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價值計算公式詳細計算方法
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版的貼現率;權G是股利增長率。
本年價值為: 2.5/(10%-5%) 下一年為 2.5*(1+10%)/(10%-5%)=55。
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給股東,股東無從股價上獲得很大收益的情況下使用。根據本人理解應該屬於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長型公司。因為成長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斷成長,所以多數不配發股息或者極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錢再投入公司進行再投資,而不是以股息發送。
您可登錄會計學堂官網,免費領取10G會計學習資料;關注會計學堂,學習更多會計知識。
❷ 股票計算方法
第一次買入價為j1 ,數量為s1股。補倉價為j2,數量為s2股。最後拖平的價格設為j. 那麼j*(s1+s2)=j1*s1+j2*s2 你的問題是已知了j=2.5 j1=3.168 s1=3100,求s2? 公式都給你了,不難吧???
❸ 股票價格分析運算.
股票上一般估值用PE,一般的界限是20倍,當然好一點的股票可以達到30-40倍,比如說一隻高成長性的股票,一年下來每股收益是0.5元,按40倍的市盈率算,它的估值就是40*0.5=20元
❹ 關於股票計算的方法
(10.1-9.51)*200=118
賣出的利潤(沒算手續費,各個券商費率不一樣)
(900-200)*9.51-118=6539
賣出後剩餘總成本(賣出的成本不計算在內,以為你沒再買入)
6593/(900-200)=9.42
均攤賣出後沒股成本
❺ 股票計算
1 (2/0.16-2)*(1+1.12)=13 元 因為上一年已經派息兩元
2 樓主沒說每隻個股的權重啊
如果每個是三分之一的話 就是:
(7*0.333+5*0.333+12*0.333)/(5*0.333+6*0.333+10*0.333)
因為權重一樣 不用加權平均
❻ 股票詳細計算方法
法律規定印花稅是千分之一,不會是千分之三的
買入時不用交印花稅,賣出時要交
上海股票每成交1手交1元過戶費
深圳股票不用交過戶費
傭金少於5元時按5元算
買入時費用:
股價:200*10=2000元
傭金:2000*1.8/1000=3.6元
按5元計費
賣出時費用:
傭金:5元
印花稅:2元
過戶費:2元
深圳股票你的保本價就是(2000+10元傭金+2元印花稅)/200股=10.06元
上海股票你的保本價就是(2000+10元傭金+2元印花稅+2元過戶費)/200股=10.07元
漲到保本價以上就可以贏利
深圳股票漲到11元,贏利金額
11*200-10元傭金-2.2元印花稅-2000元本金=187.8元
上海股票漲到11元,還要多交2元過戶費
實際贏利187.8-2=185.8元
❼ 股票計算
如果不考慮手續費,只要低於10.6,就可以說是成本降低了。
9.45買2000股 用資金 18900
10.6賣1800 收資金 19080
合計:持有200股 凈收入資金19080-18900=180
這個時候,你可以說已經賺了180元,賺了200股。
假設你的再次買進價是X,那買進1800股需要 1800X的資金
那麼你總共付出去的資金就是 18900-19080+1800X=1800X-180,這是持股數是2000股
單位成本是,(1800X-180)/2000,現在要求它小於9.45
解不等式,得到只要X<10.6 成本就低於原來的成本9.45.
真是繞了一大圈又繞回來了。
其實,你只要先不管第一次買進,把後面兩次交易看做一次買進賣出,只要你的買進價低於賣出價,就賺了,然後把賺了的錢看做成本降低部分就行了。
唉,其實算這些根本沒什麼用,該賺多少還是多少,要是做短線,只需要一筆對一筆比較就夠了。比如10.6賣了,只要低於這個價(如果真實交易還要考慮雙邊傭金和印花稅),就可以買進,差價越大,賺的越多。
關於成本,僅僅是你自己的看法而已。
就像你說的,在你10.6賣出後,還剩下的200股成本是多少?你可以看做依然是9.45,然後賺了2070,浮動盈利230。也可以看做是-0.9,浮動盈利2300.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本質上那個時點你是把本錢全收回來了,還賺了180,外加200股的股票。
呵呵,啰嗦了半天都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也就看在分的份上了。
❽ 股票的貝塔系數怎麼算用excel的回歸分析
Cov(ra,rm) = ρamσaσm。
其中ρam為證券 a 與市場的相關系數;σa為證券 a 的標准差;σm為市場的標准差。
貝塔系數利用回歸的方法計算: 貝塔系數等於1即證券的價格與市場一同變動。
貝塔系數高於1即證券價格比總體市場更波動,貝塔系數低於1即證券價格的波動性比市場為低。
如果β = 0表示沒有風險,β = 0.5表示其風險僅為市場的一半,β = 1表示風險與市場風險相同,β = 2表示其風險是市場的2倍。
金融學運用了貝塔系數來計算在一隻股票上投資者可期望的合理風險回報率: 個股合理回報率 =無風險回報率*+β×(整體股市回報率-無風險回報率) *可用基準債券的收益率代表。
貝塔系數=1,代表該個股的系統風險等同大盤整體系統風險,即受整體經濟因素影響的程度跟大盤一樣; 貝塔系數>1則代表該個股的系統風險高於大盤,即受整體經濟因素影響的程度甚於大盤。
貝塔系數越高,投資該股的系統風險越高,投資者所要求的回報率也就越高。高貝塔的股票通常屬於景氣循環股(cyclicals),如地產股和耐用消費品股;低貝塔的股票亦稱防禦類股(defensive stocks),其表現與經濟景氣的關聯度較低,如食品零售業和公用事業股。
個股的貝塔系數可能會隨著大盤的升或跌而變動,有些股票在跌市中可能會較在升市具更高風險。
❾ 股票中的量能怎麼計算,怎麼分析
股票量能的三大指標分析如下:
1、成交股數VOL,這是最常見指標,也是平常談論中所指的成交量,它非常適合於對個股成交量做縱向比較,即觀察個股歷史上放量縮量的相對情況。最大缺點在於忽略了各個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別,難以精確表示成交活躍的程度,不便於對不同股票做橫向比較,也不利於掌握主力進出的程度。當然在對個股研判時,目前最常用的還是成交股數。
2、成交金額AMOUNT,直接反映參與市場的資金量多少,常用於大盤分析,因為它排除了大盤中各種股票價格高低不同的干擾,通過成交金額使大盤成交量的研判具有縱向的可比性。通常所說的兩市大盤多少億的成交量就是指成交金額。對於個股分析來講,如果股價變動幅度很大,用成交股數或換手率就難以反映出莊家資金的進出情況,而用成交金額就比較明朗。
3、換手率TUN,即每日的成交量/股票的流通股本,可以作為看圖時固定運用的指標,比較客觀,有利於橫向比較,能准確掌握個股的活躍程度和主力動態。換手率可以幫助我們跟蹤個股的活躍程度,找到「放量」與「縮量」的客觀標准,判斷走勢狀態,尤其是在主力進貨和拉升階段,可以估計主力的控籌量。當然大部分的分析軟體上不提供換手率的走勢圖,只提供當日的換手率數值,因此運用換手率時還需找一個好軟體才行。
❿ 股票價格的計算公式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是一個動態的數值,由市場買賣方成交決定,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上下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