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財政部儲備外匯

財政部儲備外匯

發布時間:2021-05-21 15:55:30

1. 官方外匯的持有機構可以是有財政部,中央銀行,和政府機構嗎

你好,我是拓利外匯客戶經理高飛,官方持有外匯的機構是中央銀行,希望對你有幫助

2. 中國外匯儲備、美元儲備到底有多少

  1. 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即外匯儲備。

  2.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3.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截止2008年4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到1.76萬億美元,比東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匯儲備的總和還多,有學者認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世界主要7大工業國(包括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簡稱G7)的總和。隨後,中國的外匯儲備持續上升,截至2008年9月末,達到創紀錄的19056億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之美元、歐元、人民幣匯率的波動,2008年10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降至1.89萬億美元以下,為自2003年年底以來首次下降,截至2008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已達19460.30億。2009年六月,中國的外匯儲備超過了2萬億美元,中國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外匯儲備超過2萬億美元的國家。至2010年3月,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達到 24470.84億美元。至2011年3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余額已經突破3萬億美元。

  4.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購買力平價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熱錢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固定匯率,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匯率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5.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底,中國已超過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達5850億美元,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

3. 中國外匯儲備的使用

第一種是通過外匯儲備規模的減少實現部分外匯儲備的市場化的民間運用。基本思路是中央銀行向公眾賣出外匯儲備,收回人民幣,賣出的外匯儲備留在公眾手中,由專業公司、部門或民間自主進行管理運作。比如,鼓勵企業用自己的人民幣買入外匯,進口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戰略性物資,而購買外匯的價格可以根據國家戰略需要的緊急和重要程度予以不同程度的優惠。再如,可以推動建立「戰略物資投資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方式從私人部門募集資金來買外匯,然後由戰略物資投資公司自主進行有關經營。對戰略物資未來價格有不同看法的人可自由選擇,誰看「多」就去買投資公司的股票,誰看「空」就不買甚至可以賣空股票。
第二是對屬於非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合理拓寬投資渠道。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外匯儲備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採取更為積極的投資組合策略,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保守的投資是歐美的主權債和金融債,相對積極的投資會涉及其他信用評級一般的證券,更為積極的投資可涉及企業股權和不動產。在進行投資組合拓展時,要借鑒國際經驗,謹慎選擇。列舉幾個重視程度不夠的資產運用方式。比如,1996年我國曾由外匯指定銀行將外匯儲備貸款給商業機構,現在可以考慮再次這么做,以減少同時高利借債和低利投資美國國債的損失。再如,考慮到發展中國家不滿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程序和條件,可拿出部分儲備對其發放貸款。再如,可考慮將部分外匯儲備轉為央行其他資產,通過注資等方式支持金融改革,並探索擴大投資領域的可能。但是各類投資是由央行直接操作還是委託操作,則需要權衡優劣,做好籌劃。
第三是對屬於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探索進行財政性使用,可以消費或者劃撥。基本思路是讓央行「鑄幣稅」性質的外匯儲備轉化為財政資金。操作辦法有兩種。一、中央銀行向公眾出售外匯儲備(雖然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公眾持有外匯儲備的意願下降,但公眾為了資產多元化目的,仍然會對外匯有需求),然後用所得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財政部獲得人民幣資金,作為財政資金花掉,但這一辦法要保證不會出現二次結匯;二、中央銀行直接用外匯購買財政部發行的特種國債,財政部由此得到的外匯,可作為財政資金花掉。我國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府投入相對較低,財政可以利用得到的外匯進口相關物資和設備。
第四是財政性地使用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部分直接表現為財政收入,可以當作財政資金使用。

4.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外匯儲備

一國的外匯儲備由多種外匯資產構成,我國現在定期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外匯儲備余額的相關數據,但對外匯儲備的構成不予公布。我們只能通過國際機構及其他國家公布的相關數據來了解我國外匯儲備的大致構成。
由於外匯儲備經營要考慮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必須投向高等級債券等安全性高的資產。2002年5月,國際清算銀行(BIS)發表的季度報告首次以專欄的形式對我國銀行系統外的外匯清償力和流動狀況做了分析。該報告稱在1999-2001年間,我國共使用了1251億美元的外匯,其中796億用於購買美國債券,44億用於購買德國證券,15億用於購買日本證券,396億存放於BIS的報告行。根據該報告的分析,2001年我國外匯儲備和個人外匯存款中80%是美元資產。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統計數據,在我國2004年2067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增量之中,約490億用於了購買美元資產,占同期儲備增量的24%。從1983年到2005年3月期間,我國總共購買了3453.62億美元的美元資產,占同期間外匯儲備增量的53%;占外匯儲備總額的比例由2003年6月的74%下降到了52%,但中國持有的美國證券和長期債券在美國相關市場上的份額一直呈上升態勢。(見下表)
當然上述數據並不能准確說明我國外匯儲備的構成情況。但由於我國存在外匯管制,我國外匯資源絕大部分受控於中央銀行,相應地,在美國投資的外匯主要來自我國的外匯儲備。因此,我們可以近似的用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我國在美國投資的長期證券額來估算我國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資產比例。
李振勤等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推測,2003年6月我國外匯儲備的近似組合大體為:美元70%、歐元15%、日元10%、英鎊5%。到2004年9月底,美元比例降低至60%,我們依據上邊的權重,估計歐元、日元、英鎊的比例分別上升為20%、13%和7%。那麼我們依據我國外匯儲備的總額和現在的相應貨幣匯率折算出來的我國外匯儲備的近似組合可用下表來表示。
從上表看出,外匯儲備構成中美元仍占絕大部分。美元資產比重過大隱含著巨大的匯率風險。在過去三年,美元持續下跌,對歐元平均下跌了35%,對日元平均下跌24%,而且據相關研究,美元將進一步走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如果美元貶值25%,美元資產的持有者遭受的損失將達到美國GDP的10%,其中,東亞各經濟體因持有美元儲備遭受的損失將佔美國GDP的1.5%。從短期來看,東亞地區高額外匯儲備穩定了美元下跌的趨勢,並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美國的利率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從而使得世界經濟仍然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樣的格局給東亞經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占東亞地區的1/3,這種影響對中國來說尤其大。

5. 外匯和外匯儲備的區別是什麼急!

1、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內)以銀行存款、財容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
2、外匯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外匯儲備的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FX168財經網專業外匯資訊網。

6. 為什麼我們有很多的外匯儲備卻還要發行國債

首先,要明白外匯儲備與國債的關系。

外匯儲備:是由中央銀行管理;來源:例如,是國外機構、企業、個人匯款等,用美元或者其他國家的貨幣與國內銀行兌換人民幣,說白了就是中央銀行用手裡的人民幣與外企等等換來的,不是我們自己的。

國債:是指一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一個國家管理收入和支出的部門是財政部;收入主要是指稅收,支出包括很多:軍事、公務員和教師工資、社會福利等等。當收不抵支的時候,財政部就需要發行國債,想社會機構、企業和老百姓借錢。

如果把外匯儲備用於國內,會造成貨幣貶值,因為對等的人民幣已經給了那些兌換人;如果再這些錢拿出來用,會造成錢太多,會引發通貨膨脹,物價升高,回到解放前老百姓用一麻袋的錢去買一盒火柴的情況。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7.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以現金形式保存起來還是放在外國的銀行裡面

中國的外匯儲備既不以現金形式保存起來,也不放在外國的銀行裡面。而是以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的形式儲備起來。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中國人民銀行下屬的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中國銀行進行。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國際清算銀行的報告、路透社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

(7)財政部儲備外匯擴展閱讀:

中國外匯儲備的使用:

1、通過外匯儲備規模的減少實現部分外匯儲備的市場化的民間運用。基本思路是中央銀行向公眾賣出外匯儲備,收回人民幣,賣出的外匯儲備留在公眾手中,由專業公司、部門或民間自主進行管理運作。

2、對屬於非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合理拓寬投資渠道。基本思路是在保持外匯儲備流動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採取更為積極的投資組合策略,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

保守的投資是歐美的主權債和金融債,相對積極的投資會涉及其他信用評級一般的證券,更為積極的投資可涉及企業股權和不動產。在進行投資組合拓展時,要借鑒國際經驗,謹慎選擇。列舉幾個重視程度不夠的資產運用方式。

3、對屬於財政性資金的外匯儲備部分,探索進行財政性使用,可以消費或者劃撥。基本思路是讓央行「鑄幣稅」性質的外匯儲備轉化為財政資金。操作辦法有兩種:

(1)中央銀行向公眾出售外匯儲備(雖然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公眾持有外匯儲備的意願下降,但公眾為了資產多元化目的,仍然會對外匯有需求),然後用所得購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財政部獲得人民幣資金,作為財政資金花掉,但這一辦法要保證不會出現二次結匯。

(2)中央銀行直接用外匯購買財政部發行的特種國債,財政部由此得到的外匯,可作為財政資金花掉。我國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政府投入相對較低,財政可以利用得到的外匯進口相關物資和設備。

4、財政性地使用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部分直接表現為財政收入,可以當作財政資金使用。

8. 國際儲備與外匯儲備有什麼區別

國際抄儲備(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國政府為了彌補國際收支赤字,保持匯率穩定,以及應付其他緊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動資產的總稱。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四部分.外匯儲備是國際儲備的一種類型,在國際儲備中,外匯儲備佔比最大,一般占總國際儲備的80%以上.

9. 國家為什麼要儲存外匯

國家儲存外匯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並可以隨時兌換成外國貨幣的外匯資產。通常狀態下,外匯儲備的來源是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集中到本國央行內形成外匯儲備。

具體形式是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主要用於清償國際收支逆差,以及當本國貨幣被大量拋售時,利用外匯儲備買入本國貨幣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該國貨幣的匯率。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用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維持該國貨幣匯率穩定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國際儲備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外匯儲備在儲備資產中最為重要。



(9)財政部儲備外匯擴展閱讀:

中國外匯儲備從1994年匯改時的516.2億美元,到1996年的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除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兩到三年間,均保持了較快增速。進入本世紀,隨著中國對外經濟與貿易的快速發展,外匯儲備保持了高速增長,2003、2004、 2007年增速超過40%。

從2006年開始,中國的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6月突破2萬億美元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又上漲了1萬億美元。2011年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 30447億美元,同比增長24.4%,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

10. 外匯和外匯儲備的區別是什麼

具體如下:

1、外匯

(1)是以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憑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外匯的解釋為: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和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2)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2、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1)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

(2)包括現鈔、國外銀行存款、國外有價證券等。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

3、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的外匯即外匯儲備。同黃金儲備、特別提款權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可隨時動用的款項一起,構成一國的官方儲備(儲備資產)總額。

閱讀全文

與財政部儲備外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幾個心理階段 瀏覽:542
資金暫借屬於關聯方交易嗎 瀏覽:358
工商銀行買外匯嗎 瀏覽:712
萬達股票跌停 瀏覽:627
黑馬股票網 瀏覽:758
馬鋼股票的發行價是多少 瀏覽:242
低工資理財 瀏覽:586
理財需趁早 瀏覽:893
理財師登陸 瀏覽:524
上班族小額理財 瀏覽:753
金蛋理財提現 瀏覽:397
正確投資理財項目 瀏覽:876
貸款融資性保函 瀏覽:58
融資融券轉入 瀏覽:336
什麼是銷售融資 瀏覽:418
直接融資怎麼計算 瀏覽:497
融資融券股票市值 瀏覽:540
波動幅度大的指數基金 瀏覽:493
快錢包萬達理財客服 瀏覽:253
ipo融資規模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