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金分紅對個股影響是好是壞
從大環境來看,上市公司採取現金分紅的分配方案,主要原因基於兩個方面:其一,隨著管理層對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的改變,迫使許多上市公司改變了原來一貫選擇的分配方案。去年年底前中國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只有進行了年終分配,才能在下一年度進行配股和增發。再融資門檻的提高,使上市公司不得不在進行再融資時提高其再融資的成本,即向股東派發現金紅利。當投資者意識到自己所投資的公司確確實實能夠產生良好的投資回報時,再根據自身的融資需要實施再融資計劃。再次,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上市公司遭遇到信任危機,加上國有股減持所帶來的影響,改變了市場投資者的固有觀念,上市公司推出送股或轉增股本往往被市場視為「圈錢」的前兆,市場認同感不強。再加上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影響,國內部分上市公司也在一定程度上採取了保守操作思路,不再單純追求企業高速擴張。一方面迎合市場投資者的需求,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另一方面也使企業自身發展的穩定性增強。此外,由於今年統一指數的推出將提上議事日程,而爭取進入統一指數、充當藍籌股角色,將極大地改善上市公司的市場形象。在此之前採取高現金分紅形式,可以爭取到投資者的支持,這也是上市公司考慮的一個方面。 上市公司分配方案採取現金分紅數量的增多,將對市場造成這樣的影響:首先,將增加市場的做多氣氛。去年下半年以來,滬深指數出現了大幅下跌,個股股價也大多縮水近半,市場投資風險明顯加大,投資者則飽受套牢之苦。這樣,投資者追求暴利的投資理念開始破滅。在這種情況下,採取穩健操作,獲取高於銀行同期利率水平的理念開始出現。今年春節期間央行進行了第八次降息,使得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在扣稅後只達到1.6%左右,而此前多數上市公司所推出的分紅政策,其派現率均高於1.6%的利率水平,達到或超過了2.25%的水平。本周三宇通客車所公布的每10股送6元現金的分配方案,使其派現率達到3.984%(按周三收盤價計算)。上市公司派發高現金紅利,將可以部分補償投資者在以前投資操作中所蒙受的損失,增加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和做多意願,對於營造市場做多氣氛具有較大作用。其次,將會更深遠地影響到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在西方成熟股票市場中,上市公司多數採取派發現金紅利的形式,對投資者予以回報。而我國股票市場以往上市公司大多採取送股或轉增股本的分配形式,其著眼點在於募集更多資金,這也使投資者在操作理念上養成了追求題材、注重炒作的習慣。目前上市公司分配政策的變化,將進一步促進投資者注重投資回報、穩健操作的投資理念。最後,高派現公司數量的增多,將在市場中形成一個短期內強勢做多的板塊,增加市場投資者的操作機會。隨著時間推移,上市公司公布年報工作不斷進展,年報因素對市場走向的短期影響也越來越大。與風險性較高的績差股相比,業績穩定、具備高派現可能的上市公司股風險性較小。同時其二級市場股價走勢的可預期程度較高,將構成短期以內投資者選擇投資的理想目標。 當然,由於上市公司業績參差不齊,市場投資理念的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而且能夠實現高派現率的公司數量還並不多,因此在今後行情中,這類個股還無法完全充當起推動整個市場上漲的主要力量。同時一旦這類公司股價大幅上漲,使其派現率下降,低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那麼其高派現的吸引力也會大打折扣。此外,出於一部分上市公司推出現金分紅的目的還是在於今後實施再融資計劃。因此對於這類板塊中的個股,投資者進行操作時還應當考慮到其行業成長性、歷年業績情況,及今年是否存在再融資要求等,進行綜合分析。
B. 股票里的高派送是什麼意思
高派送在股票市場中也會被說成是高送派,送是指以送股或是轉贈股本形內式回報股容東的行為,派是指派發現金形式進行分配。
一般情況下市場上高送派的公司比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一是能夠大筆分紅和送股的公司,往往發展潛力都不錯。二是大比例送轉股本,會大幅攤低股價,在市場樂於炒低價股的風氣下,股價表現會好於市場。
但投資者要小心鑒別高送派股票後面莊家可能設置的陷阱。
C. 請問幾年那些股票是高派現的,謝謝
滄州明珠
宏達股份
鹽湖鉀肥
水井坊
張裕A
雙匯發展
南寧糖業
新華百貨
全聚德
永新股份
桂東電力
宇通客車
雲鋁股份
萬力達
潞安環能
山東黃金
D. 推薦幾個高轉送題材股票謝謝
高轉送概念股
一、高轉送概念概述
隨著年末的臨近,個別具備年報預期的個股開始獲得市場的關注,而作為年報行情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轉送潛力股已經開始顯露出逐次發力的曙光。
從歷史上看,高轉送行情向來存在虎頭蛇尾的痼疾,比如在2012年中報期間實施高轉送的納川股份、慈星股份、中科合臣等股均在利潤分配預案推出後遭遇「見光死」,因此投資者,對於高轉送潛力股的關注宜早不宜遲,特別是在當前大盤較為低迷的背景下,可逢低介入、中線布局。
高轉送概念的炒作通常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猜謎期,市場將有潛力的個股羅列出來,依次進行炒作;第二階段為兌現期,最早預案亮相的個股,資金往往大炒一把,但行情的持續性一般不長;第三階段為實施方案後的填權期,但在A股市場中高轉送股出現填權的可能性要低於貼權。因此高轉送概念股最具超額收益的時期就是第一階段。由於當前市場對高轉送題材的關注剛剛起步,加之市場較為疲弱,相關個股的股價尚未完全啟動,因此目前應該是布局高轉送題材股的較好時機。
高轉送題材可從業績超預期幅度、最近一期業績情況、機構持股集中度、大小盤效應以及之前走勢這五個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如下:
⑴、年度業績超預期幅度越大的個股,所獲得的超額收益可能越高;
⑵、距離基準日最近一期EPS環比增長的個股,在年度業績超預期後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超額收益;
⑶、基準日前60個交易日內跑輸大盤的個股,在年度業績超預期後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超額收益;
⑷、距離基準日最近一期機構持股比例較低(30%及以下的)個股,在年度業績超預期後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超額收益;
⑸、自由流通股本5億股以下的小盤股,在年度業績超預期後更有可能獲得更高的超額收益。將上述五個角度的篩選條件進行組合後回溯,得到年報業績超預期個股的最優篩選標准為「最近一期機構持股比例30%及以下、年報業績超預期幅度50%以上的小盤股」。
雖然每年推出高轉送方案的上市公司不盡相同,但投資者還是可以從一些財報數據上發現具有高轉送潛力的個股。一般最終能實施高送轉的上市公司通常都具備股本小、每股公積金、每股未分配利潤高、業績增幅較大等特點。從2012年的市場情況分析,總股本在5億股以下,前三季度每股凈資產超過3元、公積金在2元以上、每股未分配利潤不低於1元、2012年業績增幅不低於30%且在最近中報期間沒有實施過利潤分配的上市公司最有可能在2012年年報披露期間推出高轉送方案。結合2012年三季報以及2012年年報預告披露的信息看,九洲電氣(300040)等110家上市公司有望成為2012年年報期間的高轉送明星。
對高轉送題材的炒作向來都是年報行情的傳統保留節目,在2012年大行情不佳、投資者難以通過交易差價獲利的背景下,高轉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可能更大,特別是差異化紅利稅政策的推出有望推動更多投資者樹立價值投資的理念,預計高轉送特別是高分紅概念股將成為市場在歲末年初的主要關注方向之一。
二、2012年報18隻高送轉概念股
據同花順數據部統計,2012年年報符合高送轉的上市公司共有18家,分別是:新疆浩源、首航節能、卡奴迪路、中科金財、信質電機、克明面業、東江環保、加加食品、龍泉股份、騰新食品、共達電聲、雪迪龍、鞍重股份、黃海機械、百洋股份、茂碩電源、猛獅科技、長亮科技。(圖)
上實發展(600748)、寶鈦股份(600456)、新疆浩源(002700)、山東礦機(002526)等股保持著相對的強勢,隨著大盤指數尾盤反彈,先後登上了個股漲停榜,而這4隻個股所共同擁有的一個特徵就是:具備高轉送的潛力。
高送轉預案公布前投資者獲得超額收益的幾率較大,預案公告之後超額收益並不十分穩定,所以掘金高送轉股票需要提前布局。除了通過財務指標甄別潛力股外,投資者還要關注相關個股是否具備回饋www.southmoney.com投資者的傳統,A股市場中的不少「鐵公雞」在財務數據上都擁有分紅能力,但就是不願實施利潤分配。而股價較高的次新股為了降低股價、降低交易難度也往往具備通過高轉送拆分股價的意願。
股權送轉的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不會對投資者帶來直接收益,同時由於股本擴大,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將攤薄每股收益,因此現金派現對於投資者而言才是「真金白銀」,高派現個股具備更強的參與價值。另外,業績才是支撐上市公司股價的關鍵,高轉送只能對股價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1、年報率先亮相股或具爆發力
歷年A股年報期間,首批披露年報的公司,其股價都會遭遇暴炒。如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精華制葯(002349)拔得2010年年報頭籌,精華制葯在2011年1月4日至5日,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2012年年報期間,營口港(600317)和ST興業率先公布年報,預約披露日發布之後,兩股均是大幅上揚。另外,中小板中最先披露的興民鋼圈(002355)自2011年12月30日之前就連續上漲,元旦之後再次出現兩個漲停板。
按照歷來滬深交易所年報預披露時間表發布的規則,2012年12月31日當天晚間應該能夠出來,深交所發布比上交所發布能提前,2012年三季報時,深交所的預披露時間表白天就公布了,這對交易中的個股產生了足夠的事件性的沖擊,所以2012年12月31日,激進的投資者可以在當日全程關注。
2、業績暴增品種有牛股
截止到12月19日,滬深兩市已有934家公司發布了2012年全年業績預告,64家公司全年的業績預增最大幅度超過去年一倍。如華星化工(002018)、雙箭股份(002381)、海螺型材(000619)、橫店東磁(002056)、寶通帶業(300031)、許繼電氣(000400)、廣匯能源(600256)等公司的業績都將較去年同期大幅度提高。
業績大幅預增股這是年報行情的必須一環,業績預告超預期的個股將引發市場熱捧。從一些業績大幅增長的個股中,可以在同行業中埋伏相關品種,如今年的電氣設備行業業績將有可能暴增,許繼電氣日前預告今年最大業績變動幅度達到120%,同行業中的平高電氣(600312)肯定也不錯。還有中小市值地產股也將出現一些業績暴增股。
3、高送轉必有好戲看
年年高送轉,年年有行情,高送轉概念在今年年報披露期間勢必還會得到市場追捧。從近三年年報送轉股票的特徵分析,在2012年中報以及之前已經實施了高送轉的股票在2012年年報期間再次送轉的概率嚴重降低,所以大多數在2012年上市的新股且沒有送轉的股票,年報期間送轉的可能性較大。
據統計,合計18股符合高送轉條件,它們分別是:新疆浩源(002700)、首航節能(002665)、卡奴迪路(002656)、中科金財(002657)、信質電機(002664)、克明面業(002661)、東江環保(002672)、加加食品(002650)、龍泉股份(002671)、騰新食品(002702)、共達電聲(002655)、雪迪龍(002658)、鞍重股份(002667)、黃海機械(002680)、百洋股份(002696)、茂碩電源(002660)、猛獅科技(002684)、長亮科技(300348)。
高送轉是到了准備的時候了,如龍泉股份與蒙草抗旱(300355)一些品種,無論在股價上還是在財報條件上都具備這個條件,在業績上也還可以,這些個股如果能較早地發布高送轉預案,市場上的資金不會失去炒作的機會。
E. 上市公司在什麼情況下會派股,什麼情況下會分紅但不配股
起碼的要求就是上市公司業績比較好。
轉增是從公積金里取出錢摺合股份分給專股東,送股是從未屬分配利潤里取出錢摺合股份分給股東。
送股和轉增都是無償的獲得上市公司的股票,只是上市公司在財務核算的帳務處理不一樣。
分紅如果僅指派現的話就是從未分配利潤里取出現金分給股東,需要交稅。
可以簡單的參考幾個指標:
A、上市時間不久的,比如次新股,最好一年之內沒有高派送過,人老珠黃的幾率不大。
B、從三季報財務指標上看每股公積金最好超過兩元,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好在一元以上,每股經營的現金流量最好為正。
C、最好業績預增,看K線股價處在相對低位,近期沒有被爆炒拉升。
D、有至少三家以上的社保、年金、基金在裡面,最好佔有一定比例的流通股份,比如最少10%以上,這個指標一則機構的調研能力強於散戶,二則機構買入多了自然要求上市公司來高轉增或高派現。
以上僅供參考,不作為入市依據。
F. 當公司從市場上購入本公司股票時,股價會怎樣變動
上市公司積極回購 歷史顯示回購後多數股價下跌
2012-11-10
A股二十多年的發展史上,進行過回購的上市公司僅有十餘家,在大多數企業更願意增發股票以融資的大環境下,願意回購的企業堪稱「鳳毛麟角」。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從理論上來說,將減少公司的發行股份數量,從而增厚每股利潤等指標,本應是極有利於股東的大利好。然而在A股市場,有回購行為的公司的股價,卻往往體現不出「利好」的價值,並沒有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投資者又該如何看待不同情況下的回購行為?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證券周刊將為投資者作一個詳細梳理。
A股市場盡管已經運行二十餘載,上市公司家數也已經接近2500家,但回購這件事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還算是個新鮮玩意兒。原因無他,實在是20多年裡都沒有多少公司進行過回購,才會讓投資者對此感到陌生。
眼下,在上證指數不斷徘徊於2000點之際,證監會與國資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前期均表態支持上市公司、特別是有條件的中央企業進行股份回購。不過從近期上市公司公告來看,大部分公司寧願選擇增持而非回購。
有這樣一種說法:當產業資本紛紛進行股份增持或回購時,往往意味著市場已經進入底部區間,也即是此時的股價已經被產業資本認為是低估了。不過從目前市場環境來看,似乎還不能簡單地得出這一結論。
本周,中國水電(601669,收盤價3.29元)停牌兩天召開董事會,討論到底是回購股份還是建議控股股東增持。最終,其控股股東中國水電集團選擇了增持。
但從海外成熟市場經驗來看,一些巨無霸公司在成熟階段回購股票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2011年,就連耄耋之年的巴菲特也提出了四十年來首次回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計劃。可以預見,隨著A股市場日趨成熟,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也勢必增多。此時,研究一下回購對公司股價可能產生的影響,將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近期上市公司積極回購
所謂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一定數額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一般會將所回購股票注銷。由於回購後公司在外發行股份減少,因此回購會提升每股收益等關鍵指標。
如果回購後公司現金減少、從而不得不加大融資力度,或者回購本身就依靠借債進行,那麼還將提升財務杠桿;對競爭地位強、經營進入穩定階段,且長期負債比率過低的公司,會起到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的作用。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A股歷史上共有25家公司曾提出過回購方案。其中有11家完成回購,寧波華翔(002048,收盤價6.15元)、長安B(200625,收盤價3.15港元)曾經兩次提出並實施。
今年10月以來,晨鳴B(200488,收盤價3.05港元)、大東南(002263,收盤價5.69元)、申能股份(600642,收盤價4.08元)董事會提出了回購預案,正等待股東大會審議。南玻B(200012,收盤價4.90港元)的回購方案已獲得股東大會批准;粵水電(002060,收盤價5.02元)回購方案則被股東否定。江淮汽車(600418,收盤價5.36元)、安凱客車(000868,收盤價4.39元)、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4.65元)和魯泰B(200726,收盤價6.67港元)則正在實施回購。
部分回購公司股價逆市上漲
江淮汽車或許是近期最積極開展回購的上市公司之一。11月6日,公司剛剛正式公布股票回購計劃書,第二天就實施了首次回購。根據其11月7日的公告,公司首次回購數量為30.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2%,購買的最高價為5.19元/股,最低價為5.15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57.87萬元。
8月30日,江淮汽車股價曾一度跌至4.3元/股,跌破每股凈資產。公司管理層認為當時股價過低,遠低於公司價值,旋即推出回購方案。根據計劃,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用不超過3億元自有資金,以每股5.20元或更低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公司預計,此次計劃將合計回購公司股份約5769.2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4.48%。
不過在首日回購後,江淮汽車本周股價出現小幅上漲,已經超過了回購價格上限。而自9月14日公司公告將回購以來,江淮汽車股價上漲約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本周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江淮汽車投資者熱線,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當時提出5.20元/股回購價上限時,公司股價還不到5元,但沒想到最近二級市場股價已經上漲到了回購價之上。「無論如何,在剩餘的回購期限內,只要滿足條件,我們還是會做的」。
同樣屬於江淮汽車集團控股,且與江淮汽車同樣地處安徽的安凱客車也在11月6日披露了回購報告書。到明年10月16日為止(即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一年內),安凱客車可以以不超過5.2元/股的價格,回購不超過2000萬股公司股票,動用資金上限為1.04億元,占總股本的2.84%。目前安凱客車股價在4.3元左右,距離回購價上限尚有20%的空間。因此安凱客車並未像江淮汽車那樣急著回購。
而寶鋼股份目前則在獨唱央企上市公司回購大戲。
8月末,寶鋼宣布擬斥資50億元進行回購,每股價格不超過5元,預計回購股份約10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約5.7%,占社會公眾股約22.8%。9月21日,寶鋼首次實施了回購。而截至11月1日,寶鋼已回購2.43億股,購買最高價為4.67元/股,最低價為4.51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1.17億元(含傭金)。這意味著寶鋼已經完成了回購計劃的20%以上。
歷史經驗:回購後多數股價下跌
從二級市場來看,這些提出或正在回購的公司股價走勢往往強於宣布回購前,甚至強於相同板塊個股。
如8月28日,在寶鋼宣布回購當天,這家總市值高達700億元的巨無霸罕見地以漲停價報收。盡管尚未達到5元/股回購價上限,但寶鋼已較回購前上漲約14%。安凱客車從9月以來漲幅更是超過25%。
不過現在走強並不意味著一直走強。A股市場上,那些為數不多曾經回購的公司就演繹過回購時股價有支撐,回購完成後股價江河日下的「悲劇」。甚至有些公司回購期間也不能起到「托市」的作用,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下跌。
以寧波華翔為例。這家為大眾、通用等歐美系合資廠商提供內外飾配件的零部件公司2005年上市,是最先登陸中小板的民營企業之一。2011年和2012年,寧波華翔在很短時間內兩次提出回購,並均付諸實施。
2011年5月17日,寧波華翔董事會提出以不超過2億元、價格不高於14.5元/股的條件,回購不超過1379萬股公司股份。消息公布當天,寧波華翔以上漲6.02%報收。當年11月30日,寧波華翔回購期滿,此後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總計回購1394萬股,超額完成計劃。但由於當年5月以後公司股價一路下滑,至回購期滿跌幅超過25%,因此公司反而只花費了約1.44億元,節省不少資金。
回購期滿後,寧波華翔的股價表現更差。2011年12月,寧波華翔出現斷崖式下跌,一個月時間就跌去27.20%,年底收盤價僅為7.20元,較當年5月提出的回購價上限已經「腰斬」。
第一次回購高調開場卻股價走低,並未打擊寧波華翔董事會積極性。
今年1月31日,寧波華翔再次提出回購方案,擬分兩期投入不超過11億元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預計可回購1.64億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29.6%。在股價不高於7元/股(除息後6.92元/股)時,使用不超過5億元資金進行第一期回購,在第一期5億元回購資金使用完畢且公司股價不高於6.5元/股的前提下,再追加使用6億元進行第二期回購。
受該回購計劃的支持,今年2月至6月,寧波華翔股價一直維持在7元上方,其中兩度逼近7元即迅速反彈。
9月4日,寧波華翔公布了最終回購結果。截至8月14日回購期滿,公司已回購股份共計23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4.19%,成交最高價為6.92元/股,最低價為6.72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6億元(含印花稅、傭金等交易費用),只相當於11億元回購計劃的約15%。
從近期寧波華翔走勢來看,與第一次一樣,回購並未對公司股價形成強有力的支撐。本周五(11月9日),寧波華翔收於每股6.15元,較其回購限價低出約10%。
此外,去年德美化工(002054,收盤價6.67元)也曾經花費5473.75萬元回購公司股份548.48萬股,價格在8.96元/股~11.73元/股之間。公司回購期限結束日為2011年12月31日。而今年以來,德美化工跌幅已接近30%。
健康元(600380,收盤價4.41元)
也在2011年2月19日~11月30日之間實行了回購,從去年12月至今,健康元股價跌幅超過20%。
上述公司的股價在回購後依然出現下跌,不排除市場整體處於下跌趨勢中的系統性因素。不過,也並不是每家進行回購的A股公司都會出現暴跌。
2007年7月,九芝堂(000989,收盤價13.48元)完成回購後股份注銷,那一次九芝堂累計回購1384.55萬股,價格為4.67元/股~5.29元/股,斥資6969.95萬元。此後5年,九芝堂股價幾經浮沉,仍然在今年8月創出歷史新高(復權後)。
/海外借鑒/
巴菲特:長期投資者期待的是股價下跌
A股市場畢竟歷史太短,樣本有限。如果放眼海外,回購對公司、特別是大公司的經營和股價影響則更具有參考價值。
IBM,從打孔機到超級計算機和PC機,到軟體和服務,再到如今提出「藍色基因」計劃,這家經歷了百年風雨的公司多次改變了世界。20世紀70年代,IBM一度出現大量現金盈餘。由於缺乏顯著投資機會,IBM公司在增加現金紅利 (1978年的紅利支付率為54%,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紅利支付率僅為1%至2%)的同時,於1977年和1978年共斥資14億美元回購本公司股票。1986~1989年期間,IBM公司再次斥資56.6億美元回購4700萬股自家股票。
現在,IBM已經不再試圖「戰勝」人類大腦,而是試圖在2019年左右完全模擬人類大腦了。股票市場上,IBM股價已經從50年前的2美元漲至190美元(不考慮復權),成為一家市值超過2100億美元的巨無霸公司。
和30年前一樣,IBM仍然積極推行股票回購。今年前兩個季度,IBM均使用了超過30億美元資金用於回購股票。10月31日,IBM更是宣布,將回購股票資金增加75%,使之達到117億美元,並表示計劃在明年4月要求董事會批准繼續增加回購股票金額。
IBM回購股票對提升股東價值的影響從2011年巴菲特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的信中可以一窺究竟。2011年,此前號稱「從不投資科技股」的巴菲特斥資109億美元購買6390萬股IBM股票,佔比約5.5%,成為去年轟動全球資本市場的重磅新聞。
巴菲特在股東信中表示,對於IBM這家可能會花500億美元左右在未來幾年回購股份的公司,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應該期待的是股價的下跌,而非上升。在公司股本下降,持股數不變的情況下,長期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將上升。如果股價下跌導致IBM回購股份數量增多,那麼在IBM能持續盈利的情況下,未來長期投資者將分享到更多的盈利份額。
這種想法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或許是屬於顛覆性的。但巴菲特在闡述為何會回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份時,更加清楚地表示了回購的意義。
2011年9月,伯克希爾·哈撒韋宣布將以最高為股票賬面價值的110%回購股份,為四十年來首次。其後在觸及限定價格前,伯克希爾回購了價值6700萬美元的股份。
「當滿足兩個條件時,我和查理會選擇股份回購:1、公司擁有充裕的資金來維持日常運轉和所需的現金流;2、股票價格遠低於保守估計的公司內在價值。只有當回購價格低於股票內在價值時,繼續持有的股東的利益才不會受損。而當持有的現金少於200億美元,我們也不會進行股票回購操作。在伯克希爾,財務實力毫無疑問比其他所有事情都要重要。」巴菲特表示。
到2011年為止的過去47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賬面價值從每股19美元增長到99860美元,年復合增長19.8%。今年年初,伯克希爾紐交所A股股價約為11.45萬美元,到11月8日美國東部時間收盤時上漲至12.69萬美元,其最新每股凈資產為10.69萬美元。
/深度解析/
三大原因導致回購不受追捧
每家上市公司在宣布回購的時候,原因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鑒於近期公司股價持續低迷,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凈率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為增強投資者信心、保護廣大股東利益,綜合考慮市場狀況和公司的財務資金狀況,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
這幾句話幾乎成了回購公告的標准開頭模板。但為什麼大部分實施回購公司的美好願望都落空了呢?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以供投資者參考。
原因一:宏觀經濟增速放緩
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不佳,A股市場估值重心也因此不斷降低。今年第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率為7.4%,為連續第七個季度放緩,並且也低於政府設定的全年7.5%的GDP目標。前三季度,近2500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07%,剔除銀行股及 「兩桶油」後降幅更是達到15%。而官方製造業PMI直到10月才回升至50%的「榮枯分水嶺」上方。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樣本的匯豐PMI仍處於萎縮區間,則說明實體經濟仍未重回大幅增長軌道。
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在近一年時間內都鮮有增量資金入場,也沒有大級別反彈。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下跌近6%,個股跌幅超過20%的比比皆是。熊市的時候,往往再多的利好投資者也視而不見,而利好釋放完畢後,則彷彿最後一個支點被抽取,股價更容易出現大跌。
原因二:行業景氣度影響
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只有30餘年時間,A股市場的歷史更短。中國企業中,鮮有像IBM這種能夠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並能引領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的公司;也沒有出現類似伯克希爾·哈撒韋這樣的傳奇。大部分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企業藉助中國城市化進程分享到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成果,卻也隨著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轉型而不得不面對自身出現的瓶頸。
如寧波華翔 (002048,收盤價6.15元)作為汽車零部件公司,2009年受益於汽車消費的井噴,當年凈利潤增長率高達150%,而到2010年下降至17.46%。2011年和今年三季報,公司業績分別下跌32.38%和21.23%。獨唱央企回購大戲的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4.65元)僅僅依靠資產處置收益,今年三季報實現70%的凈利潤增幅。但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到2011年底,我國鋼鐵產能已經高達9億噸,較2000年的1.28億噸增長6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放緩和房地產高景氣度不再,寶鋼所在的行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面臨甚至「賣鋼不如賣水」的困境。
但有一個不得不提到的另類是九芝堂(000989,收盤價13.48元)。這家老字型大小企業恰恰屬於醫葯行業——被一些投資人稱為「最容易出牛股的天生好命行業」。九芝堂主打產品包括驢膠補血顆粒、足光散等。今年前三季度,針對醫改政策變化所導致的市場不穩定性及流通秩序亂象,九芝堂進行了營銷模式轉型,業績因此同比下滑近20%。但凈利潤現金含量高達127.9%,毛利率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盡管11月9日九芝堂以跌停報收,但今年1月至8月初,公司股價區間最高漲幅超過100%。
由此可見,回購只是向投資者傳達出管理層對公司現在估值以及未來發展的態度,而非市場價格的決定性因素。真正能決定公司股價走勢的還是所處行業的發展情況、公司自身經營和業績。許多投資者以是否破凈作為支撐公司股價上漲的理由,但凈資產無法支撐其股價,本身就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的悲觀,以及資產可能減值的預期。
原因三:回饋機制不完善
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饋機制尚不完善,造成大部分投資者熱衷的是股價短期漲跌,而非長期價值的實現。
海外的情況恰恰相反,2002年,彭明盛擔任IBMCEO以來,市值2100億美元的IBM已經斥資超過1000億美元進行股票派息或股票回購。這對A股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在巴菲特購買IBM股票前,彭明盛曾表示計劃在2015年之前斥資500億美元用於股票回購,以實現到2015年運營利潤達到至少每股20美元目標。
而A股市場上,即使有一些上市公司願意進行高分紅高派現,也常常因為自身經營或未來融資等原因,高派現不具有持續性,甚至出現有時候為某種目的多年不分紅後忽然一次性高派現、其後又繼續當鐵公雞的情況。如2011年中期,西南證券(600369,收盤價8.68元)每10股派息5.5元,但當期公司每股收益僅為0.14元;而在2010年8月,公司實行了定向增發方案,受益最大的卻是參與定增的股東。
還有一些高分紅的公司,則又會因為股性不活等因素而受到投資者冷對。如寧滬高速(600377,收盤價4.83元)每年分紅比例都非常高,2011年度的分紅方案均為10派3.6元,以其派息日2012年7月10日收盤價5.27元估算,股息率達到6.83%,遠遠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但今年以來寧滬高速跌幅近10%,抑制了股東長期持股的積極性。因此回購對中小投資者來說,更容易被看作短期利好,而像巴菲特那樣,期待回購期間IBM股價下跌,更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在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的倡導下,今年上市公司紛紛制定了未來股東的回報計劃,要提升投資者的回報,並引導價值投資理念形成。只是巴菲特花了整整四十餘年的時間才讓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所以,對A股市場來說這同樣需要時間。這不但需要監管層努力,而最根本的是,如果A股市場能出現類似IBM這樣的上市公司,那麼一定是A股投資者的福音。
G. 哪些股票股息率高
四類公司派現多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這些具備高派現能力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四類:
1、周期性行業,如鋼鐵、石化等。
這部分上市公司占據了大部分比例。如首鋼股份(000959)10派4,萊鋼股份(600102)10派4,遼河油田(000817)10派5等。這些上市公司受益於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行業景氣度大幅提升,旺盛的需求和產品價格的提高奠定了公司業績的基礎,也具備了大手筆派現的能力。
2、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小板作為新生事物,第一次迎來了年報的業績考驗,從大部分中小板上市公司年報來看,公司的成長性得到了良好的體現。而德豪潤達(002005)10派10、科華生物(002022)10派7等讓投資者看到了民營企業分紅的慷慨。這部分上市公司雖然沒有大型國企深厚的家底,但良好的治理結構和企業成長性仍然使其具備高派現能力。
3、部分傳統企業繼續保持高派現的優良作風,典型的如佛山照明(000541),不負\"現金奶牛\"的美譽,維持一貫的高派現傳統,推出10派4.8的方案,此外,如雙匯發展(000895)等也相當不錯。
4、在今年的高派現隊伍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封閉式基金的集體分紅狂潮,科匯、科翔、科訊、融鑫等不約而同地推出分紅預告。
H. 高股息率的股票有哪些現金分紅的那種
1、股息率(Dividend Yield Ratio),是一年的總派息額與當時市價的比例。以占股票最後銷售價格內的百分數表示的年度股息,容該指標是投資收益率的簡化形式。持有股票獲得收益的比例。
2、在中國股市一般是看分紅等能力來確立股息率。
3、而中國股市談分紅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一樣,
4、所以,不能用股息率來選股。
I. 在股票市場里,每10股派現多少算的上是高派現,或者是占公司可供分配利潤的多少算的上是高派現,
過去10轉抄5以上就算高轉了,近兩年襲10轉10很常見。而且近兩年10轉10的股票都不一定是利潤很好的公司。還有你說的派現和轉增是不一樣的。派現是指的現金分紅。近兩年由於轉增過於頻繁,派現如果高的話對該股利好較多,也更能體現上市公司利潤確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