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到底是不是「零和游戲」
股市不是一場零但是博弈,既然是博弈就有輸有贏的。進入股市說好聽些是進行投資,既然是投資就有風險,投資增效是有的、血本無歸也是常見的,所以說要有心理的准備,就投資股市而言我是這樣認為的:作為證券的股票其收益主要來自二點:一是上市公司股票的分紅、甚至大額度地配送股份,二是通過在股票二級市場的炒作賺取股票差價的方式;先說第一點吧:既然有了分紅和配送股份這個收益就沒有必要再去炒作,等著分紅擴股來增加投資收益也不錯啊,這也是上市公司股票價值的所在;再說第二點:而股票的炒作則不同,由於股價的變化使投資收益,具有即刻兌現的時效性和對自己才智應用的驗證性,股價漲了你馬上就得到收益,不受上市公司經營好壞的影響,所以作為股民更喜歡直接見效、刺激驚險、跌宕起伏的後鍾獲利方式,在達到投資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使貪婪慾望和感官的刺激得到滿足,這就是為什麼上萬成億的股民在股票市場前仆後繼,奮力博弈去賺取股票差價的原因。
歸納起來從理論上講,收益的二個方面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配送股份(做長線投資)和賺取股票差價(做短線投資)這兩種方法各有不同,前者的前提是上市公司必須有較高的利潤,而利潤又來自於正確的經營決策和優秀的管理團隊,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在實現之前有著許多不確定性和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盈利的預期不能認定,收益的絕對保障性難以預料;而後者與上市公司的經營好壞沒有直接的關系,完全是一種博弈的炒作行為,有炒作的時限性和收益的即刻性(包括虧損),同時也是個人財力、聰明、才智和勇氣得以發揮和滿足的實踐過程。
所以更多的投資、投機者最為喜歡這種具有挑戰意義的方式,用最短的時間來達到最大的投資收益(當然也包括虧損)的目的;一句話說白了:就是怎麼賺錢快就怎麼干,最大限度地用你的才能讓你的投資收益在最短的時間里實現最大化。
B. 股票市場是不是零和市場
不是。
1、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回交易所市場和場外答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
2、零和交易市場就是指市場的總貨幣量不會發生變化,變化的是貨幣的持有者。比如整個市場只有A和B兩人,各持有100萬元,二人投資交易過後,A賺50萬,那麼B必定虧了50萬,變成A持有150萬,B持有50萬,總貨幣量沒有變化。
C. 提問:股票是零和游戲嗎
肯定抄不是零和游戲!當然,炒短線的人之間確實是零和游戲。如果長期看,肯定不是零和游戲啊!長期看,公司越發展越大,股票肯定越來越值錢,價格越來越高,不存在誰騙誰的錢的問題。
您長期持有一隻股票,持有了好幾年。這幾年裡,公司經營有風險,您和他一起承擔;投的錢也不能消費,浪費了大量機會。公司從1塊錢的規模發展到了10塊錢的大公司,您1塊錢買的股票現在10塊錢賣給別人,難道您在騙別人嗎?難道是零和游戲?
D. 股權和股票的區別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
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股票投資:基本上是一個零和游戲
在中國,股票市場的絕大多數投資者是散戶,而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分紅很少,具備持續成長能力的上市公司數量也少。
股票投資是在交易市場里賺取交易的不對稱性、不平衡性,某些人賺錢就意味著其他人一定虧錢,它基本上是一個零和游戲。
(零和游戲:又稱零和博弈,屬非合作博弈,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當市場是牛市的時候,大家都賺錢是因為增量資金不斷進入,一旦當市場資金變成凈流出的時候,股票就會大幅度下跌。
股權投資:是製造股票
股權投資是投到實體經濟、投到企業,投資人變成企業長期股東,投資人把自己的資源和隱性能力嫁接到這個公司,為公司的長期發展做出持續性的貢獻。
所以,他有兩個非常鮮明的特點:一是增量資金進入公司,二是投資人作為股東會為這個公司做持續性的增值或服務。
此外,還有一種股權投資是通過並購的方式來持有一家公司,變成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或者有重要持股比例的股東。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並不是通過交易去賺錢,而是通過這家企業的發展去賺錢。
E. 股市是零和博弈嗎
股市不是0和博弈啊,因為它不是賺的和賠的是平等的
F. 怎麼理解零和市場,股票市場屬於零和市場嗎
現實生活當中很多東西都是零和市場,類似賭場和股票都是屬於零和市場。
什麼是零和市場?
零和市場被稱為零和交易,也被稱為零和游戲。
零和的意思就是指總量不會發生變化,勝利的一方與失敗的下方相加是等於零。所以總量是不會發生變化,但只是變更了持有者而已。
當這只股票市場漲到12元之時,張三把這1000股打算賣掉,這個時候李四想要以12元股價買1000股,用了1.2萬元。剛好張三把這100股股票賣給李四,張三拿了1.2萬元現金,李四得到1000股股票。
沒過多久,這只股票跌到8元,李四把1000股賣給了王五,李四又把王五的8000元拿走了。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推理,股票市場的錢就是這樣輪動的,你拿走我的錢,我又拿別人的走,錢一個拿走一個。其中發生變化的是不同投資者而已,但是這些錢的總量都是沒有變化,所以股票市場也是名副其實的零和市場。
總結
零和市場在現實生活當中是非常常見的,市場裡面只要產生交易,出現盈虧的現象的,這樣的市場基本都是屬於零和市場。
G. 跪求 為什麼股市是零和游戲
我自己的一點理解不知道對不對
3000點漲到6000,所有人不能一起賣只有賣的一小部版分人會賺,賣權的人多了又跌回去了,那就沒有賺,而在6000點賣的人賺的是在6000點買了人的錢。
如果一直沒有跌,就是公司虧錢,如果股市一直沒有跌點,那就和市場沒有關系,是公司自己運營得當導致,那他運營付出的人力物力,導致的是整個公司的股價的上漲,但是自己卻沒有持有所有股,那麼就是為利人利己的,利人的那部分就是你們賺的,也是他虧的。
H. 股票市場里是零和游戲嗎 要分析,謝謝!
「零和游戲」也叫「零和博弈」。源於博弈論,是指在一項游戲中,參加者有輸有贏,贏家所得正好是輸家所失,總成績永遠為零,這就叫「零和」。現在廣泛用於有贏家必有輸家的競爭與對抗。「零和游戲規則」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人類社會中有許多與「零和游戲」像類似的局面。與「零和」對應,現在也常用「雙贏」概念。「雙贏」的基本理論就是「利己」不「損人」,通過談判、合作達到皆大歡喜的結果。
零和游戲原理:當你看到兩位對弈者時,你就可以說他們正在玩「零和游戲」。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 分,而輸棋為-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1 (-1)=0。
這正是「零和游戲」的基本內容: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游戲的總成績永遠是零。
零和游戲原理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發現與「零和游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從個人到國家,從政治到經濟,似乎無不驗證了世界正是一個巨大的「零和游戲」場。這種理論認為,世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財富、資源、機遇都是有限的,個別人、個別地區和個別國家財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對其他人、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掠奪,這是一個「邪惡進化論」式的弱肉強食的世界。
但20世紀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經濟的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化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之後,「零和游戲」觀念正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合作,皆大歡喜的結局是可能出現的。但從「零和游戲」走向「雙贏」,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戲規則,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其他回答
1,不是零和博弈!因為有分紅的存在!在股票市場上有兩種人:投資者和投機者;對真正的投資者來說,他希望得到的就是分紅等公司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舉例說明:美國幾十年股市的平均年收益在8%左右,遠遠高於儲蓄或者債券,但是其市盈率基本變化不大,現在也就15-20倍!也就是說美國每年的上市公司紅利在8%左右!但是如果是投機者,每年8%的收益他們基本就是無視,可以看做是零和博弈,還有,對中國股市來說,因為企業創造的價值/利潤太低,還不如存銀行多,所以也可以認為是零和博弈,根本就是賭博!
2,股票的本質是零和博弈
本來股市就是大多數人處於奉獻狀態的市場。你去看看各公司的分紅,才那麼點,分紅的錢又從哪裡來?我認為股價增長的原動力來自於不斷有人出新的更高的價格去買股票。至少現在的中國A股市場你和我這樣的股民還是在靠二級市場在賺錢,只要是靠二級市場賺錢的,就只能是一種投機行為,就只能是零和博弈。
不是貶低中國的市場,但事實上美國的市場要比中國的成熟許多。在中國你就不要指望靠分紅來實現大於銀行利率的收益。你還是記住一句話,在中國證券市場永遠是大多數人處於奉獻者地位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