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里 買一到買五,賣一到賣五 什麼意思是
買一到買五的價格是最高的五個委託買入的價位,買一到買五後邊的數字專是每個價位上委屬托買入的「手」數。
賣一到賣五的價格是最低的五個委託賣出的價位,賣一到賣五後邊的數字是每個價位上委託賣出的「手」數。
買五賣五是交易股票時買方和賣方給出的價格形成的一種原則。買一是最接近成交價的價格,買二買三依次向後排列。同樣賣一也是最接近成交價的價格,賣二賣三依次向後排列。
(1)股票上五回五擴展閱讀:
規則簡介:
在實際操盤時簡單地說主要是看買盤或者賣盤在什麼價位的委託數量多少,從而決定自己的買入或者賣出價格。這是所有股民買賣股票的委託報價,系統按價格大小排序,買賣各顯示5個隊例。
買五賣五是由於系統撮合的需要,在未成交之前要排隊的,買的是委託賣單中委託價最高的為買一其次是買二、買三…;
賣的則是委託買單中委託價最低的為賣一其次是賣二、賣三……也就是說如果要買入股票,那麼應該參考賣一賣二賣三的價格和交易量;如果要賣出股票,那麼就要參考買一買二買三的價格和交易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買五賣五
㈡ 股票中的五日線持股原則是什麼意思
5日均線持股抄原則,是技術派當襲中的持倉成本派的一種方法。將一定時期內的證券價格(指數)加以平均,並把不同時間的平均值連接起來,形成一根MA,用以觀察證券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技術指標。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
通常愈長期的移動平均線,愈能表現安定的特性,即移動平均線不輕易往上往下,必須股價漲勢真正明朗了,移動平均線才會往上延伸,而且經常股價開始回落之初,移動平均線卻是向上的,等到股價下滑顯著時,才見移動平均線走下坡,這是移動平均線最大的特色。
愈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差,愈長期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強,但也因此使得移動平均線有延遲反應的特性。
㈢ 股市上面的五檔是什麼意思,上面我買五檔賣五
委託5買和5賣的掛單來是說明現自在買賣單的數量和委託的價格。
但遵循價格優先,數量優先的原則。
出價格高買的人先成交,出價格低賣的人先成交。
根據你的掛單,你如果想43.55買進的話,不會成交,因為沒有在43.55賣的,所以不能成交。但在買5上會顯示上你的掛單數量。想要成交,只能等到價格跌到43.55才能成交。想要立刻成交,只有掛賣1的價格43.60。
賣出同理,你掛43.69也不會立刻成交,只有漲到43.69才能成交。
㈣ 在股票分紅中10送5轉5派2是什麼意思
在股票分紅中送5轉5派2是在股票分紅中10送5轉5派2意思就是,10股送5股再轉贈5股,派現金2元
舉例:
假如你有某股票10000股,如果該股票分紅10送5轉5派2,那麼該股分紅後,你實際擁有該股10000/10*5+10000/10*5+10000=20000股,派現的現金分紅:10000/10*2=2000元。
送股:是指用公司的可分配利潤轉化成股本送給全體股東
轉贈股:是指用公司的資本公積金轉化成股本送給全體股東
派現金:是指用公司的可分配利潤送給全體股東(要扣稅10%)
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股後對於股東來說上市公司的總凈資產是不變的,實際上相關的送股分紅投資者並不能在分紅中獲得任何收益。
真實的收益只能在公司的股票價格波動中來實現的,而公司的市值權重也不會因送股的原因而產生變化,原因是相關的股票進行送股後,相關的股票交易價格也會有一個自然除權現象,除權後你所持有的股票其總價值是不變的。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
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股相似。
轉增股本與送股的本質區別在於,送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
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轉和送對股東來說是一樣的,但對上市公司來說,就不一樣了,轉是上市公司的資本公積金列支,送是利潤中列支,派也是利潤紅列支。
公司基本面並不因此改變高送轉是指較高比例的送股和轉股,表面上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多了,實際上不會給投資者也不會給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帶來任何實質性的變化。
眾所周知,送股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即利潤轉增股本,投資者手中的股票雖然多了,但價格除權後,投資者的股票市值並不會發生改變。而轉股是指上市公司將公積金(包括盈餘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其結果與送股類似,投資者手中股票雖多市值卻不變。
㈤ 股票上穿五日線是什麼意思
這里所說的五日線是指五日均線,演算法是每連續五天的收盤價平均數畫的線,這個線回的答意思是連續五天收盤價的平均數,如前幾天的收盤價比都比五日均線低,但是今天的收盤價突然比五日均線高了,就是上穿五日線了,看下圖:
左上角有均線的顏色和數值,移動滑鼠還可以看歷史上某一天的均線數值。橫盤後股價上穿五日均線。
有的人還喜歡用五日成本均線,在K線圖形下打CYC成本均線被認為比移動均線更精確,也是各有所愛了。看你喜歡。
㈥ 股票中講的五浪是什麼意思
股市中的5浪講的是波浪理論
艾略特波浪進階
艾略特波浪理論三要素:浪型、幅度和時間。三者的重要性如排列順序。在前面,我們已經將所有的型態都已作過討論,上面,我們還列出一個理想化的艾略特波浪序列,以便讓讀者有一個較好的主觀印象。波浪理論只是近似地表達自然界波動軌跡。既然無人能利用某種工具完全捕捉到自然界波動軌跡,那麼,其波動的某一部分出現的幅度及所需時間,反而就變成次要的了。重要的是,當它的型態完全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時我們能預知下一步它大概怎麼走就行了。而前面所討論的所有型態就變得非常有用。艾略特波浪的每一種波浪都具體地反映了市場大眾的心態,而這種心態是在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現象刺激再加上個人不同的理解而出現的不同判斷。市場心理從悲觀到樂觀,然後又樂極生悲,每一次都沿著類似的道路前進但又不盡相同。無論是超大循環浪或是細浪,其波段都相當清晰。
第1浪:在技術上較具建議性。成交量及市場寬度出現明顯的增加。但是,市場中絕大多數人只是認為不容易出現的一次中級行情而已。然而事實上,這一回價格指數出現了5個次一級的推動浪。不過,大部分的第1浪只是整個市場底部的一部分,隨後的第2浪將會令市場認為熊市又再重現。大級別的第1浪總是在價格指數經歷痛苦的調整之後出現的,市場資金充裕,但經濟仍處於不景氣,不過未來前景樂觀。
第2浪:它經常把第1浪的升幅吃去大半,以致於在第2浪的終點出現時,市場無利可言。因此,第2浪出現鋸齒型或雙重鋸齒的概率比第4浪要大。
第3浪:奇跡!強大且寬廣。各種資金紛紛介入,令供求關系失衡,基本面徹底改善,投資者的信心明顯恢復了。通常,會出現最大的成交量及價格變動。中等級別的第3浪通常是所有推動浪中最長的,經常出現延伸。如果是股票市場,二線股(特別是股本比較小的那一類)會脫穎而出,而三、四線股也試圖跑出幾只黑馬。
第4浪:第4浪通常比較規范。其深度及運行時間也比較容易預測。在一般情況下,第2浪簡單與第4浪復雜總令市場人士始料不及。高價股的碎步與低價股的上竄下跳也確實精彩。由於第5浪高價股很少有精彩的表演,故小幅上落較為正常,而低價股大幅回吐也只是為強勁的第5浪去製造泡沫而打底。
第5浪:通常是產生泡沫的地方。市場到處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人們開始透支未來。但是,市場上原來的領頭羊現在已退居二線地位。在較大級別的第5浪,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某些分析師的「豪言壯語」。大級別的第5浪在經濟未開始變壞之前,可能就結束了。這時,你甚至會聽說水果檔的老闆娘在股市中賺到了多少錢。
A浪:市場大眾一般都會相信,「A浪」只是正常的調整或反彈而已。有時,個別股票會提前出現大跌,技術上極具殺傷力。但散戶仍然無視風險,堅決買入。A浪為接下來的B浪鋪底。
B浪:「B浪是騙人的,是叫人上當的把戲,是多頭陷阱,是投機者的天堂,也是散戶心態的放縱。」通常,市場大眾會認為A浪只是正常的回調,B浪出現時大部分人會認為新一輪升浪已展開。傳統的波浪理論認為,B浪在技術上很少是強勁的。在B浪中活躍的股票經常是有限的數量。特別是中等以上的級別,經常可以見到次級股票大幅下跌後的回升乏力,但績優股卻十分抗跌。投資者如果感覺到這個市場不對勁,那麼,B浪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C浪:下跌C浪通常極具破壞性。投資者在這個跌勢中,除了拋售套現,別無他法。這個特性,在鋸齒型中得到充分體現。
上述的波浪特性,只是建議性的。並不意味著必然如此,那樣的話,則是違反波浪理論的。這個世界除了「1+1=2」之外,再也沒有其他所謂「必然」的東西了。波浪特性有時會誤導投資者,以至貽誤戰機。因此,敬請投資者在實際分析工作中,一定要以浪型為准。然而,了解波浪的特性,分析師將會自信得多
㈦ 股票上的 5PMA 是什麼意思
5個周期的平均持股(交易)成本。如果是在日k線圖下的,就是表示:5個交易日的市場平均持股成本。
移動平均線反映了市場投資者的平均持股成本,對判斷股價趨勢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投資者都懂得5日、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為金叉信號,下穿30日均線為死叉信號。同時,重要均線對股價有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作用。其實,利用均線極有利於捕捉處於啟動初期的個股,尋覓個股的最佳買點。假如原先5、10、30日均線糾纏在一起,表明股價處於整理階段,一旦向上發散(亦即向上「分家」),猶如蜘蛛吐絲編網,即使此時還未出現黃金交叉信號,亦表明股價正逐漸上行。
一些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各均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糾纏在一起,此時宜先觀望。一旦均線開始向上「分家」,即可及時介入,如粵電力(0539)自去年9月開始回落,均線逐漸向下發散,今年1月開始在低位振盪整理,5、10、30日均線彎彎曲曲,方向不明顯。3月21日股價開始盤出底部,均線逐漸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該股自此走上上升通道,至今已翻番。一般來說,在低位盤整的時間越長,一旦分家之後向上拓展的空間越廣闊,松遼汽車(600715)去年年底以來在8元附近反復整理數個月時間,數條均線粘合在一起,3月21日均線逐漸「分家」,股價步入中期強勢。
一些前期已出現一定漲幅、隨後在高位縮量整理的個股,一旦均線重新向上分家,表明新一輪攻勢即將展開,如江蘇索普(600746)99年以來便長期走牛,今年4月以來在17元附近的平台整理,三均線粘合在一起,6月14日一根光頭長陽線突破整理區,均線快速發散,短期升勢迅猛。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均線亦是如此。假如股價快速上揚、均線發散後相距過大時,此時回落的風險加大,均線有重新接近的趨勢,如目前山推股份(0680)均線相距過大,已不宜追高。有些個股短暫走強後很快回落,均線剛剛發散又重歸粘合,這是一種假突破現象,操作中可藉助成交量等指標篩選。
㈧ 股市中的五日線代表什麼
均線指標實際上是移動平均線指標的簡稱。5日均線顧名思義就是5天股票成交價格或指數的平均值,對應的是股價的5日均線和指數的5日均線(5MA)
10日均線是某支股票在市場上往前10天的平均收盤價格,其意義在於它反映了這支股票10天的平均成本
5日均線向上運行並形成一定的趨勢此時是均線多頭形態,如果有其它均線也在其中,如10日、20日、30日均線都呈現向上的發散式形態,這是很好的多頭排列,預示未來股價指數依然有上漲動力,反之空頭排列則是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加大。
均線向上產生的交叉是金叉,反之是死叉,這里要看股價和指數的位置和趨勢,更明確的就是暗示我們金叉後持有或買入的持有的周期長與短。
10日均線是反映單邊連續趨勢的指標,在大盤兩極的情況下,會在一段時間,通常是連續兩周沿10日均線連續運動,一直等到股價跌破10日均線為止。許多個股,特別是已經被控盤的庄股,或者是主力頗有信心的題材股,在主升段的走勢往往也會沿著10日均線漲升,其結束的經典方式是大陽線的爆出。10日均線是職業套利者能夠熟練掌握的最短均線,他是研判頂部與底部的第一個提示技術,當然更為精確的分析必須結合成交量能、主力習慣時間段、經典K線與長線指標(如心理線與隨機指標中的周KDJ線)。
㈨ 個股站上五日線代表什麼
站上五日線也就是收盤價在5天均線以上的,就是「站上5天均線」。表示短期該股強勢。
5日均線反映了股票過去5個交易日內的平均成本,也被稱為周線。
一條平滑的單根均線構造簡單,並能客觀如實地反映行情趨勢的反轉或終結,能在行情反轉時提示投資者進行選股買入,此外由於均線對股價有助漲作用,一旦股價站上均線,短期內股價會沿著均線運行,也給予了投資者選股買入信號,故單根均線選股不僅簡單而且實用。
股價處於底部區域,開始企穩回升時,投資者可在股價突破5日均線時選股買入。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股價從底部開始啟動上漲行情時,股價突破5日均線後往往漲幅不會很大,股價突破5日均線後,一旦距離5日均線較遠,股價就會出現回調,此時可能會跌破5日均線,一旦股價再次站上5日均線,投資者可再次選股買入。
1.當股價從底部開始企穩回升時,投資者可在股價突破5日均線時選股買入,但此時往往升幅不是很大,可短線持有,在股價遠離5日均線時,投資者就應逢高賣出。
2.當股價經過一輪回調後再次穿過5日均線,此時投資者可再次選股買入,並可中長線持有。
3.若在股價向上突破5日均線時,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則後市漲幅往往較大。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具體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學習一下,同時運用個模擬盤練練,這樣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有多項指標指導,每項指標都有說明如何使用,使用起來有一定的輔助性,可以試試,祝投資愉快!
㈩ 股票大盤如何來劃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
屬於波浪理論 第1浪:(1)幾乎半數以上的第1浪,是屬於營造底部型態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環的開始,由於這段行情的上升出現在空頭市場跌勢後的反彈和反轉,買方力量並不強大,加上空頭繼續存在賣壓,因此,在此類第1浪上升之後出現第2浪調整回落時,其回檔的幅度往往很深;(2)另外半數的第1浪,出現在長期盤整完成之後,在這類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較大,經驗看來,第1浪的漲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這一浪是下跌浪,由於市場人士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其調整下跌的幅度相當大,幾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當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點)時,市場出現惜售心理,拋售壓力逐漸衰竭,成交量也逐漸縮小時,第2浪調整才會宣告結束,在此浪中經常出現圖表中的轉向型態,如頭底、雙底等。
第3浪:第3浪的漲勢往往是最大,最有爆發力的上升浪,這段行情持續的時間與幅度,經常是最長的,市場投資者信心恢復,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現傳統圖表中的突破訊號,例如裂口跳升等,這段行情走勢非常激烈,一些圖形上的關卡,非常輕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點時,是最強烈的買進訊號,由於第3浪漲勢激烈,經常出現"延長波浪"的現象。
第4浪:第4浪是行情大幅勁升後調整浪,通常以較復雜的型態出現,經常出現"傾斜三角形"的走勢,但第4浪的底點不會低於第1浪的頂點。
第5浪:在股市中第5浪的漲勢通常小於第3浪,且經常出現失敗的情況,在第5浪中,二,三類股票通常是市場內的主導力量,其漲幅常常大於一類股(績優藍籌股、大型股),即投資人士常說的"雞犬升天",此期市場情緒表現相當樂觀。第A浪:在A浪中,市場投資人士大多數認為上升行情尚未逆轉,此時僅為一個暫時的回檔現象,實際上,A浪的下跌,在第5浪中通常已有警告訊號,如成交量與價格走勢背離或技術指標上的背離等,但由於此時市場仍較為樂觀,A浪有時出現平勢調整或者"之"字型態運行。第B浪:B浪表現經常是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頭的逃命線,然而由於是一段上升行情,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形成"多頭陷井",許多人士在此期慘遭套牢。第C浪:是一段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浪,跌勢較為強勁,跌幅大,持續的時間較長久,而且出現全面性下跌。
從以上看來,波浪理論似乎頗為簡單和容易運用,實際上,由於其每一個上升/下跌的完整過程中均包含有一個八浪循環,大循環中有小循環,小循環中有更小的循環,即大浪中有小浪,小浪中有細浪,因此,使數浪變得相當繁雜和難於把握,再加上其推劫浪和調整浪經常出現延伸浪等變化型態和復雜型態,使得對浪的准確劃分更加難以界定,這兩點構成了波浪理論實際運用的最大難點 實際用法上很難判斷第一浪 但是一個趨勢出來後 正確分析出完整的波浪結構 會對大勢的把握更加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