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中國外匯儲備要持有美國這么多錢
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為了應付國 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 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外匯儲備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外匯儲備狀況是外匯交易基本分析的一個重要因素,其重要功能就是維持外匯市場的穩定。一國的貨幣穩定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特定市場條件下其外匯儲備所能保證的外匯流動性。從國際經驗看,即使一國的貨幣符合所有理論所設定匯率穩定的條件,但是,如果這一貨幣遭受到投機力量的沖擊,且在短期內不能滿足外匯市場上突然擴大的外匯流動,這一貨幣也只好貶值。從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看,在濃厚的投機氛圍下,缺乏耐心的國民和謹慎的外國投資者常常喪失對貨幣的信心,成為推動外匯市場劇烈波動的致命力量。在這一力量的推動下,政府維護匯率的努力實際遠在儲備降為零之前就已經被迫放棄。 外債的結構和水平也是外匯交易基本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個國家對外有負債,必然要影響外匯市場;如果外債的管理失當,其外匯儲備的抵禦力將要被削弱,對貨幣的穩定性會帶來沖擊。許多國家如阿根廷、巴西等的外債數額超過其儲備額,其初始的想法是外債會保持流動。但是,在特定的市場條件下,如果該國通過國際市場大規模融資的努力失敗,失去了原來的融資渠道(這也正是東南亞貨幣危機和阿根廷金融危機中所出現過的),就只能通過動用外匯儲備來滿足流動性,維持市場信心, :外匯儲備的穩定能力就會受到挑戰。從國際經驗看,在外債管理失當導致匯率波動時,受沖擊貨幣的匯率常常被低估。低估的程度主要取決於經濟制度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性。而若一國的短期外債居多,那將直接沖擊外匯儲備。
B. 中國外匯儲備與買美國國債什麼關系
外匯儲備的作用就是平衡國際收支。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都可以看成這個國家政府的信用支票,對內,政府強制國民使用這種支票;對外,政府沒有強制權力,但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需要做生意,A國賣了商品給B國必然要持有B國的貨幣。對於B來說持有他國貨幣就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比如A通貨膨脹太厲害或者是政府倒台,為了生意能夠順利做下去A必需持有某種東西作為全球硬通貨(即在國際上都認賬,且不易貶值)因為即使自己的貨幣貶值了,沒人要了,照樣還有東西能夠償付B的債務。
持有什麼好呢?
以前是黃金越多越好,但是現在放棄金本位制度了。
美元出現了,它仰仗的是一個實力強大的美國政府,美元相對來說穩定,有美國政府作擔保比較「值錢」,其實這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你不可能持有辛巴威幣吧,對吧。
這就是外匯儲備的基本作用吧。
我國的外匯儲備好像也不止美元,好像還有歐元吧,道理和持有美元相同。
至於外匯儲備與美國國債的關系:
美元握在手的作用就是作為一種有償付能力的象徵,必須隨時保留一定量以備不時之需(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做的有點極端了),這些美元不能吃不能穿,怎麼辦?只好借給美國政府我們自己還能夠撈點利息。這就是美國國債。當然國債不是越多越好,因為美元雖然比較有信用,但是也還是會貶值,我們當時用8.26RMB買1美元,結果現在RMB值錢了(即美元不值錢了),再用美元買回RMB的時候只能夠是1美元買6.83RMB。
吃虧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國家外匯儲備過2W億了,但是其中的買美國國債的只有7、8Q億。估計其它的錢可能買歐盟國家的國債或者各種證劵之類的各種金融品了。
PS:寫完才發現沒有「懸賞分」 擦
C. 中國在美國的外匯儲備是多少
美國沒有外匯儲備。 美國之所以沒有外匯儲備,因為美元是霸主貨幣。目前,按外匯儲備依存度, 世界貨幣可分三類:一是霸主貨幣,二是儲備貨幣,三是普通貨幣。霸主貨幣對 於外匯儲備的依存度為零,普通貨幣對外匯儲備的依存度為一,儲備貨幣對於外 匯儲備的依存度介於零與一之間。美元是霸主貨幣。歐元、日元、英鎊等是儲備 貨幣。人民幣雖然影響很大,目前尚處於普通貨幣行列。國際經濟的發展史表明, 一種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位置重要,經濟實力強,幣值穩定性好,外匯儲備 的依存度就低,反之亦然。 在當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條件下,保持相當數量的外匯儲備,是穩定本幣幣 值的重要保障。但是,儲備外匯並非沒有任何代價。第一,儲備外匯相當於持有 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為他國進行儲蓄。第二,外匯儲備的增加要求相應擴大 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操 作難度。第三,持有過多外匯儲備,往往面臨來自對方的貿易摩擦,同時還要承 擔外匯貶值帶來的損失。 美國周邊另一類是歐洲國家和拉美國家(包括一些OPEC國家),這些國 家的投資者購買大量由美國公司或者美國政府發行的金融資產(股票和債券等)。 美國通過出售這些金融資產,向周邊國家融入了大量的真實資本,並且把這些資 本運用於國內建設或者國際FDI投資。 在這一構架下,國際貨幣體系明顯表現出三大特徵,一是美國的經常專案持 續逆差,資本專案持續順差,以及美國外債不斷積累;二是東亞地區的經常專案 持續順差和外匯儲備的不斷累積,三是歐洲國家的經常專案持續逆差,資本專案 持續順差,以及儲備資產基本不變。 這樣,美國可以通過國際貨幣體系的制度安排,有效地轉嫁自身的各種風險, 及時享受能夠享受的各種便利條件,從而形成了自身的良性圈。這種良性圈也決 定美元霸權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難以動搖。而只要美元霸主地位的存在,就會出 現人們所看到的現象:美國沒有外匯的儲備而能夠保持其金融穩定和持續增長。 問題是,世界各國已經開始對美元霸權提出質疑,而且也會讓更多新起的經濟發 展國家尋求取代美元地位的新儲備貨幣
D. 中國外匯儲備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的
有一則經濟學笑話是這么說的:一位經濟系的新生問他的老師——某位著名的經濟學家:「成為一個優秀經濟學家的必備素質是什麼?」他的老師想了想,抬頭說:「經濟學就是一套符號語言,你要牢牢地抓住那些顯而易見的東西,並且有意識地對它們進行痛苦而深奧的闡述。你必須要把簡單的東西搞復雜,並讓對方認為他無法理解你的理論是因為他自己智力不夠。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你就成功了。」
經過這么多年的經濟學之旅,我對上面這則笑話已經完全認同了,所以我致力於將復雜問題用簡單的語言來解釋,務必讓每個人都能看懂,就算你是小學畢業,沒有上過一天經濟學課也沒關系。
本文要談的話題是外匯儲備,首先我會告訴你什麼才是外匯儲備,然後告訴你為什麼關於外匯儲備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比如正統經濟學家會說,外匯儲備絕對無法用在國內,但某些老百姓就搞不懂為什麼這些錢就不能給老百姓用?最後我會提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因為我不想僅僅是帶領大家一起發發牢騷,沒有建設性意見那是無意義的。
話說有一座小鎮,鎮上有兩家賭場,姑且就叫做華人賭場和洋人賭場,兩家賭場都使用籌碼,只是籌碼並不通用。賭客在華人賭場賺到的籌碼不能在洋人賭場使用,反之也是如此。賭客拿著這家的籌碼去另一家玩的話,就必須先兌換成那家所使用的籌碼。
由於華人賭場游戲更多更好玩,所以人們紛紛從洋人賭場轉去華人賭場賭博,蜂擁而來的賭客帶來了大量的洋人賭場籌碼,紛紛兌換成華人賭場的籌碼,就這樣華人賭場的老闆手頭積攢了大量對方的籌碼。
就在此時,洋人賭場的老闆想到了一條妙計,他用極其廉價的成本大量生產籌碼,然後讓小弟帶著這些籌碼跑去華人賭場,首先兌換成華人賭場的籌碼,然後再兌換成真金白銀,再把這些真金白銀全帶回家。
這條妙計成功的蒙蔽了華人賭場的老闆,因為他僅僅關心所謂的GDP,而這GDP還是以對方籌碼計算的(美元計算),他只要發現GDP拚命往上飆,他就感覺很高興,但其實大量的財富正從他手中流出,而他甚至都毫無知覺。其實GDP百分百會大漲,因為洋人賭場正在全力生產廉價的籌碼,只要你願意,他就能夠給你無限多的洋人籌碼。
就這樣華人老闆手頭積攢了大量的洋人籌碼,這些籌碼如何使用讓他犯了難,最後想出來的辦法竟然是重新借給洋人賭場,讓他們能夠繼續帶著籌碼來騙真金白銀。因為華人老闆手下有幾個經濟學家,他告訴老大:只要我們能夠積累最多的對方籌碼,我們就越成功,而這位苦逼老大竟然還真信了。他成天就陶醉於自己的GDP有多少多少萬億美元。
以上這個荒誕的故事就是現實的翻版,美國人開動印鈔機不斷的印刷美元,傻瓜中國人為了獲得美元不斷的出口,你跑去中國任何一個港口看一看,滿載商品的中國集裝箱貨船離開中國開往美國,回來的時候則是一艘空船。這是為什麼?因為美國人通過他的那條妙計將中國的真金白銀全部換了回去,給我們的只是那些所謂的美元,你想要多少美元他立馬能給你印出來,要多少就有多少。
中國的老大們還成天陶醉於手頭又有多少多少美元了,但你根本就花不掉,想買美國的好公司?對不起不賣給你;想買高科技?對不起,對中國人來說高科技早就對你禁運了;想買點武器?武器禁運你沒聽說過么?能賣給你的僅僅只有美國國債,也就是說你這些花不掉的錢,就由我們美國人來幫你花啦。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大部分都買了美國國債,這就意味著:中國外匯儲備的真正主人其實是美國人,因為是美國人在幫你花,中國人是輪不到的。這就不由得令人起疑,中國的外匯儲備到底是誰的?
美國人的航母艦隊沒事就來黃海晃晃,他要給日本人撐腰,因為日本人說只有他才能在某個島上釣魚。可是我們還在繼續購買美國國債,要知道美國去年的軍費開支是6120億美元,而我們所持有的美國國債是1.2萬億美元,我們光借給美國人的錢,就足夠他養兩年軍隊+軍火商。
100多年前,滿清政府同列強簽訂了無數的不平等條約,中日《馬關條約》滿清賠給日本人2億兩白銀,這點錢相當於日本當年全國財政收入的6.4倍,日本人拿到錢立馬去擴充軍備,這直接導致了此後的日本屢次侵華(因為日本人覺得中國錢多人傻)。咱們現在購買美國國債支持美國的軍備,我看不出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要說有差別的話,其實也是有的,那就是清政府內心並不願意給錢,但是咱們現在是真心實意的想要買美國國債,還有一群磚家叫獸論證說:用咱們的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是最穩妥的投資方式。所以中國的對外政策其實比清朝末年還不如。
以上這些事情咱們來簡化一下,我們發現流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美國人開動印鈔機印美元,或者向全世界老百姓借美元。
第二步:美國人用印出來和借到手的美元向中國人換取真金白銀的寶貝。中國人不得不出口的原因是中國人沒錢,他們買不起自己生產的商品,所以只能賣給美國人。
第三步:中國人拿到美元之後問央行換人民幣,央行不得不印人民幣。
中國人有生產能力,但是沒錢,所以中國人只能將商品賣給有錢的美國人用,可是美國人的錢不是借來的就是自己印出來的,其實美國人根本沒錢。如果我們把以上三步再做一個簡化:乾脆將美國人這個因素去掉,那就變成:
第一步:央行印人民幣,平均發給老百姓。
第二步:有了錢的老百姓就能夠買下自己生產的商品。
有人說,如果央行發錢會造成通貨膨脹,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又是一位被經濟學家洗腦的可憐人。70年代的物價非常低,但你願意回到70年代嗎?中國的問題是有錢的人超有錢,而窮人則根本沒錢,只有一視同仁的發錢,才能消耗中國的過剩產能,至少肉在中國人的鍋里,而不是像現在這種一船一船的往美國運。只要肉在中國的鍋里,那麼中國的物價就會相對下降,都往美國運咱們才會通脹。
E. 中國美元外匯儲備多少
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連續5個月保持增長,站穩3.1萬億美元,並創下近四年來的最高值。
F. 求高手,中國有四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美國。我們很想知道四萬億美元是誰的錢中國人民的錢嗎為什麼放
好多胡說八道的。。。之所以被稱作外匯,是因為外國的貨幣,而且這些錢都存放在內中容國銀行,美元是國際貨幣,用美元去美國購買國債,就是借錢給美國。我們國內是不可能允許使用美元的,那就是賣國將自己的命根子和美元綁在一塊了,這些錢是美元、歐元其他國家的貨幣,不能在國內使用,屬於國民企業給國家賺來的財富。美元本身沒有價值,只是紙幣,但是它是國際通用貨幣,我們可以去外國買石頭礦場。用的就是外匯美元、歐元等貨幣。人民幣國際化就是將我們國家的紙幣成為國際通用貨幣。
G. 近年中國外匯的大概走勢、中美元匯率、中國在美國的外匯儲備量
中國外匯以美元為主,約兩萬億美元。美元外匯的大概走勢近年大幅走低,因人民幣升值和美元貶值的影響,美元外匯儲備大幅縮水,可以說是一月一個航母戰斗群的速度。中美元匯率約為6.831:1
H. 為什麼 中國擁有大量美元外匯儲備 ,美國有點懼怕中國呢
中國大量出口,美國大量消費付出美元,中國積累大量美元儲備,隨時有貶值可能。美怕什麼呢?怕印鈔機搞不贏。
I. 中國有多少外匯儲存在美國
樓上的數據需要更正9000萬億你想嚇死誰啊?截止09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約版為2.399萬億美元,我不知道權樓上說中國減持美元的消息是從哪來的,但可以確定的是不但沒有減持而是在增加!因為中國如果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減持美元,無疑是對美國經濟雪上加霜的嚴重打擊,更是為什麼峰會上會出現中美兩國唱主角,其它國家做陪襯的道理。G7國外匯的總和才只有1.24萬億美元,而我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全球外匯儲備的30.7%
J. 中國外匯儲備、美元儲備到底有多少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08年4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到1.76萬億美元,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儲備的總和還多,有學者認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包括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簡稱G7)的總和。隨後,中國的外匯儲備持續上升,截至2008年9月末,達到創紀錄的19056億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之美元、歐元、人民幣匯率的波動,2008年10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降至1.89萬億美元以下,為自2003年年底以來首次下降,截至2008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已達19460.30億。2009年六月,中國的外匯儲備超過了2萬億美元,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外匯儲備超過2萬億美元的國家。至2010年3月,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達到 24470.84億美元。至2011年3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余額已經突破3萬億美元。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匯率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底,中國已超過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達5850億美元,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