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國家貴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貴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1-05-05 19:55:24

❶ 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工程中心-科研成果

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金屬新材料的高效近凈成形技術及裝備為主導研究方向,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堅持「材料-工藝-裝備-零件」一體化的研究特色,注重「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產業化」相結合,開展了大量創造性的工作。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91項,科研經費超過1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及面上項目18項,國家863計劃項目5項,國家973計劃項目2項,各類軍工專項配套項目23項。共獲得部省級以上獎勵1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級獎勵8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 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近年來,共計發表研究論文881篇,其中,被SCI收錄160篇,EI收錄300篇次。申請專利131項(其中發明專利110項),已獲授權89項(其中發明專利69項),取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4項。通過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鑒定10項,科研項目驗收14項。
在金屬粉體材料高效近凈成形技術方面,著重發展了粉末溫壓成形技術。首次提出了金屬粉末溫壓流動應力模型,發現了溫壓過程特點及其緻密化主導機制,提出了溫壓技術准則。發明了溫壓工藝通用方法和裝置,打破國外在溫壓工藝技術和溫壓裝置製造方面壟斷,在國內率先研製出3種型號溫壓成形設備,價格僅為國外同類設備的1/3~1/5。研製出了3類鐵基溫壓新材料(含復合材料),其燒結坯密度和強度均達到或超過了國際同類材料的性能水平,成本比進口的降低50%。發明了溫壓成形各類齒輪、凸輪、發動機連桿等精密復雜零件的關鍵技術,從而形成了一個以溫壓技術為核心的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成果和專利群,並且在民品和軍品中推廣應用,並實現了產業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863 、973項目的資助下,研究中心在多場耦合粉末快速成形固結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試制出首台電、磁、熱、力多場耦合粉末快速成形固結設備,研製出特殊性能的鐵基和鎢基納米晶塊狀材料、無鈷及少鈷的高性能碳化鎢基硬質合金、高強韌鈦基超細晶合金及大塊金屬玻璃復合材料,成果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
在國家863項目的資助下,研究中心先後發明了2種擠壓鑄造用高強韌鋁合金,研製出1600t大型擠壓鑄造機和2800t附加機械鎖模裝置,擠壓鑄造成形了大型、復雜承力件和傳動件,解決了軍工裝備的急需。還研製出新型高強韌變形鋁合金,攻克了用該合金一次擠壓成形大變截面、薄壁、大長度、高精度零件的技術難關,解決了軍工裝備關鍵零部件的成形加工難題。

❷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全國名單

序號 中心名稱(農業) 依託單位 1 國家半乾旱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 2 國家北方山區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北農業大學 3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農科院,河南工業大學4 國家草原畜牧業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5 國家茶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6 國家昌平綜合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 7 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東北農業大學 8 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 9 國家柑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重慶三峽建設集團 10 國家瓜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新疆西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11 國家海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贛南師范大學13國家母嬰乳品健康國家工程中心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序號 中心名稱(材料) 依託單位 1 國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 2 國家玻璃纖維及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國家超硬材料及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4 國家磁性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礦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國家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6 國家反應注射成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黎明化工研究院 7 國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鋼鐵研究總院 8 國家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巨化集團公司 9 國家復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貴州省材料技術創新基地 10 國家感光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11國家有色金屬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序號 中心名稱(資源開發) 依託單位 1 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 2 國家煤加工與潔凈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礦業大學 3 國家非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 4 國家非金屬礦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蘇州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 5 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華南理工大學 6 國家金屬采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長沙礦山研究院 7 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工程大學 雲南磷化集團 8 國家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北京礦治研究總院 9 國家銅冶煉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江西理工大學,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10 國家現代地質勘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土資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序號 中心名稱(能源與交通) 依託單位 1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交通大學,長江航道局2 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磁懸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3 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院 4 國家電站燃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遼寧省燃燒工程中心 5 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西科學院 6 國家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 國家高壓直流輸變電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8 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西南交通大學 9 國家海水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10 國家核技術工業應用工程中心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11 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 12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理工大學序號 中心名稱(製造業) 依託單位 1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 國家板帶生產先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學 3 國家超精密機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機床研究所 4國家冷軋板帶裝備及工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燕山大學5 國家電力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電力公司電力自動化研究院 6 國家電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浙江大學 7 國家模擬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亞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國家乾燥技術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9 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冶集團建築研究總院 10 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南大學 11 國家工業控制機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五O二研究所 12 國家固體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序號 中心名稱(信息與通信) 依託單位 1 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 2 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 3 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科院計算所、曙光天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4 國家寬頻網路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上海未來寬頻技術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5 國家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6 國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7 國家數據廣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西安通視數據有限責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學 8 國家數據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興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10 國家網路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序號 中心名稱(輕紡、醫葯衛生) 依託單位 1 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 2 國家非織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海南欣龍無紡股份有限公司 3 國家服裝設計與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服裝集團公司 4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 5 國家工業結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天津大學 6 國家海洋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華海制葯廠 7 國家合成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8 國家免疫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第三軍醫大學 9 國家納米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華中科技大學 10 國家染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東華大學 11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師范大學序號 中心名稱(建設與環境保護) 依託單位 1 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2 國家城市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武漢安全環境科學研究院 3 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四川省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 國家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 5 國家工業建築診斷與改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冶集團建築研究總院 6 國家工業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 7 國家工業煙氣除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 8 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敦煌研究院 9 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福州大學

❸ 什麼是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是依託於科技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或企業,擁有國內一流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設計和試驗專業人才隊伍,具有較完備的工程技術綜合配套試驗條件,能夠提供行業公益性服務,具有自我良性循環發展機制的技術研究開發平台。其建設目標是研發一流的工程化成果、培養一流的工程化人才、建設一流的工程化條件,達到一流的管理運行水平,實現人才、技術和經濟運行的良性循環。
工程中心是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和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探索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新途徑,加強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中心環節,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技術創新支撐。
工程中心以提高自身自主創新能力和推動行業發展為目標,大力促進傳統產業調整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加強與國家重大專項和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實施相結合。根據工程中心在管理和運行方面所體現出來的不同特點,對工程中心按照公益類和企業類兩種類型進行分類管理。
截止目前,經過20年的建設與發展,國家工程中心總數達到294個,包含分中心在內307個,分布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工程中心涵蓋了農業、電子與信息通信、製造業、材料、節能與新能源、現代交通、生物與醫葯、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海洋、社會事業等領域。

❹ 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工程中心-研究領域

研究中心致力於解決金屬新材料近凈成形領域的前沿問題和國家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中金屬材料近凈成形技術的應用基礎問題,研究開發節能、節材、清潔、高效的金屬關鍵零部件成形技術、產品及裝備,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以下四個方面:
1、高效近凈成形鑄造技術
研究中心在高強耐磨鋁青銅、鋅合金的精密鑄造技術、大型復雜形狀鋁合金零件的擠壓鑄造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雙流澆注連續鑄造技術、特種鑄造的數值模擬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部分技術成熟的研究成果已經在民用或重要領域大量、長期推廣使用。
2、粉體材料高效近凈成形技術
經過多年的研究,以溫壓精密成形技術為核心,中心在鐵基粉末冶金(含復合材料)新材料、新技術及新產品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個成果、專利群,並且在軍品和民品中實現了推廣應用和產業化。近年來又在多場耦合粉末成形固結技術、噴射成形新技術、高比重合金的精密成形技術以及粉末冶金成形過程的數值模擬和模擬方面取得了突出進展。
3、 高效精密塑性成形技術
工程中心側重於高強耐磨銅合金、高強鋁合金、耐磨鋁合金、鎂合金等較難變形材料的高效精密塑性成形技術的研發。多項成果在關鍵領域獲得推廣應用和實現批量供貨,滿足了關鍵領域對高性能、高精度有色合金型材和零部件的需求。
4、金屬材料近凈成形技術裝備
自主研製成功數控精密金屬成形設備、粉末成形模具精密成形系統及其輔助軟體,該套系統可以實現多檯面、復雜形狀粉末冶金零件的精密成形,在粉末冶金裝備的製造技術方面實現了多項重大創新。此外在金屬粉末多場耦合成形燒結一體化設備、大型擠壓鑄造設備的研製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專利,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❺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的有研總院


建院以來,共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000餘項,授權專利和制訂國家及行業標准1500餘項。先後為「兩彈一星」、「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和有色金屬行業提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和國防軍工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有研總院高度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組建了若干高技術產業化公司,並在微電子材料、光電子材料、稀土材料、有色金屬粉末、特種有色金屬加工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冶金裝備等方面形成了產業集群。2011年,有研總院實現收入67.5億元,利潤總額7.5億元。
院本部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產業基地二部位於北京通州區,佔地面積29萬平方米。截至2009年6月底,我院(集團)資產總額為25.6億元。有研總院現有從業人員約3500人。其中:兩院院士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5名,國家特聘專家和百千萬人才11名。旗下11個國家級中心和實驗室、7個控股公司現有員工2400餘人。主要從事半導體材料、稀土冶金與材料、稀有及貴金屬材料、粉末冶金與材料、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有色金屬加工、選礦冶金、能源及環境材料、超導材料、分析測試、設備研製及自動化、科技信息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研究。國家有色金屬行業開發基地、半導體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稀土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有色金屬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國家有色金屬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機電設備研究開發中心、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冶金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中心和實驗室設在該院。建院以來共開展了6500多項課題研究,獲科研成果4000餘項,其中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000餘項,授權專利和制訂國家及行業標准1500餘項。先後為「兩彈一星」、「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和有色金屬行業提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和國防軍工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經過50多年的發展,有研總院已建設成為一個研究領域廣、綜合實力強、具有承擔重大攻關任務和解決復雜技術難題能力的綜合性研究院。[2]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高科技產業建設中,有研總院不斷探索發展新路,加強資本運營,先後組建若干控股公司和一批參股公司,逐步形成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高新技術產業、對外經貿為一體的國際化高科技企業集團(有研集團)的發展格局,並與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技術交流和經貿合作關系。
有研總院現有從業人員約3500人。其中:兩院院士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5名,國家特聘專家和百千萬人才11名。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冶金工程」等學科具有博士、碩士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面向未來,有研總院將秉承戰略引領至上、創新發展至先、客戶服務至誠、員工培育至善的使命,知崇禮卑、止於至善,建一流工程技術創新基地,做百年有色科技服務先鋒,努力為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結構調整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❻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什麼意思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心主要依託於行業、領域科技實力雄厚的重點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或高校,擁有國內一流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設計和試驗的專業人才隊伍,具有較完備的工程技術綜合配套試驗條件,能夠提供多種綜合性服務,與相關企業緊密聯系,同時具有自我良性循環發展機制的科研開發實體。
經過20年的建設與發展,國家工程中心總數達到294個,包含分中心在內307個,分布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工程中心涵蓋了農業、電子與信息通信、製造業、材料、節能與新能源、現代交通、生物與醫葯、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海洋、社會事業等領域。

❼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區別

1、評選部門不同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由國家發改委負責評選,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由國家科技部負責評選,是國家科技部根據國情需要,統籌規劃,統一安排,作為國家研究開發條件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以高效、科研院所為主。

2、中心職能不同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中心職能是:

(1)根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要,針對行業、領域發展中的重大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問題,持續不斷地將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科研成果進行系統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開發,為適合企業規模生產提供成熟配套的技術工藝和技術裝備,並不斷地推出具有高增值效益的系列新產品,推動相關行業、領域的科技進步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2)培訓行業或領域需要的高質量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同時,結合國外智力引進工作,在工程技術研究開發方面全方位地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

(3)實行開放服務,接受國家、行業或部門、地方,以及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等單位委託的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和試驗任務,並為其供技術咨詢服務。

(4)運用其工程化研究開發和設計優勢,積極開展國外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創新,成為企業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的技術依託。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中心職能是:

(1)根據國家和產業發展的需求,研究開發產業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

(2)以市場為導向,把握技術發展趨勢,開展具有重要市場價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統集成;

(3)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技術轉移和擴散,持續不斷地為規模化生產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

(4)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開展國際合作交流,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5)提供工程技術驗證和咨詢服務;

(6)為行業培養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的高層次人才。

(7)國家貴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申報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工程中心建設領域及相關要求;

(二)具有一批有待工程化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良好市場前景、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研究開發和技術集成能力及相應的人才隊伍;

(三)具有以市場為導向,將重大科技成果向規模生產轉化的工程化研究驗證環境和能力;

(四)具有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技術轉移和擴散,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形成良性循環的自我發展能力;

(五)具有對科技成果產業化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的能力,條件允許的還應具有工程設計、評估及建設的咨詢與服務能力;

(六)原則上採用公司法人形式,確有必要,也可探索其他有效的組織形式;

(七)工程中心董事會(理事會)應包含兩名獨立董事(理事),獨立董事(理事)由相關主管部門選派,一般應由熟悉工程中心所在行業情況的高級技術或管理專家出任;

(八)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知識產權管理等管理制度。

❽ 國家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待遇怎樣

國家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項目管理 | 項目主管 | 4001-6000元/月 6年本科

學術/科研 | 企業性質:國企 | 規模:20-99人

❾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區別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開發條件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國家工程中心建設是在"創新、產業化"方針指引下,探索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新途徑,加強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中間環節,促進科技產業化;面向企業規模生產的需要,推動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關行業輻射、轉移與擴散,促進新興產業的崛起和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促進科技體制改革,培養一流的工程技術人才,建設一流的工程化實驗條件,形成我國科研開發、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基地。
工程中心的組建工作,由國家科技部根據國情需要,統籌規劃,統一安排。目前,已有14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布於農業、能源、製造業、信息與通信、生物技術、材料、建設與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利用、輕紡、醫葯衛生等領域,遍及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本條件

凡符合國家組建工程中心的總體規劃和布局原則,擬申請承擔組建任務的單位,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已組建省、部級相同領域工程中心,並已運行一年以上;
(二)、在相關技術領域具有雄厚的研究開發實力,在國內同行業或同領域中技術領先,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
(三)、具有技術創新、產業化意識較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領導班子;具有學術水平高、工程化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帶頭人,擁有一定數量和較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人才,有能夠完成工程試驗任務的熟練技術工人,有經驗豐富勇於開拓的營銷人才;
(四)、基本具備工程技術試驗條件和基礎設施,有必要的檢測、分析、測試手段和工藝設備;
(五)、擁有較雄厚的經濟實力,有籌措資金能力和良好信譽;
(六)、密切聯系一批企業和科研院所,並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有接受科技成果進行工程化轉化和向企業輻射工程技術成果的成功經驗。

凡符合國家組建工程中心的總體規劃和布局原則,具備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本條件的單位,可向科技部提出立項申請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信息網
http://www.cnerc.gov.cn/

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具有相對獨立的人事權和財務權的科研實體 , 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
國家重點實驗室應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面向國際競爭,為增強科技儲備和原始創新能力,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 ( 含競爭前高技術研究 ) 和基礎性工作。或在科學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創新思想;或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需求,在重大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積累基本科學數據、資料和信息,並提供共享服務,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實驗室應具有一支高素質的固定人員隊伍,包括若干優秀的學術帶頭人、高素質研究骨幹、高水平技術人員及精乾的管理人員,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團結合作,能夠 滿足實驗室參與國際競爭和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要求。鼓勵實驗室以外具有獨立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進行短期合作研究。
實驗室能夠凝聚、吸引和穩定優秀中青年人才。具有良好的培養學術接班人和優秀中青年的條件和業績,能夠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質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
實驗室具備寬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學術環境,注重學風建設,營造有利於原始性創新的氛圍。積極開展高水平和實質性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實驗室應擁有較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完善的配套設施 , 儀器設備統一管理,共享共用,成為本領域國家公共研究平台。鼓勵實驗室自行研製和開發儀器設備。
實驗室應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
實驗室發展方向是依託單位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依託單位重視和支持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
科技部是實驗室的宏觀管理部門 , 主管實驗室評估工作 , 主要職責是:制定評估規則和指標體系,確定評估機構和評估任務,審核評估方案和評估報告 , 審定並公布評估結果。

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
(2002年4月3日科學技術部發布 國科發基字[2002]91號)
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4/87/_0.html
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
http://www.chinalab.gov.cn

❿ 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介紹

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2009年2月經科技部批准成立,依託華南理工大學,以華南理工大學金屬材料成形技術及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為基礎進行建設,申報組建的公益類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首個由廣東高校牽頭組建的公益類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閱讀全文

與國家貴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黑市換匯技巧 瀏覽:676
中國鐵建股票歷史最低價格 瀏覽:862
2月23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36
股指期貨一手漲跌多少點爆倉 瀏覽:611
新華制葯最新資金流向 瀏覽:30
秋林集團投資者索賠 瀏覽:311
2014年中國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886
股票雙鴨頭 瀏覽:500
多少錢可以炒股票 瀏覽:597
粘膠短仟股票 瀏覽:982
外匯分為那些 瀏覽:488
怎麼發現一字板的股票 瀏覽:948
鼎譽融資租賃深圳 瀏覽:440
海航投資金控 瀏覽:469
澄西新榮股票 瀏覽:765
共青城乾和投資創始人 瀏覽:346
怎樣學做貸款這行業 瀏覽:778
現貨白銀投資k線 瀏覽:200
大陸期貨開戶不入金可以嗎 瀏覽:377
湖南信託官網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