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付外匯給外國公司,怎麼做比較方便
國內這樣匯款的話,比較麻煩。
樓上2位都沒把問題搞明白。
如果是小額的話,又是對國外的公戶,國內匯的話,感覺只有從外貿公司走方便點。
其他方法的話,香港離岸帳號是個好方法
B. 外匯是什麼意思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專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屬握的外匯資產。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C. 外匯與外幣的區別
外匯與外幣的區別:
1、概念不同
外幣是「外國貨幣」的簡稱,是指本國貨幣以外的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
外匯指的是外幣或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
2、功能不同
外幣常用於企業因貿易、投資等經濟活動引起的對外結算業務中。外幣是指在一個官方的貨幣區域內所使用的一種其它貨幣或者利用一種其它貨幣所提出的付款要求。
外匯是指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加外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它是國際間匯兌(ForeignExchange)的簡稱。
3、靜動態概論
外幣是靜態概念,是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之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外匯是動態概念,這種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幣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價證券,如:銀行存款、商業匯票、銀行匯票、銀行支票、外國政府庫券及其長短期證券等。
(3)外為外匯擴展閱讀:
外匯廣義
是指貨幣在各國間的流動以及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實際上就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狹義: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必須具備三個特點:
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D. 本國以外的貨幣對我們來說就是外匯,對嗎
廣義的外匯指一國擁有的一切以外幣表示的資產。是指貨幣在各國間的流動以及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藉以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專門性的經營活動。實際上就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債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狹義的外匯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可支付性(必須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可獲得性(必須是在國外能夠得到補償的債權)和可換性(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為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幣資產)。
E. 「外國貨幣即為外幣,不是外匯」這句話對嗎
狹義的外匯也可以稱是外國貨幣,但一般講的外匯是說在金融行業的貨幣流通
F. 什麼是外匯,外率
外匯指的是外幣或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回段。
動態含義:答把一國貨幣兌換成另一國的貨幣,並利用國際信用工具匯往另一國,藉以清償兩國因經濟貿易等往來而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的交易過程。
靜態含義:外匯是一種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這種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幣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價證券,如:銀行存款、商業匯票、銀行匯票、銀行支票、外國政府庫券及其長短期證券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定義為:"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什麼是外匯匯率
我們對國內貿易都很熟悉。當你去商店買米的時候,你會很自然地支付人民幣。當然米店也很樂意接受人民幣。貿易可以用人民幣進行。在一國之內的商品交換相對講來是簡單的。但是,若你想去買一台美國造的電子計算機,事情就復雜了。或許你在商店支付的是人民幣,但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作用,最終支付的還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幣。同樣,美國人如想買中國商品,他們最終支付的則是人民幣。這樣,我們就由國際貿易引進了外匯匯率的概念: 外匯匯率就是一國貨幣單位兌換他國貨幣單位的比率
G. 外企怎麼把人民幣兌換成外幣
外企已經獲得外管局的批准,能夠兌換美元,並且匯出去, 不然誰還來中國投資。
H. 外什麼外匯交易系統中有直接貨幣對和間接貨幣對
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I. 外匯和外幣是什麼關系
外匯與外幣抄的關系:襲
1: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說成是外匯。
2:外匯可以轉換為外幣,外幣可以通過鈔買匯賣匯往境外。
J. 外外匯交易實務計算題
USD/JPY=110.20/30,GBP/USD=1.580 0/10
匯率雙向報價,前者貨幣為基準貨幣,後者為報價貨專幣,前匯率為報價者屬買入基準貨幣的價格(或者是詢價者賣出基準貨幣的價格),後匯率為報價者賣出基準貨幣(詢價方買入基準貨幣的匯率)
(1)銀行(報價方)賣出日元,買入美元(基準貨幣),匯率110.20
(2)客戶以日元向銀行購買美元,即報價方賣出基準貨幣美元,匯率110.30
(3)銀行(報價方)賣出美元,買入英鎊(這里為基準貨幣),匯率1.5800
(4)某客戶要求將美元兌換成英鎊,即銀行(報價方)賣出基準貨幣英鎊,匯率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