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美國的外匯風險

美國的外匯風險

發布時間:2021-01-10 22:38:08

❶ 29、美國某公司3個月後將有一筆5000萬日元的應付賬款。為防止匯率風險,該公司以3%的費率向銀行交納保險費

所以說為什麼美國這個公 司要買保險的,一般來說日幣相對美金都是在升值的,也就是說內匯款到期的時候轉化成美容金應該都能拿到比預期多的美金,其實沒有必要買保險。
那麼保險的作用在於如果三個月後日元降為$1=JP¥160,那麼美國公 司在面 臨美金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因為事 前支付了保險費用,所以可以要求銀 行補償其損失,補償金額參照$1=JP¥130來計算。
但是當匯率為$1=JP¥100的時候,美國公 司沒有損失,不需要像銀 行保險提出補償要求,那麼只要不提交申請就行了,實際跟日本公 司的交易把拿到的日幣轉化成美金自己手裡的錢多了, 沒有造成什麼損失,也就談不到申請風險補償了。
這種事兒就跟買保險一樣,比如買了車險,但是如果有小的事 故,業主自己不想像保險公 司報告以免日後保險漲妷價等情況,可以自己付 款。保險公 司只是在收到被擔保人提交的報告 後才開始進入辦事程序,按照保險合約規定進行賠償。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❷ 為什麼說投美國債券的基金,可以對沖人民幣的匯率風

1、在影響海外基金投資收益的一系列風險因素中:
(1)商品勞務進口和出口交專易中的風險。屬
(2)資本輸入和輸出的風險。
(3)外匯銀行所持有的外匯頭寸的風險,匯率風險是其中之一,又稱外匯風險,指經濟主體持有或運用外匯的經濟活動中、匯率風險(Exchange Risk),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2、匯率風險可分為交易風險、折算風險(會計風險)。功能貨幣指經濟主體與經營活動中流轉使用的各種貨幣。記賬貨幣指在編制綜合財務報表時使用的報告貨幣,當這種貨幣對美元貶值時。如果投資者持有的股票是以國外貨幣計價的。
折算風險又稱會計風險,指經濟主體對資產負債表的會計處理中,將功能貨幣轉換成記賬貨幣時,因匯率變動而導致帳面損失的可能性、經濟風險(經營風險)。
交易匯率風險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投資者將獲得相對於該種貨幣匯率穩定或是升值時更低的回報。

通常是本國貨幣,經濟主體因外匯匯率的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交易風險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場合

❸ 美國留學:如何規避匯率風險

我們知道要去美國留學,最好有一年以上的准備時間,不僅要有資金准備,同時需要語言、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家庭成員的心理准備。申請簽證前,銀行可以為您出具存款證明,為簽證申請助您一臂之力;獲得簽證後,銀行還可以針對購匯、攜帶外匯和匯款等方面出謀劃策。

一、第一次出國帶多少錢合適

1.出於攜帶外幣現金出境安全考慮,建議出境時攜帶1500~3000等值美元外幣現金,可以應付路途必須的費用即可。

2.生活費

如果想多帶點錢作為生活費,那怎麼辦呢?通過銀行卡境外取現會產生高額手續費,取現金額也有限制,建議您使用旅行支票。生活費的金額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比如當地的房屋租金、伙食費、交通費、通訊費等)來確定。

旅行支票:攜帶方便,是一種用於留學、旅遊和商務出國的常用支付工具,比現金更安全,既可以在境外銀行兌換現金,也可以在酒店、商場、餐廳等消費場所直接使用,一旦丟失,還可以立即掛失,並在當地獲得補發的旅行支票。

3.學費

據介紹:一般根據國外大學的要求和相應國家的簽證政策來規劃學費的支付。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在學校通過刷卡的方式繳納學費,有可能會有額外的手續費,最好是通過境外匯款直接匯入學校指定賬戶。

二、銀行匯款方式大比拼

境外電匯:1~3個工作日可以到賬,收費低廉,需要境外有賬戶

西聯匯款:全球快速匯款,10分鍾到賬,不需要在境外開戶,美元現鈔也可以直接匯款

環球匯票:攜帶方便,全球通用,但只能在出票銀行掛失

旅行支票:攜帶方便,使用方便,可在境外掛失和當地補發

三、如何規避匯率風險

1.不要盲目結匯

人民幣近期匯率雙向波動幅度明顯,波幅擴大將加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動,如果客戶持有美元,即使短期內不需要美元,也不要急於結匯。目前美國經濟形勢較不明朗,但歐洲經濟情況更為糟糕,從5月份的情況看,美元仍相當強勢。

2.購匯換匯分批購匯,提前關注,選好最佳時機

以往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不大,人民幣兌美元處於單邊升值狀態,一般是隨用隨買,現在波動幅度逐漸加大,當天選擇哪個時點換匯變得更重要。

例如:客戶購匯1萬美元,一周之內選擇不同時間購匯可能產生好幾百元人民幣的匯差。所以,建議分批購匯,光大銀行客戶可藉助網上結售匯業務,適時跟蹤外匯牌價,這樣更易捕捉到合適的價位結售匯。

❹ 中國大量購入美國國債的利弊(全面分析

近年中國持續增持美國國債,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也未減持。這和中國外匯儲備增長、結售匯制度、外匯儲備結構、去杠桿化、人民幣國際化、中美關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關系,同時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國國債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感,抑制了美國大量印製美元,但卻帶來很多風險,包括美元貶值風險、國債縮水風險、債務償還風險、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貨幣政策風險。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現狀
(一)持有量暴增
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標志著中美關系正常化,此後中國逐漸開始購買美國國債。從1972年到1999年底,由於缺少外匯,不熟悉美國金融市場等原因,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數額較少,而且基本上沒有形成較大的持有量。中國對美國國債的大量持有是在2000年以後,2000年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僅僅600億美元,但是從2001年開始這個數額開始了迅猛增長,到2009年5月已經達到了8015億美元。
(二)金融危機後加速持有美國國債
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不僅沒有減持美國國債,反而加速持有美國國債。2008年9月,中國增持美國國債436億美元,首次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第一債權國。2009年5月中國又增持了380億美元美國國債,總量達到8015億美元。從2007年底到2008年底的單年增加持有量達2498億美元,也創下了前所未有的單年增持紀錄。2009年1月和2月中國外匯儲備分別減少326億美元和14億美元,但是中國在這兩個月分別增持了122億和4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三)逐步調整美國國債持有結構
目前中國依然在持續購買美國長期國債,但凈增持規模在2008年的第4季度明顯下降。2008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中國增持美國長期國債分別為242億、361億、42億美元;增持美國短期國債分別為-110億、470億、1050億美元。2009年5月,中國增持美國長期國債40.3億美元,增持短期國債339.7億美元,這表明中國5月所購入國債以短期國債為主。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原因剖析
(一)資金來源—改革開放外匯儲備迅猛增加
將我國長期以來的外匯儲備情況和美國國債持有量結合起來分析可知,中國外匯儲備越多,持有的美國國債越多,即中國使用外匯儲備的重要途徑是購買美國國債。2001-2008年,中國每年穩定的有40%左右的外匯儲備是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存在。所以長期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和持有美國國債量之間具有穩定的比例關系。然而改革開放以來,以貿易上「獎出限入」,資金上「寬進嚴出」為特徵的外向型經濟導致近年來中國外匯儲備急劇快速增長,當外匯儲備增加時,就會有更多的外匯儲備去購買美國國債。
(二)購買對象—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和流動性
金融危機導致美元的強勢地位陷入危機。但是歐元、英鎊、日元的表現卻更弱,所以這些貨幣目前還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國際地位。在全球都面臨金融危機時,中國意識到美國國債是相對保險的投資產品。美國國債容量大、需求強勁、交易活躍、流動性強、收益較高,如果減持美元資產,來增持其他幣種資產,也只能導致外匯儲備市場價值出現較大賬面損失。
(三)儲備結構—不能大部分購買黃金、石油等
中國的外匯儲備中不僅含有外商來華投資的款項和中國所欠的外債,還包含國際游資和貿易順差。即使在貿易順差中,也不全是國內企業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跨國企業。2001-2006年,超過50萬家外商投資企業正在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其出口總額已連續5年占據當年中國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因此為了維持正常的經濟秩序,外匯儲備就必須滿足外商和內商的經常性兌換需求。所以中國不能將大部分外匯儲備用於購買黃金、石油和礦產等實物。
(四)去杠桿化—大量資本重新流入美國
金融危機下,去杠桿化已經成為一個熱詞,現在全球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國的金融機構)都已啟動去杠桿化進程,引起大量短期國際資本重新流回美國。另外,由於美國國債仍是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具流動性的資產,所以大量短期國際資本重新流入美國投資於美國國債。這一方面會引起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會引起美元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國國債就成為中國的必然選擇。
(五)結售匯制—政府控制跨境資本流動
強制結售匯條件下,企業必須把所得外匯賣給指定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在外匯市場上將超過頭寸限額的外匯賣給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在取得外匯的同時,要增加相應數量的本幣發行。可以說,外匯是央行通過增加貨幣發行從企業和個人手中取得的,因而外匯儲備成為央行的資產。這就滿足了政府對於跨境資本流動的控制,政府手中集中的過多的外匯儲備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場,美國國債是相對合適的投資產品,因此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增加。
(六)其他目的—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金融危機之後,中國仍然繼續增持美國國債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現階段的國際信譽還是建立在龐大外匯儲備和巨額美國國債持有的基礎之上的。中國可以通過大量持有美元國債來維持人民幣的國際信譽,為人民幣國際化邁進一大步。
(七)中美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現在,美國是中國商品的最大進口國,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美國可以維持中國的出口增長,中國可以維持美國超前消費。中國停止購買或者拋售美國國債,會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增和價格暴跌,從而給中國帶來巨大的賬面損失。一旦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美國就會印刷更多的美元進行救市,於是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導致中國外匯儲備縮水,中國就會進一步減持美國國債,如此下去中國便陷入了惡性循環。
(八)政治因素—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不僅有經濟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歷史表明,全球經濟危機或是金融危機之後,世界都會建立新的國際秩序。這次金融危機後,不論歐洲、中國還是日本,都沒有一個經濟體能取代美國的角色。中美兩國制度不同,近年中國迅速崛起,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形成了挑戰和威脅,因此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徘徊不定。這時中國增持美國國債,從旁協助美國救市,就占據了道德優勢,中美兩國之間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國際關系,這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實力和國際地位。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風險
(一)國債縮水風險
自從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增發國債一直是美國政府的最主要融資方式。2007年美國國債的凈發行額為5490億美元,2008年上升至1.47萬億美元。一旦新增國債供給量超過其市場需求量,則新增國債的收益率將會顯著上升,而存量國債市場價值縮水。
(二)美元貶值風險
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購買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這增加了美國長期內通脹與美元貶值的風險。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以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迅猛增長。由於美聯儲的資本金並沒有變動,所以其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就意味著其在不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一旦美國經濟有所回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提高,流動性將加速轉化為信貸與廣義貨幣。這時美聯儲不能及時從貨幣市場抽迴流動性,那麼通脹將隨之而來,美元就會貶值。
(三)債務償還風險
近年來,美國一直依靠發行國債來彌補其巨大的融資缺口。伴隨金融危機的爆發,大規模救市的展開,美國的債務負擔更加沉重。白宮預算管理處預測2010財年美財政赤字1.26萬億美元,比之前預期提高870億美元,佔GDP的8.5%。美國的凈資產在急劇下降,而債務數額卻快速上升,由此可見美國已不具高額債務的償還能力。
(四)本幣匯率風險
中國M2/GDP的比例現在高居世界之最,說明央行投放的貨幣並沒有轉化為對實體經濟增長的貢獻,要麼資金是在虛擬經濟如資本市場內循環,要麼說明貨幣的投放已超出實體經濟的合理要求。中國2009年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用更多的美元外匯增持美國國債,於是美聯儲就將這些貨幣投入到本國的貨幣市場增加本國的流動性,於是支撐起美國企業的融資和對外投資,這些企業會進一步擴大對中國商品和服務的進口,這樣大量的貨幣以外匯和投資的形式再次流入中國,按國內的換匯機制會引起人民幣的再一次增發,長期看必然引起本幣的貶值。
(五)貨幣政策風險
巨額美國國債的存在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形成障礙。對於大量的美國國債,需要以美元的價值投放相應的人民幣數量,但是大量美國國債造成外匯的沉澱,短期內美元貶值的趨勢必然給國內貨幣政策造成干擾。一旦美元貶值,前期投放的人民幣過剩,國內流動性過剩,從而進一步誘發通脹。另外,對應大量美國國債的人民幣增發要求央行必須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以防止國內的流動性泛濫,但是提高利率會誘發國際投機資本對人民幣的套利,使得央行緊縮措施收效並不明顯。

❺ 29、美國某公司3個月後將有一筆5000萬日元的應付賬款。為防止匯率風險,該公司以3%的費率向銀行交納保險費

搜一下:29、美國某公司3個月後將有一筆5000萬日元的應付賬款。為防止匯率風險,該公司以3%的費率向銀行交納保險費

❻ 結合美國金融危機談談我國外匯儲備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我國外匯儲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過大,提高機會成本

高額外匯儲備使機會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資本的有效使用率。外匯儲備是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國銀行的,如果不是用於儲蓄而用於對外投資的話,可以用於進口或投資,那麼收益率則要遠遠高於儲蓄收益,這樣就構成了外匯儲蓄的機會成本。由此可以看出越多的外匯儲備,就有更多的機會成本。

(二)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增加通貨膨脹壓力

1994年初,我國實行了單一匯率制度,在對資本與金融項目實行嚴格管制的同時,對經常項目實施強制的結售匯制度。該制度規定,除了允許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開設外匯現匯賬戶外,對中資企業實行強制結匯,經常項目下的外匯收入除少數非貿易非經營性收入外,都必須賣給外匯指定銀行。而外匯指定銀行的結算周轉頭寸等都是有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實際情況核定的,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外匯市場最大的買入者。近年來,我國連續貿易順差,中國人民銀行只能購買超額的外匯,這就造成了基礎貨幣投放量的增大,加上貨幣乘數的作用,形成過分寬裕的貨幣供給,加劇了通貨膨脹壓力,不利於人民銀行對國內的宏觀經濟進行調控。

(三)結構相對單一,增大了儲備風險

目前,在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所佔的比例較大,每當美元貶值或美國國內出現通貨膨脹時,我國外匯儲備都會隨之貶值,從而造成外匯儲備的損失。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由於國際資本迅速大規模地流動,金融市場的利率與匯率波動也將十分激烈,因此匯率風險增大。另外,一國大量地持有另一國的貨幣資產,勢必會帶來一定的政治風險。假使中美關系惡化,我國很可能面臨持有的美元資產被凍結的風險,使我國的外匯儲備遭受重大損失。

參考論文:
http://www.gygov.gov.cn/gygov/1442575838544461824/20090410/182009.html

❼ 美國出口商下個月將有歐元收入,為了避免匯率風險,他應該賣出歐元預期合約對嗎,對不對呀,到底對不對

正確,下月收入歐元,所以擔心歐元貶值,歐元貶值將導致收入的美元回減少,也就是要通過賣答空歐元來彌補損失。
賣出歐元遠期,如果歐元貶值,則收到的歐元價值下降,但是在遠期合約上獲利。
滿意請採納,不懂可以追問。謝謝!

❽ 為什麼說投美國債券的基金,可以對沖人民幣的匯率風險謝謝

人民幣復的匯率風險就是指人民制幣貶值風險,所以你如果購買一定的美國債券基金,那麼人民幣即使貶值,你持有美國債券基金的美元相應能值更多人民幣,這不就抵消掉了人民幣貶值所帶來的風險嗎?但是,如果人民幣升值的話,你就虧了,因為換的人民幣要少了。

❾ 影響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的因素有哪些

1、美聯儲政策
美聯儲,即美國聯邦儲備銀行(Fed),美國中央銀行,完全獨立的制定貨幣政策。Fed主要政策指標包括:公開市場運做,貼現率(Discount Rate),聯邦資金預期年化利率(Fed Funds rate)。
聯邦資金預期年化利率:最為重要的預期年化利率指標,也是儲蓄機構之間相互貸款的隔夜貸款預期年化利率。
貼現率:商業銀行因儲備金等緊急情況向Fed申請貸款,Fed收取的預期年化利率。
2、債券因素
影響美元匯率的債券因素有30年期國庫券和10年期短期國庫券。
長期債券和美元匯率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系,但是,一般會有如下的聯系: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原因導致的債券價格下跌,即預期年化收益率上升,可能會使美元受壓。
債券間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差異會影響到匯率。如果美元資產預期年化收益率高,匯推升美元匯率。
3、財政部因素
美國財政部負責發行政府債券,制訂財政預算。財政部對貨幣政策沒有發言權,但是其對美圓的評論可能會對美圓匯率產生較大影響。
4、股票指數
影響美元匯率的股票指數有三種,分別是:道瓊斯工業指數、標准普爾500種指數以及納斯達克指數。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對美元匯率影響最大。從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美元匯率有著極大的正關聯性(因為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資產的緣故)。
5、歐洲美元
影響美元匯率的歐洲美元有兩種,分別是3月期歐洲美元存款和3月期歐洲美元期貨合約。
歐洲美元是指存放於美國國外銀行中的美元存款。這種存款預期年化利率的差別可以作為一個對評估外匯預期年化利率很有價值的基準。比如以USD/JPY為例,當歐洲美元和歐洲日元存款之間的正差越大,USD/JPY的匯價越有可能得到支撐。
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和3月期歐洲日圓期貨合約的息差是決定USD/JPY未來走勢的基本變化。
6、其他因素
其他影響美元匯率的因素有交叉匯率、聯邦資金預期年化利率期貨合約以及美國的經濟數據。
交叉盤的升跌會影響到美元匯率。聯邦資金預期年化利率期貨合約價值顯示市場對聯邦資金預期年化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約的到期日有關),是對聯儲政策的最直接的衡量。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中,最為重要的包括:勞動力報告(薪酬水平,失業率和平均小時收入),CPI(消費者價格指數),PPI,GDP,工業生產,房屋開工,房屋許可和消費信心。

閱讀全文

與美國的外匯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進階 瀏覽:466
山西焦化對外投資 瀏覽:829
基金519995今日凈 瀏覽:8
基金廣發行業領先成長 瀏覽:989
軟銀賽富基金規模 瀏覽:655
准畢業生貸款app 瀏覽:318
恆豐銀行貴金屬賬號銷戶 瀏覽:929
火焰山股票 瀏覽:819
貸款遲遲不放款怎麼辦 瀏覽:373
工商銀行貴金屬賬戶是怎樣的 瀏覽:150
湖北廣電股票 瀏覽:412
請問美爾雅期貨軟體交易收費嗎 瀏覽:459
關注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漲 瀏覽:636
外匯交易有沒有騙人的 瀏覽:948
放棄期貨改炒股 瀏覽:773
出售外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瀏覽:607
股票配資金融 瀏覽:225
博時雙月薪基金份額折算 瀏覽:936
北京玖遠投資 瀏覽:891
外匯年收益計算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