一法測溫得出,成礦溫度在330 ~100℃之間,其中銅金礦化為330~200℃,鉛鋅銀礦化為310~130℃,成礦溫度由礦化中心向周邊逐漸降低。包裹體中流體的含鹽度NaCl在3.0%~12.2%之間,其中銅金礦化帶為4.9%~12.2%,銅鉛鋅礦化帶為4.6%~8.4%,鉛鋅銀礦化帶為3.0%~7.7%,鉛(銀)礦化帶為4.6%~7.3%。成礦溶液的鹽度由礦化中心向邊部有降低的趨勢。通過計算,礦床的成礦壓力在260×105~100×105Pa之間,部位較淺。

綜上所述,銀山礦田銅鉛鋅金銀成礦與燕山期中酸性火山-潛火山岩漿活動有關,礦體受火山機構控制明顯,與礦化有關的英安斑岩成岩年齡為145~143 Ma,礦化蝕變火山岩同位素年齡為129.5 Ma,成岩-成礦持續至少有15.5 Ma。礦田中心部位(3號英安斑岩及其外接觸帶)以及礦田的中深部位為潛火山斑岩型銅金礦,以細脈浸染型為主;礦田上部和邊部遠離潛火山斑岩體的圍岩中,廣泛發育(潛)火山熱液型鉛鋅銀礦,礦體為陡傾斜脈狀。迄今,礦田累計探明工業儲量:銅108.68萬噸,鉛41.8萬噸,鋅55.86萬噸,伴生金127.61t,銀2690 t。礦床規模除鉛為中型外,其餘均達大型。

圖4-36 銀山礦區岩體與方鉛礦207Pb/204Pb-206Pb/204Pb圖解(轉引自楊明桂等,2004)

銀山礦田自地表向深部構成了一完整的火山-斑岩成礦體系,對應的礦化類型從火山熱液型—潛火山熱液型—斑岩型,它與Sillitore(1973)年根據安第斯帶和菲律賓島弧總結的經典礦化斑岩帶的成礦模式完全相似,因而深部可能出現斑岩型礦化帶。江西有色地勘局(1996)根據銀山礦田的蝕變、礦化分帶建立的區內火山-斑岩型礦化的綜合成礦模式見圖4-37。

據研究預測認為礦田更深的部位可能存在與德興銅廠類似的斑岩銅金礦現已證實。目前在九區、西山區和銀山區已施工1000 m以上的深孔20餘個,見礦最大孔深1283 m,控制銅金礦體延深已超過1500多米,礦體的厚度和品位有迅速增厚、變富的趨勢,預測礦體延深可達2000多米,銅資源量在200萬噸以上(圖4-38)。

『陸』 贛州贛金珠寶鍾表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贛州贛金珠寶鍾表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08月1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金版、銀及飾品、珠寶、鉑權金、玉器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孔力弘
成立時間:2009-08-14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6070021001170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厚德路95號

『柒』 江西什麼礦產資源最豐富

江西有色金屬、貴金屬和稀有金屬礦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銅、鎢、鈾、鉭、重稀土、金和銀礦被稱為「七朵金花」。江西已建成亞洲最大的銅礦和全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

截至2013年底,江西已發現各種有用礦產193種(以亞礦種計)。其中,已探明有資源儲量的139種,居全國前十位的有71種。鉭、鈾、重稀土、銣、伴生硫、化工用白雲岩、粉石英、麥飯石等8種居全國首位。

鎢、銅、銀、金、鋰、銫、碲、電氣石、光學螢石、滑石、陶瓷土、玻璃用脈石英、水泥用輝綠岩等13種居全國第2位;鈹等14種居全國第3位。

江西,簡稱「贛」(gà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南昌。又稱江右,別稱贛鄱大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為干越之地和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江西地處中國東南部,北緯24°29′14″至30°04′41″,東經113°34′36″至118°28′58″之間,東鄰浙江省、福建省,南連廣東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長江,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環鄱陽湖城市群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主體部分之一。

(7)江西贛銀貴金屬擴展閱讀:

一、地形地貌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為主;盆地、谷地廣布,略帶平原。地質與地貌地質構造上,以錦江—信江一線為界,北部屬揚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屬華南褶皺系,志留紀末晚加里東運動使二者合並在一起。

後又經受印支、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構造帶,南部地區有大量花崗岩侵入,盆地中沉積了白堊系至老第三系的紅色碎屑岩層,並夾有石膏和岩鹽沉積。

北部地區形成了以鄱陽湖為中心的斷陷盆地,盆地邊緣的山前地帶有第四紀紅土堆積。這是造成全省地勢向北傾斜的地質基礎。

二、水資源

江西地處粵閩高、中溫熱水帶邊緣,截止2008年7月8日,發現溫泉百餘處、熱水鑽孔20多處。最高溫度達82℃(溫泉)及88℃(鑽孔)。以60℃以下的多,約占總數的86%左右。

溫泉總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熱水鑽孔總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溫泉分布以贛南和贛中南為最密,約占總數的62.7%,熱水孔也多集中於該區,約佔64%左右。

『捌』 江西貴溪銀坑—金溪饒家山銀多金屬成礦特徵與遠景評價

趙志剛 劉建光 嚴學信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912大隊,鷹潭335001)

摘要:「江西貴溪銀坑—金溪饒家山銀多金屬礦評價」是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的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通過實施,提交了銀坑、饒家山、安山三處新發現礦產地,發現了貴溪銀坑、麻地、金溪金窟、臨川安山、宜黃厚源等一批具有較大找礦潛力的異常區。共獲得資源量(333+3341):銀2661噸,鉛18.93萬噸,鋅20.03萬噸,金1.72噸。伴生鐵錳礦石量959萬噸。

關鍵詞:銀多金屬礦遠景評價;江西貴溪銀坑—金溪饒家山;國土資源大調查

1 區域地質背景

評價區地處揚子板塊與華南板塊拼接帶南側,萍鄉—廣豐斷裂貴多金屬成礦帶東段,武夷山銅多金屬成礦帶北段。區域上受北東向鷹潭—安遠大斷裂和東西向萍鄉—廣豐深斷裂控制,大地構造變動和岩漿活動均受其影響。區內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有色、貴多金屬工業基地之一,也是國家級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基地之一。

1.1 地層

主要出露震旦系、侏羅系,零星分布石炭系、三疊系及第四系等(圖1)。震旦系分布較廣,為一套泥砂質碎屑物沉積為主夾火山碎屑沉積的復理石建造,並經高綠片岩相—角閃岩相區域變質,是區內重要的礦源層。侏羅繫上統為一套鈣鹼性—鹼鈣性系列的陸相火山岩系,劃分為打鼓頂組和鵝湖嶺組,二者之間為假整合接觸或噴發不整合接觸,該套陸相火山岩系中夾多層碳酸鹽岩、硅質岩(鐵錳碳酸鹽岩),經後期成礦疊加作用可形成層控疊生型銀鉛鋅礦床,是區內重要的含礦層。

1.2 構造

評價區處於一級構造單元華南褶皺系北緣的東部,橫跨武夷山隆斷束與大湖山—芙蓉山隆斷束兩個四級構造單元。作為三級構造單元武夷隆起和贛西南坳陷交界標志的鷹潭—安遠深大斷裂呈北東向斜貫全區。區內構造主要有褶皺構造、斷裂構造、火山構造、逆掩推覆構造等。

褶皺構造主要發育於震旦系變質岩中,有北東向、北西向、東西向3組。其中以北東向為主,規模較大。

斷裂構造以北東向為主,北西向、近東西向及近南北向次之,鷹潭—安遠深大斷裂從評價區中部穿過。北東向黃通、耳口、湖石等區域性斷裂大致平行分布。深大斷裂活動時間較長,既控制了基底褶皺的展布方向,又控制了中生代火山盆地的形成與展布,對區內礦床(點)空間分布起控製作用。

火山構造主要有月鳳山和天台山兩個火山斷陷盆地,屬北武夷山火山噴發帶的一部分。火山斷陷盆地發育火山通道相、火山噴發相、次火山—火山侵入相。

圖2 銀坑重點評價區下鮑礦區「四位一體」成礦模式圖

參考文獻

[1]朱訓.德興斑岩型銅礦.北京:地質出版社,1983

[2]朱上慶.層控礦床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991

[3]塗光熾.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

[4]劉迅等.江西冷水坑銀鉛鋅礦田構造的初步探討.江西地質,1990

Silver Poly-metal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Yinkeng, Guixi-Raojiashan, Jinxi in Jiangxi

Zhao Zhiguang Liu Jianguang Yan Xuexin

(No. 912 Geological Party of Jiangxi Province, Yintan 335001 )

Abstract: 「The appraises about the silver multi-metalliferous ore in Jiangxi Guixi silver pit-JinXi Rao Jiashan」 is the national big investigation project of territory resources, which was issued by Chinese geology Investigation Bureau.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ilver pit、 Rao Jiashan、 anshan three recent discovery ore deposits has been submitted, and the unusual area in which have the big prospecting potential have been discovered, such as the silver pit of Guixi, the hemp, the Gold hole of Jin Xi, Linchuan An Shan, Yi Huang Houyuan, and so on. In total, we obtains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333 +3341 ) : Ag 2, 661 tons, Pb 189, 300 tons, Zn 200,300 tons, Au 17, 200 tons, associated ferromanganese ore 9, 590, 000 tons

Key words: Silver polymetallic ore prospect appraisal; Jiangxi Guixi Yinkeng-Jinxi Rao Jiashan; National investigation of territory resources

閱讀全文

與江西贛銀貴金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鉭股票 瀏覽:245
全國融資租賃企業 瀏覽:506
國外匯款工行幾天到 瀏覽:130
合肥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447
11億韓元匯率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479
大智慧交易資金賬號 瀏覽:759
今日謝克換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105
正大杭州灣慈溪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75
普天匯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01
國內外匯如何開戶 瀏覽:332
台幣50元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96
連接價值投資未來 瀏覽:973
同一個基金公司左手倒右手 瀏覽:375
城投etf買入價格 瀏覽:305
10000元工資怎麼理財 瀏覽:29
90年代中國外匯管制 瀏覽:405
理財公司旅遊騙局揭秘 瀏覽:152
外匯延期付款申請 瀏覽:901
外匯副圖有什麼用 瀏覽:28
理財進階 瀏覽: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