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尚比亞的生活水平怎麼樣啊
來自網路,記得右上角採納答案
尚比亞共和國是非洲中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大部分屬於高原地區。北靠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鄰坦尚尼亞、東面和馬拉維接壤、東南和莫三比克相連、南接辛巴威、波札那和納米比亞,西面與安哥拉相鄰。
尚比亞因贊比西河而得名,別稱為銅礦之國。尚比亞是撒哈拉南部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一千萬人口中約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內。相比周圍各國,尚比亞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
尚比亞在2014年前列為不發達國家而不是發展中國家。然而於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尚比亞的人類發展指數已達「中」水平,意味著尚比亞已發展成一個發展中國家。
經濟狀況:
尚比亞經濟主要包括農業、礦業和服務業,其中礦業占重要地位。獨立後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經濟發展較快,此後由於國際礦業市場價格下跌,政府國有化政策失誤等原因,經濟陷入困境。
多民運執政以來,大力推行經濟私有化和多元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保持較快增長。2005年達到重債窮國完成點,獲巨額債務減免,外債由2005年底的55億美元降至2006年底的6.35億美元。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礦業遭受較大沖擊,經濟下滑。2009年經濟明顯復甦。2010年礦業公司復產、增產勢頭良好,玉米獲得歷史性豐收。2011年,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世界銀行將贊列入低水平中等收入國家。[2]
采礦業
采礦業較發達,是國民經濟主要支柱之一。其主體是銅礦和鈷
礦的開采和冶煉。獨立後贊礦產業曾發展較快,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銅產量逐年下降。1970年前,贊銅礦一直屬於私有。1970年贊政府進行銅礦國有化改革,將贊銅礦重組為羅安(ROAN)聯合銅礦公司和恩昌加(NCHANGA)聯合銅礦有限公司。1982年兩大公司又被合並為尚比亞聯合銅礦公司(ZCCM),成為當時世界第二大銅礦公司。
奇盧巴政府自1991年起大力推行銅礦私有化。2001年國有大型銅礦私有化全部完成,贊銅產量回升。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礦業僅增長2.4%。2009年,隨著國際市場銅價回升,礦業增長勢頭強勁,盧姆瓦那、盧安夏等大型銅礦先後投產或復產。2010年全年銅產量增長17.4%,達82萬噸。[2]
製造業
製造業較落後。獨立前,工業製成品基本依賴進口。獨立後,政府積極致力於發展國有製造業。多民運執政後,對製造業實行私有化。1998年以後,製造業得到較快發展。食品、飲料、煙草、紡織和皮革等行業產值約占整個製造業的75%。[2]
能源
主要來自於水利、石油、木材和煤炭等,除原油依靠進口外,其它基本能自給。贊水利資源豐富,蘊含發電量6000兆瓦,2005年裝機容量為1692兆瓦。原為電力出口國。因對主要發電站進行整修,發電量大幅下降,2005年11月開始自南非和剛果(金)進口電力。贊主要從中東、安哥拉進口石油。從中東進口的石油船運至坦尚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港,再通過坦贊輸油管道送至恩多拉市的煉油廠。[2]
農業
農業是贊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全國約三分之二人口從事農業。目前開發的可耕地面積為620萬公頃,只佔全部可耕地的14%。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小麥、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煙草等。正常年景玉米可自給。贊耕地普遍缺乏灌溉系統,農作物抗災能力較弱。2010年,農業獲得歷史性豐收,全年玉米產量278萬噸,同比增長40%。[2]
旅遊業
維多利亞瀑布(10張)
旅遊業有世界著名的維多利亞瀑布和19個國家級野生動物園,其中卡富埃國家公園佔地面積最大。贊還辟有32個狩獵管理區。對旅遊業的發展保持了相當的重視,基礎設施不斷加強,政府啟動了對卡富埃國家公園及周邊地區的開發,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如旅遊發展信貸措施(TDCF)等,私營部門對旅遊行業的投資不斷增加,2004年旅遊部門也因此獲得了5.5%的增長。主要表現在旅遊人數一直在增加。
尚比亞本國經濟的復甦帶來了國內旅遊業的繁榮,但同時也說明尚比亞旅遊業的潛力還有待充分挖掘,因為大多數國家公園的相關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許多游覽了維多利亞瀑布的國際遊客不去附近的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而寧願選擇去周邊國家的一些野生動物園。
2010年到尚比亞旅遊人數達到68萬人次,增長了20%。2013年8月,尚比亞和辛巴威將聯合舉辦第20屆世界旅遊組織大會。主要名勝有莫西奧圖尼亞瀑布、卡里巴湖、卡富埃國家公園、贊比西河等。[2]
財政金融
贊政府從20世紀70年代起大舉借債,財政預算較多依賴國際援助。近些年來國際援助在財政預算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已由2003年的42.7%降至2009年的18.1%。2011年財政預算總支出20.54萬億克瓦查,財政預算總收入15.77萬億克瓦查。2012年財政預算總支出為27.70萬億克瓦查。[2]
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銅、鈷、鋅、木材、煙草、食糖、咖啡等,其中銅出口是贊主要的外匯來源。主要進口機械設備、石油、化工產品、醫葯和紡織品等。主要出口國為瑞士、中國、南非、剛果(金)和埃及等,主要進口國為南非、剛果(金)、中國、印度等。2011年出口額為92.00億美元,進口額為63.59億美元。2012年出口額為84.34億美元,進口額為72.81億美元。[2]
外國援助
1996年西方捐助國因政治原因凍結對贊援助,至1997年才部分恢復。2005年4月,贊達到重債窮國計劃完成點,獲得巨額債務減免。2008年接受外國援助2.09萬億克瓦查。2009年,因贊衛生部被曝光貪腐案件,荷蘭等部分西方捐助國一度暫停向贊提供援助。[2]
郵票業
尚比亞還有一項較大的收入來源---就是郵票的發行。尚比亞在獨立前是英國殖民地,按照英國殖民地郵票發行的形式來發行郵票,主要是一些尚比亞境內風光+男皇、女皇頭的郵票,獨立後開始自己發行郵票,前期的發行頻率較低,到後來每年發行幾百種以上的郵票,一般都是熱門郵票,如運動項目、動物、植物等,還有不少中國題材的郵票,這些郵票都是純商業票,設計與印刷都是交給國外的公司來做,然後大量的運到中國等集郵大國進行傾銷。
在政府大量發行商業票的同時,其國內和國外也有一些郵商對其前期的郵票進行炒作,所以尚比亞的早期票在英國殖民地郵票中屬於比較貴的。由於國內的經濟一般,郵票能換回大量外匯,並且基本沒有什麼成本,這也成為尚比亞這類國家的一條生財之道。[2]
餐飲業
餐飲業(3張)
尚比亞餐飲業的外部政策、法律環境較寬松。政府對投資領域沒有限制,投資者可進入任何經濟領域進行投資。其金融環境比較寬松,無外匯管制,無進出口配額。政府監管很少,申請餐飲業執照如同其他行業,手續簡單,沒有專門程序,但對於酒類銷售需申請專門執照,並登報聲明。稅收政策如同製造業,一般徵收35%的所得稅和16%的增值稅。政府沒有關於餐飲業衛生標準的規定和法令,沒有專門的食品安全與衛生檢疫機構,很少對餐館的食品安全和衛生條件進行檢查。
尚比亞法制較健全,但仍存在較普遍的腐敗現象,對於外國經營者有時有刁難、勒索,但程度不嚴重,不構成對經營的主要障礙。
B. 在安哥拉境內能換尚比亞的貨幣嗎
安哥拉貨幣名為寬扎,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在我國不能兌換為人民幣。 安哥拉實行非常嚴格的外匯管制,根據官方公布的匯率,1美元兌換89.2寬扎,據此換算,一萬寬扎大約等於人民幣將近900元左右。只能找經營安哥拉旅遊線路的旅行社兌換成人民幣。
希望能幫到你,麻煩採納一下!謝謝你!
C. 尚比亞是不是外匯管制國家
尚比亞是外匯管制國家。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也是外匯管制國家。
D. 目前世界上哪些國家實行外匯管制
哪些國家有外匯來管制?德自國、義大利、奧地利、丹麥、阿根廷、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尚比亞、朝鮮等。
實施外匯管制的有利方面在於,政府能通過一定的管制措施來實現該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獎出限入和穩定國內物價等政策目標。其弊端在於,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由於人為地規定匯率或設置其他障礙,不僅造成國內價格扭曲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礙國際經濟的正常往來。一般情況是,發展中國家為振興民族經濟,多主張採取外匯管制,而發達國家則更趨向於完全取消外匯管制。
E. 莫三比克 尚比亞 哪個外匯管制嚴格
這兩個都是小國家,外匯市場非常小,如果你想找嚴格的可以考慮英國和美國。
F. 簡析非洲吸引我國企業投資的有利條件
非洲市場全分析
非洲有近8億人口,是一個消費層次多樣化、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近30年來,非洲對外貿易經歷了一個較大發展、明顯萎縮和逐步恢復的發展過程。非洲市場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非洲各國進出口貿易發展不平衡。由於非洲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它們各自的進出口貿易的規模也有很大的差異。從進口市場看,少數幾個大國佔了非洲總進口額的很大份額。在世界153個國家中,南非、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利比亞、留尼旺9個國家約佔全非洲地區進口的80%,其他44個非洲國家約占非洲進口的20%。
(二)非洲進出口商品結構仍然受單一經濟結構的制約。獨立以來,大多數非洲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仍然沒有很大的變化。出口主要是農業和礦產的初級產品,進口大部分仍是製成品。非洲廣大消費者一般喜歡物美價廉的中低檔商品,一些高檔商品也有一定的銷路。隨著非洲國家重視工農業的發展,機械、成套設備和交通運輸工具等生產資料的進口逐漸增多。
(三)轉口貿易活躍。非洲地區沿海國家,有的港口設施較好,交通發達,運輸方便,而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必然形成從沿海向內陸轉口的局面,特別是西非、南非轉口頻繁。例如,西非的多哥是一個面積只有5.6萬平方公里、350萬人口的國家,長期實行對外開放政策,貿易環境寬松,一般商品無進口許可證,轉口費用較低,加之洛美港設有本國和鄰近國家的保稅倉庫,所以洛美商賈雲集,形成了不可忽視的有形和無形的轉口貿易,轉口額占進口額的70%-80%以上。
(四)非洲地區的外商與民族商互為一體,形成各不相同的類型。就中西非市場的情況看,有以下特徵:
(1)少數西方壟斷公司 (主要是法、英公司)在中西非設立的分公司,這些公司資金多,實力雄厚,經營能力強,在非洲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中占相當的比例。它們主要經營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商品,主要從事大宗進口和批發業務,有的還開設超級市場和商店,兼營零售,一般訂購我國的貨物不多。
(2)黎巴嫩、印度、巴基斯坦商人較多,屬中小商人,經營能力較強,在當地上下關系較多,一般都有小店鋪,兼營批發和零售。因為他們是亞洲人,比較喜歡訂購中國商品。
(3)民族商中除少數資本較大外,一般資本較小,訂貨零星分散,批量小;許多民族商人都訂購中國商品,因開信用證積壓資金,故要求我方交貨快。最好是現貨現售。
(4)非洲國家中原來少數國家如奈及利亞、模里西斯、南非、馬達加斯加等國有些華僑商人,近幾年來,華僑、港台商人明顯增加,國內出去的個體戶有增無減。這些商人主要經營大陸和港台商品,有的靠經營大陸商品發了大財。
(五)市場競爭激烈。非洲以它的資源和市場潛力在世界上始終佔有特殊的地位。當前,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和對市場的爭奪十分激烈,非洲豐富的資源和潛在的廣闊市場對西方國傢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在非洲各國獨立以後,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原來宗主國的有利條件,或者附有政治條件的經濟 "援助",企圖左右非洲國家的政治傾向,控制它們的資源與市場。由於歷史原因,非洲一直是歐洲的傳統市場。歐盟在整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場佔有40%,投資占其全球總投資額的32%,而美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場只佔了7.7%,投資僅佔8%。西方國家所需的許多重要工業原料和稀有金屬,主要依靠從非洲進口。目前,在非洲進出口總額中,世界工業化國家所佔份額為66.5%,其中法國為12.6%,美國11.5%,日本5.2%;發展中國家所佔份額近幾年有所提高,但同年也只有20%多一點。
--------------------------------------------------------------------------------
西部非洲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利比T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西非面積達65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2·3億。
無論地面物產資源還是地下礦產資源,西非在非洲乃至全世界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裡盛產棉花、水稻,現有棉田面積占非洲的47%,稻田面積占非洲的61%;可可、咖啡、橡膠、油棕等熱帶經濟作物,西非佔有更大的優勢,是非洲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產區;地下礦產中鋁釩土、石油、鑽石、金、鐵、鈾等的蘊藏量部位居非洲前列。鋁釩土蘊藏量甚至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的2/3以上。石油集中在幾內亞灣沿岸,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產油國。
西非經濟發展水平在非洲屬中等層次。目前西非大多數人消費購物的觀念屬於實用型,追求的是實惠和經濟耐用,對商品的牌子、式樣、包裝不甚講究;屬於享受型的人為數不多,限於少數高薪者和大的私人業主。因此,高檔商品的市場容量有限,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深受西非人歡迎。在大眾化的商店和集市上,很多黎巴嫩、印度、巴基斯坦和台灣省商人經營中國內地商品。他們是西非市場上的傳統商人,了解西非消費者,也熟悉中國商品和市場行情,所以他們的中國貨生意做得很好。只要堅持價廉物美的方針,堅守商品信譽,中國貨在西非會有很強的競爭力,中國商人在西非市場上也可以有用武之地。
東非的經濟發展水平在非洲各大地區中是最低的,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有全洲的33%左右,被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地區之一。東非采礦業極為薄弱,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左右,而非洲其他地區都佔10%-20%。在東非國家中,坦尚尼亞的寶石和黃金的蘊藏量相對較豐富。近年來,我國同東非國家貿易增長加快。中國的輕紡產品、日用消費品比較適合東非人的需求,中國的機電產品、農機具、化工產品也比較適合這些國家工農業發展水平,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國的名牌貨是東非人的首選目標。如果誰能買上一輛風凰牌自行車,像流星似地在馬路上駛過,別人看著都很羨慕。至於雄雞牌鋤頭恐怕鮮為中國人所知,但在東非幾乎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因為它鋼口好,既鋒利又堅固耐用,多年來供不應求。東非人鍾情的其他名牌貨還有蝴蝶牌縫紉機、向陽牌熱水瓶、熊貓牌電視機、長城牌電扇、三環牌鎖具、美加凈化妝品、兩面針牙膏,至於中國生產的抗瘧疾葯那就更受歡迎了。
中非消費市場不大,但消費水平高低懸殊較大,從而形成了多層次的消費市場。在中非,既有服務於國際機構、各國使館、外國投資者和當地富人需要的高消費市場,又有適應多數窮人需要的低消費市場。在中非國家首都和大城市,住有一批消費水平較高的歐洲人和美國人,他們穿金戴銀,出手闊綽,講究氣派。此外,一些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完全西化,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追求華麗時髦,喜歡標新立異。這類高檔消費市場集中在市中心商業區,既有百貨商店、超市,也有專營商店、精品屋。
窮人市場分布在市中心外圍,有的以經營副食、蔬菜、糧油、水果等食品為主;有的以經營日用品、輕紡產品、小家電等商品為主;有的專營體現非洲傳統文化特色的銅版畫、油畫、木、石、象牙雕刻等工藝品;有的猶如商業小區或商業一條街,按商品種類分成各個單元。與富人區市場不同的是品種多,規格全,挑選餘地大,同類商品價格相對便宜,可以討價還價,消費群更加廣泛,中低檔商品需求量大。
北非是非洲最富庶的地區,原因在於該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每年能生產和出口大量原油,可以保持相當數額的外匯收入。除蘇丹外,北非其他5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都超過1000美元,其中利比亞更高達7089美元。近年來北非地區的年進出口貿易額在800億美元上下,相當於非洲進出口貿易額的32%,特別是北非鄰近實行自由貿易政策的中東市場,進入北非國家的商品可以向中東國家輻射,因此這個有潛力的市場,更加被世界各國商家所關注。
中國與北非國家雙邊貿易互補性較強。大多數北非國家的消費水平同中國大體上相似 的消費水平同中國大體上相似,老百姓所需的輕工、紡織產品絕大部分依賴進口,而此類產品在中國又非常過剩。同時,北非國家出產的原油、化肥、礦產品及其他資源性產品都是我國經濟建設所需要的。
礦產以金、鉑、鉻、錳、釩、鑽石、硅鋁酸鹽最為豐富。本區所產黃金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0%,鑽石、鉻礦石約佔30%,銅、鐵、釩、鑽、鉸、鏈、石棉、石墨的產量在世界上也佔有重要地位。與黑非洲其他地區相比,南部非洲的基礎設施最為發達,特別是南非、辛巴威、波札那、納米比亞和模里西斯,交通和通訊設施比較完善。
豐富的礦產資源加上良好的基礎設施,使南部非洲對外部投資者有一定的吸引力。近年來,南部非洲國家普遍制定了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採取降低關稅、放鬆外匯管制、部分國有企業私有化等措施。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南部非洲是非洲大陸經濟發展最有希望的地區。
目前在南部非洲市場上,到處可以看到中國商品,在一些超市連鎖店中,有不少商品雖然改換了當地的品牌和包裝,但也是中國或當地中國人辦的工廠生產的。
中國商品不僅在南部非洲國家的首都和大城市隨處可見,而且在一些中小城鎮也有較高的市場份額。現在如果在約翰內斯堡街頭漫步,向任何一個迎面走來的黑人問時間,你一定會發現,他(她)們戴的手錶大多是中國貨,可見市場的佔有率非常之高。
南部非洲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汪島、聖赫勒拿島和阿松森島等。面積66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近1·2億。
--------------------------------------------------------------------------------
北部非洲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和德拉群島。北非面積達827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8億,阿拉伯人佔了70%左右。
--------------------------------------------------------------------------------
中部非洲包括查德、中非共和國和剛果 (金)以及它們西面的3個大西洋沿岸國喀麥隆、加彭和剛果(布),一個半陸半島國赤道幾內亞和一個島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剛果 (金)雖然也是濱海國家,但海岸線長僅35公里。中非地區面積536萬平方公里,人口6000萬。所產鑽石佔世界總產量的30%左右,錳礦石佔12%,銅、鑽、鈾、錫、鐳、輥、鈕等礦物產量都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棕櫚油、棕櫚仁、天然橡膠、可可的產量也很大。此外,該地區森林資源非常豐富,盛產奧庫梅木、奧齊戈木、桃花心木等珍貴木材。
--------------------------------------------------------------------------------
東部非洲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東非面積約370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本地區所產咖啡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4%,劍麻約佔25%,丁香約佔80%,茶葉、甘蔗、棉花也在非洲佔有重要地位。
G. 我老公在尚比亞工作 一直都往家裡匯美元回來 可是那裡現在不能匯錢回來 是為什麼啊
有可能受尚比亞那邊的外匯管制,像在國內的話,每個人只有3000美元的頭寸。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那邊的銀行系統對接出了問題
H.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有外匯管制
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尚比亞,朝鮮等等等等,很多國家都有外匯管制。
I. 尚比亞的經濟
尚比亞經濟主要包括農業、礦業和服務業,其中礦業占重要地位。獨立後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經濟發展較快,此後由於國際礦業市場價格下跌,政府國有化政策失誤等原因,經濟陷入困境。
多民運執政以來,大力推行經濟私有化和多元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保持較快增長。2005年達到重債窮國完成點,獲巨額債務減免,外債由2005年底的55億美元降至2006年底的6.35億美元。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礦業遭受較大沖擊,經濟下滑。2009年經濟明顯復甦。2010年礦業公司復產、增產勢頭良好,玉米獲得歷史性豐收。2011年,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世界銀行將贊列入低水平中等收入國家。 采礦業較發達,是國民經濟主要支柱之一。其主體是銅礦和鈷礦的開采和冶煉。獨立後贊礦產業曾發展較快,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銅產量逐年下降。1970年前,贊銅礦一直屬於私有。1970年贊政府進行銅礦國有化改革,將贊銅礦重組為羅安(ROAN)聯合銅礦公司和恩昌加(NCHANGA)聯合銅礦有限公司。1982年兩大公司又被合並為尚比亞聯合銅礦公司(ZCCM),成為當時世界第二大銅礦公司。
奇盧巴政府自1991年起大力推行銅礦私有化。2001年國有大型銅礦私有化全部完成,贊銅產量回升。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礦業僅增長2.4%。2009年,隨著國際市場銅價回升,礦業增長勢頭強勁,盧姆瓦那、盧安夏等大型銅礦先後投產或復產。2010年全年銅產量增長17.4%,達82萬噸。 旅遊業有世界著名的維多利亞瀑布和19個國家級野生動物園,其中卡富埃國家公園佔地面積最大。贊還辟有32個狩獵管理區。對旅遊業的發展保持了相當的重視,基礎設施不斷加強,政府啟動了對卡富埃國家公園及周邊地區的開發,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如旅遊發展信貸措施(TDCF)等,私營部門對旅遊行業的投資不斷增加,2004年旅遊部門也因此獲得了5.5%的增長。主要表現在旅遊人數一直在增加。
尚比亞本國經濟的復甦帶來了國內旅遊業的繁榮,但同時也說明尚比亞旅遊業的潛力還有待充分挖掘,因為大多數國家公園的相關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許多游覽了維多利亞瀑布的國際遊客不去附近的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而寧願選擇去周邊國家的一些野生動物園。
2010年到尚比亞旅遊人數達到68萬人次,增長了20%。2013年8月,尚比亞和辛巴威將聯合舉辦第20屆世界旅遊組織大會。主要名勝有莫西奧圖尼亞瀑布、卡里巴湖、卡富埃國家公園、贊比西河等。 尚比亞還有一項較大的收入來源---就是郵票的發行。尚比亞在獨立前是英國殖民地,按照英國殖民地郵票發行的形式來發行郵票,主要是一些尚比亞境內風光+男皇、女皇頭的郵票,獨立後開始自己發行郵票,前期的發行頻率較低,到後來每年發行幾百種以上的郵票,一般都是熱門郵票,如運動項目、動物、植物等,還有不少中國題材的郵票,這些郵票都是純商業票,設計與印刷都是交給國外的公司來做,然後大量的運到中國等集郵大國進行傾銷。
在政府大量發行商業票的同時,其國內和國外也有一些郵商對其前期的郵票進行炒作,所以尚比亞的早期票在英國殖民地郵票中屬於比較貴的。由於國內的經濟一般,郵票能換回大量外匯,並且基本沒有什麼成本,這也成為尚比亞這類國家的一條生財之道。 尚比亞餐飲業的外部政策、法律環境較寬松。政府對投資領域沒有限制,投資者可進入任何經濟領域進行投資。其金融環境比較寬松,無外匯管制,無進出口配額。政府監管很少,申請餐飲業執照如同其他行業,手續簡單,沒有專門程序,但對於酒類銷售需申請專門執照,並登報聲明。稅收政策如同製造業,一般徵收35%的所得稅和16%的增值稅。政府沒有關於餐飲業衛生標準的規定和法令,沒有專門的食品安全與衛生檢疫機構,很少對餐館的食品安全和衛生條件進行檢查。
尚比亞法制較健全,但仍存在較普遍的腐敗現象,對於外國經營者有時有刁難、勒索,但程度不嚴重,不構成對經營的主要障礙。